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型发展视域下山东省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研究

2023-04-20牛凤燕白涵溪贾斌昌李胜亚

关键词:山东工作者培育

牛凤燕,白涵溪,贾斌昌,李胜亚

(1.山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2.山东理工大学 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山东 淄博 255000;3.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办公室,山东 济南,250021)

引言

科学文化的培育与传播历来是国家和学界关注的热点和现实问题。 科学给人类提供的最大价值是它的精神力量,而物质力量则是带给我们的副产品[1]。 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加重视科学的实用性、功利性价值,而经常忽略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等的培育与传播。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科学文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2]1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3]33表明引领型发展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 发挥科学文化传播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领助力高质量发展,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解决发展问题的核心,通过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是全国各界尤其是科技界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培育与引领型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文化的重要职责和路径。

一、科学文化与山东省引领型发展融合过程中的问题

科学文化是近代以来基于科学实践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主要包括器物文化、制度文化、价值观三个部分。 其中,器物层面的科学文化主要是指基于最新科技成果所产出的知识产品,制度层面的科学文化是指为使科学事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建制与制度安排,价值观层面的科学文化则是指对真理这一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的追求[4],还应包含增进人类福祉的价值追求。

当前,山东省引领型发展在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海洋强国战略、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科技人才助力创新发展等层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搭建了平台。 为进一步了解山东省与引领型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状况,通过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围绕科技类社会组织工作实效以及公众科技政治意识培育等主题,我们对山东省的科学文化传播状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面向以鲁中地区为主的山东公众,调查对象包括科技类学会组织成员、科协组织成员、高校师生以及普通市民。 共回收有效问卷272份。 山东是全国唯一拥有41 个工业大类的省份,调研发现,山东作为经济社会、一二三产业、科教文化发展相对均衡的省份,在与引领型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方面尚有提升空间。

(一)器物层面的科学文化传播效果喜忧参半

山东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教育大省、科技大省。 在2022 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中,山东位于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之后,居全国第六位[5]。 山东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储备了一批具有产业发展引领作用的前瞻性原创技术,科技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山东在海洋、农业等领域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全国领先”这一事实有着比较准确的认识,但对于山东省的整体科技发展状况、最新科技成果则缺乏相应了解。 两院院士是我国战略性科技人才,对近三年增选由山东省内单位推荐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人员名单,绝大部分受访者知之甚少,一定程度上说明,山东公众对支撑山东省内器物层面科学文化发展因素的认知亟待加强,需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引导。

(二)制度层面的科学文化公众认知敏感度需要提升

科学健康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建制与制度安排,如科学平台、评价机制等科技体制层面的政策设计,都属于制度层面的科学文化。 从调研结果来看,山东制度层面的科学文化的传播效果相对较好。 大部分受访者对于山东科技发展的制度架构有着清晰把握,了解“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山东能源研究院、山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是近年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对于“山东是国家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和科技奖励改革专项试点省份”这一情况也十分了解。 这表明,山东公众对制度层面的科学文化比较关注,也愿意根据国家政策、制度的变化对自身行为进行调整。 但是部分受访者对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整体制度安排缺乏了解,例如,对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2]13这一理念知之甚少。调查表明,山东公众对制度层面的科学文化变化的敏感性还有待提升,尤其对国家整体层面的科技制度变化的关注度需要提高。

(三)价值观层面的科学文化认同度相对较高

“基于人类独特生存方式的自我意识的产生,使得人对世界的主动把握完全区别于动物与世界的被动关系,除了自然史意义上的进化关系,人类显然更加注重追求自身的生命价值和历史意义。”[6]价值观层面的科学文化还包括人们对科学的认知及相应观念,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价值形态呈现出时代和地域等特征。 调研数据统计显示,从价值观这一层面看,对于山东公众的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效果相对较好。 一是关于科技成果与科技管理的关系,山东公众的科学文化认知呈正向发展态势。 大部分受访者认可科学研究需要更加宽容的研究环境,对于政府的科技管理职责的认识也非常清楚,认同政府应从公共利益、社会价值出发担负起对科学进行监督或者限制的责任。 二是关于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问题,山东公众的科学文化认知度处于高位。 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科技工作者应发挥自身专长,向社会公众普及、传播科技知识,以促进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与运用。 三是关于科技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受访者高度认同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受访者对于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十分认可,并指出科技工作者应着眼于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整体战略贡献力量。 四是关于科技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受访者普遍认同科技工作者应该服务于国家科技决策与国家利益维护,还应积极参与政治决策与国际合作,依托国际组织任职参与国际规则制定,进而提升国际话语权。 五是关于科技与文化的关系,受访者普遍认同科学发展受制于价值观驱动,但是对于科学活动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差异。

