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类高校附属民办幼儿园园校共生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4-22吴蔚冯琳杨斌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6期
关键词:师范类公办共生

吴蔚, 冯琳, 杨斌

(1.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广东 深圳 518000;2.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仁泽学校(幼儿园) 云南 昆明 650000;3.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当前,我国诸多师范类高校都在校内设有基础教育集团对附属幼儿园、中小学进行经营管理。其中附属幼儿园包含高校附属公办幼儿园和高校附属民办幼儿园。附属民办幼儿园同一般的高校附属公办幼儿园不同的是,实际筹资及法定代表人为民营机构,并由其将经营管理权限转交给高校基础教育集团,故本质上没有公办幼儿园所具有的生源、师资优势;但它又和一般民办幼儿园不同,其经营管理都与师范类高校有所关联,师范类招牌更是为其提供了专业性保障的优势。然而,随着时下“普惠园”与“民促法”对学前教育在政策与法规层面的叠加效应,附属民办幼儿园正处于园所发展的不确定期[1]。笔者认为,加强对附属民办幼儿园与师范类高校二者间的共生关系研究,从其发展现状及问题中寻求对策将有益于附属民办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1 研究设计与理论框架

1.1 研究对象及内容

本研究的对象为师范类高校附属民办幼儿园,一般是指民营机构通过跟师范类高校合作,主要是委托高校内设的基础教育集团进行管理,并由后者通过派出管理团队等方式开办的民办幼儿园。通过选取有典型代表性的个案——一所省级师范大学附属民办幼儿园,对办园中所涉及的园校共生关系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本研究主要采用案例研究及访谈调查法,研究参与者包括幼儿园园长、中层管理者及教师、师范类高校管理者和大学内部教育学院专家等。通过熟人介绍与“滚雪球”的方式扩大具体研究参与者,展开参与式观察及深度访谈,参与者包括高校基础教育集团管理者2人、附属民办幼儿园管理者2人及幼儿园教师多人、高校教育学院教师2人,对其分别进行深度访谈。访谈内容涉及当下高校基础教育集团与幼儿园的各类互动,如办园理念、制度管理、课程创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在三方视角下勾勒附属民办幼儿园发展态势,以此明晰附属民办幼儿园与其所属师范类高校的共生路径,包括共生单位(互动人员)、共生模式(互动方式)和共生环境(互动条件)的机制构建。

1.3 理论框架

本文以共生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德国德贝里最先将生物间的密切共存定义为“共生”,而后将这一概念发展至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成为日常生活和组织管理中的工具性视角,深刻地影响了身处组织中个体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从经典定义衍生来看,“共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作者或合作单位之间所保持的一种稳定、持久、亲密的合作关系,其基本要素由共生单元、共生关系(模式)和共生环境构成。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简单的理解就是组成共生关系里的人、事、物;共生关系(模式),是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合作的形式;共生环境是指共生关系得以存续的外部条件,是共生单元以外所有因素的总和。共生的三大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体现在共生单元在共生环境中形成共生关系的发展格局[2]。

2 附属民办幼儿园园校共生现状

2.1 共生单元:高校—集团—幼儿园

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主体单位。在本研究中,师范类高校与其附属民办幼儿园的共生单元涉及互动的人员构成和所属组织体,具体包括师范类高校、基础教育集团和附属民办幼儿园三者。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公办高等院校开设的附属幼儿园与日俱增,这增加了高校及幼儿园办学体制的灵活性,亦满足了社会对于学前教育多样化的不同需求。案例幼儿园所属地方师范类高校共建设了9所幼儿园,归于高校的基础教育集团管辖,其中3所是公办幼儿园,另外6所是民办幼儿园,顺应了当下高校附属幼儿园的发展趋势。师范类高校从整合基础教育的优质资源出发,将其附属中学、小学、幼儿园一并归于其后勤职能部门的基础教育集团统一管理。案例幼儿园作为附属民办幼儿园,由其所属师范类高校派出管理团队,人、财、物以及课程管理都由师范类高校的基础教育集团按照公办学校的模式进行规范管理。这些附属民办校(园)都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呈现出公管与民办的兼容性;其存在使得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于更多家庭、学生,既有助于提高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为高等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样本。

