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微传播中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的有效探索
——以广西坭兴陶文化微传播为例

2023-04-22卜路平龚俅谢宇航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中华广西

■卜路平,龚俅,谢宇航

(1.北部湾大学,广西 钦州 535000;2.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加强爱国主义网络内容建设,广泛开展网上主题教育活动,制作推介体现爱国主义内容、适合网络传播的音频、短视频、网络文章、纪录片、微电影等,让爱国主义充盈网络空间”[1],《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对新时代如何全方位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对创新传播载体提出了新要求。广西坭兴陶历史文化悠久,其传统民间工艺以东西泥骨肉混合烧制、自然窑变陶彩为特点,蕴含深厚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广西坭兴陶工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坭兴陶文化中爱国主义微传播探索,为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提供了一种新的实践思路。

一、微传播中的青年爱国主义

(一)构建爱国话语新样态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维护祖国独立、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近年来,广西坭兴陶文化中加大爱国主义题材创作力度,利用新媒体推送和传播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劳动、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广西坭兴陶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文艺的爱国底色,是激发青年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必不可少的素材。微博、微信、B 站、抖音等新媒体推送的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广西坭兴陶文化微作品备受人们的关注,形成了青年受众群体的爱国主义的崭新表达与个性特征,他们“自发地创作和传播多样化爱国新话语,打破了固有的爱国话语表达模式,逐渐形成爱国话语新样态”[2]。广西坭兴陶文化爱国主义微传播主题感强、选题精致、贴合时尚、个性新颖、内容丰富、传播性强,极受青年群体喜爱,其传播更加立体、真实、活泼、生动。

(二)引发爱国情感共鸣

在开展青年网上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运用艺术形式和新媒体鲜活生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形式,越来越受到青年群体的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和直接的育人功能,换言之,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认知、理解与认同的过程就是实现其育人的过程”[3],青年运用微平台,提炼广西坭兴陶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子,传播爱国主义教育。广西坭兴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爱国主义情怀之间存在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倡导传统爱国价值理念,坭兴陶文化强调对国家与集体的重大使命与责任,获得青年情感共鸣。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情怀之间又有一定互补性。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文化内化与文化精神的产物,近代以来,广西坭兴陶文化逐步与时代发展、民族气质融通契合,以新的认知方式、文化样态、文化力量,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遥不可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广西坭兴陶爱国主义创新表达与青年群体产生强烈的精神共振,让爱国主义成为青年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三)拓展爱国实践场域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广西坭兴陶蕴含深厚的爱国主义教育因子。一是广西坭兴陶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中蕴含着国家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二是广西坭兴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不忘本来、辩证取舍、守正创新;三是广西坭兴陶中华民族的刚直正义、弘扬大道,反对文化虚无主义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开展青年爱国主义微传播,其实质是突破广西坭兴陶传统文化现实化、静态化、狭隘化的实践构建体系,从虚转实、线下转线上,将广西坭兴陶实践活动置身无限拓展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场域中,借助微媒体,以青年广西坭兴陶文化活动为载体,创新传播载体手段,积极运用传播平台,生动活泼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唱响“坭兴陶+微传播”旋律。

二、微传播中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的价值意蕴

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借助广西坭兴陶文化中爱国主义强大生长力和影响力的符号文化,通过时尚、年轻、热门媒介,将爱国主义精神情绪进行真实而立体的表达。对于在广西坭兴陶文化微传播中,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

(一)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实践创新

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赋予广西坭兴陶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表达,是高校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实践途径。通过在广西坭兴陶文化微传播中厚植青年爱国主义,积极探索本真教育,通过“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提取广西坭兴陶文化“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的爱国主义因子,实现铸魂育人。

(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交叉学科研究

各门学科发展既要明确学科边界,又不能“画地为牢”。爱国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爱国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艺术设计学、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美学等的新应用,是新时代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价值彰显。在广西坭兴陶文化微传播中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既要利用传播学经典传播范式与传播方法的迁移与转化,也要挖掘美学“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学生成长成才的功能价值与导向规律,更要凝练艺术学中对于“爱”的生动思维与情感感染力。使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整个学科理论体系研究中,构建学科交融下的“大思政”“大德育”格局。

