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2023-04-23李燕娜
李燕娜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需求,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更偏重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幼小衔接是指导幼儿逐步向小学过渡的主要过程,根据有效衔接,幼儿在日后可以更有效地融入小学学习和生活中,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教育工作人员要不断创新本身的教学理念,按照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具备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实现幼小衔接的有序推进。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双向衔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6-0014-04
幼小衔接可简单解读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之间的对接,全方位理解为幼小衔接要在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一年级时期,依据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认真执行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两个不同层面的衔接工作,让幼儿在离开幼儿园之后能够慢慢习惯小学生的学习节奏,而且为他们后期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做好两个阶段的一系列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现阶段我国有关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一些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期待,片面强调幼儿获取知识的效果,忽视对幼儿的多元化提升,这种违反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举动造成幼儿不能有效融入小学的生活,进而产生厌学现象。因而,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需要幼兒园和家庭、社会各界的紧密配合,开发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制订标准。
1.强化幼小衔接内容与方法研究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的教育工作中涉及的相关事务会比较多,除了依照幼儿的发展规律性搞好设计方案,更重要的是做好基层的组织工作。第一,有益于塑造幼儿准确的认知心态。改善幼小衔接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式,对全面提升幼儿准确的认知心态有重要的功效,因为所有的教育具体内容都要遵循幼儿的智商和心理上的发展规律,让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探索欲望,这样才可以不断提高认知水平。第二,有利于提升幼儿的环境适应力。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教育和生活,让他们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完成适应过程,才可以让他们尽早成长起来。第三,有益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幼儿园的教育环节中,良好的习惯养成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会随着幼儿的一生,习惯性包含思维模式、生活方式、读书习惯、人际交往习惯等。适应力对幼小衔接期的幼儿具有重要作用的,表现在集体性的协调管理协作上,需要在幼儿园环节开展塑造,根据适度的方式去完成,才可以让幼小衔接越来越有意义。
2.现阶段幼小衔接分析
(1)幼儿园欠缺全方位科学的幼儿入学准备教育
正确引导幼儿做好入学准备教育,是幼儿园执行幼小衔接教育任务的重点方向。现阶段,幼儿园在幼儿入学准备教育层面存在一定的片面化,如高度重视幼儿的基础知识教育,忽略幼儿进到小学后所需要的重要素养教育等。从总体上来说,幼儿园大班的教师根据授课小学知识取代入学准备教育,但缺乏对幼儿良好的学习素养、合适的自我调节能力及最基本的纪律意识的塑造,造成幼儿不能及时融入小学入校后的学习和生活。此外,有一些幼儿园虽然已意识到这些问题,但还是心存侥幸,没有正确引导幼儿做好提前准备等。科学的幼小衔接零起点不是单纯的入校零提前准备。在幼小衔接的环节中应运用书籍、美术绘画等形式,塑造幼儿的相关专业技能。因而,幼儿园要从幼儿全方位发展的角度考虑,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科学的入学准备教育。
(2)教师没有高度重视幼小衔接
教育改革为幼儿教育带来了新的学习方式,但是众多教育工作人员也要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在我国幼小衔接工作还存在很多无法忽视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幼小衔接工作的相互分离,无法形成稳定的有机结合。不论是幼儿园或是小学都忽略了幼小衔接工作上的重要性,觉得幼小衔接工作需经另一方去完成。此外,一些幼儿园没有对当地小学教育工作开展有目的性的课程安排,与当地学校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工作及课程安排没有足够的掌握,没有对学生将要应对的学习任务充分准备。
(3)家长普遍焦虑的问题
受应试考试教育体系的深刻影响,许多学生家长、教师将提升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许多家长在幼儿环节也为学生报名幼儿兴趣班、补习班等。但是,因为缺乏科学全面的教育整体规划,许多家长对学生不能融入小学的生活表达了忧虑,一些家长抱有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念头,强烈要求幼儿园开设小学阶段的基本教育专业知识,希望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一旦幼儿园设置了一些指导孩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学习积极性及其自学能力等各项拓展类教育活动,一部分家长便会产生误会,觉得这些课程仅仅是带孩子玩乐。家长并没有充分认识这一时期的幼儿应当开展什么样的学习任务,有些家长还会继续购买对应的小学学科教材,在课余时间给孩子补课小学时期的基础知识。
(4)社会各界欠缺协作,不能密切配合