2.2 共生模式:规范化下的品牌管理

共生模式体现为人员(组织体)之间的互动方式,如沟通的形式、方法等。在研究案例里,师范类高校与附属民办幼儿园间的共生模式主要体现为行政式的规范化管理。高校的基础教育集团对所直接负责的附属民办幼儿园在人、财、物、课程资源的管理上按照公办幼儿园的模式进行统筹,具有健全而规范的管理体制。具体来说,基础教育集团以国家、地方及高校的规章制度为依据,汲取企业集团化管理的经验,逐步制定和完善对集团内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经费管理严格遵照国家的相关财务制度和财务纪律,通过集团内控制度,合理、有效地管理好各校(园)所的固定资产和物资物料,并接受来自高校上级财务、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等。在本案例中,基础教育集团还会对附属民办幼儿园新引进的教师做通识性入职培训,在集团内部幼儿园相互间开展的课赛及年度督导评估上对民办幼儿园有所指导。在这一系列的规范化管理下,附属民办幼儿园自带师范类高校的品牌光环。附属民办幼儿园管理者由师范类高校派驻,能够传承师范类高校附属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一位基础教育集团的管理者认为,附属民办幼儿园有师范类高校办学优势辐射而来的办园优势,“种子来自师大”。而附属民办幼儿园教师在看待幼儿园与高校的关系时也认为,“冠有师范大学这个教育品牌,是师大直管的,比属地管理的幼儿园更规范、更有优越性”。

2.3 共生环境:政策机制和支持层面

共生环境即师范类高校和附属民办幼儿园二者互动的主、客观条件,除了人员(组织体)构成的共生单元外,所有会影响到彼此间互动的因素包括共生模式在内都属于共生环境。理想的共生环境自然是尽可能地限制外部阻力,促进环境与共生系统间形成双向激励,进而实现利益生成与分配一体化演进[3]。当下,园校共生环境主要包括国家大政方针如放开三孩政策、学前教育及民办教育新政等,同时也面临着师范类高校组织结构和专业机构调整、地方院校整体发展战略以及幼儿园所处区位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外在客观因素影响。除国家大政方针及幼儿园客观区位因素外,高校领导及管理者对附属幼儿园教育的认识和定位也影响了高校的支持程度。从横向内容上看,包括基础建设、资源分配、福利待遇、管理倾向等方面,案例幼儿园较之一般属地幼儿园而言拥有较为规范化保障下的品牌优势,基础设施、福利待遇等较一般民办幼儿园更具优势;智力资源、师资配备等软性支持则不及附属公办幼儿园。从纵向维度上主要看师范类高校在附属幼儿园、小学、中学间的分配倾向,这意味着高校在集团化发展的趋势下,通过基础教育集团是否向学前教育板块投入了更多的资源。案例幼儿园的园所地理位置、园所环境和办学条件较好,但师范类高校有侧重附属中小学发展而对附属幼儿园支持相对收紧的趋势,这对于附属幼儿园的发展极为不利。应当意识到,当下国家愈益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办好高等教育和办好其附属的学前教育之间是血脉相连的关系。

3 附属民办幼儿园园校共生关系中的问题

借助共生理论视角窥探附属民办幼儿园园校共生现状,当下附属民办幼儿园发展主要面临共生单元单一、共生模式僵化和共生环境薄弱的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共生意识不强、共生赋权不足、共生资源短缺等。

3.1 缺乏多元的互动人员和专业组织体

共生单元间若不能建立和谐融洽、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也难以形成互动平等、资源对称的共生界面[4]。目前,附属民办幼儿园和师范类高校间的共生意识还不强,主要表现为高校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与其附属幼儿园的互惠互利关系,二者更类似于依附关系。附属民办幼儿园管理者由师范类高校派驻,这有利于传承高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然而,从附属民办幼儿园管理者身上可以看到当下园校共生中的办园不易。附属民办幼儿园管理者身处师范高校和园所之间,将其形容为“在夹缝中求生存”。面对一边是“娘家”(指师范类高校)、一边是“小家”(指附属民办幼儿园)时感到左右为难,幼儿园难以从师范类高校所赋予的规范性、品牌化管理中得到可持续的内涵提升。一方面,在高校基础教育集团的管理下,附属民办幼儿园并没有享受到品牌保障所带来的高水平保教资源,如较少得到来自高校专家的智力支持或高校保障下的稳定师资输送,更多的时候还是靠各个园长对办学质量进行自主要求和提升。研究中的师范类高校附属民办幼儿园,只有园长一人属于编制内身份,也就是仅有园长是来自师范类高校派出的在编人员,其他教师都是非事业编制人员。另一方面,案例中的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的专家表示,目前师范类高校在对附属民办幼儿园的支持上面临着相关政策的规划、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挑战。这是一种更为专业化的事务。正如学者安迪·哈格里夫斯(Andy Hargreaves)在描述教育变革的第四种道路时提到,要建立具有生命力和自我规范力的专业社群[5]。当下,在师范类高校的基础教育集团内部,其管理者大多并非师范类专业出身,对教育领导与教育行政管理的专业性尚待加强。

