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人才“三位一体”体系的历史溯源与当代意义
2023-04-22王啸楠
■王啸楠
(1.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2.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党的二十大将原十八大、十九大科技促进经济、教育保障民生,人才助推党建三个部分抽离出来,构成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描述[1],反映出我国教育、科技、人才建设在当前历史节点上交汇。沿着我国建设发展的足迹,研究不同特定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科技发展、人才建设的供求关系,以及三者是如何服务于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为更好理解科教兴国的时代涵义,探索科教兴国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一、建立全民救国统一战线
自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继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通过把爱国主义教育与救亡图存联系在一起,我国开启了长达百年的救国运动。
(一)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工业技术救国观念的启示
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科技救国”思想在有识之士中达成一致,以洋务派为代表发动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希望利用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洋务运动。但由于其政治制度的封建性,社会制度的腐朽,贸易经济优势的丧失,武器装备的落后,历时30 余年的洋务运动随着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而宣告破产。此时洋务派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基本上是工具性的、致用性的,大多将焦点集中在器物层次,以及与之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这些具有实用主义色彩的科学技术思想为中国科学体制的建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国家大环境下,科技发展实属空谈。
(二)中华民族危机中的全民教育救国思潮的兴起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始于19 世纪清朝末期,从梁启超1897 年在《时务报》上发表的《记江西康女士》文章中提出“如何让女性通过教育也担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的观点中可见,“教育救国”思潮已经成为当时精英知识分子探讨中国社会寻求现代性的开始。自1911 年后十多年间,文化教育领域始终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将女性与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促成女性政治参与意识的觉醒[2],将中国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推向高峰。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遂形成反帝反封建的科学民主的资产阶级革命教育思想,这种激进的革命思想直到抗日战争的胜利而逐步平息。
(三)新思想人才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普及
清末新政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出现显著失衡现象。为尽快让新政人才学习国外先进的军事制度、工业技术与科学思想,留学教育成为当时人才培养重要途径。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普及全民救国教育是当时国家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其核心使命就是通过“振兴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国家富强,以挽救民族危亡”[3]。1921 年中国共产党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1937 年“抗日红军大学”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先后培养了20 万名军政干部,为我国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高政治理论水平、军事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军事人才支撑,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时结束其光荣的历史使命。
(四)“三位一体”的源头:自救意识
不可否认,清末新政对于当时国家的局势是有利的,归国学子不仅将知识和技术带回中国,更是将西方许多先进思想带了回来,既有利于国人的思想觉醒,也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然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接连失败也说明了国家政权未稳,民族存亡待定,即便是留学归来的工业技术人才,也更多将重心放在全民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当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技术水平时,仅仅靠外部学习模仿并不能救民族于危亡,而需要从内部根源处开始变革,其根本是要促进全民思想开化,建立全民救国的统一战线。这就需要通过不断的教育改革来实现,开辟全民求学道路,培养全民独立意识,促进全民族的爱国意识、民族意识、自救意识的觉醒。
二、制定科教人才建国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亟需发展经济,此时的科学被当作社会意识的范畴,国家建设目标是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方向[4]。
(一)社会主义建立初期教育服务国家的意识萌芽
20 世纪50 年代冷战开始,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选择了以苏联模式为蓝本的新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系。1949 年我国仅有高等学校205 所,全部在校生不足12万人,其中工科在校生只有3 万人。1952 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进行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工作。“一五”计划期间,工科院校和工程技术系科只能向国家输送不到5万名毕业生,不足当时工业建设实际需要的25%[5]。1958年,毛泽东提出有关教育的“两必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至此,“教育服务国家、教育促进建设”的思想意识开始萌芽。
(二)“一五”计划为起点的科技助力国家建设的方针导向
当我国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如何将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是当时的主要社会任务。在1953 年的“一五”计划中明确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将“引进技术”作为发展科学技术能力的方向。1956 年颁布的《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明确提出迅速壮大我国的科学技术力量的基本任务。该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第一个科技规划,确定了57 项国家重要科学技术任务,也正是在这份规划的指导下,产生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创造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辉煌,对中国现行科技体制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基础作用。
(三)专门工程人才助推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发展
“一五”计划期间,为满足国家发展需要,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大多以培养“又红又专”的专门工程人才为目标。1956 年党中央提出“向科学技术进军”,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认准国家需要,围绕发展原子弹、导弹事业,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培养建议,后期为我国核工业领域输送了数以千计的优秀人才。除了自主培养,外引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据统计,当时受国家号召回国效力的高级人才约2000 余人,“两弹一星”元勋之中海外回国者占比高达91.3%。史料显示,截至1966 年,仅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就达118 个,科技人员约2.5 万人。这些科学家所组成的高层次人才群体为我国重大科技领域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四)“三位一体”的萌芽:服务思想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经历了近30 年的建国探索。当时国家经济萧条,食物匮乏单一,部分人民仍存在基本温饱问题,但政治稳定,人民思想高度统一,因此“一切服务国家”成为当时各个领域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为尽快满足国家发展需要,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重大的经济战略选择,因而重工业相关技术人才就成为国家优先培养和引进的重点目标。与此同时,引进回国的人才中不乏一些教授进入到教育领域从事专门人才培养工作,例如,王大珩、王希季等。高校中物理学、光学、计量学等学科建设队伍开始逐步壮大,为当时重工业技术发展提供专门人才储备基础。