幼小衔接的教育工作需要社会各界多方面协作开展,多方主体意识必须一致,资源共享,通力协作。当下幼儿园、小学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意识淡薄,对接体制不完善;多方主体无法构建相对应的平台及时有效地进行互动,造成多方力量欠缺协作,无法产生教育合力,阻碍了幼小衔接工作。
3.切实推进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的实践探索策略
(1)幼儿园做好幼儿科学入学的提前准备
在幼小衔接的教育工作过程中,幼儿园的作用非常突出。因而,幼儿园的有关教育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充足掌握相关文件的要求,把握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及其特性,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高效合理地规划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为幼儿进到小学做好充足的准备。开展入学准备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而,幼儿园应先将幼小衔接渗入在幼儿园三年的教育工作中。依据幼儿升上小学时期后所需要的重要素养,安排全方位科学的课程内容,执行有目的性的入学准备教育。值得关注的是,幼小衔接工作中并不是从大班教育开始,而是从幼儿进园开始,教师就应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注重培养幼儿的能力以及成长发展情况,塑造幼儿较好的自控能力,为进到小学校园内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小班课程的教学规划里,教师能够教育幼儿尽可能自立,从幼儿的穿衣吃饭开始,逐渐引导幼儿培养基础的生活能力。在大班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能够协同当地小学及其父母协作开展对应的幼小衔接类课程内容,让幼儿逐渐掌握幼儿环节与小学时期的最大区别,教师定制的幼小衔接课程内容需从生活自理能力、知识积累、社交能力、综合能力等多个方面,正确引导幼儿全身心做好进到小学的准备工作。幼小衔接的过程应让每个幼儿都满怀希望与愉悦的心情进到小学的生活中。幼儿园在开展入学准备教育时,还应重视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如感官体验法、实际操作练习法、情景教学法等,将入学准备教育融进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各个阶段,协助幼儿完成全方位的入学准备。
(2)根据幼小衔接自主创新课程内容
无论对幼儿园或是小学教师来讲,幼小衔接工作中开展的重要在于两个教学阶段的不一样。特别是课程内容风格特点上的不同,是导致幼儿在这一初级阶段出现一些难题的重要原因。针对幼儿园的课堂教学来讲,关心幼儿的个性化成长是大多数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的关键点。在采取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时,还会根据这些目标来开展。可是,针对小学课堂的教学来讲,一定的组织纪律性是保障教学过程成功开展的基本前提,注重知识内容的积累,教学内容与形式上都势必会体现出这种引导发展趋势。幼小衔接的意义在于协助幼儿很顺利地进行过渡改变,从而避免对其成长造成不好的影响。因而,针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是幼小衔接教学中的重要教学任务。课程内容的不断创新对幼儿园和小学是双向进行的,但关键还在于幼儿园。针对幼儿教师来讲,幼小衔接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协助幼儿尽早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教师可以借助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等方式,将小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进行体现,那样幼儿就可以在参加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慢慢了解小学日常生活,具有小学生所需要的素养。比如,小学环节的课堂秩序性与课堂的教学时长是幼儿首先融入的一个问题。幼儿教师还可以在深入了解小学的教学方式以后,设计以“我就是小学生”为主题的角色扮演实践活动。教师能通过播放短视频的形式让幼儿对小学日常生活有一个基础的认知,而且自主饰演其中的角色,正确引导幼儿在游戏里的个人行为。那样幼儿能慢慢了解小学时期的教学情况,进入小学以后能够快速融入,进到正常学习的状况。不难看出,仅有幼儿教师自主创新课程内容,使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幼小衔接的功效,才可以让幼儿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更加了解小学生活,从而很自然度过。
(3)小学应强化意识,培养有准备的学校
这一实施路径进一步体现出了作为教育机构的小学在幼小衔接环节中应肩负的职责,并指出小学对入校后的儿童已经有发展状况的主动对。小学要高度重视开展好各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在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环境创设等多个方面积极调节,迎来儿童的到来,并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针对性地连接儿童在学龄期所取得的经验,以提高学习的实效性。近年来,幼小衔接的语言体系中,“提前准备”一词的含义正在慢慢产生变化,它已不仅仅指塑造儿童为入小学充分做好准备,一个持续增长的变化是,小学学校也要为幼儿做好充分准备,使他们进到小学后心理上觉得舒适,以保证这些学生在新学期新阶段中学习和生活都充满了自信心。例如,双向衔接,主要是注重小学在幼小衔接中应该有的责任。小学应塑造对接观念,及时改善让儿童处于被動融入学校的思想,积极倾听儿童的需求,掌握幼儿园的教育特点,调节一年级的课程管理模式,创设包容性的校园环境,最大限度清除儿童的生疏感受,推动儿童以轻松愉快的心态投入小学日常生活中。关心个别差异,针对性地为每个儿童给予指导和帮助,促使他们按照自己的方法逐渐融入小学日常生活中;设定入校稳定期,构建与幼儿园相连接的班级环境创设,适当调整生物钟,协助儿童逐渐融入从游戏活动为主导的教学环节进行改变。所有的这些做法,都有助于把学校培养成适合于儿童的教学环境,以便儿童更好地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持续不断发展。
