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探索

2023-04-20

关键词:劳动时代课程

刘 晓 娟

(山东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引言

2018 年9 月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 2020年3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2]新时代劳动教育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价值。

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要力量,必须树立艰苦奋斗的信念,发展劳动意愿,掌握劳动技能。 然而,长久以来,部分大学生存在劳动意愿不强、欠缺劳动精神和劳动投入不足等问题[3-5]。 而且,劳动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也一直未受到应有重视。 因此,开展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在全面落实高校劳动教育改革之前,首先必须把握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

马克思十分强调劳动的作用,他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6]恩格斯指出:“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的全部能力即体能和智能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7]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在于社会主义中的广大劳动者拥有劳动的自主权。 马克思构想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需要消除“异化劳动”,改变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现状。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劳动关系和社会生产力结构的不同。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所有处于社会主义阶段的国家和政权,都必须时刻保持对劳动的重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分析,必须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 新时代,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达到了新的高峰,劳动教育在新时代教育体系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定会不断上升,劳动教育相关的改革也必须持续进行。 新时代大学生不仅需要具有劳动的基本技能,更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奋斗意识。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从时代背景来看,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具有全新的、与时俱进的内涵。 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十分必要。

其一,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树立劳动的责任感,是对新时代人才的基本要求。 只有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作为己任,并且能够付诸行动的人,才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某种程度上,正确的劳动观和奋斗观比具体的劳动技能和方法更加重要,因为只有奋斗才会有收获,而空有一身本领却无施展意愿者,始终无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 对于具体的劳动技能,并不局限于单调机械的体力劳动,而是“创造性劳动”,即提倡“手脑合一”,真正能够给社会带来变革,促进社会发展的劳动。 这对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体现出新时代奋斗的持续性和紧迫性。

其二,从人才定位上来看,现阶段大学生是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坚力量。与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能,他们具有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实际上,目前大学生已经展现出他们的劳动素养,有力推动了社会发展。 因此,高校的劳动教育既需要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一脉相承,又不能拘泥于简单的劳动形式,而需要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多种劳动实践形式,促使他们将所学转化为所用。

新时代高校的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教育更加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促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劳动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体力支出逐渐减少,而智力支出越来越多,人才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新时代劳动教育,应顺应劳动“精尖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训与劳动实践锻炼,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素养,使之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劳动教育的相关研究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重视,高校劳动教育的改革仍是任重而道远。 面对这一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当明确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三点:劳动教育目标的模糊化、劳动教育形式的狭隘化、劳动教育评价的单一化。

(一)劳动教育目标的模糊化

开展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需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作为引领。 但是目前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仍处于较为模糊的阶段。 例如,许多高校把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仅表述为“培养学生的劳动热情和劳动积极性”或“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劳动技能”,这类模糊化的目标仅是对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的机械性重复,没有赋予它可操作化的实际意义,也没有体现出高校劳动教育的属性和特征。 劳动热情和积极性需要从哪些方面培养? 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当掌握的劳动技能是一样的吗? 学生达到怎样的程度算是具有“劳动积极性和劳动热情”了? 模糊化的目标无法回答具体的课程落实问题,也就失去了对落实劳动教育课程的指导作用。

(二)劳动教育形式的狭隘化

劳动教育形式的狭隘化,是我国各学段教育中都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提到“劳动”,马上就会将其定义为狭隘的体力劳动或技能,至少必须要付出体力才能算是劳动。这种理解的狭隘必将导致劳动教育形式的狭隘。在这种思潮之下,劳动教育往往局限于体力劳动的形式,出现了“什么累做什么”的风气,如种田、搬砖等高强度体力劳动成为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形式;而结合体力和脑力的其他创造性活动,如航模、计算机编程等,则被排除于劳动教育之外。

在义务教育阶段,劳动形式的狭隘化可能导致学生无法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而在高等教育阶段,则会对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产生消极影响。部分大学要求学生尤其是工科学生,进行低技术含量的工作,甚至部分学校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变相将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变为“流水线劳动力”,还美其名曰劳动教育,这是将劳动教育狭隘地理解为“劳动”,乃至于“体力劳动”,本身并没有从育人的角度出发来落实劳动教育。这种生硬的做法,不仅无法唤起大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热情,反而会造成他们对劳动充满刻板印象的后果,导致他们劳动和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三)劳动教育评价的单一化

目前,我国高校对劳动教育的评价也是比较单一的,其中主要存在两种不良风气:其一,部分劳动教育片面地关注了劳动的“量”,而忽视了“质”,具体表现为部分高校所采取的“劳动学分”或“实践学分”中,单纯以时长作为评价标准。 这类评价方式造成学生仅满足于单纯地进行劳动,缺乏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和思考,更不要说创造性地产生新成果。 由此,也出现了大量的“混时长”“水学分”现象,劳动教育失去了其初衷。 其二,部分劳动教育片面地关注了劳动的成果和劳动过程,忽视了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情感态度的转变。 党和国家一贯强调,社会主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需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比具体的劳动技能更加重要。 因此,忽视对劳动情感态度评价的问题十分严重,反映出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把握不清,这导致在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中,要求重视劳动教育的思想没有得到完全落实。

以上问题在我国高校劳动教育中普遍存在,并导致了劳动教育的发展困境。 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没有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落实相应政策,出现机械化和教条化执行的现象。我国高等教育应当重视上述存在于高校劳动教育中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开展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创造性改革。

三、高校劳动教育的改革路径

实施高校劳动教育改革,要将劳动教育的目标、形式、评价方式清晰化,并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一)确立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开展形式和评价方式

