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2023-04-22郑鹏闫絮
郑鹏,闫絮
(湘潭大学 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1 社会工作教育中的课程设置问题
社会工作教育制度化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前提,而课程设置作为社会工作教育过程的核心环节,是社会工作教育得以制度化的载体[1]。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无疑是培养合格社会工作人才的关键保障。在中国社会工作重建初期就有学者提出,“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第一步”[2]。马甸会议以来,社会工作教育勃兴于教育先行的发展路径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李迎生等人指出,我国当前社会工作教育存在以下问题:模式过于单一,缺乏层次性和特色;对本土经验的关注不足;培养方向操作不平衡[3]。社会工作教育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咎于课程设置问题:课程目标缺乏对社会实际需求的反思、课程西化过重与本土地域特色欠缺[4];教学效果落后于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空泛与课程设置笼统[5];技术理性的课程模式导致课程设置缺乏弹性的设计空间[6]。简而言之,当前社会工作教育缺乏对历史情境的关注,而优化课程设置则忽略了课程史的传统。
“课程史是课程领域的全部记忆。没有它我们就不可能对当代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课程史研究能够传承教育思想,积累课程知识,为当下课程改革提供借鉴[7]。实际上,中央18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就提出要“系统总结中国社会工作经验和做法,借鉴国外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方法,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和教材体系”。可见,国家认识到课程设置是社会工作教育的基础性载体,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手段。随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制定适合我国各层次、各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标准,建立科学、规范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管理制度。”显然,这不仅要总结1980年以来的经验,还应发掘近代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经验。正如王思斌所言:“首先要清楚我们以往的积累是什么,面对的现实是什么,以及这些积累对进一步发展社会工作教育的意义是什么。”[8]百年前,我国就开始了社会工作教育,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课程理念、结构与教学模式等课程设置的问题,都能在其中寻得启示。因此,创新社会工作教育,优化课程设置,既要对标时代要求,又要接续历史传统。发掘近代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如何系统地组织教学的历史经验,如何依据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内容与结构而形成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便构成了发展当代社会工作教育的一项课程史研究课题。
2 近代中国社会工作学家的课程设置思想
虽然社会工作是由传教士与教会大学引入的,但中国学者对补救社会病态的专业价值立即作出了积极回应,不仅展开了实务,而且认识到必须依靠社会工作教育才能使社会工作发挥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宏大效能。在此过程中,他们探索了社会工作人才训练所必需的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设置,由此为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构筑起标准化的门槛。从许仕廉开始,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就以应用社会学的形态内嵌于社会学中国化的进程之中,而对社会工作教育作专门系统探讨的学者当属言心哲与蒋旨昂。
2.1 言心哲:系统的社会事业人才训练
言心哲(1898—1984年)是近代著名的社会工作学家与社会学家。言心哲所著《现代社会事业》被孙本文评为“国内讨论社会事业最详备之书”[9],言心哲也被誉为近代社会工作学界“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做出系统论述的唯一一位学者”[10]。