(4)根据幼小衔接加强心理疏导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加强对幼儿的心理疏导是幼小衔接时要一直探讨和完成的教学工作之一。注重这一方面,主要是根据现阶段幼小衔接中出现的一部分实际问题。无论对幼儿园的幼儿,仍然处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对新环境的焦虑不安及其抵触心态等都是非常可能出现的心理状态。这样的心理状态假如教师不进行干涉,很有可能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导致不好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科学的心理疏导可以帮助幼儿更平稳渡过这一时期。因而,不论是幼儿园的教育过程,或是小学教育的过程,都需要提升心理辅导课,或者定期组织开展心理疏导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表述、发泄自己的消极情绪,表达自己的疑惑,教师借此机会掌握幼儿现阶段存在的不足,从而根据课堂教学活动,或者针对性的交流与沟通给幼儿帮助。不难看出,从实际的需求和效果来看,加强心理疏导是幼小衔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发挥引领作用,加强教育主管部门的常规管理
在社会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基本教育的幼小衔接工作已经顺利开展,但是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学校在有关课程管理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一些幼儿园在防止小学化以后而采取的课堂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不益于幼儿的科学入学准备。在推进幼小衔接的过程中,有关教育部门对一些教育乱象要推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强化对幼儿园和幼小衔接培训学校的严格管控,制定适当的监管制度,让社会培训机构重归科学教育。教育监督机构也要高度重视宣传,深入宣传幼小衔接的基础理论,正确引导家长塑造科学的教育核心理念,挑选适合学生自身优势、符合教育规定的教育方法,帮助幼儿园和小学及时完成幼小衔接的工作。此外,教育监督机构也可以定期组织当地的幼儿园及小学老师开展专题学习与讨论,沟通交流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完成幼小衔接相关工作的规范性与专业化。
(6)家长应紧密配合学校完成双向衔接,实现家校共育
家长应塑造科学对衔接的发展理念,以幼儿的全方位发展为主要目的,高度重视幼儿的基本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塑造,满足基本心理需要,摆脱功利性的心理状态及入校焦虑情绪,正确对待“提速学习”的缺点,防止出现一味追求成效及知识积累的情况,为幼儿构建适宜其长远发展、有利于其本身技能提升的入学准备及合适的自然环境,配合幼儿园、小学合力推进幼小衔接。幼儿园要经常和家长沟通交流,正确引导家长走出误区,给予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校教育理念可以保持一致。幼儿园能够积极主动地邀约附近小学的教师和幼儿的家长,到园内参观考察感受课堂教学活动时的气氛,幼儿园还能够引导家长和小学教师前来参加幼小衔接有关的活动、交流会等,聆听学前教育权威专家针对幼小衔接这一板块的剖析或是征求在幼小衔接这些方面有所建树的幼儿教师的提议。此外,幼儿园为小学一年级的教师和学生家长分别准备具体关于儿童各个方面持续发展的登记表,不仅可以让家长和小学教师充分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状况,还可以让幼儿园能够更好地在大班中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防止出现过多的小学内容,开展有目的性的科学对接教育工作。同时,要注重对幼儿开展耳濡目染的家庭层面的教育,在家庭氛围里融进入校教育,帮助幼儿逐渐把握小学生活必备的素养。比如,在生活提前准备层面,家长应协助幼儿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表,养成良好的习惯;激励幼儿自立自强,锻炼其自理能力。在身心健康提前准备层面,激励幼儿加强锻炼,正确引导幼儿应用合适的方法表达感情,以有效的办法调整情绪。在学习准备层面,激励幼儿学会思考,主要塑造幼儿学习专注等较好的学习素养。
(7)不断完善考核制度,从而实现终极目标
考核制度主要用于教育主體,只有把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列入量化考评的体制中,才可以造成教育人员的高度重视,才可以让幼小衔接进到常态化。首先,挑选考核标准。因为幼小衔接本身是一种指导方针,所以在指标值选择时要体现对教育工作人员开展综合型的描述,引导他们主动将幼小衔作为为相关工作的指导方针。考核标准的挑选极其重要,一定要突显习惯性、规律性,要把各种工作都列入评价系统中,保证教育主体可以更好地关心幼儿的发展。同时,重视考评意见反馈。幼小衔接工作评估一定要产生书面报告,将信息反馈给教师和家长,对每一个关系主体提出具体要求,保证教育内容与方式所选择的稳定性。考核的目的取决于提高规范性,所以必须把意见反馈放到终端设备,考评仅仅只是过程,而标准课堂秩序,提高担当意识,产生标准规范才算是最后的总体目标。
4.结语
总而言之,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具体内容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幼儿园为少年儿童进到小学前期的准备工作,让幼儿在相关方面更集中化开展好入学准备教育;另一方面是小学需积极参与到幼小衔接的环节中,也应同步为儿童进到小学充分准备,协助少年儿童尽早清除关于自然环境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因而,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长的配合,沟通交流、共同参与到幼小衔接的工作中,提高幼儿尽快适应小学一年级陌生环境的综合素养。幼小衔接是基础阶段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幼儿成长过程里的关键过渡阶段。科学掌握幼小衔接机会,避开对接难题,完成双重对接,幼儿构建合适的自然环境,正确引导幼儿稳定渡过幼小衔接期,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芸,吴玉琴.幼儿园与小学如何合作推进幼小衔接?[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2(09).
[2]梁水娇.浅谈有效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2(06).
[3]谢文斯,吴慧贤,黎明蕙,等.幼儿园和小学协同背景下幼小衔接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22(02).
[4]孙晓林.乡镇幼儿园与小学双向科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基础教育参考,2022(01).
[5]宋梅.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幼小衔接政策研究——以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为例[J].幼儿教育,20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