(四)公众的科学文化认知存在不稳定性

“科学文化”在2003 年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为自然辩证法名词,这体现了现代社会对科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我国对科学文化的重视。 调研结果显示,山东公众对科学文化这一概念相对陌生,相关认识存在盲区。 但是,对于科学文化在我国当代的具体价值形态是比较了解的,大部分受访者对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我国科技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重要精神财富都有相当程度了解,对于上述精神近年来被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也非常关注。 不过,针对与引领型发展相关的科学文化传播热点案例的调研结果不尽如人意。 比如,受访者对于科学研究中的唯论文倾向与国家“破五维”要求的关系处理、大型科技企业数字税征收问题、中美两国贸易争端以及由此演变而成的全球技术主导权争夺战等全球关注的热点案例,存在认识无法统一的迹象,这说明对于现行的科研评价制度、国际数字经济税收规则重塑以及中美贸易战争端及大国关系等问题,公众难以形成统一意见,需要我们在引领型发展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加以关注。 以上表明,相较于笼统概括的总结性陈述,受访者对引领型发展中面临的一些直接涉及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关系处理的热点问题,判断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或者说不确定性,尚未形成统一稳定的认识,需要我们予以关注并进行适当引导。

(五)科学文化的培育与传播缺乏科学合理的监测与评估

科技评价是党和国家引导科技活动的指挥棒,对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科学文化的培育与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山东着力加强科学文化的建设与培育,在现实实践层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但是,现有成果很难依据科学、客观的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和评估,还需要对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与否数据的可靠性进行更深入分析。 特别是部分科技工作者延续传统科技发展思维,单纯立足于科学价值视角来开展工作,对于科学的技术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以及文化价值的忽略导致现有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体系运行不畅,科学文化促进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之间协调发展的作用大打折扣,不利于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影响了科学完善的科技评价机制构建。 部分工作成效缺乏监测与评估,制约了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这提示我们应加强制度建设,从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文化价值等层面着手,不断完善科技评价的体制机制,引导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形成对科学成果评价的全面认识,促进各职能部门、科研单位团结协作,高质量开展思想引领、科学普及、人才培养、智库建设等工作。

二、山东引领型发展进程中科学文化建设效果不佳的原因

调查发现,随着山东经济文化强省战略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推进,科学文化的培育与传播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同时也面临很多新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效。 为更好地解决推动引领型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必须深刻分析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

(一)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的系统谋划与前瞻布局欠缺

“十三五”期间,山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科技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从总体来讲,山东还未如江浙粤地区那样真正走向依靠创新驱动的经济和产业发展之路,社会各界对科技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认识不足。 不过,科学文化的培育与传播仍缺乏整体布局和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不利于山东科学文化与引领型发展的融合互通,不利于科学文化推动高质量引领型发展形成精神内驱力。 一是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的顶层设计需进一步优化。 培育严谨求是的科学文化是加快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当前,科学文化建设尚未纳入山东文化强省建设的整体规划。 2020 年12 月2 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文化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摆在突出位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凝聚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7]尽管上述政策安排涉及到了科学文化的不同层面,但并没有在全省层面提出系统的关于“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的战略设计。 二是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缺乏足够的器物性科技成果支撑。科技发展是推动引领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不及时吸纳最新科技成果,不占领科学文化的制高点,就不可能走在时代的前列。 目前,山东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的质量不够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工作力度不够大、最新科技成果的介绍与宣传不足,缺乏足够的器物性科技成果支撑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是社会各界对于科技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与现实实践存在脱节。 尽管广大科技工作者、社会公众均能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明显,但在现实实践中,社会各界依然存在知行难以合一甚至“南辕北辙”的状况,对于科技成果的应用、科技发展的推动仍显不足。 主要表现在,尽管社会各界均能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但惯性思维和求稳思想使得相当多的地方和市场主体仍选择延续传统和已有的生产和运营模式。