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的方法补救社会病态”,它对于中国的重要性,言氏深以为然。据他分析,“若以美国的情形相比拟,则我国现有社会事业人员十余万人”,而现实的问题是中国社会工作人才的供给匮乏[11]。他迫切地希望建设宏大的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同时,他指出,“欧美各国社会事业的办理,得以井井有条,似乎要归功于各社会事业教育机关对于人才训练的努力”,“今后要使社会事业在我国能发生宏大的效果,首先必须得注意人才的训练”[11]。为加快人才培养,言氏将专业人才培养分为四个层次:行政领袖人才、高级专门人才、中等技术人才、低级普通人才。第二层次人才是社会工作教育的培养主体,“纯赖高等教育机关为之培养”[11]。言氏指出,“社会事业人才的训练,要有一定的宗旨,宗旨决定以后,才能谈到训练内容的要点,不外乎课程的开设,实习与课程连成一气,研究工作的推进,与人格的熏陶,及身体的锻炼”[11]。综上,言氏对近代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方案做了系统构建,包括教育目标的设定、人才培养层次分类与培养方法的设计,以及课程设置、实务实习、研究训练与专业价值观塑造。
人才培养第一步是要制定明晰的教育目标。言氏认为,社会事业人才的训练如同他种人才的训练一样,要先有一个适当的目标。社会事业人才训练的目标应怎样,是训练社会事业人才首先应该确定的[11]。社会工作者应该具备应对复杂环境的多面能力。言氏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设定了多维目标:“须顾及社会的需要;须注意于社会事业高级人才与低级人才之训练;须灌输现代社会事业的基本理论;须注意于社会专门技能的培养;须使被训练者能独立担任社会研究工作;要使学生有认识各种社会问题的本领及随时自动求得解决的能力;要使学生有深入民间、服务社会及办事的精神,推己及人,及仁民爱物的人生哲学”[11]。第一条是培养基准,即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培养对国家有用之社会工作者;二至五条兼顾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既体现课程的一般知识传授,又强调训练社会调查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第六条强调合格社会工作须具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社会工作课程所必需的价值导向功能。
通过考察西方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体系,结合当时国情,言氏专门以“我国社会事业人才训练课程的商榷”章节,探讨社会工作课程内容的设置。言氏强调社会工作人员需要通才型知识的学习,认为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之间有相互调剂及融会贯通之必要,在课程设计上提出了“社会学”等基础课程具有指示社会事业之正确方向,使从事社会事业者能超过当时当地的个案趣味功效的教学主张[11]。他设置了必修课程13门,选修课程22门。必修课是社会学、社会问题、社会事业概论、儿童福利或妇女工作、社会调查与研究、社会心理学、社会统计、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团体工作、社会行政、社会立法或社会政策、机构参观及实习、专题研究或毕业论文。选修课从二年级开始开设,分属不同的研究和实务方向,聚焦于劳工、儿童、妇女、农村等方面具体的社会问题。言氏非常重视专业特色课程的系统性开发。他为社会工作教育设置了五个培养方向:劳工福利事业组、儿童福利及妇女工作组、社会服务及社会救济组、犯人救助与监狱改良事业组、社会保健与医院社会工作组。他构建了专业必修课+方向选修课的模式,来灌输现代社会事业的基本理论与专门技能。为提升课程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效果,他期待“他日条件成熟,由组改系,设一社会事业学院”[11]。
设置与课程目标和内容相契合的组织形式,教学方能科学有序。言氏强调课程的教学组织须由基础到专门,由理论到实践,以求知识—能力的匹配与连续性发展,实现相关课程间知识—经验体系的融合。一年级学习社会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二年级学习社会事业概论、社会问题、儿童福利或妇女工作,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三年级学习社会调查与研究、社会心理学、个案与团体工作、社会统计,训练专业技能;四年级学习个案与团体工作、社会行政、社会立法或社会政策,使理论知识更为针对性地对接实务应用。
他还为实习课设定出总体目标——“社会事业人才一方面要有学理的基础,一方面要有实地的经验”[11],然后对症下药地提出设置实习课程的要点。言氏首先分析了当时社会工作实习存在的问题:课堂理论与实践不契合,实习机构数量少、水平低、不接纳实习生,同时具备理论与实务经验的专业督导人员缺乏。为此,他提出:(1)课程实践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全部过程。社会工作方法课程设置实习课时,社会个案工作和社会团体工作的学时为两个学年。机构参观及实习从二年级开始,直到四年级毕业才结束。他鼓励借鉴美国史密斯大学的做法,即学生在完成学校八周的理论知识学习后,统一到社会工作机构开始为期九个月的实习。在此期间,实习生每周仍要进行两个小时的理论学习。实习期满后,根据实习内容撰写毕业论文。(2)创设良好的实习条件。学校与机关加强合作,将实习经费列入学校预算,使学生在社会机关与督导的统筹之下完成实习。(3)把社会工作研究融入专业课程,培养学生为完成实务而进行社会调查与政策研究的能力。“社会事业固然经纬万端,但其中任何事业,研究工作都不可少。……我国今后的社会事业,必须注意于此类高深的研究。”[11]
最后,他特别强调,社会工作教育承担着内化专业价值、构建专业价值共同体的使命。言氏指出,社会事业人才训练的方针,除理论技术外,必须随时培养其服务道德。通过比较国外专业价值教育,结合中国的实际,他提出社会工作者要树立“推己及人与仁民爱物”的“健全的人生哲学”,并视之为社会工作必备的资格和社会工作成功的关键。为达到这个目标,言氏将“同情、热心、忍耐、廉洁、勤勉、创新”列入社会工作的日常道德修养课程[11]。
