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改革与实践进路: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的新面向

2023-04-22刘鸣筝齐秀明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传播学跨学科机制

刘鸣筝,梅 凯,齐秀明

(1.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春 130012;2.吉林大学传播与社会治理研究所,长春 130012;3.吉林大学文学院,长春 130012)

新闻传播业健康发展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新文科”建设和培育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的大背景下,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需要,又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然要求,更是应对时代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化媒体的兴起给传统新闻传播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需求,新闻传播学教育需要更加贴合时代需求,培养适应新的媒介生态的新闻工作者。

一、问题缘起

目前,学界和业界对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展开了系列研究,并基于新闻传播学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实际形成了诸多具有实践启示意义的研究成果。当前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融合传统与创新。目前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创新教学方法和资源,如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等,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1]其次,注重实践环节,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模拟采访、报道实际项目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强调跨学科融合,通过引入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并鼓励学生开展跨学科合作。[2]

在看到改革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目前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些困境。其中,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是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教育就是为新闻媒体培养记者、编辑,但是,随着新媒体蓬勃发展,大规模的信息传播已经不再是新闻媒体垄断的“特权”,从事信息传播行业的人,不再局限于记者和编辑。因此,我们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也应及时调整思路,放弃原来“技工”式培养模式,改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熟悉社会信息传播规律、具备较强信息生产能力、掌握多模态信息的技术能力,进而形成可迁移的就业能力。第二,面向新社会形势的新闻传播学教育需要大量的实践案例、资料储备和技术支撑,目前教育教学资源不足仍然是突出的问题。[3]第三,新闻传播学教育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以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目前评价体系仍然比较僵化,还有大量面向传统新闻传播理论和实务的评价标准,这样的标准难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不适应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对此,有学者提出要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以全球化的视野,开展融合创新研究。[4]

综上所述,新闻传播教育界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教学体系在技术应用与实践、媒体素养与媒介价值观、批判思维、跨学科与跨文化教育、社会责任与伦理意识等方面仍然有相当程度的优化空间。有鉴于此,文章从融合改革和实践进路双重视角切入,试图探赜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新面向。

二、融合改革:打造新闻传播多元化面向

在推进融合改革的过程中,着眼于打造新闻传播多元化面向,逐渐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多元化教育突破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引领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标时事,将新闻传播理论与时事新闻讲评相结合,注重应用,将新闻业务训练与学科竞赛相结合,强化学术,将新闻传播通识教育与学术训练相结合,多管齐下,打造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的新面向。

(一)观时事:将新闻传播理论与时事新闻讲评相结合

时事分析是新闻传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将新闻传播理论与时事新闻讲评相结合,把理论融入到鲜活的新闻传播实务中,可以激发学生对新闻传播的热情与好奇心,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反思,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新闻传播理论是新闻传播教育的重要基石,但呆板枯燥的理论教学如果不能结合新闻传播实务就可能让学生为理论而理论,陷入“形而上学”的困境,背离新闻传播理论应有的实践意义。在新闻传播课堂中选取一些典型新闻案例,通过时事新闻讲评,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内容与具象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背后的动力和机制。同时,融合新闻传播理论与时事新闻讲评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师的理论水平加持下,时事新闻讲评能透视新闻传播实务的技巧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这个方面,新闻案例的选择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这也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考验。

(二)重应用:将新闻业务训练与学科竞赛相结合

新闻业务训练与学科竞赛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5]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新闻传播业务训练,囿于教学内容的滞后性和教学方式的规范性要求,往往落后于新闻传播业的前沿知识与技巧,使学生缺乏在真实环境中的训练与磨砺。以参与学科竞赛为契机,学生可以在比赛中获取最新的资讯、学习最前沿的技能,实践所学的理论业务知识和技能,提升实践工作能力。目前,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数据新闻大赛等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竞赛为此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这种实践训练给予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理论和技能的机会,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媒体环境不断变化和更新的情况下,新闻传播行业对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闻传播行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需要学生具备广泛的知识背景和多学科的综合能力。参与学科竞赛,学生可以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展开合作,共同解决复杂的问题和应对挑战。[6]新闻业务训练与学科竞赛相结合还有助于学生拓展多学科知识,提高探索学科交叉知识的能力。以数据新闻大赛为例,参赛学生往往需要结合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新闻传播学等学科知识对数据开展分析和可视化处理,培养学生在跨学科领域中的学习和合作能力。