(二)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的主责主业意识和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调查发现,山东当前的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还存在理念和定位缺失,主要体现在各级培育与传播主体的主责主业意识不强,尤其是科普社会化协同机制不完善,服务科技工作者和广大民众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一是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主体的主责主业意识需提升。 2021 年11 月17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指导原则之一就是聚焦主责主业,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践行科技为民服务理念,促进科学文化建设,并提出了以下目标:到2025 年,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和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实现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的目标提供坚实支撑[8]。 而调查表明,科技工作者对各级科技类社会组织、科技学会科普工作的实效性评价较低,科学文化品牌建设、组织动员能力及基层服务能力均有欠缺,意味着山东科协组织通过科普工作培育和传播科学文化的主责主业意识有待继续提升。 二是科学文化建设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不足。 近年来,山东各项科技活动蓬勃发展、有序进行,多项工作特色突出,科技工作者对于各级科协等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工作实效性整体上持肯定态度。 在打造科技工作者之家,为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资源共享和成长成才服务等方面,在为科技创新主体搭建服务平台、促进科技资源整合、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和弱项,尤其是国际交流、智库作用发挥的实效性与科技工作者的普遍期望仍有较大差距。三是科学文化建设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能力不足。 科学文化建设资源分配不均衡,工作的实效性过度依赖经济、政治、地域等具体社会因素。 一定程度上表明,山东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有利条件努力追求山东公众的精神共同富裕,科学文化建设服务目前的工作重心依然以城镇等发达区域为重点,对乡村区域和基层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工作力度都有待提升。 四是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能力不足。 当前,科学文化传播专门机构建设力度不足,相关工作往往依据不同单位的任务和性质由既有职能部门临时性处置安排,内容设置与民众的需求对接存在空白区域,公民作为传播受众只能被动接受宣教内容,难以与工作责任主体形成有效互动。

(三)科学教育与科学文化传播缺少分众化差异性设计

目前,科学教育层级较低,缺乏对整体社会人群进行科学文化传播的针对性设计。 一是科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大中小学一体化的科学教育机制尚未建立。 科学教育是面向全体青少年,依托学校教育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社会活动,旨在传播科学文化,引导青少年把握科学本质,养成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科学教育对于青年人成长、科学文化传播、社会文化改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调查发现,山东当前的科学教育层级较低且存在区域不均衡状况,如科学教育存在区域性差异,经济欠发达县市、乡镇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相对缺乏;大中小学一体化的科学教育机制有待建设;跨地区、跨部门,资源共享的科学教育协同机制还不完善等。 二是科学文化传播的理念有待转换,缺乏面向不同群体的差异性设计。 当前,科技工作者没有完全形成与当代科技发展趋势以及国家科技管理趋向相适应的对科学技术功能与作用的正确认识,这也制约着科学教育以及科学文化传播的实效。 思想认识层面的落后还导致了科学文化传播内容的趋同,缺乏对整体社会人群进行科学文化传播的针对性设计。 科学文化传播的主要对象既包括科技工作者,也包含普通公众、学生群体等。 通常情况下,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素养远高于普通民众,针对这两个群体的科学文化传播应有所区分,传播内容、传播载体及传播方式均应进行针对性设计。

(四)主动设置科技议题进行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的实效既取决于主客体的良性互动,也有赖于宽容、开放、能够激励人们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良好社会环境。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环境氛围是否存在,既影响着科学家做科普、科技工作者投身科学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也影响着科技界设置科技热点议题的主动性,同时还影响着各级传播主体培育与传播科学文化的创造性。 一是科技工作者参与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尽管社会公众和科技工作者均认为,科技工作者的认知水平和科学素养是远远高于普通人群的,有责任为科学文化传播作出贡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科学家参与科普的积极性以及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均不高。 二是围绕热点问题进行科技议题设置的能力不足。 全球性的科技热点问题是科技工作者和普通公众都十分关注的。 除了关注事件本身,普通公众的关注点还包括专业人士(包括科学家在内的科技工作者)的阐释和解读,以获取有价值的科学知识与研判信息。 令人遗憾的是,当科技热点问题出现时,科学共同体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对相关问题进行科学解读的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科学家做科普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造成在科技热点问题上科技界失语现象,进而影响到全社会对科技发展和科学文化的理解和支持。