3.2 行政化管理下约束有余而激励不足

共生模式指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是共生单元间能量与物质交换的形式。目前,高校从上至下的行政化管理与幼儿园从下至上的情境活动间存在张力,具体表现为师范类高校内的基础教育集团对附属幼儿园(包括公办、民办在内)在制度保障、经费保障、物资保障以及过程性管理等方面的灵活性不够、效率较低,管理体制相对僵化而赋权不足。在本研究中面向高校基础教育集团的管理者和附属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者的访谈中发现,基础教育集团的管理者倾向于从宏观尤其是数量规模的层面定位高校对于幼儿园发展的支持。如有管理者这样提到: “高校通过基础教育集团为社会提供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的优质基础教育服务,十年间从6所学校发展到拥有34所成员学校及幼儿园,在校师生达到7万余人的规模,起到管理服务和桥梁的作用。”附属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者则倾向于从微观、分门别类地谈来自高校的有限支持。如其提到“在很多流程上比较繁琐,规定僵化,有一种被束手束脚的感觉”。加之智力支持、师资保障及财政补贴的不足,约束与激励机制存在明显的结构失衡[6]。当被问及需要何种激励时,附属民办幼儿园管理者认为,幼儿园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办学发展规划、文化内涵及办园理念,园所之间差异较大;缺乏足够的课程指导和办学支持;缺少专业指导来促使教师提高保教质量和服务水平。因此,应当减少行政—计划式的管理,加强注重细节和过程的指导—服务式领导,以及体现各共生单元主体性的对话—协调式管理,从而让各方在教育互动中各取所需、共同发展。

3.3 吸引力薄弱和资源撬动乏力互为表里

良好共生关系的建立必须依托于良好的共生条件及环境。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前附属民办幼儿园形成了以政府指导为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为辅的法人化、专业化、市场化后勤服务体系,师范类高校的品牌效应、规范管理以及成本管控,能确保其附属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得以保证。然而,和高校附属公办幼儿园因解决本校教职工子女入园问题而被作为高校吸引人才、提高社会声望的有利条件不同,案例中的附属民办幼儿园并不具有这一优势,映照出当下高校附属民办幼儿园发展的一般性境况,即附属民办幼儿园无法像附属公办幼儿园那样成为高校吸引人才的条件,也不能像附属公办幼儿园那样从师范类高校获得较多的支持。高校的附属公办幼儿园收费按公办幼儿园标准执行,时常需要来自高校的经费支持,也是绝大多数高校教职工选择让其子女就读的幼儿园。附属民办幼儿园则因其公与民兼具的身份特征,面向市场招收生源并自负盈亏,加之师资差异和人们的传统观念,不仅缺乏来自所属师范类高校的经费支持也极少被教职工选择送其子女就读,这便在基础教育集团下的附属公办幼儿园和附属民办幼儿园间形成一种“亲儿子”和“干儿子”的差别。尽管师范类高校意在培养锻炼出优秀的管理者进驻幼儿园,然而来自基础教育集团的管理者也无奈地将其称之为“我们现在的(附属民办)幼儿园就像五粮液兑水”,可以看出师范类高校在对其附属民办幼儿园的优秀师资等人才资源供给上的实际支持不够。当下高校基础教育集团内部也认识到对附属民办幼儿园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局面,带来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教育集团没能很好地撬动师范类高校资源为附属民办幼儿园带来供给侧的资源优化配置。

