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懈 创先争优 不断推动杭州市拱墅区“无违建”创建迈上新台阶
2023-04-22杭州市拱墅区三改一拆办公室
□ 杭州市拱墅区“三改一拆”办公室
2013年以来,为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进一步消除违建隐患,提升市容市貌,打造宜居家园,浙江省启动了“三改一拆”行动,各地政府纷纷开展了大规模的违法建筑拆除行动,积极争创“无违建县(市、区)”。
在过去的十年中,杭州市拱墅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三改一拆”行动部署与要求,紧紧围绕“无违建区”创建总目标,按照“清存量、控新增、促安全、优环境”工作总原则,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开拓进取,砥砺奋进,取得了显著成果,各项工作均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紧盯目标,合力攻坚,10年来,完成“三改”2063.16万平方米,在全市年度工作考核中,连续九年获得“三改一拆”行动优胜单位称号。
精准发力,厚积薄发,经过几年的大拆违、大整治积累,成功清零一大批企业、厂房法人违法建筑以及城郊结合部农居点违法建筑,并于2017年度获得浙江省第四批“无违建创建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2018年度获得浙江省第四批“基本无违建县(市、区)”荣誉称号,2021至2022年度连续两年荣获浙江省无违建县(市、区)和无违建创先争优示范县(市、区)双称号,为杭州市主城区唯一获得该双称号的城区。
一、组织协调有力度
“无违建”创建作为“三改一拆”行动成果巩固与体现的载体,最重要的抓手是违法建筑的治理,而违法建筑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城市管理工作,涉及到政府部门、企业、社区、业主等多个方面,需要良好的组织协调,确保各方面的配合。为此,杭州市拱墅区提高站位,统一思想,不断调整强化由区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配合拆、街道(管委会)主体落实、社区全力支持的区级拆违、三改一拆、无违建创建“三合一”组织领导架构。坚持联合、联动、联手“三联”原则,统筹推进区域违建防控治理“一体化”发展,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态势,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违法建筑。
一是加强了组织协调,使拆违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有保证,确保拆违工作“有人办事、有章办事、有钱办事”。二是提高了决策效率,以区政府名义制定全区性防违、控违、拆违工作计划、重点和方向,极大地提高了“无违建”创建工作的指导决策和督查督办效率。三是强化了执行协作,集中统一办公模式更方便建立跨行业、跨部门的拆违工作联席制,有利于强化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在实际拆违工作中实现优势互补,联动执法。
二、长效管控强创新
一是政策护航,加强规范性文件探索与制定。根据省市违法建筑处置相关政策文件,结合拱墅实际,更新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拱墅区违法建筑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各方职责,统一业务处置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违建处置流程。同时及时转变工作思想,按照一年一创动态创评新模式深化工作部署,每年更新制定《拱墅区“三改一拆”行动考核办法》,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工作精准落实。
