数字化赋能大庆市农业强市建设的路径研究
2023-04-23潘权富
潘权富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一、农业强市的内涵
从农业强国的基本特征引申出农业强市的基本特征,有助于农业强市内涵的理解和界定。在现代农业发展视角下,农业强国的关键评价指标包括农产品产出水平的高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农业固定资本形成额占比等。因此,如果一个国家农业整体发展水平或者具备比较优势的农业部门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国际上居于前列,且具有引领世界农业发展的实力,则可称该国为农业强国。农业强市的内涵则可以通过在全国或者全省范围内的比较,通过通行的评价指标对一个市的农业发展进行综合判断,进而确定其发展水平,衡量其是否能够称为农业强市。农业强国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农业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竞争力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和农业发展水平高,代表农业发展水平的若干关键指标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由此可见,农业强国是从一国农业整体角度衡量其与其他国家发展水平的高低,属于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而农业强市则应该重点体现农业微观层面的发展水平高低,即在农业强国特征基础上进行指标的量化,例如,在农业供给保障能力上,农业强市则应该重点体现在本地区主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能方面。又因为各县区资源禀赋的不同,对于农业强市建设的推动作用体现在不同方面,因此,农业强市更应该体现地方特色农业的做大做强。综上所述,农业强市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安全可靠;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设施设备完善配套;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健全且水平较高。
二、数字化助推农业强市建设的作用机理
(一)数字化与农业生产要素配置
农业本身具有生产周期长、不确定性多和投入产出效益低的特性。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下,生产要素的投入主要是土地和劳动力,极低的投入产出效益无法吸引资本和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流向农业领域,缺乏现代生产要素致使农业投入产出效益进一步低下,形成恶性循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目标的前提,而这种转变唯有引入现代生产要素才能实现[1]。大工业时代的农业生产引入了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数据要素与各领域和行业相结合,对传统要素产生了替代、优化和倍增作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要素。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简单概括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过程,数字产业化即要求数字要素的获取要达到可以为产业数字化服务的程度。农业经营全流程各环节与数字化相结合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利用特殊算法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内在规律,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传统要素的效率倍增效果。
(二)数字化与农业全产业链融合
农业全产业链是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形成的链状网络结构,在各个环节上都聚集着分工不同但产业化程度极高的经营组织或主体,各环节之间协同发展、相互协作的程度和水平决定了农业全产业链的长度和韧性,而任何一个环节的短板或者缺失也同样会对整个农业全产业链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损害。数字化与农业全产业链的融合体现在对各环节和经营主体进行数字化改造和升级,为各环节的主体之间的协作提供了新模式和解决方案,促进农业全产业链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增强了产业链的韧性[2]。在产前阶段,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重点预测农产品市场需求,并以此规划生产,做到供需精准对接,避免盲目投资。产中阶段,利用遥感技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农产品生产各阶段实现数字化精细管理,有效防范产中阶段风险。产后阶段,数字化融入农产品仓储、物流和销售各个环节,通过优化供应链,优化物流配送方案和打造数字化销售渠道,切实提升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收益,进而提升农业全产业链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是农业产业降本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也是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机衔接的客观选择。
(三)数字化与农业产业组织重塑
小农户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都将持续存在,这是我们不能忽视也无法绕过去的现实。小农户因其规模小、投资能力有限且经营的分散化造成其抗风险能力弱。但小农户同样是农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对小农户进行产业组织形式的重塑,形成新型农业产业组织,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实现农业强国的目标。数字化与小农的结合孕育出数字化生产合作组织和数字化销售合作组织,催生了新型数字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极大地提升了农业产出效率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数字化正在加速重构农业产业组织,在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同时,数字化正在调动各种规模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农产品数字化生产、数字化销售方面实现产业组织形式的变革与创新,促进数字农业的快速发展[3]。