2.2 蒋旨昂:“研习训合一”
蒋旨昂(1911—1970年)曾就读于燕京大学社会学专业,在大学期间就参加了清河实验区并担任社会服务股股长。毕业后,他留学美国,获硕士学位,归国后执教于华西协和大学社会系。蒋旨昂所著《社会工作导论》,用社会学的观点来建立中国社会工作之体系,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部社会工作系统性教材。
蒋氏提出“社会工作人员之教育,应以‘训练’‘服务’‘研究’三者合一为最高原则”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宗旨[12]。依据专业教育宗旨,蒋氏设置了五类主干课程,分别为一般社会科学、社会政策、卫生与教育、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社会工作实习。蒋氏为主干课程都设置了课程目标:社会学是社会工作态度的依据和认识社会问题的基础;社会政策使社会工作与社会需要相配合;卫生与教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可以服务民众,取得民众的认可;社会工作三大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手段;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为学习者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场所,提高其实操能力。蒋氏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循序渐进、由通到专的教育过程:一年级以学习公共基础课为主,二年级以学习专业核心课为主,三年级以学习方向课为主,四年级完成实务及毕业论文。
蒋氏本人接受过系统的社区研究训练,非常重视实习课程的设置。他将专业实习的目标设定为实习社会工作人员四种基本观念的培育和态度上的陶冶:民力之重视、自下而上的精神、社会生活功能关系之了解、研习习惯之养成[12]。以专业实习为载体的社会研究与社会服务,被他称为“社会研习”,据此打通“研习训”:“社会需求要靠社会研习来认识,社会政策要靠社会研习来评定,社会工作的技术也要靠社会研习来锻炼。”[12]蒋氏提出了建立研习场所的方案。研习场所的建立遵循普遍化、区位化、站队化、联系化四原则[12]。他提议学校与都市、乡村、边疆社区里的任何优良服务机关或场所保持合作,定期派学生前往研习。为使研习条件便于控制,学校也要附设社会工作研习站。每周留出一日以上的时间方便学生外出实习,寒暑假均应该为学生安排服务或实习工作。四年级留出半年时间,停止课堂教学,全部时间用来实习并写论文[12]。
为了推动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蒋氏设计了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大学外,还可以设立专修科、研究所等社会教育机构,“不仅政府设立,更应发动社会力量,鼓励私人在全国的整个计划之下设立起来”[12]。
3 近代中国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制度化进程
作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发端,社会实进会成立于1912年,它不仅在创办的《新社会》对何谓社会服务做出了界定,并且开展了有系统、有规模地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随着实务经验的积累,以专业教育系统地传递社会服务理念与技术成为必要。倡导“福音服务训练”的沪江大学、“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的燕京大学、培训“基督教社会工作者”的东吴大学、发展“科学化之社会工作”的华西协和大学、“作育英才、服务社会”的金陵大学,在1920年前后相继成立学系,开始进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本土化探索。其中,燕京大学、金陵大学社会工作教育成就显著。面对近代严重的社会问题,两所教会大学创设社会工作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照搬西方到自主设计,探索出了一套专业化、本土性的课程体系。1940年后,经过社会部的推动,社会工作教育被纳入国民政府的抗战建国议程。特别是在1944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召开大学课程会议,制定了社会工作课程大纲,实现了社会工作课程设置的标准化。
3.1 “培养高等的社会服务专门人才”:燕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
1918年,步济时受司徒雷登之邀,在燕京大学创办社会学系。此时,社会学专业设置课程十余门,内容侧重于宗教服务、社会工作和社会调查[13]。1925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增设社会服务短修课,改称“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下设社会学和社会服务两个专业。前者注重研究,后者注重应用。
