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研究
——基于语言迁移理论视角
2023-04-22刘雪松
■刘雪松
(沈阳工程学院外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近年来,很多学者和专家十分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因素,借此来有效地研究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从而针对发现的问题对大学生语言交际学习能力的提升提出优化策略,但是这些研究均缺乏系统语言交际文化下语言习得理论的专业指导[1]。本研究基于语言迁移理论和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间的紧密关联,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了专项问卷调研,同时借助语言迁移理论,提出了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路径。
一、语言迁移理论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基于语言迁移理论探讨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准确把握语言迁移理论及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精准把控。下文将分别对二者的内容进行介绍,辩证分析二者的关联性。
(一)语言迁移理论概述
语言迁移理论是伴随语言迁移现象产生的,通常来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之间存在不少差异和共性,这对外语教育中的语言习得难免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外语学习者能够通过母语发音、语义、语法使用规则的研究,深入地把握并理解外语,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交际。当然,此种语言迁移影响带来的结果对学习者来说可能存在促进性正迁移,也可能是抑制性负迁移,还有可能具有一定的回避效应和过度使用问题等。传统的语言迁移研究可能更为关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所谓负迁移就是母语干扰,它主要是指母语对于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产生了一些阻碍和干扰性的影响,如学习者在母语与目的语之间选用读音、词汇表达、语法结构和习惯用语使用上的错误迁移,都会形成负迁移效应。与此相对应的是促进性正迁移,在外语教学中,正迁移能够帮助学生建构积极的语言适应性记忆,激活学习者利用母语对第二语言顺利习得的效能[2]。回避效应和过度使用问题主要指的是学生为了避开第二语言的复杂句法关系,而倾向过多选择简单句,回避使用从句句型,从而违反语言文体规则,导致出现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错误替代,习惯表达方式误用等,其实质就是回避目的语中经常性的语言使用规则,过度使用另一种方式进行语言表达替代。
除了以上几种关于语间迁移的分类外,重要的还有语内迁移。这是学习者对目的语有一定熟悉和掌握的情况下,在目的语内出现的迁移现象,即先学的知识规则被错误性地扩大化,对后学语言知识部分形成了一定干扰。如英语中以“O”结尾的名词变复数后加“es”的规则,不考虑特例情况的错误语内迁移等。
具体到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其可以从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进行有效研究。在语言层面,语法、读音、句型等因素均会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和文化交流产生影响。非语言因素主要有语言差异距离、文化心理差异、语言交际意识差别等。
(二)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人类借助于口语交流、文字来记录历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积累,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化提炼。所以,语言是文化体系中不可获取的重要内容。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双方,其在沟通和互动过程中会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而要想有效地提升交际效果,需要提升交际者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而实现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语言切换。外语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对语言文化背景和交际使用规则进行科学合理的迁移,可以引导学习者更为便捷地习得目的语,从而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3]。
(三)二者间存在的关联性研究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理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同语言迁移理论存在紧密的关联,而且这种关联更多地体现在外语教学中。首先,语言迁移理论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是针对跨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交际活动的研究,两者具有研究内容上的共性。语言迁移理论重视母语与目的语之间言语构造形式间的迁移,如语音、词义、语法、句型、文化交际习惯等[4]。跨文化交际具体涉及的是不同民族语言文化知识、技能、文化、交际等多维度要素,只是语言迁移理论更倾向从语言层面来解释交际,而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多地考察,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人员交往实践中体现出的语言应用能力。
