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众聚集场所灭火救援中疏散救人的对策

2023-04-20李思佳

今日消防 2023年3期
关键词:灭火救援

李思佳

摘要:公众聚集场所如果发生火灾事故,会引发群体性伤亡事件。基于灭火救援任务要求,消防员必须在短时间内疏散解救被困人员。基于此,着重分析公众聚集场所灭火救援策略,尤其是疏散救人的方法,提出针对性处理对策,希望对降低火灾事故的人员伤亡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公众聚集场所;灭火救援;疏散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3)03-0079-03

近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公众聚集场所规模持续扩大。由于公众聚集场所具有特殊性,尤其表现在消防安全管理要求方面,所以需要提出规范性、强制性的消防规定,来维护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火灾事故发生后,消防员要及时控制火势,减少群体性伤亡事件的发生[1]。然而,部分公众聚集场所在日常经营中,着重关注经济效益,不太重视消防安全管理,从而导致火灾隐患比较大、比较多。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事故,不仅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还有可能会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在公众聚集场所火灾救援中,首先要疏散人群,降低人员伤亡率。所以,分析探究公众聚集场所疏散救人对策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群体性伤亡事件原因

公众聚集场所火灾事故发生后,极可能引发群体性伤亡事件。所以,灭火救援任务在于短时间内疏散抢救被困人员。深入分析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群体性伤亡事故的原因,能够为制定疏散救人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1.1  火灾烟气毒害

按照统计数据显示,火灾伤亡事故原因中,以烟气中毒的伤亡率为最高。由于公共场所通常存在大量可燃物,在火灾发生时,极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比如一氧化碳、氰化氢、氯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聚集在场所内很难消散,会通过孔洞、竖井扩散到其他区域,导致公共场所整体空间充满有毒烟气,弥漫在安全通道内,增加人员疏散逃生难度。由于火灾烟气危险性大,会导致被困人员出现缺氧窒息、中毒麻痹、咽喉刺激等,对环境产生减光、高温等不良影响,危害大。

1.2  疏散通道不畅通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火灾事故发生时的唯一逃生通道,也是消防人员灭火救援的重要通道,因此必须确保通道畅通[2]。但是部分经营人员违反国家规定要求,在疏散通道内摆放柜台、物资等,造成通道通行障碍。当发生火灾事故时,无法及时疏散场所内聚集的人群,极易引发群体性伤亡事件。比如某商业综合体建筑发生大型火灾事故,就是由于疏散通道不通畅,致使内部人员疏散不及时,最终导致上百人伤亡。

1.3  疏散救援效率低

人员密集场所必须制定应急预案,同时做好日常火灾消防演练工作。保证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能够有效组织人群疏散逃生,减少人员伤亡率。然而,通过调查公众聚集场所实际运营情况可知,消防安全方面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情况非常多,部分公共场所并未制定完善的应急疏散预案,还有的即使编制了应急预案也只是停留在书面上,并未实际组织人员开展消防演练,因此公共场所经营人员不太熟悉疏散逃生路线,当发生火灾事故时,无法快速组织内部人群疏散,极易造成不良后果。

1.4  自救逃生知识、技能不足

火灾事故发生时,群众缺乏自救知识与逃生技能也是导致群体性伤亡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当发生火灾事故后,由于多数群众不了解安全逃生路线,也不懂得自救方法,容易发生意外伤亡事件。一些人员被火灾困在高层,会选择跳楼方式逃生,极易危害生命安全。一些被困人员在逃生时,没有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缺乏简单防护处理,造成吸入烟气后窒息的悲剧。

2 灭火救援中的疏散救人对策

2.1  制定应急疏散方案

公众聚集场所通常是消防重点单位,制定灭火预案时,必须注重应急疏散救人预案的编制,日常开展消防演练活动。火灾事故发生后,有序组织人员疏散逃生,以降低事故伤亡率。对于公众聚集场所的管理人员,必須熟知应急预案:第一,组织人员疏散:设置广播组、疏散组、警戒救护组,明确不同组人员的职责。第二,现场指挥人员疏散:由场所领导、安保人员负责。等到消防队到场后,再参与救援指挥。第三,掌握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分布情况。第四,明确疏散路线,选择直通室外的最短通道,减少交叉人流、对面人流,优先选择烟气未弥散的通道。第五,疏散救人时,需要科学调度消防车辆、装备。

