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23-04-20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提质现代农业育人

鲍 越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园艺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引言

提质培优教育发展改革战略的提出,为高职院校育人培养体系建设指明新的方向。高职院校的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应基于提质培优教育发展改革要求,进一步优化当前阶段教育策略、教育方法及教育模式,充分借助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合作的平台优势,弥补高职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内在缺失,让高职院校能在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育人趋势。

一、 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新要求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在基本原则方面提出四点要求。包括育人为本,质量为先、固本强基,综合改革、标准先行,试点突破及地方主责,协同推进四项内容。其中,从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发展改革来看,育人培养体系的建设应通过优化教育体制,转变以内容输出为载体的教育思想,重点从提升职业人才综合素养、优化课程教学体系、调整阶段性教育战略及深化职业教育多元融合等角度,构建职业教育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基于多管齐下的协同育人教育策略,提升各个阶段职业教育内容衔接紧密性,满足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与育人培养的多元化需求。提质培优背景下的高职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则应秉承提升职业人才职业技能应用能力、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实训、推进多元教育合作及强化人才就业、创业发展竞争力等进行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充分按照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相关要求,加强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成果转化,为现代农业技术人才未来教育发展及就业发展提供多个层面的教育保障,突破传统单一化教育模式对于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内容限制,以提升职业人才专业素养、文化素质及道德思想品质为根本内容,循序渐进地做好提质培优的教育改革发展。另外,提质培优背景下的高职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要建立长效化的职业教育工作机制,基于对继续教育育人理念的运用,推进职业教育工作的一体化串联,提升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对于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解决职业教育尾大不掉的问题,为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稳步推进指明新的方向。

二、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载体

(一)完备的现代农业技术人才教育实训体系

《计划》内容在重点任务的第四部分提到“研制职业教育产教对接谱系图,指导优化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重点服务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遴选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城市,推动试点城市建设开放型、共享型、智慧型实训基地。”由此可见,提升职业人才的实训能力,是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应在完善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为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多方面的岗位实训教育支持,创造职业人才岗位实训工作机遇,通过对产教融合及现代学徒制的有效运用,深化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教育实训的育人互补,实现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扁平化与平衡化推进,帮助职业人才积累丰富的岗位工作实训经验,拓宽职业人才农业知识学习视野,改变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对于理论知识内容的单方面依赖。完备的农业技术人才教育实训体系建设,亦是提质培优背景下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对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及育人有效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数字化与信息化的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平台

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2.0建设行动,亦是《计划》的重点内容,对于全面落实提质培优教育要求具有深远影响[1]。提质培优背景下的高职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同样要依托数字化、信息化教育资源、技术应用,提升育人培养的教育工作质量,减轻职业人才、教师教育、学习工作负担,增强阶段性的教育工作有效性,实现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推进。因此,高职院校应在数字化与信息化建设方面,积极做好针对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教育资源挖掘,并构建完善的教育数据信息库,通过对大数据、数字媒体技术等内容的运用,补齐现代农业技术人才的教育短板,发挥提质培优的教育改革核心优势,保证各个阶段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工作效率与教育时效性,为高职院校更好地在提质培优背景下保持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优势夯实基础。此外,数字化与信息化的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平台搭建,提升高职院校育人培养教育的内容前瞻性,让教师能持续深化对于农业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了解,保证高职院校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教育决策的科学性,为高职院校更好地深化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多元融合发展做好充分铺垫。

三、基于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方向

(一)优化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提质培优中的“提质”,并非单方面强调对某一阶段教育质量的提升,而是要将“提质”教育概念贯穿于高职院校育人培养体系建设的全过程。所以,为更好满足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需求,落实提质培优教育改革发展的系统要求,高职院校要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多元化教育平台,深化对重点教育内容的挖掘。提质培优背景下的高职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则应简化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流程,采用先开展实践操作,再进行理论内容学习分析及学习研究的策略进行教育改革,让职业人才能在实践过程中熟练掌握多种职业技能,改变以往农业职业人才专业技能应用能力不足的基本状况,使现代农业技术人才能发挥自身的专业学习优势。以此,实现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多元循环,保障高职院校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二)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学研发展

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学研发展,是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院校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企业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计划》内容也对企业引领职业教育进行多次提及。由此可见,深化企业与职业院校的教育合作发展,亦是未来落实提质培优教育改革要求的内在驱动力。职业院校与企业教育合作发展,应采取教育精简战略,进一步利用相对简单的教育概念进行教育渗透,让职业人才能对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学习认识,并将基础知识概念转变为专业知识内容,通过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教育实践支持,提升高职院校在提质培优背景下的现代农业技术人才教育培养能力。此外,在深化职业院校与企业教育合作发展的道路上,高职院校应秉承教育创新思维,做好对多个不同发展合作路径的探索,将1+x证书制度及跨学科协同教育机制等内容,融入现代农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持续做好对教育合作发展体系的完善。

