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特征、时代意蕴与逻辑构建
2023-04-20王超堵文静钱江涵
王超 堵文静 钱江涵
[摘要]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中国之治”的重要内容。高职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影响深远,不可替代,其多元、跨界、开放等鲜明特征倒逼学校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要从“单治”向“共治”的转变、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型、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化、从“经验”向“科学”的转换,深刻把握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特征;要从教育强国战略下的内容与选择、“双高计划”引领下的特色与创新、类型层次视域下的实然与必然等维度,深入理解高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意蕴;要从治理理念价值重塑、治理形态一体协同、治理效能内外评价、治理方式数字转型、治理制度基础支撑五个层面,对高职院校治理体系进行“五位一體”的逻辑构建。
[关键词]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教育现代化;类型教育
[作者简介]王超(1982- ),男,江苏宜兴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堵文静(1988- ),女,江苏宜兴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钱江涵(1992- ),女,江苏宜兴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博士。(江苏 无锡 2142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五育融合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SJB0456,项目主持人:堵文静)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08-0034-0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制度和能力两个层面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内涵。随着高职教育迈入新时代,不论在宏观、中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都是其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当前,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不完备、治理内涵不明晰、治理能力不充分、治理制度不健全是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难题和关键挑战。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时代意蕴,并以创新思维逻辑构建治理体系,这不仅是整体化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更是实现办学理念现代化演进、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必由之路。
一、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特征
(一)从“单治”向“共治”的转变
“统治”一词的基本特征是单一中心的制度建构,其实施主体、倚仗基础、过程手段都与“治理”存在差别,带有明显的强制性特征。现代社会语境下的“治理”指多方合作,并且通过一种伙伴式的契约关系共同维持其多向互动。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产业结构转型为目标,类型特色鲜明,融合特征明显。为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在横向维度上不断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等的合作,加快形成以集团化办学、联盟式合作为特征的多元主体办学模式,在治理结构上体现出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施行,产教融合从制度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政行校企”多元合作运行机制由浅入深、由松到紧、日趋完善,这也意味着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学标准、共同实施专业课程教学的共治模式成为职业教育适应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和必由之路。
(二)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型
封闭式教育是学校与社会联系少,处于一种“闭门造车”隔绝化状态的教育,治理层面往往只考虑内部系统单一维度的管理。高职教育作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类型教育,支持不同群体开展先学习再就业、先就业再学习、边就业边学习等学习就业互相促进的方式,从而营造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面向社会的跨界教育、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面向世界的合作教育,因此,高职院校更需要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学校治理,理念上不断向开放的教育转变,更加坚定以人民为中心,推进职业教育的普惠化、终身化、国际化。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学资源不断拓展与丰富,创新建立新型教学空间与形态,为教育的开放治理拓展有效渠道。
(三)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化
“民惟邦本”最早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如干之于树,根之于木”①,这是古代治国理政的核心思想之一。学校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倡导“以生为本”,要把“流程式”的管理转化为“人本化”的服务。无论是校园校舍、生活餐饮、教学场地等硬件设施建设,还是课程体系、育人模式、教学评价等软性指标设计,都要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精细化的服务。教育治理的根本是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因此,在教学方式、就业创业、心理疏导等教学管理工作中,要更加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质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服务发展,努力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有利环境和舒适空间,始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追求,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同时,服务意识既是学校治理方式的变革,更是以服务为核心的价值转变,有利于推动师生以主人翁的姿态表达更多想法和建议,以双向的互动激发师生参与治理的强大动能。
(四)从“经验”向“科学”的转换
经验主义在认识问题上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影响着高职院校治理内在动力和理论逻辑的呈现。高职院校如果一味地追求招生规模化办学带来的“赚钱效应”,则容易忽视教学的质量主体意识和学生的就业面向;片面强调专业开设的显性指标,则容易忽视专业群建设的逻辑结构和动态更新;单纯偏重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则容易忽视选修课、通识课、人文课的课程融合设计和系统架构,这些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恰恰是过度满足于成功经验主义的做法,依赖办学的已有习惯和墨守成规所造成的。随着职业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把科学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等融入治理过程,总结提炼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死”数据的“活”用,把基于事实数据的分析作为科学决策的基础,把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规划作为重中之重。同时,高职院校基于问题导向、成果导向,注重高职教育规律的研究和方法路径的获取,在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为科学化的管理提供了深层次的逻辑支撑。