三、探索科教兴国实施路径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完成经济体制转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兴国时期。
(一)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教育兴国战略的雏形提出
1978 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目的转变为“重在培养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国家开始不断探索高等教育发展新方式。1980 年教育家乐天宇在永州创办了我国第一所民办高校,九嶷山学院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标志性成果。1993 年国家明确提出加快提升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 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7]。1995 年党中央、国务院首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同年,国家决定实施“211 工程”。1998 年正式通过《高等教育法》,开辟了高等教育依法治教的中国道路。1999 年我国开始实施高校扩招计划,预示着“985 工程”正式实施。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科教兴国的部署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完成转型,1978 年邓小平重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1988 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这两次提出奠定了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基础,将科技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1985 年中共中央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紧接着1986 年“863 计划”正式发布,选择了7 个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技领域,确立了15个主题项目作为突破重点。“863 计划”是中国共产党科教兴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直到2016 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出台,“863 计划”结束了其长达30 年的历史使命。
(三)科学技术人才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工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使得对应人才的需求发生同步变化,此时的人才队伍要能够充分服务市场经济和国家工业生产。为调动科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我国逐步恢复了科技人才的技术职称,建立了科研工作激励机制,明确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例如,1985 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造就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的工程师,培养能够融合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由此可见,此时人才培养目标逐步从单一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向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经济管理能力、具有全面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转变。
(四)“三位一体”的雏形:科教兴国
1978 年拨乱反正至20 世纪末的中国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风貌,科技发展逐步开始多元化,仅有专门技术人才已无法满足我国的科技发展需求,因此具有不同学科背景,尤其是经济学科背景的综合性人才成为社会的新宠儿。作为基础学科专业的“文史哲”“数理化”成为当时高校热门专业,更有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民间俗语,而偏向于经济大类的财经专业、国贸专业更是盛极一时。然而作为人口大国,高等教育还停留在精英化教育的阶段,出现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因此,实现人才“量”的产出,支撑国家的高速发展,提高全民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
四、明确科教人才强国方向
21 世纪以来,我国发展基础较好,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继而向强国建设发起深度挑战。
(一)新时期科教兴国之际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之路
2012 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685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为进一步加快教育质量从“量”到“质”的飞跃,2017 年我国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双一流”计划为实现“教育强国”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储备支撑。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教育的发展,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年龄跨域逐步增大,教育时长也不再受限。教育渠道的拓宽以及教育资源的建设将逐步打破原先所谓的教育起跑线问题,这就意味着中国教育的未来目标是逐步培养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二)经济高速发展中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
200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时发布决定公布施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这份纲要中,强调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首次将具有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提到发展目标中,提出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战略再次提升至新的高度。近十年,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范围内的各个产业都在各自探索着新的增长方式,科技创新已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三)创新型人才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2003 年12 月,胡锦涛在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8]。为了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10 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该纲要是中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共提出10 项重大政策和12 项重大人才工程,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位列首位,青年英才开发计划位列第二。从这时开始,几乎所有的高等学校都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增加了人才培养“创新”目标,并逐步在通识课程中增加创新意识培养类课程。
(四)“三位一体”的融合:协同发展
自中国共产党2003 年进一步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开始,站在国家发展顶层设计高度,以政策形式逐步明确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协同联动定位[9],直到2022 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标志着三者正式进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之所以将“人才创新”一词再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因为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加速发展开始倒逼人才核心竞争力向知识原创力倾斜,尤其是在2022 年底爆火的以Chat-GPT 为典型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出现,预示着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数字化素质教育迫在眉睫。
五、结语
因时而变,顺势而为。从我国“救国- 建国- 兴国-强国”四个历史阶段背景中可以看出,尽管教育、科技、人才在人类历史上并不是同步出现的,但在不同特定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科技、人才建设的供求关系呈现出典型的一致性和交互性。教育为科技发展提供人才培养平台,人才为科技发展提供基本支撑,而人才和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将反哺教育,科技成为教育实施的内容,人才成为教育实施的推动者,“三位一体”,相辅相成。所以,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交汇的时代意义,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内在逻辑关系,做到“三位一体”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支撑、战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