随着收回教育权及非基督教运动的爆发,教会大学开始了中国化进程,课程设置也逐渐摆脱对传教的依附。从1920年开始,陆续归国的留学生开始主导教学工作,开始在“谁来教”的问题上推动课程的中国化。许仕廉讲社会学原理、张鸿钧讲社会行政、严景耀讲犯罪学与监狱行政、雷洁琼讲社会福利事业、林东海讲社会立法及社会与工业、章元善讲实地工作、关瑞梧讲个案工作方法、高君哲讲社会服务概论。在1926年步济时去美国后,系主任改由许仕廉担任。许氏提出了本土化的任务和专业教育、研究与服务交织贯通的课程开发理念,以回答“学校应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的?教什么及谁来教?如何组织教学?”系列课程设置的核心问题。许氏确立了“一切课程计划要符合中国现实社会的需要”的办学宗旨,课程开发“以结合本国实际为主,教材方面要多用国货,不尽用洋货”。在人才目标的设定上,许氏提出人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他使用“周到”二字强调课程设置上的综合与通才培养取向。又结合学科发展突出研究与实务人才的培养,“设高深研究科,培养专门的社会学理论家和研究家,培养高等的社会服务专门人才”,“使学生出学的时候,能直接服务社会”[14]。
1933年,燕京大学社会学与社会服务学系提出,“本学系为要在社会工作方面训练人才,实验技术,于是有课程的设备,练习的机会,与研究的便利”[14]。为实现教育目标,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该系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结合,既重视“使学生广泛掌握社会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以便在研究社会学及社会事业时具有相当的理论基础”,又“特别注重社会调查,使学生明了中国现实的社会情况,并掌握搜集科学材料的方法”[13]。该系将专业课程分为六个模块:初级普通社会学组、社会原始及人类学组、社会原理组、社会问题组、社会服务及社会调查组、社会实习工作组。课程数量也增加到30余门,其中社会工作分科课程有12门,占全系课程的28.56%[16]。许氏还积极促进课程满足个性化需求,允许“学生除完成最少数必修课程外,可按个人的兴趣和需要选修其他课程”,此外“设立速成社会服务课,培训已在社会服务单位工作的人员”[13]。
燕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非常注重实务课程的开发。实习课由教师指导,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发现社会问题,获取社会实践的直接经验,在服务社会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能力。许氏对实习进行系统安排:“第一步,设‘社会机关参观’一科,该科教授每周率领学生多人参观附近社会服务之机关,使学生亲眼看见种种社会问题及解决办法;第二步,设大学实习处,如伦敦之汤恩比馆或芝加哥之赫尔馆,以一大学之人力财力设一社会服务机关,一面为社会服务,一面给学生实习机会;第三步,将本校学生送往各有资格之社会服务机关实习,如燕京大学将学生送往日本、上海、天津各大工厂、北平各慈善及社会机关实习一年,始能得社会服务学证书;第四步,学校内可组织种种社会服务工作,由学生担任之,同时可作课程工作之一部分。”[14]该系实习课程内容包括:(1)参观、访问、实地调查,对象如贫民窟的人、监狱犯人及妓院妓女等,每周一次,实习一年后学生根据调查资料撰写毕业论文;(2)社会高服务个案工作方法实习,学生的实习单位有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基督教男女青年会、华洋义赈会、北京监狱、精神病院、地方服务联合会、北平怀幼会和香山慈幼院等;(3)培训农村社会服务人员,通过在清河实验区、定县实验区和华北农村改造协进会开展农村社会工作和研究进行培训[17]。1928年,该系启动清河社会实验,社会工作介入乡村建设,“在实际社会里,建立一个适当的实验场,使得校内研究社会科学的师生们,不单从书本里寻死学问,更能从人群生活中求真知识”[18]。学生每星期在实验区实习四至八小时,从事儿童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医疗社会工作等。
在学制与课程管理上,该系在1927年分设了8科1校,社会工作专业涵盖了从函授、专修科、本科到研究科的完整学制体系。此外,还设有宗教社会服务速成科。
燕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围绕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日趋完备,形成了具有燕大特色的培养方案。在1933年向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中,燕大社会工作专业科目及学分如下:社会工作概论(3)、贫穷与救济(3)、罪学与罚学(3)、个案工作方法(2)、儿童团体工作(3)、儿童福利问题(3)、公共卫生(2)、精神与社会工作(3)、社会立法(3),社会机关行政(3)、实习工作(甲)(3)、实习工作(乙)(2)、公共福利行政(3)、社会工作研究班(2)、研究生实习工作(2~6)[15]。而在1928年燕京大学所发的通知中还可以看到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科目及学分如下:社会服务原理及机构参观(4)、女子俱乐部工作(2或4)、初级实习(3或6)、社会服务史(3)、个案服务方法(2)、医院社会服务(2)、工业社会服务(3)、儿童幸福(3)、农村服务(3)、高级社会调查(3或6)、社会事业管理法(2)、平民教育(2)、精神病服务(2)、生命统计学(2)、警察与社会(2)[16]。
3.2 “作育英才、服务社会”:金陵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
金陵大学成立于1910年,崇奉“求学本旨,在求致用,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教育方针,倡导“以研究为教学之基础,服务为教学之实践”,“研究、教学、服务三者,成一联系,未尝偏废”。金大社会学系创建于1931年,柯象峰时任系主任[19]。