(三)强学术:将新闻传播通识教育与学术训练相结合

新闻传播通识教育与学术训练相结合,旨在促进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新闻传播课堂通常强调实践操作,对学生的学术基础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偏弱。在新闻传播通识教育中引入学术训练的要素,如研究方法模块、学术论文写作基础培训等,不仅培养他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初步的学术能力。新闻传播通识教育与学术训练相结合,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为学生拓展更大范围的视野,在多学科知识背景下,提供更深的理论思考。学术研究就是要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那就不能囿于某一个学科或者某几个学科的狭小范畴,通识教育与“新文科”教育相呼应,新闻传播学教育就是应该响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在尽可能广泛的社会场域下发现新现象、探索新问题,这是“新文科”的要求,是通识教育的要求,也是学术研究的基本目的。同时,将新闻传播通识教育与学术训练相结合还有助于推动学术研究和实践的相互促进,更好地实现科研成果转化。这种通识教育与学术训练相结合的模式,不仅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学术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可以推动整个新闻传播领域逐渐发展进步。

三、实践进路:实现新闻传播自主性培养目标

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的价值归宿在于培育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闻传播人才,因此,改革的实践进路也应朝着新闻传播自主性培养目标深入,包括:建立学生主体机制、建立情感培养机制、建立跨学科合作机制和建立价值塑造机制等重要路径。

(一)建立学生主体机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思维

建立学生主体机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思维是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关键议题。这一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赋予他们更多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建立学生主体机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传统教师主导式授课模式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学生主体机制注重学生参与课堂的设计和组织,积极思考问题、提出观点,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学生主体机制对于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闻传播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传播行业正面临着快速变革和多样化的挑战,传统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足以应对复杂的形势和任务,新闻传播从业者需要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学生主体机制的确立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学习能力,培养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情感培养机制,加强理论知识渗透贯穿

建立情感培养机制,加强理论知识渗透贯穿是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情感的渗透和贯穿,理论知识更加深入人心,学生对新闻传播的认知和理解不断提高。建立情感培养机制能够激发学生对新闻传播的情感共鸣。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有时可能忽略理论、实践与情感的结合。以情感培养机制引导学生从情感共鸣角度分析和理解新闻事件,既可以培养学生对新闻传播的深厚感情,使他们对于新闻传播的理解更加深入和生动,也能够强化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和普遍意义上的人文情感。我们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新闻传播的理论知识,更要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场景和意义,增强他们在实际情境中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因此,情感培养机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对学科和自己将要承载的社会责任凸显。情感培养机制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新闻传播的价值观念提供了新思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传媒从业者的社会责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三)建立跨学科合作机制,加强交流协同创新

建立跨学科合作机制,增本领促进协同共创是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旨在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协同合作和创新能力。跨学科合作机制也能够促进学科之间的资源共享与融合。[7]不同学科拥有各自的专业资源与知识体系,通过跨学科合作,可以将这些资源共享和融合,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与研究领域。跨学科合作机制不仅能够打破传统学科边界,而且还可以加强学科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通路,协同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除了知识讲授、实践训练的师生互动之外,跨学科的合作机制将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其他学科学生共同参与课程和项目的机会,共同学习和彼此分享知识和经验,是促进跨学科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跨学科合作机制对于促进协同合作与共同创新也具有重要的效能,在现实社会中,新闻传播行业与很多学科密切联系,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与社会科学、科技等领域的专业人士沟通交流,在校期间跨学科知识的积累有利于降低交流成本、更好为社会服务。

(四)建立价值塑造机制,嵌入媒介价值观念培养

传媒行业在信息传递和舆论引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媒体的价值观念会通过信息流动对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新闻传播从业者的教育中,媒介价值观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建立价值塑造机制,嵌入媒介价值观念培养是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意味着将媒介价值观念尤其是智媒价值观念深入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媒介认知,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媒介价值观念。教师将媒介价值观念的培养自觉嵌入新闻传播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认识到媒介所具有的社会责任和影响力,理解到媒体内容和信息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区别。[8]媒介价值观的嵌入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传媒从业者的社会责任,强化对真实、客观、公正原则的认同,在实践中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立价值塑造机制,培养具备正确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的新闻传播人才,能够推动传媒行业向着更加健康与良性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如何有效地将新的理念和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对媒体信息的理解与评价能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整合各学科知识,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媒体的伦理标准和社会责任,并培养他们积极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是目前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由此,新闻传播学教育需要从多个维度寻求改革的新面向、新方案、新路径。在融合改革方面,需要处理好“三个相结合”:新闻传播理论与时事新闻讲评相结合、新闻业务训练与学科竞赛相结合、新闻传播通识教育与学术训练相结合。在实践进路方面,需要构建“四个机制”:学生主体机制、情感培养机制、跨学科合作机制、价值塑造机制。从融合改革和实践路径的视角切入,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需要以打造新闻传播多元化课堂面向和培养新闻传播人才自主性为抓手,共同构建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的新路径。

猜你喜欢

传播学跨学科机制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