2.2  注重第一出动,集中调集力量

集中调集力量,根据应急疏散救人要求,明确各方协同力量,一次性调集到火灾现场。公共场所的人员密集,疏散难度大,如果在营业时间内发生火灾事故,消防人员到场之后需要第一时间疏散和抢救被困人员。所以,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事故,需要在极短时间内调集消防力量,从而形成强大的灭火救援队伍,全面落实第一出动。在调集灭火救援力量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按照预案要求,调集各方消防力量;第二,调集多种技术、装备,以疏散救人装备为主。第三,集中调集灭火救援协同力量[3]。

2.3  密切侦察火情

消防人员到达火灾现场之后,应当快速且高效地完成疏散救援任务,先要密切侦察火情,掌握火场被困人员数量、分布、可利用地形、疏散通道情况等,确保决策制定参考的准确性。第一,火情侦察内容。首先,明确火源位置、扩散方向;其次,明确人员被困情况,包括位置、数量、与疏散通道的距离等;再次,明确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性,是否被烟火封锁,以及场所内带电设备的分布情况。如果有带电设备,则及时切断电源,落实预控措施。最后,还应当掌握火灾场所建筑结构、灭火排烟情况,保证各类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比如消防给水系统。同时掌握消防电梯运行状态,场所内是否具备救生设施。第二,火情侦察方法。首先,外部观察。密切观察火灾事故外部情况,明确火势程度。其次,内部侦察。组建侦察小组,每组不少于3人,由1名指挥员、2名消防员组成,携带侦察装备与器材进入火场,比如使用热视仪侦察火情,搜索被困人员。最后,通过内部消防控制中心密切监测火势发展,明确火情蔓延情况。

2.4  注重火场排烟

发生火灾事故时,采用科学的排烟措施,具体如下:第一,用固定设施排烟。按照建筑高度、规模、使用性质,采用不同排烟方式。①手动、自动明排烟设施。在公共场所内部,消防电梯、防烟楼梯的前室位置,设置排烟竖井、排烟口。开启排烟口后,可以自动启动排烟风机,自动排除烟气。②机械加压送风法。向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等区域送风,避免烟气逸散到楼梯间,确保救援人员可以及时开启疏散门,为疏散、逃生提供便利。第二,自然排烟。利用建筑排烟竖井、消防电梯的顶部排烟口,及时排出高温烟气。内部着火时,开启门窗排烟口,有利于排烟。开启上风向下窗、下风向上窗,借助风力加快排烟速度。以此种方式排烟,能够避免高温烟气逸散至其他位置,控制烟火蔓延范围。第三,喷雾水流排烟。通过喷雾水枪,喷射雾状水流,加强排烟效果,属于高效的排烟方式。利用喷雾水流排烟可以提升灭火速度,降低高温烟气危害,以免烟气危害消防人员和被困人员。排烟时,将喷雾水枪设置在进风位置,下风面为排烟口,排烟口周边加大水枪保护。第四,机械排烟。为了加强排烟效果,消防人员应用移动式设备,比如排烟车、排风机,加速内部排烟。移动排烟设备的机动性优势显著,可以根据现场烟气扩散变化科学布置设备。然而,排烟车的排烟管长度超限,无法应用到高楼层排烟处理中。通过移动排烟机械排烟时,应避免排烟口热气引燃周边可燃物,配置灭火力量进行防护。

2.5  注重水枪掩护,开设疏散通道

为了保证被困人员及时有效疏散,疏散救人过程必须设置水枪保护,开设疏散救人通道。使用建筑内部消火栓出水枪掩护,每个救援小组应当配置1支水枪。当同时应用多个水枪掩护时,则要考虑消防供水压力,以免出现供水中断问题。当烟氣封锁室内通道、安全出口时,阻碍消防人员的救援行动,应当采取外攻疏散、救援行动,以消防水炮、水枪结合的方式,开设疏散救援通道,确保疏散救援的顺利性。无论是建筑内部给水系统还是消防水炮,都要保证掩护水枪供水的连续性。如果供水中断,则会阻碍疏散救援行动,还可能会导致灭火救援人员伤亡。

2.6  以多种方式搜寻被困人员

公众聚集场所营业过程中如果发生火灾事故,则会困住大量人群,被困人员搜寻与救援难度较大。在灭火救援过程中,消防人员要及时建立救援小组,以多种手段方式开展搜寻工作。第一,询问知情人,了解被困人员数量、位置、被困情况、搜寻通道等。第二,派遣侦察小组,按照掌握的情况到各区域搜寻被困人员,仔细查找容易躲藏的地方,比如墙角、床下、卫生间等。第三,使用生命探测器、热视仪搜寻火场被困人员,提升查找效率。必要时可以派遣搜救犬查找被困人员。

