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不能够忘却的历史
2023-04-20伏萍
伏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内蒙古南地新村,一群天之骄子,从高等学府、从军队院校及各大工厂集结到这里,从零起步,土法上马,开始了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事业的研制。
南四栋完好地保留着它原有的模样,只是墙壁粉刷一新。它是一座两个单元三层楼高的旧式建筑,房间里没有自来水,没有卫生间,要想洗脸做饭上厕所,都得下楼来解决。想当年,杨南生副院长及年轻的四院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冒严寒、斗酷暑,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放飞中国的“固体”第一梦。
杨南生夫人严平老师与我们同行。“南四栋一单元二楼二号,”她喃喃自语,“先生啊,咱们到家了,你知道吗?”随后便小心翼翼地取出杨南生的遗像,贴在胸前,“太好了,咱们上楼去家看看。”
只可惜,屋里没有人,无法感受到里面“家”的气息。严平老师驻足门前,仍然自言自语:“这样已经很好了,先生终于回到了他曾经生活过、战斗过的地方,他没有遗憾了!”
一位老专家指着试验现场一小小的窗口对我们讲,当年条件简陋,没有现代化的跟踪仪器设备,所有的观察全靠人的肉眼和经验。而观察窗与发动机只一墙之隔,如若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但杨南生副院长为了获取更为精准的实验结果,好几次冒着生命危险站在这里,透过窗口观看试验结果,在失败中探寻,在成功中提高……这里是一个神秘而陌生的领地。严平老师完全没有想到,我们国家最最高精尖的火箭动力研制是在这样一个艰苦环境下完成的。这之前,她作为新华社知名记者,采访过无数的专家学者,对伟大的科学家们心存敬佩,而现场的一幕幕却让她由衷感慨:他们长年与荒凉和孤寂为伍,却默默无闻地坚守着一个关乎国家尊严的重阵,无私奉献,让无数科学家的宏伟蓝图及设想成为现实。严平老师再次取出杨先生的遗像,郑重地搁置在某大型火箭发动机旁,她要让杨南生的身影融入这个魂牵梦绕的群体,亲临现场,指挥作战。这里是他工作过的第一线,这里是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腾飞的故乡……
立于某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旁,我们仿佛看到杨南生副院长昔日奋战的身影,他顶着“特务嫌疑”的帽子,强忍“坐骨神经痛”的顽疾,骑着那辆“永久”牌自行车,不顾“白毛风”“刀子雪”,亲临现场,指挥作战,让“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升空,让这里成为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腾飞的摇篮……之后,转战南北,他们在秦岭山脉、灞河之滨延续着祖国的飞天梦想,将无数的宏伟蓝图及设想變成现实。卫星绕天,飞船探月,强了军威,壮了国威。
这,就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