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刍议
2023-04-22黄大荣
黄大荣
汉字,吾国文化之精华也。殷墟甲骨距今,凡四千年。上溯彩陶刻符,则有六千年之说矣。日韩虽有“方块字”闪烁其间,毕竟不伦不类;朝越则已自废汉字。唯我中华之象形文字,屹立今世,独领风骚。
人类效法鸟兽发声而有言语在前,记录言语而成文字在后。日月山川,人手足刀,车马鸟獸,谓之“象形”。上下凸凹,元中屯牵,乏逆世臣,或由象形字损益,或增以自创抽象符号,是谓“指事”。日月为明,日出地平为旦,日落草丛为暮,三人成众,双木为林,多木为森,此乃“会意”。而象形字演化为偏旁部首,合以同音,是为“形声”者,居九成之多;盖文字衍生日趋繁茂,声母韵母之组合不敷所用,故一音多字,蔚为大观。造字四法外,更有用字二法,曰假借,曰转注,遂有一义多字。西汉许慎释为“六书”。武,止戈,小说家言,似妙解,实谬误。止同趾,荷戈而奔突者,武士也。由武字组词,得武力武侠武功武术武器武装……难以胜数。武装,既言武器装备,又言军事部队。而“武装思想”最具深趣,可意会不可言传。谓汉语言博大精深,绝非夸大其词。请以“少女”“美丽”为例,汉语之表述,林林总总,各得其妙;拼音语系何能望其项背?
汉字之妙,还在于其形体美,音韵美。国画家云,书法难于绘画,盖手段单一,惟线条耳。曾试读英译唐诗,味同嚼蜡,盖音韵美尽失矣。《红楼梦》译本颇多,不读汉文原著,恐怕难得其中之奥妙。
古先民部落间通婚,不仅是婚姻制度之大嬗变,亦是第一次语言大爆炸。诸子百家时期,再次语言爆炸。东汉初,佛教传入中土,引发了汉语言的第三次语言大爆炸(参见拙文《佛教传入对汉语词汇之影响》)。近代以降,西风东渐,科技术语,巨量涌入,是为第四次语言大爆炸。科技术语之汉译,乃至难之事,幸有邻邦日本,维新在前,为我多所借鉴。日文中汉字,反哺吾国,诚为一文化佳话也。亦足见全球文化之交融,其功至伟,而非零和游戏也。而文学及人文著述之转译,由文言而白话,“欧化”汉语吸纳了拼音语系之文法,亦极大丰富了汉字的表现力。最近的一次语言爆炸,正在发生。此即人尽皆知的网络语言。
计算机勃兴之初,余亦对老祖宗发明之汉字心存腹诽,盖汉字若不能顺利输入电脑,实现人机对话,其命运岌岌乎危矣。周有光、王选及诸多汉字编码者,孜孜以求,攻坚克难,汉字输入与激光照排,以破竹之势,引爆古老印刷术之空前革命。今吾国网民,至九亿之众,汉字至此重获新生。汉字行文至简,同一文章,篇幅最短,若各国语言输入比赛,汉字输入最快,当无疑义。
曾有“厂空空,车无轮,爱无心……”民谚流行,讥刺汉字简化失当。又何能一概而论乎?塵,取奔鹿蹄下扬尘之意;简化为尘,取小土之意,亦合创字法,未为不可。况简化多出自草书,古已有之。故正体简体并行,不失为上佳之选。书家及古籍研究者,可从正体;市井百姓,可从简体,两不相碍,不亦乐乎?
新文化运动健将,即有废汉字之论。最高主政者,亦曾力主拉丁化。行简化之道,解一时举国“扫盲”之困,汉字方才未重蹈朝越拉丁化之覆辙,我泱泱中华六千年之文明硕果,方才得以幸存!简体之行世,功焉罪焉?
考察汉字拉丁化意见之存废,以及正体简体之优劣互见,皆是一言难尽。可见,世间万事万物,皆在模棱之间,皆呈混沌之状。而秦汉以降,思维渐趋僵化,以至于“非黑即白”极端思维一统天下,流弊深远。吾国之现代化,当以思想之现代化为先行。不知诸位以为然否?
(作者系本刊特约撰稿人)
责编: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