(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的理念有所欠缺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文化成果,科学文化的培育与传播更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技术支撑。 山东科技类社会组织进行的科学文化培育和传播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不断重构交流和传播模式的新形势不适应,无法满足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的期待。 一是对信息技术时代的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研究不够,应对不足。 信息技术已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直接关联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多数科技工作者均认同新兴技术和媒介对于科学文化的培育与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认识到信息技术影响着人们获取科技信息的方式和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认知;但对数字技术视域下的科研范式、交流方式等研究不够,对现代信息技术传播规律把握不足,难以适应科学文化传播的快速演进过程,难以满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国家科技发展进程的需要。 二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科学文化传播实践中的应用处于较低层级。 山东运用最新信息技术进行的科学文化培育和传播工作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科学文化传播主体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缺少整体的技术应用规划。 受限于传播主体的认知水平、媒介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山东科学文化传播与最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对接和融合尚处于画面、声音、影像等呈现方式的改变,但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挖掘受众需求、提升科技应用水平的高层级应用仍有欠缺。

三、山东锚定引领型发展,培育与传播科学文化的路径

2022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3]43科学文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中国可选择的最佳文化变革路径[4]。 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科学文化的整体性、演进性特点出发,运用系统思维进行战略设计,依托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构建科学文化传播的整体格局[9]。 山东统筹推进器物、制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工作,助力引领型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加强新时代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的顶层设计

扩大引领型发展优势必须从战略层面对科学文化传播进行顶层设计,强化学术引领,加强制度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健全科技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民众的文化自信和科技自信,进而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合理的科学文化传播体系。 一是强化学术引领,依托学术研究引领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 针对国内外重大问题开展重点关键领域科技研究和科技攻关,并完善相应的研判、发布机制,以引导科技工作者既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创新整体布局,同时也围绕国家重点战略推动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中国科技现代化进程中作出山东应有的贡献。二是形成以“四个面向”为指向的科学文化建设的制度设计。 科学文化的培育与传播,应坚持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指导,营造勇于探索、协同发力、开放融合的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的社会生态,不断提升民众对科技的认知和理解,助推山东在前瞻性谋划未来产业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是优化科技治理理念,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 转作风、促学风,尊重专业能力,避免对科研活动的直接干预,着力从战略管理、整体规划、政策服务等方面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在全国范围内加快形成科研诚信与科研产出率并重的现代科学文化提供山东路径。

(二)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与科学精神为重点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科学文化具有历史延续性和时代性。 在今天,科学家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时代体现,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的有机统一体[10]。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理念的指导,离不开精神动力的支撑。 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3]35。 当前,山东加强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工作需要系统发力。 一是发挥科学家在科学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提升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效果。 科学家是科学文化传播的支柱力量。 除了进行科学研究、推动科技进步,他们还应自觉履行科学文化的培育与传播责任,要通过科学家论坛、科学家进校园、科学家科技成果展示与互动等方式发挥科学家在科学文化传播层面的引领带动作用。 二是加强思想引导,激发科技工作者投身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实践的积极性。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价值引领,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这要求我们必须完善顶层设计、战略规划以及具体路径和措施,不断完善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长效机制。 三是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倡导敬业、精益、专注、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它是重大科学发现生发的土壤,能够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科技及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工匠精神强调的是职业精神,是对从业者职业价值取向的共性总结,体现着从业者的职业操守和职业能力。 为保证国家科技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倡导敬业、精益、专注的创新创业文化,不断提升科技发展质量及劳动者群体的素质;也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宽容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失败,允许科研工作者大胆尝试、小心求证,勇于开拓创新。

(三)创新科学教育方式,推动科学文化建设提质增效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内外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以“脱钩”“断链”“去风险化”等方式加大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围堵力度,我们迫切需要把科学普及与科学文化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在建设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体系的同时,推进以科技向善为核心理念的中国特色科学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同世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 而科学文化的培育与传播离不开人才队伍与阵地建设。 对山东来讲,一是转变思路,牢固树立通过科学文化的培育与传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理念。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原有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后发优势”必须向塑造引领型发展的“先发优势”转型,而科技发展也处于从“跟跑模仿”到“并跑领跑”的嬗变阶段。因此,新的时代条件下,要解决科技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对科学精神与方法进行准确理解与重新诠释,而这也是科普工作转向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的现实基础。 这要求我们必须在原有科学普及工作的基础上,扩展视野和思路,推动科学普及向科学文化的培育与传播转变。 二是完善大中小学一体化的科学教育体系,推动科学文化进课本、进教室、进校园、进头脑。 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科技人才,离不开学校教育的大力支撑,尤其要发挥高校的桥头堡作用。 通过课程教学、课程改革、论文发表、学术研讨等多种方式推动科学文化进课本、进教室,通过科学家讲坛、科技展览、网络展评与互动等方式推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头脑,有针对性地面向青少年学生群体进行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促学风转作风。 三是加强对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人才队伍的培养、培训,引导其拓宽工作视野、提升专业素质。 引导科技工作者立足国家的高质量引领型发展来进行科学文化的培育与传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注意多渠道开展国内、国际层面的交流和合作,取长补短、互学互鉴,不能仅仅局限于一时一地。 四是广泛吸纳社会资源投入科学文化建设,推动建立全社会支持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的工作机制。 加强思想引导,广泛动员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在把握科技发展前沿,提升高端学术引领能力的基础上,持续提升山东的科研效能和科技创新能力。