其次,语言迁移理论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过程和结果的动态关系。前者更多研究的是学习者受母语文化影响因素,而在语言适应性学习中体现出动态变化现象。当然,此种现象可能是负迁移,也可能是正迁移,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学习者在目的语言学习后所获得的一项交际能力。如果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选择的跨文化语言培养策略得当,就能促使学生更多地发生语言学习间的正迁移,促进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反之,如果学生发生更多的负迁移,就会体现出较低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最后,语言迁移理论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间存在着一种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语言迁移理论注重研究学习者目的语学习过程中的规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习者产生更多的正迁移,让学生逐步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中介语知识构造体系,从而更顺畅地实现母语向目的语的自然性切换,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化解了不同民族语系文化差异导致的交流困境。而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涵盖面更广,它里面有跨文化交际意识、思维方式、语言知识和技能等,重要的是关于语言迁移理论的研究能够主动性指导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基于上述三点关系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语言迁移理论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有着理论指导性的意义和效用[5]。
二、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
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进行了解,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研究,具体的调查过程如下。
(一)问卷调查内容
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高校大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笔者从跨文化交际态度与意识、社会交际语言能力、语言知识技能应用能力、文化语篇转化能力四大维度共设置了20 个题目选项,针对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共发放问卷260 份,有效回收248 份。其中选择A 和B 选项的答案是对自己该项跨文化交际能力肯定或者比较肯定的回答,说明学生自信并拥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选择C 答案的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选择D 答案的代表自己不具备相关能力(A=“肯定”;B=“较肯定”;C=“不确定”;D=“不具备”),调查数据通过SPSS 进行处理。
(二)讨论与分析
针对调研问卷反馈出的问题,文章认为有必要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来进行集中性地原因剖析。为此,笔者从参与调查问卷的248 人中随机抽取30 人进行访谈,充分考察上述问卷调查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成因,汇总如下。
1.关于大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弱问题的原因。目前国内高校英语教学的主流模式还是以教师依据教材进行精读讲授为主,受制于公共课到课人数集中且较多、教材语言知识点丰富、课程时间安排紧凑、外教和留学生数量有限等原因,实际上大学生普遍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交际场景和交际实践活动。此外,也有专家认为这和国内大学英语教学更看重“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存在内在关联。
2.关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差问题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大学英语教学课程当中,涉及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不被师生所重视,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能,学生并没有有接受过系统性的训练,导致表达方式单一化,缺乏主动应对的技巧和能力。
3.关于跨文化知识水平有限问题的原因。长期以来,中国高校英语教育中教师倾向以指导学生顺利通过大学“四六级”为目标,将教学重心更多放置在课程教材词汇、词组和句型讲解以及听力、翻译、写作能力的训练上,对于深层次的文化内容缺乏足够深入的讲解,学生也很难选修到跨文化交际知识类的相关课程。
4.关于跨文化交际意识薄弱问题的原因。由于大多数情况下,国内学生倾向于通过以我为主的态度进行跨文化交流,对于不同文化差异采取忽视态度,这很容易造成跨文化交际不顺畅现象的出现。
三、基于语言迁移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从实际的问卷调查情况来看,能够真实反映出当前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偏弱的问题。一方面,大学英语是高校非英语专业所有大学生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另一方面,大学英语课程是学生接触西方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基于语言迁移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一)适当增加英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输入,并开设专题选修课程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交际技能的灵活应用与参与交际双方的跨文化知识存在紧密的关联,因此,如果交际双方不了解相互间语言文化存在的差异,也容易造成诸多交际障碍。这就对教师从事英语教学活动提出新的要求,即在教授学生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加强跨文化比较方面的教学。