4 师范类高校附属民办幼儿园的提升策略——以联动共生的视角

针对当下附属民办幼儿园在内涵提升中的现实困境,从表面来看,由其身份属性中的资源供需失衡引起;从根本看来,已有的诸多问题最终都可还原为共生关系中的政策与制度问题,即共生机制与发展需求之间不匹配的问题。对于附属民办幼儿园而言,期望与其所属师范类高校的共生是一种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状态;而师范类高校的管理者也认同,高校要更好地通过支持其附属民办幼儿园发展来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及社会影响力,本质上是一荣共荣、一损俱损的互惠互利的关系;教育学院的专家更是认为其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求职就业有赖于发挥附属民办幼儿园天然的实践场地优势。总之,提升附属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质量,亟须改进当前的园校共生现状。

4.1 共生单元:从“园—校”走向“园—校—院”及“园—园”多方互动

较之附属公办幼儿园,附属民办幼儿园更需要引入以高校教育学院为代表的专业力量,通过增加共生单元拓宽相互协作的边界,从目前的“园—校”向“园—校—院”发展迈进。已有研究认为地方院校的幼儿师范专业应与幼儿园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并在双方目标相同、相互需要、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共生发展的关系,二者互补性的物质基础主要在于以培养对象即中小幼教师为目标及利益相关的内在经济基础[7]。高校中的教育学院,尤其是其学前教育师范专业的师生,在与幼儿园的合作中将理论化为实践,反哺其师生的专业发展;学生更好地接触高校与幼儿园的文化并切身体会到幼儿园教育的本质,学院在促进学前教育专业规范性发展的同时实现理论与实践层面的人才培养[8]。总之,引入“院”作为共生单元,取决于师范类高校、附属民办幼儿园和教育学院三者在供需关系上存在着对应性且具有兼容的性质,本质是一种供给侧改革引领的转型发展。同时,应增强“园—园”即附属公办幼儿园和附属民办幼儿园之间的互动。高校基础教育集团要创造机会,增加附属公办幼儿园和附属民办幼儿园间的沟通交流、取长补短;集团在多点办学中整合资源,总结经验并形成集团办学特色。在不断增加的多主体交流互动中,附属民办幼儿园通过丰富课程内容、打造特色品牌等途径化解外部风险,从而提升其内涵发展。

关注共生单元的多元化和专业性,本质上是关注人的发展[9]。构成共生单元的高校、幼儿园抑或教育学院都是由人组成。因此,要加大对人员的投入,调整资源配置结构从而提高投入的质量效益,实现从硬件设施投入到人的投入的转变。基于此,高校应强化对附属民办幼儿园的岗位管理和专业人才培养,重视对附属民办幼儿园园长和后备力量的培养。园长既是园里的领头羊又是高校的通讯兵,几乎等同于幼儿园和高校的桥梁,更需注重对其管理水平、协调整合能力的提升。只有高校不断明确责任,更好地发挥规划者与协调者的角色,才能充分调动高校内部智力资源参与学前服务,发挥人的潜能助力附属民办幼儿园内涵的提升。

4.2 共生模式:从单主体的从属管理走向多主体的合作联动

在符合国家政策范围内,建立与完善对附属民办幼儿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还需在三者间的共生模式上进行改进。来自师范类高校基础教育集团的管理者以及教育学院专家均认为,高校在附属民办幼儿园发展中的人才培养、课程资源、空间体系、科研提升等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这些领域仅靠幼儿园园长是很难有意识和能力去推动的,需通过高层决策和制度创新来搭建平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附属民办幼儿园的运营机制、管理模式及激励机制。