二、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时代意蕴
(一)教育强国战略下的内容与选择
1.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不可或缺、根本保障。《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构建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学校办学法律支持体系”,“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常态化,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监管机制”。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既有“高等”的特征,又有“职业”的特性,相较于其他任何教育类型,更需跨界、更趋多元、更加复杂,需要在体系化的结构和多要素的内容方面完善治理。基于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新时代背景,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的改革创新更能体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特色与亮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教育现代化重点面向高标准的教育目标、创新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转型的教育体系、依法治教的治理能力四个关键方面。关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看似无形,但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并调动着广大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法治化、制度化、结构化的治理体系建设,为教育思想观念、教学组织开展、管理运行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根本保障,其成功经验与创新做法成为“中国之治”改革的呼应,顺应时代的发展。
2.全球化治理的必由之路:大国担当、必然选择。全球教育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之一,包括教育理念的创新、教育标准的制定、教育目标的确立、教育质量的监测及教育合作交流等内容。2022年,习近平主席向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致贺信时强调指出:“中国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方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互学互鉴、共建共享,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为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力量。”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经历了从单向“引进来”到逐步“走出去”的历史性转变,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助力。中国职业教育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紧密结合对外开放战略部署及“一带一路”建设,通过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建立职教发展联盟、实施职教合作计划等举措,以中国经验贡献教育新理念的形成和新标准的实施,为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中国教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这既是中国使命,也是中国担当,更是由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二)“双高计划”引领下的特色与创新
1.“双高”建设:先进理念、标准输出。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关联“双高计划”的价值维度是保障学校以现代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导向。作为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先手棋”,“双高计划”着眼于支持一批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启动,引领改革,支撑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职教样板。“双高计划”明确提出了提升学校治理水平的关键内容,要求健全内部治理体系,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体系,形成学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虽然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高职教育在完善教育类型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效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高职院治理体系的创新构建将充分瞄准世界职业教育的深刻变革,结合经济、社会以及学校自身发展实际,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形成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向世界展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标准,不断提升中国职教的国际竞争力与话语权。
2.专业群本体形态:共同演进、相互作用。专业群是围绕产业链升级,将不同专业组合而成的一个集合。专业群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支柱产业的同时,强调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共管。专业群的建设不能囿于传统“产业—专业—就业”的线性行动逻辑,而是需要构建内外协同联动的行为逻辑。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专业群的建构也要紧跟步伐,紧密契合,同时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林克松基于“共演理论”认为,专业群建设与治理体系改革相互嵌入、互相作用,两者存在反馈机制和相互适应,在结构、制度、方法、价值、运行等要素方面存在高度的耦合性、兼容性和共促性。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基于校企多元主体的协同育人、基于课程相关穿插的跨界式教学、基于优化建设路径的上下部门联动等理念,都为治理体系的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拓展空间。同时,治理体系现代化也为专业群建设提供了外部驱动和行动保障,两者共同演进下的内涵特征与文化培育也将赋予高职院校治理新的时代意蕴。
(三)类型层次视域下的实然与必然
1.高等职业教育的实然发展:类型特色、融合应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迫切需要由政府举办向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内涵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向企业社会参与的类型教育转变。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受到层次、类型等模糊定位冲突,以及中专升格高职后机制层面的滞后,加之校企合作过程中理念冲突、制度瓶颈、供需矛盾等现实困境的影响,学校治理工作停滞不前,缺乏持久的动力和坚定改革的魄力。部分高职院校的内部机构功能设置不全,二级管理机制不尽完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在治理体系上的改革突破与实践探索,将“多元”办学、“双元”育人、“双创”应用、“双师”发展等理念有机融入治理体系全过程,这是类型层次视域下高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2.现代职教体系的必然追求:横向融通、纵向贯通。“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并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指明了我国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关键突破点所在。”②类型层次视域下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虽然属于相同层次的不同类型,但囿于职业教育是“末端教育”的长期偏见,职业教育不断向本科“高端教育”寻求联系,高职本科“3+2”“4+0”贯通式培养体系日渐成熟。现代职教体系的建立基于人民群众多样性的职业教育需求,不断适应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而形成由中职、高职、职业本科甚至专业研究生阶段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纵向贯通。高职教育处于现代职教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但目前仍然普遍缺乏与之配套的关键制度。建立与现代职教体系相适应的治理結构和关键制度时要注意,制度的设计不是学制层面的简单增设,而是横纵间的密切互动与扩散的交融。对学校而言,单一高职教育的治理体系已不再是唯一目标,面向中国特色现代职教体系的现代化治理才是必然追求,这也是高职院校类型与层次双重特征下的特质体现。