金陵大学认识到,要解决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须依靠社会政策的制定和社会机构的执行,二者都需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来推动。人才的培养就成了当务之急。金陵大学在1941年创立社会福利行政研究部,相继出版《社会福利行政事业概论》《社会政策》《社会福利行政与组织》等专业教材。1943年报教育部立案,成立社会行政研究组,旨在培养专业化社会福利行政人才,引导学生研究高深学术。研究部的入学门槛较高,学生需要从国立、省立、私立学院或大学毕业,且这些学院或大学已经通过教育部立案,还要至少2年的工作经验,按部章修满两年学程授予硕士学位。金陵大学于1948年建立社会福利行政系,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成为近代中国唯一独立的社会工作系。
金陵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突出研究、服务、训练三位一体:研究与实习结合,学以致用;以课程实习为主,社会调查为辅助。1941年秋,社会福利行政组获准独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方案定为:必修课为“社会福利事业概要”“社会个案工作原则”“医药卫生福利工作”“集体培育原理与使用”以及实习、儿童福利、社会事业行政、社会调查及福利事业机构研究法等;选修课为“社会立法”“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劳工福利”,至少选修两门;四年级以“社会福利”为主修科目,同时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与实务能力锻炼,“使理论与实际相互印证”[20]。
在实习课程设置方面,组建社会部、社会福利行政部,负责督导学生“除四门实验课程之外,有两个暑期实习工作”[20]。1930年,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和金陵大学联合创办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起初以农作物品种改良为重点,“增进生财、普及教育、促进产生”,后期扩大到乡村社会改造。西迁时期,根据战时形势,实习内容以城市社会工作为主。复校后,新成立的社会福利行政系创办了友邻社、托儿所和民众学校,积极从事社会建设[21]。
3.3 课程的标准化:近代社会工作教育的国家化进程
据许仕廉1927年对国内60所各类性质大学开设社会学课程情况的调查,这些大学共开设社会学课程308门,其中社会调查、社会立法与社会服务行政课程只有38门[22]。在社会工作教育创办之初,社会工作专业课程采用 “最低限度课程”,即学生只需要在校学习一年,课程也比较单一,只需学习个案工作、医疗知识和精神病学知识。课程设置也滞后于社会学。同时,从军政进入训政的国民政府并未积极部署社会建设。孙本文、言心哲观察到,社会工作在抗战以前是被忽视的一种事业,反而是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国民政府不得不面对难民灾民、战地服务等民生福利问题。正如言心哲所言:若国家不对陷入困境的个人施加救助,“小则足以妨害地方治安,扰乱社会秩序,大则足以驱作汉奸,资人利用”;国家积极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能够“消弭社会乱源,培养国家元气,增加人民对于政府之信仰”,因为“社会事业的举办,直接可以帮助抗战救国,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社会建设,间接可以发挥民族主义与民权主义,协助物质建设和政治建设”[23]。在政治合法性与民族国家建设压力的推动下,社会工作在战乱中被加快纳入国家议程。特别是在1940年,社会部改隶行政院,省市县设社会处或社会局,社会工作跳过了自下而上的社会孕育阶段,由国家与高等教育机构直接推动,日益成为国家建设的一部分。
在社会部的大力推动下,政府对社会工作人才产生了大量需求,希望充分利用高校培训社会工作人才,为政府所用。这得到了学界积极响应。例如,东吴大学在抗战前注重纯科学的研究与教学,但抗战时期,东吴大学将社会学系的目标设定为“培训出能规划指导社会服务计划的实际工作者,而不是只会写些社会问题论文的社会学者”,办学重点转向了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东吴大学的课程体系随之变革,提出“本系之主要目的为造就社会事业工作人员可于救济及建设两方面作专诚之服务”,并将社会学系分成三组——社会学普通组、社会工作组、社会教育组,从而赋予了社会工作与社会学同等的地位[24]。社会部的设立和运行加快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制度化进程,从高校各自的探索转化为教育部推行普遍认可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
1944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召开大学课程会议,着手修订1938年的社会学系教学大纲,在社会学系中增设社会行政组,明确规定社会工作专业的必修与选修科目及学分,使课程具备了法定依据。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课程实施与评价采用学分制。必修课科目以专业基础课为主,分为两部分,主体部分与社会学专业必修科目相同,共14门,49~64学分:社会学(6)、统计学(6)、社会心理学(3~6)、社会制度(6)、社会调查(3~6)、社会事业及行政(6)、社会思想史(6)、人类学(3~6)、农村社会学/都市社会学(选习一科学分)、中国社会问题(6)、中国社会制度史(3)、中国社会思想研究(4~6)、近代社会理论(6)(选习两科)及毕业论文(2~4)。必修课第二部分须在以下五门专业核心课程中任选两门:中国社会问题、社会立法、社会政策、社会运动、社会事业史。选修课程计18门,需修满28~38学分:职业指导与介绍(3)、社会组训(3)、社会保险(3)、社会救济(3)、合作事业(3)、儿童福利(3)、精神病社会工作(3)、医药社会工作(3)、妇女工作(3)、个案工作(3)、团体工作(3)、社区工作(3)、工矿检查(2)、边疆民族问题(3)、边疆语言(3)、边疆行政(3)、边疆教育(3)、边疆社会工作(3)[9]。国民政府教育部随即颁发课程大纲,使之成社会工作课程设置的法定范本,“至此课程内容,益臻完备”。