高校劳动教育是有效促进学生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强化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必须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并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提升育人的实效性,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劳动价值观,更好地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高校劳动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 从现有的课程体系来看,思政课是劳动教育课程的主要依托,但同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增加其实践内容的比例,同时做到“对症下药”。 例如,理工科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可以结合其自身的专业背景,多开展产品设计类的活动,这一类的目标可以表述为“提升对某产品的设计和创造能力,并在该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对工程劳动价值的认同感,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工程建设中”的类似含义。 对大学生的评价,也可以从其学习态度的转变和专业认同感等方面开展。 在这种课程开展形式下,之前在课程目标、形式和评价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另外,对于文科学生的劳动教育,最重要的是把握其专业背景下的劳动定义。 该工作可以从各专业的对口就业岗位出发进行分析,例如,与语言学相关的劳动可能是翻译工作,与文学相关的劳动是文化再生产,而与教育学相关的劳动,则是教书育人,等等。 明确了劳动的定义,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自然也水到渠成。 从该角度出发,实际上劳动教育课程在实践形式上类似一门“工作体验课”,但是,劳动教育课程思想道德建设的本质是不变的。

为确保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劳动素养评价制度的建立健全必不可少。 应当把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 此外,应积极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并进行真实可靠的记录,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

(二)构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确立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明确劳动教育的开展形式和评价方式,是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同时也是课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指导下,对应各高校适合开展劳动教育的具体形式,开设劳动教育课,并进行有效监督和合理评价,从而形成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就课程设置而言,思政课一直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依托,在整个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起到核心作用;但并不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唯一阵地。 从课程属性来看,思政课主要培养的是“知”,而其余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实习课程中,涉及大量的“行”。 只有以思政课为指导,在其余课程中落实具体的劳动行为,才能落实“知行合一”的培养方略。 因此,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应当以思政课为思想指导,其余专业类课程,作为具体的劳动教育实施和实践场域,构建“中心辐射”式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就劳动教育的内容而言,新时代的高校劳动教育,应当将大学生的劳动内容和专业发展方向结合起来,力求使大学生参加的劳动与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相关联,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相关重要思想。 只有将“学”和“用”相结合,学生才能够理解自己劳动的相对“不可取代性”,领会自己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使大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不可分割。 劳动意识体现劳动主体对劳动的态度,对劳动主体的劳动行为、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存在“劳动意识淡薄,劳动价值观念扭曲,劳动基本概念模糊”的现象[8]。 因此,专业类的学科课程,不能忽视对劳动思想观念的体现和传达,而在思政类课程中,也需要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

(三)保障劳动教育的实施

近年来,很多高校对劳动教育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其中主要体现在增加劳动教育课程的投入经费,并提供相应的劳动场所。 就高校而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基本在校内,因此,学校在劳动教育中起到主导作用,必须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学生系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 同时,高校可以依据学生的专业特色,采用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和内在动力。

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2021 年,学校颁发了《山东理工大学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鲁理工大政发〔2021〕110 号),确立了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并从加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健全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具体的工作措施进行了阐述。

山东理工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内容主要有:第一,通过日常生活劳动实践,参与宿舍、校园、图书馆、餐厅等生活和学习场所的劳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二,通过生产劳动实践,学生能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强化实习实训、课程实验,深化产教融合,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使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通过基层锻炼、就业见习等渠道,组织学生到基层党政机关、企业、社区基层等参与实习锻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第三,通过服务性劳动实践,围绕社会调查、科技扶助、文化宣传、法律宣传、义务支教、环境保护等内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校内外志愿服务平台,以及社区、街道、敬老院、福利院等校外公共服务资源,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等。 这些劳动实践形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教育有效结合,并从思想上提升了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

在确定了丰富的劳动实践内容的前提下,山东理工大学通过校园劳动文化建设、健全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建设劳动师资队伍,有效促进劳动教育的实施。 学校成立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校劳动教育相关工作。 同时,各二级学院也成立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研究落实本单位劳动教育工作。 学校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开展劳动教育实践、补充劳动教育器材和设施、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此外,将劳动安全教育纳入常态化安全教育体系,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 加强劳动安全管理,建立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督查督办工作范围,对相关部门、各二级学院的劳动教育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通过这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使学校劳动教育得以顺利有序地进行。

高校作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场所,在劳动教育中占据主阵地的位置。 各高校可以从本校实际出发,结合专业设置及其特点,制定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并建立切实有效的保障体系。

学校之外,社会也应积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 例如,各级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协调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现代科技的机会和条件。 此外,各高校可根据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实践基地。

在劳动教育师资配备方面,应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以提高劳动教育师资的专业化水平。 目前,多数高校推行劳动教育的主体力量,依然是广大的思政课老师。 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未来的劳动教育改革中,可以引入更加多元化的师资力量,同时可以聘请对口专业的从业人员,开展工作技能的培训活动,或工作经验、体会的分享交流活动。

经费投入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保障。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经费纳入年度经费计划,按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用于劳动教育。 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可持续的经费保障。 除了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各高校可结合对自有财力的统筹使用,通过加强经费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以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建设学校劳动教育设施,建立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

保障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的另一必要措施是对劳动教育的督导督查。 高校应将有关部门劳动教育职责的履行、组织开展劳动实践和教学指导等劳动教育的实施情况,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四、结语

社会主义建设是靠劳动者在合理的社会分工下,各负其责奋斗而来的。 劳动是锻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基本途径,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是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主题,也是党和国家提出的具有时代意义的要求。 高校要培养经得起磨砺和检验、能够担当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势必要发挥劳动育人的重要作用。 重视并有效实施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使之与社会良好接轨,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依靠无数劳动者的拼搏奋斗才能实现。 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艰苦奋斗依然不能停止,劳动教育必将持续成为教育事业的重点内容。 在未来的劳动教育改革中,应当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继续进行深入探讨,增加实证性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不断尝试新的课程建设思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符合中国特色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

猜你喜欢

劳动时代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