众所周知,幼儿教师致力于采取具体实在的活动和行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立足于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10]。项目合作是幼儿教师都较为期待的联动形式,而非单纯地通过高校专家进入幼儿园指导、举办讲座或幼儿教师到高校接受短期培训这种单向度的合作。前者不但需要高校专家出谋划策,而且需要幼儿园提供各种资源,从而增强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的参与性以营造平等互利的合作局面,实现共同发展[11]。师范类高校通过激励校内教育学或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深入附属民办幼儿园,进行以课程建设、理念提升、空间创设、教师专业发展为契机的专业型研究与互动往来;基础教育集团通过集聚、转换和融合多种教育能量,以“轻所有权、重使用权”的资源分享尤其是知识、经验的共享为主来替代传统家长式管理,尊重参与共享的个人和组织的共享偏好、确保共享内容的供需匹配和可接受性并形成各方共同遵守的共享规范,以此打造“共享场”[12]。对于附属民办幼儿园,以教研提升为例,当前其重要的教研活动、课题申报等主要靠园长个人意志推动,过程中与师范类高校的“血缘关系”使得其较容易找到资源,如引入专家或基础教育集团的管理者等。但这大多数都属于专家或管理者的个人行为,此种合作持续性有限、稳定性不足,而幼儿园在此类教研行动中也难以获得真正提升。故此,附属民办幼儿园管理者多次提到,关键是要把专家支持幼儿园发展的工作纳入高校对专家教师的评价体系中,与职称、荣誉等挂钩从而提升其积极性。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的专家也提到,仅有自身意愿不够,应由高校在制度上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使有意愿的专家教师与幼儿园建立相对稳定的长期业务指导关系,可考虑灵活的岗位聘任或聘用,提供平台及制度保障,促进多主体的合作联动局面的形成。

4.3 共生环境:系统性反思与专业化升级

实际上,无论是附属公办幼儿园还是附属民办幼儿园都各有优势,比如虽然公办幼儿园更为稳定,但其教师收入通常略低于民办幼儿园的教师收入,具有活力的竞争环境往往让民办幼儿园教师带有更为积极性的品质。高校要做的就是把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这种积极性品质扩大、而不是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家长主导的市场追求也已越来越多元化,这更倒逼附属民办幼儿园不能一味躺在其所属师范类高校的品牌里原地不动,而是要灵活地办出自身特色,不用自己的短板和别人的长板比。针对此,高校作为主牵引,应打破唯公思维,如一位师范类高校管理者所认为的,我们是被“计划”的一代,这无论对自身还是组织的长远发展都是有局限性的,现在正是系统反思和复原的好时候。高校对其附属幼儿园的管理应具备系统协调性、持续递进性、园本特色性以及战略前瞻性,而且对附属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应当一视同仁;甚至基于附属民办幼儿园属性,往往更需要从理念、特色及服务上重点加以支持,进而形成高校及其附属民办幼儿园之间“政策激励—行动自觉—互利共赢”的共生环境。

作为师范类高校,师范性是其本质属性、精神气质与品牌标志,正所谓因师而立,更应以师范性促专业性[13]。案例高校作为省属师范类院校,师资摇篮的基础教育功能在被不断强化的同时,也面临着自身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师范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引领者,同时也是基础教育的服务者。尤其是面对复杂的高校后勤和基础教育集团化治理,需从引入师范类专业人员和加强相关的教育业务培训两方面加以夯实,从而平衡好附属民办幼儿园与其所属师范类高校在价值共享中的权责关系和利益归属问题。

5 结论和展望

鉴于以上研究分析,无论是从附属民办幼儿园的发展需求来说,还是从师范类高校及其基础教育集团管理者视角,以及来自教育学院专家的解读,都体现出了附属民办幼儿园相较一般民办幼儿园更有规范性保障,但却缺少发展性支持;师范类高校及其附属民办幼儿园具有联动共生的清晰愿景和供需契机,然而,当下对附属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在收与放、约束与激励之间未达至平衡,附属民办幼儿园更像是“戴着镣铐跳舞”。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共生的本质亦是对社会现实问题应然状态的一种理性反思,基于的是行为主体间的互依、互惠、协商、合作和共同发展[13]。一般说来,依托高校引进或开创先进教育理念并树立园本特色,展示现代幼教新服务观等品牌建设方式被视为是附属幼儿园的重要办园策略,而这不仅是师范类高校管理决策层所思考的问题,也是基础教育集团的系统性反思工作,更是附属民办幼儿园自身的诉求表达及行动争取。接下来,师范类高校与附属民办幼儿园应力图在共生单元上从“园—校”拓展至“园—校—院”并鼓励“园—园”互动;在共生模式上从单主体的从属管理走向多主体的合作联动;在共生环境上进行系统性反思,破除唯公思维,并以师范性促专业性发展。

猜你喜欢

师范类公办共生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阅读与写作:高职师范类学生语文课堂核心教法初探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
浙江:中职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需进课堂下企业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