4 启示与借鉴:设置中国现实社会需要的课程
“中国的专业社会工作也有其发展史,而这种发展史对于理解当今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依然有某种意义。”[25]中国的专业社会工作发端于近代,社会工作教育也开拓于近代。社会工作要在中国发生宏大效果,首先必须注意人才的训练,而人才训练不外乎以课程的开设为首要的专业教育。近代社会工作教育家以满足中国现实社会的需要为目标,提出“研习训合一”、兼顾实务与研究、突出专业价值教育为准则的课程设置方案。近代高校的社会工作教育实践推动了课程的中国化进程,使之有史可查,成为社会工作教育的课程史资鉴。由于时局混乱,近代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置未被完全实施和本土化,且因受实用主义与科学主义课程设置范式的影响,过多地强调行动实效而未能导向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但近代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以一种主体性眼光审视西方社会工作经验,以之为他山之石,主动解决社会工作 “水土不服”的问题,初步构建出符合国情的社会工作课程体系,足以启发我国当前的社会工作课程改革。
4.1 立足社会需求,制定课程目标
社会工作通过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来满足社会需求,而社会工作教育必须依据社会服务的方向来构建专业课程。近代社会工作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三者之间保持了动态的关联。培养目标贯彻着大学的教育宗旨,课程设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例如,近代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的重心在时间上直接服务于抗战建国,在空间上面向农村、边疆的社会需求,为抗战建国提供了人力支持,从而实现了促进农村与边疆的建设、“消弭社会问题”的功用。也正是因为课程目标着力解决社会重大问题,契合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社会工作教育得以快速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得以规模化建设。
4.2 实施课程分类,培养多元化人才
近代社会工作教育学家强调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多元化,制定了人才分类培养方案。分类思想是专才教育的体现,能够满足学习者与社会的不同需求,在短时间内为社会造就大批实用性人才。言心哲就提出了四个层次的社会工作人才与五个专业方向的培养体系。蒋旨昂也将人才培养分为学院式人才培养和短训式人才培养。目前,社会工作教育仍需进行分类教学培养,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可以根据院校特色制定特色化课程,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与学习能力来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此一来,社会工作人才类型更加多元,专业所涉及的行业与领域也将更加丰富,同时也有效缓解了社会工作学习者就业困难的问题。
4.3 强化实务能力,突出实习课程建设
社会工作是实务性专业,实务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近代高校都十分重视实务课程的安排,积极建立社会服务基地以提供实习场所。例如,言心哲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增加理论的学习。这样可以避免实践无理论的无序无效和有理论无实践的乏味空洞。这对于当前的实习督导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高校应根据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创建校内与校外实习平台,尽力链接校外资源,如医院、福利院等机构,实现课堂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弥补校内资源不足,实现学校与社会对话,为社会工作教育的实务课程提供新思路与新途径。
4.4 挖掘本土特色,推进课程中国化
尽管社会工作是由西方传教士引入中国,首先也是在教会大学开设课程,但我国社会工作学家积极地开启了社会工作的中国化进程。他们确立了“一切课程计划要符合中国现实社会的需要”的社会工作教育中国化方向。专业课与实务课注重宏观社会工作,以应对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重视发掘本土性社会工作中的良法美制,提出了开设“社会工作史”“社会救济史”的课程计划。对于专业价值的表征,言心哲没有移植“助人自助”的表述,而是在儒家传统中寻求创造性转化,以“推己及人与仁民爱物”作为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的遵循,并且设置了专业价值教育课,把“教人做人”的伦理课程融入“教人做事”专业技术课程,塑造兼备服务精神与服务技能的合格社会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