四、新时期基于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策略

(一)推进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思政教育创新

《计划》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新要求,创新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模式,是《计划》中实现提质培优教育目标的重点任务之一。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做好对现代农业技术人才的思政教育改革,提升现代农业技术人才个人的道德思想品质及夯实政治信仰,强化现代农业技术人才的思想觉悟及思想领悟能力,让农业技术人才能从更为宏观的教育看待问题,增强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在社会发展建设中的奉献能力,进一步以提升我国农业发展体系建设为核心,完善现代农业技术人才的思政教育服务体系[2]。其中,为更好保持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思政教育工作前瞻性,高职院校应积极做好思政教育课程教学引入,基于课程思政教学思路,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基础学科、专业学科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重点提升思政教育内容的教学渗透能力,实现现代农业技术人才思政教育的协同开展,使现代农业技术人才能成为端稳“中国饭碗” 、守护粮食安全的领路人与先行者[3]。

(二)加强职业技能与职业培训一体化建设

职业技能与职业培训的双融合教育发展,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基石。高职院校的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应从提升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及深化职业培训教育引导两个方面进行教育布局。譬如,高职院校可以运用1+x证书制度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增强职业人才对于各类农业知识的专业储备,拓展职业人才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帮助职业人才逐步地提升个人发展层次。其中,高职院校应积极做好多元化的教育引领,在加强职业技能与职业培训一体化建设方面,为教师提供系统化的教育支持,并定期开展校内的教育学术研讨,基于将高职院校部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教育成果,让职业人才能提前针对部分行业前瞻技术及前瞻信息内容进行了解,解决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教育工作内容滞后问题,让职业技能与职业培训的开展能处于同等高度。从而,为高职院校职业技能与职业培训的一体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充分依托职业技能与职业培训的一体化融合,构建提质培优背景下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新机制。

(三)搭建高职与企业多元合作发展平台

长期以来,深化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教育合作发展,始终是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内容研究的重点方向。提质培优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同样要基于校企合作教育实践体系,实现教育工作的高水平推进[4]。因此,高职院校应在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搭建多元合作的教育发展平台,提升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教育合作能力,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教育发展合作面向更多层面进行拓展。譬如,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学术科研及产品开发,为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多方面的教育资源支持,通过将企业产品开发技术资源及产业资源面向高职院校进行导入,提升高职院校对现代农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能力,弥补职业人才在农业知识及专业知识学习方面的薄弱项,持续挖掘职业人才专业潜力,并在企业开展教育合作的过程中,培养职业人才岗位工作的钻研、创新精神,让现代农业技术人才能胜任更多的工作岗位,实现对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就业、创业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深化高职的职业教育队伍建设

强化职业院校校长队伍建设,完善选拔任用机制,是《计划》中重点任务部分提出的教育改革目标之一。高职院校的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也基于管理队伍及教师队伍建设,做好对职业教育工作质量的稳步提升。其中,高职院校管理队伍及教师队伍的建设,应在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榜样力量,将具有一定教育亲和力教师安排到相应的职业教育工作岗位,提升教师与职业人才之间的教育互动能力,加深高职院校管理人员与教师对职业人才的了解,拉近教师与职业人才的教育关系,让职业人才能针对教师、教育管理人员的优秀个人品质进行学习与传承,深化各个阶段教师的教育工作影响力。所以,深化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队伍建设,也是实现提质培优教育工作目标的有效方式,对于更好地完善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5]。另外,深化高职院校职业教育队伍建设,要完善对教师的教育培训与考核机制,重点学生对于教师的印象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作为教师教育考核的评价标准,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情感纽带,使教师的言传身教能让现代农业技术人才终身受益。

(五)拓展高职院校国际化的教育发展视野

推进职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教育发展,拓展高职院校国际化的教育发展视野,是提质培优教育改革的重要推手。高职院校应定期组织开展国际的学术讨论活动,通过吸纳国外的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经验,逐步填补高职院校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内容空缺,并有针对性地做好面向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教育设计,采取国外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教育工作模式,积极开展多方面的课程教学试点,根据教育试点成果及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分析各项教学方案及教学策略应用的可行性。从而,让高职院校的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不再局限于满足阶段性的人才教育需求,而是能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推进提质培优的人才培养改革。此外,拓展高职院校国际化的教育发展视野,同样为高职院校深化教育合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高职院校可以借助国外的教育资源,补充及更新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内容,通过积极开展多元互动交流,丰富对现代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经验。以此,实现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院校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高质量推进的育人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提质培优背景下的高职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应按照《计划》的教育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工作决策,通过加强教育合作发展、完善教育协同体系等多种方式,实现高职院校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稳步推进,充分满足新时代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多方面需求,使高职院校能依托提质培优的教育发展体系,持续做好对现代农业技术人才教育培养有效性的强化。

猜你喜欢

提质现代农业育人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为城市提质而歌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新疆:医保由“扩面”向“提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