三、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的逻辑构建
(一)治理理念的价值塑造
1.党的领导:上下统领民主管理。价值理念作为治理体系的观念形态,处于开端,贯穿始终。高职院校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和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抓改革、促转型、强特色、建制度、提效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融入学校治理的全过程。要聚焦民主治校,完善建立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材选用委员会等机构,充分发挥教代会、学代会以及各类群团组织在学校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有效拓展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形式与渠道,构建起“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格局。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出台二级机构设置办法,创新“以群建院”模式改革,扩大二级学院管理的自主权,破解“有名无权”的尴尬境况,推动二级学院由日常教学管理单位向实体化运行的办学单位转型,形成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内控机制。
2.文化建设:构建核心理念体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高职院校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就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种源自内在的动力、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更是凝聚力量、催人奋进、追求卓越的一面旗帜。高职院校在长期办学中积淀的地域性、职业性、融合性特征,驱使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互、与传统优秀文化交汇、与地域特色文化交融、与世界技艺文化交叉。有别于其他形式的教育,高职院校更需要从源头进行治理,规范主体行为和边界范畴,从而成为地方特色文化繁荣发展的示范引领者,成为服务企业技术进步的有力贡献者。在教学和管理中,要将文化要素有机融入育人全过程,激发广大师生的艺术创造力,将优秀的文化元素融入作品创作,让师生成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的同时,更要让文化建设站上高职院校治理的高位。特别是以艺术类专业为重点的特色高职院校,要积极利用人才集聚等资源优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手工技艺,构建文化传承体系,为地方特色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二)治理形态的一体协同
1.“五育”融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五育”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基于“五育”融合的创新实践,并不是五个元素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通过合适的载体和机制使其串联、渗透与交融。因此,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逻辑构建应更加关注德智体美劳五要素从系统、主体、机制、评价、平台等维度的有机串联与一体化构建,建立健全各行为主体间的沟通、融合与评价机制,设计构建生态宏观、学校中观、个体微观的“五育”融合治理环境与架构。从生态理论看,学校在生态环境中的位置属性十分独特,具体表现在向外寻求支持与补给,对内负责治理与建设,承担着内外融合管理的角色与功能,所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尤其需要校内校外的协同与配合。校内管理要建立健全学校领导干部、管理机构等密切联系学生机制,把工作重心下沉,努力做学生思想的引路人、学生朋友的知心人、学生工作的热心人,推动形成育人合力;校外培养要统筹发挥行业、企业、社区和家庭育人资源,重视育人路径的延伸延展,形成协同、系统育人的优良治理形态。
2.“三教”改革:服务需求合力打造。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效对接区域产业,具有针对性、契合性和适应性。但是在高职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学校过分关注规模数量,忽视了专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导致专业设置同质化、教学标准参差不齐、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效能的发挥。高职院校要围绕国家战略,让自身发展的“小算盘”服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不断抢占专业建设的制高点。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三教”改革是一个完整闭环、不可分割的组合系统。高职院校要更加发挥类型特色,加快教师结构、教材内容、教法模式的系统治理,注重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要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引培力度,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原创性”,加快“双元双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材内容要及时更新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与生产工艺,突出教材内容的应用实践性、产业高端性和高端产业性,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建设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教法改革要积极关注信息技术变革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加快教育教学环境空间的治理,创新运动虚拟、仿真等科技手段助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治理效能的内外评价
1.诊断改进:内部质量自我保证。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普遍的“等、靠、要”消极思想挫伤了其主观能动性,限制了其责任主体意识的有效发挥,严重影响了办学治校的水平。片面的质量观基于“一元主体”维度,强调自上而下、经验主义等固有模式,导致人才供给端与需求端的矛盾失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实现高质量的人才输出。跨界办学、协同育人、“双师素质”等理念更需要学校从“多元治理”的角度去理解,强调共创共治的实施路径和质量文化润物无声的积极氛围。高职院校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起于“管办评”分离改革,基于内部质量管理的自我保证,在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先行探索,进而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向导和有效路径。通过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横”主体,决策指挥、质量生产、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纵”架构,目标、标准“两链”打造,“8”字螺旋质量改进,信息平台系统设计等举措,将被动变主动、零散变系统、主观变客观、一时变日常,可实现管理工作标准化、治理体系最优化、质量保证可控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远景目标。
