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04-20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谱系中国共产党精神

张 博 汪 洋 邹 欢

(东莞理工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6-12-07)[2023-08-10],据共产党员网:https://news.12371.cn/2016/12/08/ARTI1481194922295483.s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内容相容,具备了融入教育开展的可行性,但在实际融入教育开展过程中在客体因素、主体因素、介体因素、环体因素等方面存在困境。因此,本文立足时代发展需要,探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成因,以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坚定大学生政治立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以此彰显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在育人过程中的当代价值。

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在目标上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一致性的,在内容上它们两者之间是存在融合的,从目标和内容两个方面找到它们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和相通处,这也为开展融入教育具备的可行性奠定了基础。

(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

首先,弘扬和传承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品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所传达的坚定理想信念,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炽热情怀,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等都会对学生感染和产生深刻的影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赓续红色血脉,能够培养学生继承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品质,将这些优良的品质运用到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促进其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其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不是单方位的,而是多角度,全方位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与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1],能够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意识进行培养,激励青年大学生爱国奋斗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奋斗。

(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容

第一,世界观教育。进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主要就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2]。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下逐渐凝结而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好这样宝贵的精神富,开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教育,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激励和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可在指导实践过程中运用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精神力量激励自己,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斗。

第二,政治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政治观教育的内容之一,党在持续推动国家事业前进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等,充分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精神。由此可见在政治观教育上,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相融具有耦合性。

第三,人生观教育。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内涵看来,党在长时期的非常艰苦的奋斗中,矢志以“信念坚定,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尚不奢华,埋头苦干,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不断向前进,同时也凝聚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的情感基础。由此来看,在人生观教育方面两者具有契合点。

第四,法治观教育。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在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中,始终保持严守纪律的精神品质和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如在红军长征途中,我们秉承“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同甘共苦,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严守军纪,始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取得长征的最终胜利。高校应在严守纪律和恪守规范的英雄人物事迹中去提炼法制教育的素材,以这种严守纪律和服务群众的优良传统作风来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育[3]。

第五,道德观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比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精神蕴含着无私奉献的道德品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蕴藏着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可见道德观教育是两者的共通内容。

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对问题困境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取得更好的融入教育效果。本研究选取了国内4所高校,对以上高校教师和在校大学生分别开展访谈及问卷调查。经过访谈和数据统计显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高校已开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教育,总体教育效果良好。在调研中发现多数师生能够认知和了解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内涵。在问及“以下属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是”,89.31%的学生认为包含“红船精神”,95.66%的学生认为包含“延安精神”,97.69%的学生认为包含“长征精神”,在对教师开展“请您谈谈您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理解”的访谈中,均能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内涵。由此可见,大部分师生能够认识和了解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所涵盖的具体内容。同时通过调研可以看到,高校注重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教育。调查显示,其中76.88%的学生所在的高校非常重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表示“同意”;91.4%的学生认为了解或学习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学校相关课程”;93.35%的学生表示学校的宣传栏、条幅和墙报有涉及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内容,97.69%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或教师有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课堂教学中;在访谈过程中,教师肯定了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在课堂教学中也会融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知识教育。此外,在问及“您是否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学习和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相关内容”53.47%的学生表示“能学到大量知识”,在问及“您是否在学生社区的教育活动中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相关内容”52.31%的学生表示“能学到大量知识”。可见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效。

第二,虽然高校已开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部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认识不足,以偏概全。在问及“您对中国共产精神谱系的了解程度”时16.76%的学生认为“非常了解”。其次,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教育程度较低。在问及“贵校或院系、班级及学生社区会不会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进行宣传或者开展讲座”时,57.51%的学生认为“经常开展”;41.04%的学生认为“偶尔会”;0.87%的学生认为“从来不会”,92.49%的学生认为对了解或学习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影响最大的是社会氛围,而不是校园氛围,可见高校并不能经常性地开展中国共产党更精神谱系融入教育,教育程度仍然不高。再次,以课程教学为主的单一的融入教育形式。91.4%的学生认为了解或学习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学校相关课程”,80.92%的学生认为所在高校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主要是课堂教学。

三、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原因

高校目前开展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大学生个人自身方面的客体因素影响,也有来自学校、教育工作者、课堂等主体、环体等方面的因素影响。

(一)客体因素:高校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教育认同感低

党历经近百年奋斗历程而相继凝结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这一精神的激励下伟大的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和发展。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青年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具有能动性,并非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在当代社会信息化和市场经济化的条件下,社会充斥着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如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等不良思想,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与精神需要呈现矛盾,在价值观念上也呈现差异性,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实用性。大学生价值取向实用性中难免会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教育的认同感。他们将申请入党或思政、党课学习所需,学分、成绩及格等学习取向作为接受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内心深处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教育的认同低,也缺乏对学习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共鸣。

(二)主体因素:融入教育方法陈旧,效果不佳

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上因循守旧,部分教师固守的灌输式的老套教育方法,未能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育,从学生的角度寻找融入教育的契合点,并根据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变化,从学生自身实际特点出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他们在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具体内容在进行课堂讲授时多是一笔带过或简略介绍,少有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内容教育有计划地、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融入相对应的课程教学中。尽管目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上一直在积极改进,但在课堂中师生互动缺乏,无活力的灌输为主的单一教育教学方式依然没有改变,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教育并未真正有效实现育人的教学目标。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加深青年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但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教育产生反感和抵触心理,无法真正入脑入心。此外,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常常也只是被应用到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当中,而其他形式的教育不多。把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两个层面来进行,第二课堂是相对于我们第一课堂的补充拓展和延伸,主要是教师、学生和课堂,第二课堂的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相对于第一课堂的固定地点和固定时间,在实际的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开展的活动性教育形式并不多。

(三)介体因素:校本教育资源缺乏,教育乏力

目前在高校供参观和学习的红色文化资源并不多,思想政治理论必修教材中鲜少见关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系统学习内容,更多的是一些零散内容。关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教育的专业教材和选修课程也很少,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开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融入教育重视程度缺乏。思政专任教师和辅导员是学生最好的知心朋友和老师,更好地发挥思政专任教师和辅导员主体力量,可以更好地把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然而部分高校专任教师平时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领域的科研研究专注不够,辅导员承担着繁重的学生管理与服务的工作,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挖掘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运用,自然而然也不会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与实际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工作更好地相融。这使得在日常学生教育服务与管理工作中融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教育重要性的定位不突出。尽管学校为了促进学生素养提升,开展了实践活动,但实践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缺乏特色,存在趋同化现象。另外,在必要规划和目的上,高校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教育的实践活动开展是缺乏的,很多实践活动目的和意义并不明确,在前期活动开展时并没有合理的规划和计划,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四)环体因素:红色文化氛围不浓,影响力弱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4]。校园文化有效融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有利于涵养和营造充满正能量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人才的培养也是有重要作用的。以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为主题的校园红色文化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高校举办的很少,娱乐性和大众性的活动是不少的,只是偶尔在某些特定时间节点才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为主题的文化氛围在校园中鲜少形成。并且,依托各类官方媒体平台,如校园网、微博、微信、校报、电台等,校内宣传栏、电子屏、横幅等室外户外宣传设施,进行宣传的阵地,存在宣传信息更新不及时,内容不多,以及形式主义倾向[5]。

结语

综上所述,将中国共产党精神普系的内容贯通到学生的思想观念当中,为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为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和创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将其逐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能够不断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创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建立健全教学模式,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

猜你喜欢

谱系中国共产党精神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神族谱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