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
——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
2023-04-22陈盼盼李单单
■陈盼盼,李单单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1000)
2012 年以来,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五个现代化”[1]。“第五个现代化”命题的提出,标志着当代中国在指导思想和国家意识形态层面把对现代化的追求扩展到整个国家制度、国家理性和社会本体的高度。在全球大变局情势下,实现“第五个现代化”,守住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高地,是理论之需更是现实之要。
一、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挑战与失衡
(一)深陷社会转型后发结构性失衡
整体而言,主流意识形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发挥主导作用,居于指导地位。但是“当代中国社会进入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双重转型”,而中国的社会转型以高度浓缩的狂飙方式,将多重问题糅合呈现,其中最深刻的莫过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现实的状况是,意识形态的变革滞后于社会转型,高速的经济增长凸显意识形态惰性特质。如何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如何有效落实意识形态在学术探讨理论研究、核心价值认同与践行的双向互动……这些问题构成了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方面不可避免又需求解决的难题。
(二)精神“虚无”助长功能性失衡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及其构成形式在作用对象、功能内容与价值取向等问题上出现了不协调、不一致的现象。第一,从个人与社会两者的作用对象而言,忽视自由个性,弱化个人理想信念、抑制价值规范促进个人与社会良性互动等功能,迷失个人身份认同,最终使个体成为意识形态领域论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旁观者”,成为没有精神食粮的“流浪者”。第二,从意识形态及其构成形式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而言,认为其物质功能“重于”精神功能的倾向冒头,出现过分强调“文化产品”对经济利益表达、物质享受和商业目标达成的效益,相较之忽视其精神价值和政治立场,弱化社会主义文化的软、硬双重功能平衡等现象。第三,从价值取向论看,不少人片面地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转嫁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质疑,片面地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个别现象、倾向性问题视为社会主义制度所产生的根本性问题,进而导致部分个人对社会主流价值认同偏颇。
(三)意识混乱加剧认知性失衡
由于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凸显,其中最直接最深刻的表现形式就是人们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观念混淆、认知偏离的现象。混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及其政治制度。把人民民主专政与依法治国对立起来,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对立起来,提出所谓“党章宪法论”,提出“党大还是法大”“党治还是法治”等伪命题,否定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合法性、否定宪法的合法性。
(四)技术革命引发传播性失衡
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新媒体横生,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传播形式和传播效果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失衡现象。从传播途径和传播形式来看,原来通过企事业单位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纵向单位传播逐渐让位于以新媒体为载体的横向社会传播。零星化、片面化甚至异质错误的观点使人们面临知识结构碎片化、精神世界娱乐化和理性认知的失序化,这些或明或暗地左右着人们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认识。由此,这些问题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效果上集中表现为人们情感体验与理性认知的失衡,即重感性刺激轻理论教育、重娱乐消遣轻理性自省、重即时体验轻理想信念。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践向度
(一)夯实社会基础,促进意识形态建设的结构性平衡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2]因此,科学协调经济政治社会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意识形态理论价值与践行效果的关系,将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且不断探索的重点和难点。
1.不断深化社会基础,强化意识形态的硬实力
当前出现的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问题,印证了中国改革进入“三期叠加”后社会结构转型之难度颇大。而不断深化各项改革、推动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良性发展则成为保障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刚性基础、物质力量和根本保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重心,持续深化全面改革,强化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硬化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作用,构筑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基础;始终尊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主体地位,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性功能,筑牢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夯实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阶级基础。这些社会基础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正能量,为国家治理理性筑基。
2.增强执政党调适性,发挥意识形态的软实力
不断增强政治体制的弹性和灵活性,积极回应和科学有效地处理人民群众日益复杂而多元的主体需求和政治期望,是推动中国发展的核心主线。首先,抓牢组织建设是增强中国共产党调适性的着力点。党应当灵活根据社会的变化,相应做出政治纲领、组织构成的调整,保持政党的永久生机与无限活力,形成党与社会共生互动关系,进而提升党的向心凝聚力。其次,发展性的制度变革是中国共产党调适策略的突破点。增强政党制度与国家制度的耦合性、互动性,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建构制度化、民主化、法治化和理性化现代政党的重要举措,执政党执政能力的现代转型则引导和推动国家的现代转型。
3.探索意识形态创新,彰显意识形态的巧实力
探索意识形态内容创新、发挥意识形态的巧实力是提高意识形态安全的时代新主题。其一,坚持丰富发展着的意识形态理论。其二,不断将经过实践检验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科学理论方法论化,推动意识形态的理性认知与实践方式关系上的创新。意识形态实践方式要从“外部灌输”转向“内外共生”,以提升理性认知水平,达到促进人民群众自觉身体力行的实践高度。
(二)实现本体向度超越,促进意识形态的功能性平衡
个人主体意识以国家主体意识的完成为条件,而国家主体意识的确立则以国家主体内部自身建设为实现条件。切实加强和落实意识形态的内部建设,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是国家主体性建制的内生力量。
1.加强中国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
作为推进中国话语的战略工程,话语权建设关系到是否能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日常生活的话语权,关系到国内立场和国际表达,关系到国内引领力和国际话语导向。首先,确立根本性话语方式是取得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关键,走自己的路,坚持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这个根本性问题的结论。其次,注意并处理好话语权的“蚁穴”问题,是牢牢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又一关键。从宏大叙事到平民叙事间的话语转换和现实连接,从叙事方式到内容取舍,挑战时时刻刻无处不在。
2.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建构
