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猫感染犬小孢子菌的病例报告

2023-04-20纪政佐周华波卓晓燕莫春香黄满刘晨陈樱

云南畜牧兽医 2023年6期
关键词:患猫真菌性药浴

纪政佐,周华波,卓晓燕,莫春香,黄满,刘晨,陈樱,3,4,5*

(1.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传染病与分子免疫学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4;2.南宁市华波宠物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4; 3.广西壮族自治区兽用生物制品工程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4; 4.广西畜禽繁育与疾病防控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4;5.广西高校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4)

猫真菌性皮肤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人兽共患疾病,可引起脱毛、结痂、猫皮肤发红和瘙痒等症状,其中有98%是由犬小孢子菌引起[1]。能引起猫皮肤病的真菌一般都是环境细菌,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后,猫皮肤上的细菌才会大量增加,导致皮肤病的发生。长毛猫、幼猫、怀孕母猫都是真菌病的高发群体[2]。猫真菌性皮肤病十分容易出现反复,这导致该病的治疗难度大大增加。2022年5月,本院接诊了一例英国短毛猫真菌性皮肤病病例,现将病例报告整理如下,以供临床兽医师参考。

1 病例介绍

英国短毛猫,雌性,4.2 kg,4岁8个月。2021年8月前因皮肤病前来本院就诊,经伍德氏灯和显微镜检查,初步诊断为犬小孢子菌病。2022年1月再次出现该真菌性皮肤病,经使用伊曲康唑口服后基本康复,但是由于宠物主人未遵循医嘱持续用药,间隔了一段时间之后,2022年5月皮肤病再次复发,重新来本院就诊,由于担心皮肤病会引起全身性感染、器官衰竭等问题,且动物长时间使用抗真菌药物容易伤肝,故本次在诊疗真菌病时,检测了血液变化情况,以便掌握动物的心、肝、脾和肾等器官的功能是否正常,最终确诊为犬小孢子菌病。

2 检查

2.1 临床检查

患猫呼吸、心率及体温均正常,全身毛发暗淡,脱落程度不同,其中前肢和颈后最为明显,肩甲上方、髋关节上方及背部多处皮肤有挠痕、发红,局部结痂。

2.2 显微镜检查

对该猫患处进行皮肤刮片,用瑞士姬姆萨染色,显微镜检查发现大量犬小孢子菌。

2.3 血液生化检测

对患猫进行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显示镁离子含量(0.72 mmol/L)和肌酸激酶(48 U/L)结果低于正常范围;而甘油三酯的数值(1.01 mmol/L)轻微升高,其余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结合主诉,患猫平时比较挑食,粪便时好时坏,可疑为肠道吸收不足造成的镁离子含量偏低。

2.4 血常规检测

患猫血常规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炎症和贫血等情况。

2.5 真菌培养

对该猫患部进行拔毛采样,DTM培养基培养72 h,菌落出现光滑、毛茸茸的白色质地。镜检可观察到分隔菌丝,卵圆形的为小分生孢子,梭形的为大分生孢子,棘状凸起,判定结果为犬小孢子菌。

3 诊断

根据患猫的临床症状,结合显微镜检查、血常规检测、血液生化检测及真菌培养,诊断为犬小孢子菌病。

4 治疗及预后

由于血液检查的结果整体正常,没有器官损伤的情况发生,表明在以往的用药模式中,该药品对动物身体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或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该病例的主要治疗方针仍持续为对因治疗,并加强饲养管理。本院使用浓度为1%的伊曲康唑口服溶液,每千克体重0.1 mL,每天一次,连用7日停药7日为一个周期。持续进行三个周期的疗程,并配合间隔半个月一次的洗药浴辅助治疗,观察其改善情况。5月31日第三次洗药浴时,病灶处结痂消失,颜色恢复正常并长出一部分毛发,病灶处采样检查依旧发现有犬小孢子菌。再增加伊曲康唑口服液服用三个周期。经过持续治疗,基本达到预期效果,治疗后已有明显改变,8月1日已基本康复。由于这种皮肤病仍有复发的可能,畜主最终按照医生的建议回到医院定期复诊,多次返回我院开药,调整剂量,持续加强药物治疗的效果。

5 讨论

猫感染皮肤病的因素有很多,可能为真菌性(如犬小孢子菌病)、寄生虫性(如蜱虫、跳蚤寄生)、过敏性(如食入或是吸入过敏物质)、免疫功能异常或是用药过度(如耐药性发生)所引起。当皮肤病发生时,由于病因的不确定性,经常出现皮肤糜烂瘙痒、结痂脓液、皮屑脱落等症状,因此,应更加注意临床诊断的准确性,避免误诊。