(四)打造服务于科学文化塑造与传播的世界一流科学文化智库

面对复杂的世界格局和全新的科技发展态势,做好科学文化的培育与传播,还应注意专门加强科学文化的智库建设,完善集思汇智聚能机制,引导科技工作者聚焦“卡脖子”、强基础等重大问题和需求,提升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能力。 一是发挥山东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文化智库。 应立足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围绕世界科技创新前沿、围绕科学文化的培育与传播,实施科学文化智库建设活动,打造世界一流学术品牌,服务于科学文化的塑造与传播。 二是坚持以专业人才驱动科学文化智库建设,增强科学文化传播实效。 坚持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着力培养一批思想开放包容、专业素质过硬、熟悉科技政策的决策咨询人才。 同时,要注意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领,改革创新学术、科普、智库服务供给机制,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 三是注意区分不同的受众群体,积极为科技工作者和一般社会公众提供政策或咨询服务。 针对不同群体,应采用不同的科学文化传播策略。 在日常的传播实践中,要注意区分科技工作者和一般社会公众,采用不同的方式,区别应用学术语言与大众话语等具有不同适用对象的话语体系,讲好、传播好党的创新理论。 四是打造世界一流学术品牌,提升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的影响力。 面对激烈的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合作能力亟待加强,要塑造引领型高质量发展,尤其要注意多渠道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 因此,必须坚持高端引领,坚持以优质、高端的人才队伍引领科学文化智库建设。要依托先进的理念、便捷的载体、科学的方法提升科技文化智库建设水平,建设国内一流、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文化智库团队,着力提高科学文化传播效能。

(五)加快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的信息化建设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现代社会,科普信息化水平快速提升,科技传播能力大幅提高,人们的思想行为特点以及信息传播工具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科学文化传播的信息化建设,注重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方式开展科学文化的培育与传播工作。 新兴媒体和技术的运用,使世界越来越开放和活跃,这对科学文化的培育和传播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研究各类新兴媒体的传播特点、传播模式以及传播规律,以构建有效的科学文化传播的现代体系[11]。 特别是要重视打造多渠道全媒体平台,以增强科学文化传播的时尚感和吸引力,扩大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的覆盖面,注意总结工作过程的经验和教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科学文化传播模式。 一是打造科学文化传播的全媒体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12]没有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的信息化,就没有科学文化的现代化。 充分认识信息化、智能化给传统科普工作带来的挑战,紧跟信息技术前沿,抢抓机遇打造科学文化传播的全媒体平台,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以及新兴媒体的优势,依托丰富多样的媒体形式吸引民众,为民众接受和学习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规范等提供便利。二是改变传播理念,完善机制营造生态,提升科学知识传播服务能力。 转变观念,倡导以用户为中心的大数据思维,推动科学文化的“精准传播”模式;改变原有“高高在上的”灌输式、通知式的宣传、工作模式,转变观念,立足用户需求来推动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依托大数据技术精准把握和区分受众个性化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匹配科学文化资源,为山东公众提供“立体、泛在、及时、精准”的优质服务,努力推动科技成果由全社会共享;注重用户反馈,着力提升山东公众参与度与互动度,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加强政府统筹协调,促进大众传媒广泛联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科学文化培育与传播模式。 推动形成政府协调、全媒传播、全民参与的共抓共建共享的科学文化的“大传播”格局,为科学文化传播提供可复制的经验模式。

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发展塑造引领型发展必须要依靠科技创新;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形成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基础、关键和引领作用,必须培育与引领型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文化并加以有效传播。 山东要实现发展质效走在全国前列,新动能成为引领经济发展主引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占比大幅提升,产业链、产品链迈向中高端等一系列目标,没有科技创新走在前列、自主创新体系更加完善这一条,科技战略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必然无法发挥。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发挥科学文化传播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山东塑造引领型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和实践助力。

猜你喜欢

山东工作者培育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关爱工作者之歌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