2.多方主体:社会参与以外调内。目前,受限于高职院校的社会评价仍然力度孱弱。《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要依法构建教育督导、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共同参与的外部评价机制,以外调内,内外结合。要大力引导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等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教学评价,通过细致的调研、审慎的分析、明确的评价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客观性,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提高办学满意度。要充分發挥第三方机构专业优势和公信力,通过周期性的评价,如质量年报、人才培养质量调研报告,重点关注课程设计、教学效果、就业创业、生活服务等关键指标,基于统计学原理的模型分析与不同层次数据的分析对比,为学校提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评估,为精准化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四)治理方式的数字转型
1.信息赋能:管理水平优化提升。信息化是现代化的引领者和驱动器,其渗透、交织、融合的特征对社会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增值赋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业态重塑与结构重排,引发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治理变革。2022年2月,教育部举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暨教育信息化首场辅导报告会,怀进鹏部长强调指出,“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信息化建设、治理、统筹、服务等存在误区,由此衍生出软件平台、课程资源、信息服务、数据互联等方面的重重问题,甚至引发师生及教职员工的厌烦情绪。因此,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高职院校领导拥有信息化变革的胆识和魄力,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学校的治理工作;要注重利用平台互联功能,优化行政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分析决策的能力,提高管理服务满意度;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便携性和有效性,更新教学模式与载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数字引领:数据生态治理重构。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整体性系统变革,正利用数字化思维重构教育生态。数据标准化缺失以及软件系统的孤立设置,导致大量数据处于“孤岛”状态,在学校治理决策、应用时无法互联与调用,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路径的实施。教育大数据的价值在于分析调研实时依据,从而为精准化管理提供服务,为过程化管理提供可视模型,也为战略发展提供决策支持。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是治理水平的竞争,基于现代化背景,实质也是数据治理水平的竞争,因此,高职院校治理要更加重视数据的源头治理,从底层逻辑出发,由下而上,寻找数据治理的关键要素,消除数据孤岛,提升数据价值。同时,要运用系统思维,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数据调用和关联,实现数据的横向联动和纵向互通;积极关注数据漏洞,杜绝数据隐私泄露的安全问题,为数字治理、安全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加快实现教育的数字化、个性化、智慧化。
(五)治理制度的基础支撑
1.评价改革:治理效能关键设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开辟了“中国之治”的新境界,“制度”和“治理”两个词成为《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高频词,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就制度和治理的关系而言,制度侧重于规范,是治理的依据、尺度、手段和工具,是治理的基础。而治理效果的好坏、优劣一般取决于制度是否科学、完善。高职院校的制度体系普遍存在建设缺位、运行不畅、评价不准、更新滞后等问题,作为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影响着现代化进程,因此,必须抓好深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盘”,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职业教育治理的效能。高职院校要全面反思、审视、调整、完善现行的各类评价制度,在教师评价方面,充分发挥职称评聘正向激励作用,突出质量导向、能力导向、业绩导向,将体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建设能力、课程建设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指标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标准,改“独木桥”为“立交桥”,变“单通道”为“多赛道”,充分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在学生评价方面,要改进结果性评价、探索增值性评价、优化过程性评价、健全综合素质评价,完善建立德智体美劳融合性评价的关键制度。
2.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更趋多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优化高职教育类型定位的重要考量,也是最能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的鲜明特征。围绕这一办学模式,高职院校纷纷出新招、破新局,共同建设产教联盟、产业学院、产教集团等共同体助力职业教育建设。但是,上述共同体很大程度上还重复着论坛、聘任、会议等常规合作模式,未能從制度层面深度统一多方愿景、充分调动多样资源、有效管理多元主体。当前,产教融合的主体仍然只是停留在学校层面,“校热企冷”的困境依然存在。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治理行为和治理效力从“观念合法性”走向“建制合法性”的创新路径,将制度的规范转化为实践的探索,找到相互之间的逻辑契合点。政府也要从顶层设计层面加快出台产教融合的系列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校企合作的痛点、难点,积极发挥“1+1?2”的协同效应,致力于行业结构和企业产品的顺利转型,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政行校企更要从制度层面,深化合作交流、共建共管、资源互补、人员协同等体系机制建设,不断增强职业教育跨界、融合、服务等特性,更好地形成服务区域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性互动发展。
[注释]
①梁治平.为政:古代中国的致治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138-139.
②崔岩.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势在必行[N].光明日报,2018-07-12(14).
[参考文献]
[1]谈松华.准确把握教育现代化的四个关键点[N].光明日报,2019-03-05(13).
[2]费云生,吴昊.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助力“双高”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22(3):42-47.
[3]林克松,许丽丽.“双高”时代高职专业群建设与治理体系改革的共同演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5):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