猫真菌所引起的皮肤病在宠物临床中比较常用的诊断方法有真菌培养镜检法、皮肤病料制片镜检法以及伍德氏灯照射法。其中伍德氏灯照射法是将患猫放入黑暗的环境中,将伍德氏灯照射在脱毛区域,如果发生感染,受影响的区域会发出黄绿色的荧光;真菌培养则是用灭菌镊子夹取毛发及皮屑并于培养基上培养,若感染发生时会观察到白色菌落及培养基变红的现象[3]。本院在对患猫进行鉴别诊断时,首先排查了常规的皮肤寄生虫病,该患猫在显微镜下未见螨虫及虫卵,也未发现大量皮肤常见细菌,但却在镜检时观察到数量较多的小孢子菌,随后伍德氏灯照射发现确实有黄绿色荧光,因此,非常可疑该患猫的皮肤病是以犬小孢子菌感染为主的真菌性皮肤病。为了进一步确诊,本院对该猫进行了真菌培养采样,经鉴定,最终确诊该病例为犬小孢子菌病。

猫真菌引起皮肤病治疗的病程较长且易反复,治疗猫真菌性皮肤病常用的方法有药物外敷、药物内服以及药浴[4]。外敷药常用于病灶较集中且小的病例,用药方便且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小。内服药则适合用于病灶较广的病例,简单且效果较好。肝脏损伤时,应优先保肝护肝,再使用副作用比较小的外用药。本院了解到该猫在过往病史中使用的伊曲霉素可能会影响到肝脏功能,故本次疗程使用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通过后续血液生化的数据显示,其肝脏功能并无明显异常,因此,可考虑继续使用。在使用伊曲康唑时需注意:①长期用药要适时检查肝功能的情况,避免出现低血钾症或水肿;②若用药前肝功能已出现异常,应以恢复肝功能为主,并使用不良反应较小的药物;③有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在确定适当剂量前应监测本品的血药浓度;④有神经系统症状时应立即终止使用,并配合营养神经药物降低神经损伤;⑤该药禁止用于过敏、怀孕和心功能不全的动物。治疗真菌病除了上述的积极疗法外,也可以通过辅助治疗进行加强,如药浴治疗、补充高免因子营养补充剂或是适当地晒太阳,但需注意避免长时间曝晒阳光、药浴间隔过短及受凉等问题,才可降低动物被感染的可能性并增强机体免疫保护力。

防治该病除了使用对症药物治疗之外,也可以通过减少环境中真菌数量和增强猫抵抗力两个方面入手,如:①保持猫身体健康,并远离病原因子;②提供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鱼油或皮肤益生菌等)的合理膳食;③合理的清洁与驱虫(定期为猫洗澡,物理清除体表的霉菌、细菌和灰尘,降低猫感染的风险和可能性;也可以定期施打百肯犬猫皮霉菌不活化菌苗,作为猫犬小孢子菌的预防与治疗)。

猫真菌性皮肤病是传染性较强的人兽共患病[5],如果家猫患有真菌性皮肤病,建议进行隔离消毒,以降低猫之间传播皮肤病的可能性,有舔舐患处的可以让其佩戴颈圈以防感染化脓加重,也可通过在患处除毛和消毒使病情扩大的概率降低。最后,彻底消毒和清洁猫接触的沙发、床单或衣服等,减少人感染的可能性。当人不幸感染时可能会出现头癣,呈糠疹样皮损,应多加重视。

综上所述,犬小孢子菌的病例是一种可以通过镜检、伍德氏灯照射法和真菌培养所确诊的疾病,在治疗方面也可通过外敷、内服以及辅助治疗来改善。为了避免感染的发生,除了要细心关怀与照护宠物外,也应通过定期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查来预防潜在的感染。如有临床表现,可通过真菌培养和显微镜检查确诊,根据医生的专业判断和定期追踪治疗使真菌尽可能消除。

猜你喜欢

患猫真菌性药浴
黑龙江省大庆地区猫下泌尿道疾病的调查与分析
西安地区猫杯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药浴益身心
一例猫瘟热的诊治体会
1 203例临床患猫的血象红细胞分析研究
苦夏药浴正当时
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藏医药浴法治疗关节炎88例
肺部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藏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