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论析
2023-04-19赵秀华
赵秀华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党建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1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1]。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有力武器和成功密码。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打不烂拖不垮,越战越强,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有着严密的组织体系。习近平指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我们党建立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其中地方党委3200多个,党组、工委14.5万个,基层党组织468.1万个。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2]数量庞大、结构严密的基层党组织,是党长期执政最强大的底气和支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需要从政治上深刻把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在逻辑及优化路径。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治逻辑
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习近平指出:“从严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3]基层组织之所以成为一大优势,就在于它直接影响着党的肌体健康、执政根基和执政力量。
(一)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党的健康保障在基层
基层组织是新时代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题中之意。习近平把基层党组织形容为党肌体的“神经末梢”[4]13是很贴切的。根据医学原理,一旦发生神经末梢损伤,肌体的相关部位就会出现麻木、无力、反应迟钝、敏感度下降等问题,继而引发其他次生问题。对于党的肌体健康而言,基层组织如果虚化、弱化,就会漠视群众的诉求和期盼,就会对问题反应迟钝,就会减损应急反应能力,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也会失去活力和朝气,战斗堡垒作用也必然会打折扣。
第一,基层党组织影响着党的形象和威信。人民群众看干部,关键看身边干部,基层党组织展现的就是党的形象。基层组织同群众打交道最多,人民群众了解党、评价党,大都是从对身边的党员干部及其组织的具体印象出发。对此,习近平指出:“市县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基层单位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直接,其不良作风更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长期蓄积起来,就必然侵蚀党执政的群众基础。”[5]13如果基层党员干部对群众的诉求冷漠不上心,摆官架子、玩特权、搞形式主义,生活奢靡、追逐享乐,群众就会认为整个执政党的干部大都如此。反之,如果群众身边的党员干部工作兢兢业业、时刻关心百姓安危冷暖,跟百姓说话和蔼,廉洁自律,那么群众就会夸赞共产党好!如优秀县委书记焦裕禄,由于他经常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同百姓一起战风沙,跟群众一切吃糠菜窝窝头、睡牛棚,冒风雪走村入户送温暖,在兰考人民、在全国人民心目中树立了党无私为民的高大形象。基层毕竟是矛盾问题的聚集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民诉求的多样化,基层干部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所采取的手段措施可能离规范要求会有一些差距。因此,偶尔会听到“中央是恩人、省里是亲人、市里是好人、县里是坏人、乡里是恶人、村里是仇人”的民间传说。这种现象虽然只在非常小的范围内存在,但对党的形象的损害却是严重的。以中部某省调研为例,绝大多数受访者对省直单位、省辖市、直管县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表示“满意”,而对市级、县级、乡级满意的比例相对较低[6]。基层组织承载着塑造党的形象的艰巨任务,基层干部的形象和威信对整个党的形象至关重要。
第二,基层组织决定着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果说党的组织体系是棵大树,基层党组织就是大树的“根”,群众就是滋养组织的那片沃土。只要根往沃土里延伸,大树就会葱郁旺盛、就能够抵挡狂风暴雨。一方面,党通过共同使命凝聚力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党始终把自己置身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实践中,经受锻炼和考验,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革命战争年代,为了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解放这一共同目标,群众在基层组织号召下组成游击队、运粮队、土改队、支前队等大力支援革命。陈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打响后,河南、山东等地的百姓纷纷响应党组织支前号召,男人组成了民工队、担架队、小车队等奔赴前线;妇女和老人则在后方日夜不停地碾米、磨面,缝制棉衣、棉鞋。新时期,在脱贫攻坚中、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在抗洪抢险救灾中,各基层组织充分调动基层群众组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党通过政治思想上的统一凝聚力量。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灵魂,理论不明确、思想有迷茫,行动必然没有方向。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实质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共同奋斗的过程。通过基层组织的宣传工作,使党的大政方针政策为基层群众所了解和掌握,就会凝聚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磅礴力量。
(二)基层组织是党与群众直接发生联系的“最初一公里”,党的执政源泉在基层
党的力量来自基层,基层党组织之所以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就在于其与群众之间的三百六十度频繁接触,为党长期执政积累了坚固的民心基础。“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4]12首先,基层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社会发展要往哪个方向努力、改革的需求点和突破点在哪、老百姓的诉求是什么等,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必须诉诸基层,这也是党百年来的成功经验。改革开放之初的安徽凤阳小岗村的联产承包也是基层群众的智慧。新时代精准扶贫脱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都建立在对基层的充分了解基础上。其次,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党是人民群众实现利益的“工具”。基层党组织就设在群众家门口,同群众朝夕相处,情系千家万户的冷暖安危。所以,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对如何服务基层,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做出了表率。他在正定工作时期把办公桌摆到街头征求群众意见;在福建宁德开创了“四下基层”群众工作机制,现场办公下基层,当即为群众解难题、化民忧,提高服务群众的效率。新时代背景下,基层组织要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意识和水平,除了现场办公问需于民,还可以印制便民联系卡,公开服务内容、联系电话和地址,把服务群众做得更到位。再次,基层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基层是民生最突出的矛盾问题的集散地,是社会道德文化的放大镜,关联着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福祉,问题复杂、多样、叠加,诉求多元、易变、交织。群众生活中的摩擦纠纷、干群关系紧张等滋生的矛盾,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带来的贫富差距拉大和心理失衡等,都需要基层组织密切关注并及时疏散解决。20世纪60年代的“枫桥经验”,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赞誉的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就是聚焦基层矛盾,集合乡镇、村级甚至个体力量多渠道畅通民意,同时调动各方面力量预防和化解矛盾的典型。因此,服务群众就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与基本职责。