(三)推动网络爱国主义阵地建设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扎实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从线下到线上,推进网络阵地建设,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与网络时代紧密结合,激发青年兴趣的重要抓手。广西坭兴陶文化“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因子,又有较强的网络传播影响力,把握广西坭兴陶文化微传播中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推进网络阵地凝聚爱国主义教育”尤其需要发挥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在凝聚全体网民对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共识、对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共识、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共识方面的关键作用[4]。

三、微传播中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的主要内容

(一)传统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相统一

陶瓷文化承载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哲学伦理思想及中国传统美育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接受,并由之而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是青年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内在动力。微媒体记录广西坭兴陶制作工艺中颇具特色的双料混炼、骨肉相融、自然素烧、烧炼出彩、陶刻纹印、陶艺造型,注重传播坭兴陶之都、坭兴陶非遗传承、坭兴陶精品、坭兴陶乐器、坭兴陶艺术、坭兴陶匠人、六艺古法,如微记录《八桂手艺大师》记录工艺大师李人、陆景平、刘明洲、王兆儒等开展广西坭兴陶制作烧制的过程,现代舞剧《窑变千彩》以舞动的坭兴陶还原古龙窑火祭大典,广西故事、广西新闻网等推送广西坭兴陶系列精品《高樽花鼓》《梦圆》《文房用具墨砚》《水浒大花瓶》《红楼梦大花瓶》等精品,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坭兴陶之美,展现广西坭兴陶匠人们淡泊名利、开放包容、理性平和、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坭兴陶新媒体文化展现的新形象深受青年喜欢。

(二)革命精神与爱国主义相统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各族人民历史人文交往中,近代广西各族人民共同革命斗争的精神,为广西坭兴陶刻画爱国主义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与养分。广西坭兴陶善于刻画和记载历史,历史思维重构下的革命活动、英雄人物品格是开展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国家认同重要的营养剂,钦州新闻网、钦州旅游等微信公众号推送了“英雄故里”系列广西坭兴陶作品,《华夏雄风》《英雄忠魂冯子材》《梅瓶》《威震南关》等作品展现刘永福、冯子材救亡图存、团结奋战、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与铮铮铁血、不堪外辱、忠贞为国的民族气节,作品还传播了刘永福、冯子材一生注重忠诚为国、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睦邻友好、尊老爱幼家教家风建设与人格修养建设。广西坭兴陶作品还记录了中华儿女慷慨赴国、忧国忧民的历史革命活动,也是新媒体传播爱国主义的优质题材。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爱国主义相统一

中华民族在维护祖国和平统一与参与祖国建设的过程中,团结共同发展,保持民族向心力、凝聚力与整合力,中华民族依赖于各民族在参与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团结对外共同发展,在休戚与共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坭兴陶富含众多关于中华民族各族儿女团结统一的题材,如《陶牛角》展现广西劳动人民精神,《骆越神韵》《壮乡图腾》《民族风陶罐系列》等作品描述各族儿女建设家乡,描述壮、汉、苗、瑶、侗、京等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结合的休戚与共、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状态。“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国青年艺术展演”“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用微课、微文、微视频根植广西坭兴陶爱国主义文化也作了不同的尝试,歌颂中华各族人民互帮互助、中华民族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故事,用新载体、新形式记载和讲述中华各族人民适应、融合、创新的过程。

(四)中国梦精神与爱国主义相统一

近年来“红陶”也逐渐受到青年的喜欢与传播。借助“古龙窑火祭大典”“青少年薪火相传”“坭兴陶文化艺术节”“百名艺术家现场刻画坭兴陶”“中国四大名陶展”“薪火相传”青少年坭兴陶艺创作大赛等活动,将中国梦与爱国主义传播结合。如《共产党章程》《扬帆起航》《感党恩跟党走》《澳门回归瓶》等精品展现陶心向党、党建兴陶,传播党百年以来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青年通过”青年讲思政课“等微课程,用自己的方式解读广西坭兴陶文化,弘扬广西坭兴陶文化千百年来传承的爱国主义精神基因。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爱国主义相统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增量。“中国共产党人是国际主义者,他们主张世界大同运动;但同时又是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者,为了保卫祖国,愿意抵抗日本到最后一滴血。十五年来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斗争,是人人皆知的事实。这种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并不冲突,因为只有中国的独立解放,才有可能去参加世界的大同运动”[5],爱国主义不指包括指珍视本民族的宝贵传统和共同语言,同时也包括珍视本民族的光荣历史和对人类所作出的贡献。广西坭兴陶善于充当对外交流的使者,在“学习强国”、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等新媒体呈现《神鸟》开创中美文化交融商贸互通、《古币挂盆》成为“广西- 日本”建交十周年国礼,《印象壮乡》成为中国与马来西亚和平发展国礼、在国际交流、东盟交流、“一带一路”倡议中,充分表达我国在展现中国和平发展的同时,争取自身权利的同时,兼顾他国发展。广西坭兴陶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在放眼全球,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全人类对艺术美的追求。

