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微视频对古诗学习成效的影响
2023-04-23胡燕黄伟
胡燕 黄伟
微视频具有视听一体化的优势,是知识可视化的一种途径或工具,符合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发展特征。研究者以古诗《望庐山瀑布》为学习材料,以W市G小学二年级某班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把学生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研究借助微视频的古诗教学对学生理解古诗字词、描绘古诗意境、表述古诗思想感情等学习成效的影响。
一、教学微视频的选择
微视频属于多媒体。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理查德·梅耶认为,多媒体教学信息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如何呈现信息,更应该考虑如何引导认知。他基于实验证据提出了多媒体教学信息设计的原则。如:多媒体认知原则(语词和画面组合呈现比单一的语词呈现效果好)、空间接近原则(语词与画面对应呈现比隔开呈现效果好)、时间接近原则(语词与画面同时呈现比继时呈现效果好)、一致性原则(当语词画面和声音相互关联且不包含无关信息时效果好)、通道原则(动画和解说组合呈现比动画和文本组合呈现效果好)、声音原则(用标准语言解说比用机器解说或外语解说效果好)等。按照以上原则,研究者选择了某平台的《望庐山瀑布》微视频,将之应用于课堂教学。
《望庐山瀑布》微视频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以动画介绍历代诗人对庐山的关注,引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二是采用可视化方式对“望”“川”进行说文解字;三是利用动画,故事化呈现李白观察庐山紫烟、发现庐山瀑布、陶醉于庐山美景的过程;四是具象化呈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美;五是对比不同诗人描写庐山的诗句,并通过诵读,引导学生体验诗中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和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教学实验的过程
实验准备阶段,研究者要思考如何判断《望庐山瀑布》的学习成效。新课标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能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结合课标和教材,研究者设计了以下测评内容:课前完成考查已有基础的前测试题;课后完成相关后测试题和任务。如“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感受诗意,领悟诗情,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所描述的画面”后测任务(现场作答,录音记录),学生描述得越清晰、全面,说明学生对该诗的理解越好;“画图表达古诗意境”后测任务,学生的画作想象越丰富,说明学习成效越好。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时间相同。实验前,全体学生完成前测试题。实验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吟诵教学法+联想教学法”学习这首诗;实验组采用“吟诵教学法+联想教学法+微视频”学习这首诗。最后,两组学生完成后测试题及任务。完成后,研究者对测试材料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三、测评数据分析与解读
研究者用SPSS统计软件对两组学生的前测得分进行显著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显示显著性水平为0.301(大于0.05),表明方差齐性。方差齐性假设成立的情况下,对应的t检验显著性水平p为0.351。0.351大于0.05,表明学生的先备知识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后测结果不造成影响。因此,本实验可以进行后续测量和分析。
在教学中引入微视频,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是否有影响,具体表现如何呢?
1.文字理解的差异
研究者用SPSS对两组学生的后测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整理得到表1和表2。
表1显示,实验组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标准差更小,成绩分布范围相对集中,均值的标准误差也更小。表2显示,方差齐性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318(大于0.05),说明方差齐性假设成立,对应的t检验结果正确。本次t检验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为0.034。0.034小于0.05,说明在95%的置信度下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学习成效有显著性差异。 2.意境描绘的差异
二年级学生还不能通过书面语言充分表达内心所想,但可以通过绘画表现他们对古诗的理解。这是教师了解学生理解古诗情况的有效渠道,也是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和建构古诗意境的有效方法。因此,本实验采用绘制诗歌插图的方法考查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程度。
为保证测试信度,两名美术教师从画面情境感、动态感、细节、颜色4个方面对两组学生所绘意境图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使用微视频学习的实验组学生畫作的情境感、动态感更强,联想的细节内容更多,颜色更加丰富,显现的意象比对照组多且准确。例如,“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日照”与“紫烟”两个意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瀑布飞流直下和银河从天而落的画面,等等,在实验组学生的画作中都有具体描绘。
3.情思描述的差异
探究学生在描述古诗思想感情上的差异时,两名教师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再听学生测试时的录音,从情境性描述、细节性描述用词的丰富度和表述的完整性两个方面,对两组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实验组学生的口头描述用词比对照组学生丰富,表述的完整性程度更高。
四、结论与建议
实验表明,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使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古诗学习成效上表现出差异。微视频作为知识可视化工具,能有效提升小学生古诗学习的成效。
第一,微视频能将虚拟、抽象的知识可视化,便于学生理解。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有限,单纯依靠教师讲解,他们很难真正理解古诗词内容。观看微视频时,学生是凭借视觉营造情境、激发想象的,而不是依赖于经验,微视频带来的视觉体验为学生创造了新的经验。如所选微视频对“望”“川”采用可视化形式说文解字,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具象化﹑情境化,让学生在情境中领悟诗意。
第二,微视频能故事化呈现事件的过程,便于学生建构。微视频借助生动的画面和讲解,将抽象的古诗词意蕴转化为具象的图、文、音频,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悟古诗所描述的意境,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进而展开想象,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如所选微视频采用动画故事化呈现李白观察庐山紫烟﹑发现庐山瀑布、陶醉于庐山美景的过程。
第三,微视频时长符合小学生注意力特点。二年级学生持续注意时间约15分钟,微视频时长较短、内容精练、生动鲜活、重点突出,有利于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微视频既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又可以应用于课外自主学习,有助于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可以依据学情适时引入微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诗情诗意。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民族教育研究中心)
[本文系中南民族大学教研项目“跨学科视域下的项目化学习研究”(项目编号:JYX21028)和“智慧教室的教学效果评价研究”(项目编号:JYX18063)的成果]
责任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