2.7  采用多种疏散救人方法

在公众聚集场所灭火救援中,必须遵循“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组织精干力量使用先进技术装备,以最短时间救援被困人员。第一,引导疏散。首先启动应急广播系统,指导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公众聚集场所负责人应当按照应急预案开展疏散工作。消防人员通过指挥车、扩音设备喊话,稳定被困人员的心理情绪,组成救援小组深入火场,引导被困人员通过疏散楼梯、消防电梯转移到安全区域。必要时要对被困人员实行简单防护。第二,救助疏散。若被困人员没有行动能力,例如受伤人员、老弱病幼群体,要采用抬、背救助法。对于短时间内无法疏散的人群,应给予简单防护面具,同时在外部使用软梯、消防梯、举高消防车等引导被困人员逃生。当被困人员所处楼层较低时,可抛救生绳索自救。烟火封堵疏散楼梯时,消防人员使用水枪掩护,开设救生通道。第三,紧急避险疏散。烟火严重封堵疏散通道,无法实施外部救人措施时,可采用电话通知或喊话方式,引导被困人员转移到邻近建筑物平台、屋顶、避难层等安全区域,之后使用举高车、直升机救援被困人员。针对高层民用建筑火灾,要将被困人员引导到横向疏散阳台、天桥、连廊等位置,通过疏散通道将被困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之后经由室内楼梯或消防电梯将被困人员疏散到地面。当被困人员处于烟火包围圈内时,应当分批次救援,采用接力方式将被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缩短被困人员在危险区域的停留时间,之后采取其他措施救援被困人员。

2.8  落实制度规定,注重日常防火管理

公众聚集场所必须注重日常防火管理,制定科学的用火用电管理制度、紧急安全疏散方案,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公众聚集场所,也不能在营业时间检修设备,开展电气焊和油漆粉刷等作业。在非营业时间进行设备检修与安装、焊接切割操作时,应当严格审批和落实防火措施。电气产品使用时,必须满足防火安全要求,及时切断电源。管理人员做好值班检查,全面落实防火安全责任机制,注重安全巡视检查与记录,及时发现隐藏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3 疏散救人行动要求

在公众聚集场所中开展灭火救援行动时,疏散救人是危险性较高的工作,为了高效完成疏散救人任务,必须加强救援人员的责任感,使其具备过硬的业务技能,熟练操作多种专业的消防技术装备。同时要注重消防人员安全防护,落实集中、统一指挥,组织各方协同配合,采取多种疏散救援方法,确保火场供水不间断。应注重夜间应急力量配置,确保第一时间扑救火灾事故,组织和引导人员安全疏散。高层公众聚集场所应当配置救生器,要求保卫人员熟悉整个应急预案程序,确保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紧急状态,确保灭火救援工作的有序性,降低火灾损失。日常要注重落实灭火设施、消防设施维护,公众聚集场所火灾蔓延速度快,救援难度大,因此必须配置自动报警与灭火设施。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可知,参考场所防火要求,设置自动喷水灭火设备、火灾报警系统、消防给水系统。针对固定安装的消防设施,必须由专业人员管理并定期开展检查与维修。承接消防设施安装的单位应当组织公众聚集场所负责人与员工参与消防设施管理与操作培训,使其掌握消防设施操作使用方法。

4 结语

綜上所述,公众聚集场所的人员密集度较高,增加了疏散救援的复杂度,因此对消防人员专业技术要求高,消防人员必须具备良好专业素质,能够与被困人员良好配合。同时,公众聚集场所必须注重日常火灾模拟演练,使群众掌握逃生自救知识,从而降低火灾事故损失。

参考文献:

[1]玛格乐.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中室内消防设施的运用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22,8(3):93-95.

[2]何锋.消防模拟演练系统在大型商业综合体灭火救援中的应用[J].城市与减灾,2022,25(1):40-43.

[3]曾勇.云梯消防车在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2,17(1):207-208.

Countermeasures for evacuating and rescuing people

in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in public gathering places

Li Sijia

(Heping District Fire and Rescue Brigade of Tianjin, Tianjin 300041)

Abstract:If a fire occurs in a public gathering place, it will cause mass casualtie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tasks, firefighters must evacuate and rescue trapped people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focuses on analyzing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strategies in public gathering places, especially the methods of evacuating and saving people, and proposes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hoping to help reduce the casualty rate of fire accidents.

Keywords:public gathering place;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evacuation

猜你喜欢

灭火救援
浅谈如何做好消防灭火救援工作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危化品火灾主要特点及灭火救援应对策
浅谈如何强化灭火救援战斗中的安全防护
浅谈全面强化基层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的措施
浅谈强化基层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能力建设的对策
浅谈如何提高中队灭火救援战斗力
浅析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的实战化建设
玻璃幕墙的火灾危险性及对灭火救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