四、微传播中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的有效探索

(一)完善爱国主义微课程

微课程具有较成熟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主要是借助新媒体技术,围绕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知识点进行讲授、实验操作、疑难问题解答,每节微课程时间在20 分钟以内,通过现场教学、教学视频、交流互动播放等方式开展的课堂活动。微课程具有较好的课程思政传播效果,比如,“坭兴陶艺术鉴赏与制作”“坭兴陶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等微课,是广西坭兴陶文化厚植爱国主义较好的载体。加大以爱国主义核心的广西坭兴陶文化微课程传播,其实质是课程思政在现实中的具体实践,拓展广西坭兴陶文化的爱国主义表达,理直气壮地展现广西坭兴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体主义、革命文化、改革开放文化等表现人民良好精神风貌的先进文化。

(二)丰富爱国主义微素材

拓展青年广西坭兴陶爱国主义实践素材,密切与坭兴陶专业院校、党组织、企业、工作室、博物馆的联系,把日常陶艺制作、陶艺品味的爱国主义表达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会、班队会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把爱国主义表达融入坭兴陶歌曲、坭兴陶舞蹈、坭兴陶乐器、坭兴陶戏剧中,使爱国主义素材得以崭新呈现;深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开展调研考察和采风,呈现一批反映中国文化繁荣、改革开放、脱贫共坚、乡村振兴、党史党建教育、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现实作品,通过微传播方式反映国情、党情的坭兴陶艺术创作工程、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让爱国追求深植广西坭兴陶文化。

(三)创新爱国主义微形态

目前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广西坭兴陶实践微传播形态十分有限,仅限于通过微媒介发布微视频、微文及微创作,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坭兴陶文化的微调查、微电影、微实验、微小说等形态传播十分有限。微媒体宣传方式单一,交互式传播较少;微传播特色度不够,推送的内容点赞量、转发量较少。创新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广西坭兴陶实践微传播形态,一是拓展坭兴陶文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微文化表达样式,除了表达广西坭兴陶传统文化,应拓展广西坭兴陶民族融合与团结系列、家国情怀系列、改革开放系列、社会关爱系列、坭兴向党系列、新时代红坭系列、工匠精神系列、地方城市品牌打造文化,国际交流系列,让爱国主义有更多的质态表达。二是丰富坭兴陶文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微传播媒介,加大广西坭兴陶爱国主义教育情感在微博、微文、微调查、微电影、微实验、微小说的表达媒介。三是加大爱国主义在广西坭兴陶微传播中的载体运用,加强坭兴陶微博、微信、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哔哩哔哩、今日头条、知乎、百度、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媒体的使用;四是抓住广西坭兴陶新媒体辅助工具,抓住热词、热点、热搜、原创、风云榜、弹幕、评论、收藏、点赞、转载,让爱国主义教育微传播充盈青年广西坭兴陶网络空间。

(四)打造爱国主义微队伍

让有爱国情怀的人讲爱国,要发挥微队伍力量,发挥党务工作者、辅导员、专任教师、团学干部及广西坭兴陶艺大师的力量,利用其在广西坭兴陶文化微传播中高尚人格魅力、良好道德情操、较强传播力与引导力,利用微媒体带领青年开展“创作坭兴陶、读懂坭兴陶、歌颂坭兴陶、筑梦坭兴陶、圆梦坭兴陶、强国坭兴陶”实践,利用艺术的魅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力与传播力;加大对坭兴陶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党建文化的故事挖掘,引导青年坚守正道,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使爱国主义成为广西坭兴陶文化自信最根本、最深沉和更持久的历史底蕴。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中华广西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爱国主义教育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