深入推进“马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和主导作用[3]。克服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高冷”姿态和“小众”现状,使社论话语与社会现实内容相承接,融合成连贯、自然、活泼、易接受、可亲近的整体,从而达到无形中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实现意识形态大众化、中国化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扎根于中国道路、中国实践深厚的土壤中,站在当代世界学术制高点上进行理论提炼和理论体系构建。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习近平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4]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当从全球化的共时态语境和中国传统价值观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时态出发进行逻辑反思、理性批判和实践超越。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域的建设工作,事关这一凝神聚气、固本培元工程的有效展开。
4.坚持意识形态的党性与人民性、先进性与大众化的辩证统一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先进性与大众化的统一。首先,在意识形态内容上应当创新性增强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鲜活度和可接受性,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的合理“分层”与融通共和。其次,在意识形态表现形式上要融通多元合作平台,实现社会多元主体的积极广泛参与和践履。通过发挥宣传思想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垂范性,形成正合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方针、政策以声情并茂的形式让人民群众真切体悟和身体力行其真正内涵和本质要义,为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提供正能量。
(三)提升认识能力和辩驳能力,增强对意识形态的认知性平衡
人民的整体认知水平决定了“第五个现代化”的建制程度。揭露和批判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论断和思潮,提高意识形态的理性认知能力,成为全球变局下大数据时代最迫切也是最困难的实践向度。
1.拥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和高度的理论自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从问题意识向理论自觉转化的范例,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觉悟和理论觉醒的结果[5]。当代中国理论自觉的根源在于,需要在厘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掌握马克思主义批判武器,需要不断阐释和把握生成中的中国理论与发展中的世界历史之间的关系,需要充分估计中国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历史意义,需要在指认“西式”现代化模式症结的同时形塑“中国现代化”并与之相区分。当前进行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尤其需要理论自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第五个现代化”共同进步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2.坚持高尚的理论信仰和自觉的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影响日益增强的“中国道路”的鲜活实践。全球大变局之下,应当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以高度自觉的理论信仰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体系,着眼于全局高度和战略层面辩证观察、处理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问题,主动加强包括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在内的理论批判和现实批判,主动“亮剑”果敢应对各种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各种挑战,勇于发出科学理性的声音揭露错误思想观念和具有迷惑性的错误思潮。
3.坚定处理原则和科学的处理方法
在辨别和处理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过程中,应坚持主体性与主动性相统一、包容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原则,引领思潮,凝聚共识,尊重多样,包容差异,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实践表明,我们既要善于总结、不断坚持,并在实践中与时俱进,灵活总结宝贵经验;又要善于创新方式方法,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充分提高处理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舆论引导。
(四)优化宣传思想工作,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传播性平衡
“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6]在人人都可以发声的互联网时代,舆情宣传的影响力愈加凸显,能否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已经关系到个人价值定位、社会规范引导和国家理性彰显。
1.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顶层设计
必须明确宣传思想工作不是单个部门、个别特定宣传组织部门或宣传工作者的职责,而是由党掌舵、政府划桨、社会民众共同参与的集体性工程。因此,发挥政府的掌舵职能,多层级宽领域对宣传思想工作进行顶层设计、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职权、监督工作成效、强化工作反馈、追加工作问责等,清本固源。
2.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整体合力
宣传思想工作要发挥政府主力先锋作用,团结全民共同合力科学展开、有效落地,宣传方式和宣传途径要多角度、多方面渗透,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发挥“互联网+”思维,整合丰富资源,搭建“大宣传”格局。在宣传方式上要以纵向单位传播为重,保证宣传的先进性、连贯性和可行性,提升亲民性和服务性;充分发挥纵向单位传播与横向社会传播互补互助优势,双管齐下、多向互动,建构“全党动手”大宣传工作格局。
3.守住宣传阵地,提高宣传实效
在批判借鉴、开放包容世界先进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宣传规律,创造性发挥多媒体宣传方式方法,守住我国思想文化阵地。正如习近平强调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势,应当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6]。充分发挥互联网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作用,从源头上解决宣传思想工作不佳的问题。通过创新传播途径和方式、遴选人们喜闻乐见、蕴意深刻又通俗易懂的传播内容,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的有机统一。
4.建设强大的宣传思想队伍
要积极培养意识形态工作的线上线下“正规军”队伍,充分发挥其在引领先进文化和正确导向方面的效用。针对网络安全和社会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应积极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正确把控网络舆论工作,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络作为意识形态宣传的主战场,需要有一大批“英勇善战”的主力军,最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让爱国力量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为国家治理凝神聚气、强基固本。
三、结语
充分利用和发挥意识形态应有的特性和功能,有效调适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失衡现象,克服个人的自我主体意识危机,为建筑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城墙、赢得国家意识形态认同、顺利推进社会转型,并最终实现国家主体性确立、“中国现代性”塑造起到应有的“体本”功能。总之,国家治理现代化应是国家主体性的建制过程,应是制度和德行的双重变奏,应是“器用”本体和“理性”本体、科学性和价值性的高度统一。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融合,方能推动实现“认同的政治”基础上的“政治的认同”,实现个体主体性和国家主体性的相互确认和共同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