三、数字化助推大庆市农业强市的具体路径
(一)推动大庆市“数字产业化”
生产要素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数据要素作为数字化农业的新要素,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具有革命性的作用,因此,推动数字产业化便是推动数据要素的产业化,也是推动农业数字化的前提。大庆市已经开始建设数字化平台,如“数字农业提质增效平台”,平台由五大数字板块组成,包括了数据库、大数据和APP在内,可以初步连接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与应用。但数据资源的数量远远不够,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所能收集到的数据有限,数据要素的规模和细化程度对数据分析的支撑作用有限,无法为农业数字化提供有效的要素来源。因此,大庆市一方面可以在现有的数字化平台基础上拓展数据来源的深度和广度,完善农业产业链各环节数据资源收集的技术,实现数据资源的规模化。另一方面,大庆市可以整合外部资源,通过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数字产业化。在这一环节,对于农业经营主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技术的应用上,现有的数据收集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实现与农业全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因此,鼓励经营主体投入资金使用便成为下阶段的主要任务。
(二)推动大庆市“产业数字化”
数据要素与农业产业相结合才能提升农业产出效率,才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因此,实现产业数字化是大庆市数字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城市转型的重要途径。首先,立足当前要素禀赋打造大庆市数字农业发展示范基地。目前,大庆市已经正在布局建设标准化农业科技示范园5个、乡镇农业科技展示园25个、村级特色农业科技展示田块100个。县级层面,在中国移动“5G+数字乡村”战略合作框架下,肇源县、肇州县和杜蒙县已经实现与中国移动的紧密合作,在生产性服务、农产品可追溯等领域实现初步数字化。其次,扶持并鼓励县级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将其应用于产中与产后各环节。大庆市在市级大数据平台建设基础上,扶持所辖四县建立县级农业农村大数据系统平台,并实现平台向上向下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市级大数据平台的共享和指导功能,发挥县级大数据平台的实际应用效果,以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手段实现农产品生产的信息化管理,充分挖掘县级大数据平台系统在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等领域的数据,有条件的县还可以考虑向下延伸到县城近郊的村屯。最后,产后环节数字化应用应重点突出农产品销售的数字化,利用电商平台,通过线上展销和直播带货等数字化销售模式,为农产品的销售创造新渠道,提高农产品销售利润。
(三)推动小农户与数字农业的融合
小农户在数字化过程并不是无所作为只能“拿来主义”。小农户虽然在资本和技术方面不具备独自发展数字农业的基础和能力,但数字农业同样离不开小农户的参与。首先,大庆市小农户虽然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但大庆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各种规模和形式的农业、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迅速,这种小农户为主体的合作组织已经成为可以与大市场对接的经营主体,这为小农户克服自身弱点、参与数字农业创造了条件。其次,数字化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催生出数字化产业组织形式,其中,数字化销售合作组织对于小农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在大庆市选取农产品电商基础较好、数字化农业发展进程较快的县试点数字化农产品销售合作组织,由政府提供销售平台或者对接成熟的销售平台,对小农户进行在线直播销售培训,鼓励小农户走到台前为自己的农产品做宣传,直接参与农产品的销售,实现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和利润率的提升。最后,鼓励数字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合作组织合作,以“订单农业”或者标准化农产品生产为企业提供个性化销售的货源,满足企业加工或者销售的需要。
(四)推进大庆市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发展
数字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农业智能化,是各种高新技术综合运用的结果,智慧农业是数字农业发展的一个阶段,也是必经阶段。大庆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步早,效果显著,在发展智慧农业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因此,为了快速推进数字农业的发展,大庆市所辖四县应加强智慧农业的创新发展,逐渐过渡到农业的智能化发展阶段。一方面,大庆市所辖四县的种植业以水稻和玉米为主,这两种作物的产前和产后数字化应用相对较多,多集中在产前种植决策和规划的制定,产后仓储、物流和销售等环节,产中的数字化管理需求并不多。因此,大庆市应在这两个环节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数字化扶持。另一方面,大庆市的畜牧业发展以猪牛羊和家禽的饲养为主,屠宰加工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应用重点是产中过程中的疾病监测和生长管理,产后的仓储、物流和销售,尤其是销售的数字化是重点。在产中环节,大庆市规模以上的养殖主体基本实现了数字化改造和初步应用, 畜产品生产质量得到了保障。但大庆市畜产品销售还是以传统销售模式为主。因此,在对接京东、淘宝、抖音电商等平台过程中政府应积极协调,实现产供销的数字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