生态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学习环境可以视为一个复杂的微观多元生态系统,是外语教学宏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如在教授跨文化交际用餐礼仪时候,教师应该向学生重点介绍西方英国的用餐文化,在英国家庭,通常每日四餐,除了早中晚正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茶点。在英国的宴会上,餐具摆设是有严格要求的,餐盘居中、左边放叉、右边摆刀、刀叉数目对等,汤勺一般在刀的右边。在用餐礼仪文化上,西方讲究入座、净手的礼仪,同时用刀叉时要由外向内,不可乱切,用餐中断期间要学会用餐巾轻轻擦拭脸部下方的嘴巴,切不可抖开餐巾布,用餐完毕要放在桌子的左边。通过对英国家用用餐礼仪的文化导入,教师还可以将文化历史演变同礼仪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学习增添趣味,促使其主动学习一些外国文化知识。此外,高校要将跨文化交际知识课程列入专业选修课,帮助大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习俗、社会风貌及礼仪规范下的语言使用风格等,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消除文化理解上的交流障碍,提高学生的交际自信心。
(二)比较汉英文化中语言异同点,挖掘它们之间存在的共同之处
语言迁移理论明确指出,在外语学习进程中,学生不可能绝对地将母语和目的语隔离开来进行孤立认知,母语自然性存在的正负迁移效应可以加速或阻碍目的语的正确习得。换句话说,母语和目的语间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母语中的一些语言规则能够促使学习者更好地进行目的语的学习和练习。但是如果母语和目的语之间语言规则存在较大差异时,语言迁移就会产生错误引导的效应,阻碍目的语的习得,从而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汉英两种语言在音标发音上有很多类同之处,如K、M、l 等,如果教师能够利用语言正迁移将汉语音标发音正确迁移到单词发音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口语交际水平,不断延伸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且在句法构成上,汉英两种语言都有五大基本句型,S+V,S+V+O,S+V+O(indirect)+O(direct),S+V+O+C,S+V(系)+表语。利用母语的句法结构的类似对比性将其迁移到目的语学习中,可以促使学生熟悉目的语的句法表达结构,丰富其跨文化交际语言层面的知识。但是教师必须清楚的意识到,汉英属于不同的语系,各自存在语法规则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二者之间差异性还是明显大于其存在的相似性,不可强行地将汉语会话的交际模式迁移到英语语言学习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提醒大学生母语负迁移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巨大干扰,从而有效进行修正改进,不断强化对于目的语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合理指导学生进行负迁移分析,开展多样化跨文化交际练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可能会注意自己使用目的语的规范性和交际礼仪使用的正确性,并会潜意识地进行自我监控,让自身表述尽可能地准确,符合老师教授的要求。但是在课后一些非正式场合中,学生间的英语会话交流可能就容易出现较大的随意性,这个时候母语的负迁移效应会非常得明显,如反映“围观群众众多”,直接口语表达为“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的典型中式英语,还有就是喜欢用汉语文化的见面问候方式“Have you eaten?”来习惯性地替代西方人见面喜欢询问的方式“How is the weather today?”久而久之养成这种随意迁移的语言文化交流习惯后,会在正式跨文化交际场合出现错误,并且对跨文化交际产生诸多干扰。其实,语言迁移理论强调语言教学领域的错误分析,教师要善于提醒学生课后英语交际中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并且引导学生和自己一起从日常口语输出中识别和收集错误的表达方式,并对其作出准确的描绘及归类分析,使学生潜意识中形成提高目的语正确输出的监控意识,让其在各类正式及非正式跨文化交际场合中减少母语思维形成的负迁移,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表达习惯,真正意义上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充分利用高校外语教学条件,合理创设跨文化交际平台
语言迁移理论通常强调学习者要充分关注目的语学习中先前知识对后学知识的促进和干扰效应,这就是常说的语内迁移。通过跨文化交际场景的重复性创设,容易让学习者加深目的语文化交流思维,把握住跨文化交际场景中语用情境的相通性,从而让交际学习者在交流过程中得到较强的驱动,从而更好地把握不同的文化交际差异。例如,高校可以组织外国留学生社团,通过抖音或者YY 等语音聊天软件,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畅聊的机会;教师也可以通过情景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借助于角色扮演来对场景人物和情节进行模仿,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也可以通过慕课、微课等动画多媒体形式,再现原汁原味的英语交际会话场景,让学生主动感受其中的跨文化交际思维方式,训练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当然,教师组织创设的跨文化交际场景需要根据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教学内容、校园环境及现有条件来设置跨文化交际情境会话的难度,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建设学生整体英语水平不高,而创设的英语情境对话可能超出学生词汇、习惯用语的表达范围,这时候就可以认为这样的跨文化交际平台创设可能会失败,反而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当然,随着合理创设多样化的跨文化交际平台,学生逐渐会在跨文化交际场景中形成自我调适和自我修正的能力,为推进跨文化交际常态化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