二是巡查防控,坚持四轮驱动。逐步转变工作理念,制定“关口前移,重在预防”工作方针,从重“拆除”向重“防违”“控违”转变。纵向完善巡查线,加强对社区巡查防控要求,由原来的“三位一体”巡查机制升级更新为区级、街道、基层执法中队和社区“四位一体”的网格化巡查机制。以线带面,多管齐下,强化日常巡查,特别是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类型的监控力度,时刻掌握辖区第一手信息,做到“发现一处、制止一处、处置一处”,大大降低新违建的建成率。同时,全域落实住宅小区违建信息登记报告制度,提前约谈新建小区,将物业企业纳入全区违建防控体系,通过统一“登记薄、宣传栏、联席机制”,严控小区建筑材料进入,把好小区门岗查验关,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全区650个住宅小区已全面落实报告制度常态化管控。对新增违建坚持露头就打、即查即拆,使居民了解政府对新建违建查处的决心和力度,打破侥幸心理,从根源上降低新建违建的发生频率。
三是科技赋能,强化“一网统管”。在全市率先推出“拆违工作管理系统”,实现了违建防控的无纸化办公,并结合“无违建”创建创先争优工作新要求,不断完善更新系统功能,融入空间地理信息技术,新增销号、移交、督查等一系列业务框架,构建拆违、城管、自然资源3个部门、18个街道、2个园区、165个社区、650个住宅小区的整体网络治理平台架构,打造集信访办理、巡查发现、实时指挥、快速处置和综合督查等为一体的中枢应用场景,实现违建信息数字化、智能化、动态化管控。
三、重点整治促安全
一是聚焦安全隐患违建,高度重视涉及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园区违建、临时工棚、高层建筑等安全隐患违建的排查与处置,对工程结束应拆未拆的、改作他用的临时工棚一律列入整治清单,做到已建补报、新建申报、完工即拆、拆后保洁,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全面消除。通过全面整治,上塘路481号临时工棚近800平方米违建被分批次拆除,有效消除了由违建住人产生的建筑安全隐患和人员流动大带来的不利影响。由旧厂房改建而成的、市中心唯一遗留的大型批发市场——杭州环北小商品市场涉及违建3000余平方米被全面拆除,极大地提升改善了该处周边安全环境面貌。涉及工业园区厂区顶楼违法搭建钢结构棚约1500平方米得以腾空清退并完成拆除工作,有效消除了高层厂房违建安全隐患。
二是聚焦老旧小区违建,有效发挥政府部门在“拆违建、除隐患、保安全、优环境、惠民生”工作中的重要服务保障作用,将拆除违法建筑纳入旧住宅区改造方案,做到当年已实施改造的老小区的存量违建彻底清零,借势借力推进老小区存量违建彻底处置,为旧改拆出敞亮与空间。经过全面的拆违与改造,董家新村涅槃重生,新增小区车位200余个,小区环境整齐有序。和睦新村成为了全城社区中新晋的“网红”。大关东二、东三苑地下室自隔间61处、屋顶违建26处被拆除清零,小区消防安全隐患“一键清空”、胜月院小区拆除围墙1545米,绿化规整围栏1110米,实现居民出门50米见绿、100米见院。
四、规划引领优环境
违法建筑的拆除,拆出了新空间和新的城市布局,拆出了更加便捷的城市交通和更加美观的市容市貌,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公共空间和绿地,改善了城市居住环境。
一是深度清理低效用地,切实做好还地于民,持续抓好“腾笼换鸟”,为城市发展拆出新空间、拆出新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区。针对宣杭铁路沿线费家塘路东侧地块临时工棚及非法种植等“脏乱差”问题进行拆除并清理,整治范围长达1800余米,清理非法种植农作物约7000余平方米,拆除私搭乱建23处面积约8000平方米,清理垃圾30余吨,复绿面积约3万余平方米,并结合规划建设加快拆后空间利用,因地制宜打造宣杭铁路沿线嵌入式体育公园,为周边居民群众提供休闲游憩的娱乐运动场所,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推进全民健身,增添幸福感。
二是实施拆违促拆迁、拆迁助拆违工作模式,全力配合推动城中村拆迁改造,带动历史剩余违建拆除,实现拆违与拆迁“双赢”。其中,仅2017年全年就完成拆迁改造类签约6440户225.40万平方米,拆除5796户202.86万平方米,综合整治111户3.89万平方米,实现了29个村农户征迁清零,成为全市第一个提出并第一个实现“当年全域农户征迁清零”的城区。
三是深入开展两路两侧环境整治,提升路域环境品质。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与道路整治工作相结合,将辖区内宣杭、笕杭、宁杭等10余条总长约50公里的普铁、高铁线路纳入治理范围,“多方联动、实地勘查、一案一策”。其中,东新路主干道和备塘河河道之间的违建临时工棚被依法拆除,并结合备塘河河道现状和东新路历史文化背景打造小品雕塑、亲水露台和绿化景观,擦亮了沿路沿河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