(三)基层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党的工作力量在基层
基层组织是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着重体现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是抓落实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抓落实是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的“试金石”。正确的决策制定出来后,必须抓好落实,没有执行力,再好的政策都会变成“空中楼阁”。什么是抓落实?习近平明确告诉我们,抓落实就是要以自觉的实际行动,“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7]。从这个角度来看,抓落实的最终落脚点还是人民群众,政策落实的最后和最关键环节就是基层组织,“政策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落实走样等问题,主要是‘最后一公里’问题”[8]261。所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强调坚持大抓基层、抓好基层,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短板,夯实党的战斗堡垒。抓落实是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的“磨刀石”。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如何,关键在于中央有令,基层这个神经末梢是否也“通”,基层组织是党领导基层的有力抓手。“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作,基层党组织就要在贯彻落实中发挥领导作用。”[4]14唯有这样,才能有力支持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有力,基层组织就能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调动各类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贯彻党的主张;党的领导到位,基层就能补齐治理短板,进而形成各类资源协同配合、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党的领导水平过硬,基层组织就能把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传达到位,人民群众就会有强烈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党的信任和拥护也会增加。因而,各级党组织要不断提高政治领导力、增强政治功能,积极宣传党的主张,扎实贯彻党的决定,扮演好领导基层治理的角色。
二、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明显提升,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一)外在挑战不断,基层党组织压力剧增
社会快速发展给基层党组织社会整合带来巨大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臻成熟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市场要素的组合形式、发展成果的分配方式、基层群众的利益诉求等日益多样化,对基层党组织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贫富差距拉大出现的社会分层现象也给基层党组织的维稳工作带来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通信、科技、传媒等条件的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政治参与、法律保障、精神文化、人文关怀等需求不断增加,这就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对基层组织的疏离不断加剧。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个体工商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会长期受制于同一个单位的管理,个体化和个性化特征日益凸显,社会构成日趋复杂多样,人口流动频率和幅度加大。随着人口流动频率的增加,党员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依赖感减弱、对集体的责任意识、义务意识淡化,功利性增强等。而伴随着物质文明的充分发展,基层群众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日趋高涨,对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要求更高。互联网、手机等通讯技术的普及,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民群众对基层组织的疏离,甚至有一部分群众根本不知道有了问题可以依靠基层组织,这就是十九大所强调的“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9],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互联网新技术削弱了基层组织的利益整合功能。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推进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互联网以其互动性、即时性、匿名性、多元性等特点,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趋势,对基层组织的信息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互联网的实时性、匿名性削弱了基层组织的利益表达与利益整合功能;开放性、多元性的信息流,对基层组织实现主流舆论引导提出了挑战。对基层治理,互联网是把双刃剑,既带来了便利,也引发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二)自身老问题亟待解决,基层党组织动力不足
基层党组织运行的体制机制待完善。首先是基层运行体制机制不畅通。习近平曾尖锐指出:“当前,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还有不少‘中梗阻’。……至于社会组织特别是各种学会、协会的党建工作,大多没有真正破题。”[4]13另外,基层制度落实不到位。在基层,不同程度存在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打折扣、党内法规制度落实搞变通,制度形同虚设;也有些制度不合理、缺乏操作性,制度与制度之间缺乏整体性与协调性,缺乏顶层设计等问题,推进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亟待梳理与整合。推进基层治理,亟需理顺体制、完善机制,把基层治理相关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基层干部工作作风待改进。基层干部是基层组织的骨干,其作风如何直接决定着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当前,基层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基层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还易发多发、量大面广。”[10]第一,工作方式方法亟待改进。社会形势的快速变化,必然要求基层组织的工作方式方法能够与时俱进。一方面,基层干部存在一定程度的惰性;另一方面,上级对不同党组织在考核标准、工作内容等上实行“一刀切”,对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有所打击。这就造成一些基层干部只注重完成任务不注重工作实效,存在工作针对性不强、灵活性不够、照搬照抄的现象,开展活动不能很好地结合中心任务和群众期盼,存在自娱自乐、自我循环的现象。第二,工作态度亟待调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化市场观念和资源不断涌入乡村,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基层社区,基层组织责任重、任务多、压力大,经常被迫以应付代替应对,以作业代替作为,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除了工作方式方法、工作态度等存在的不足,基层干部还有贪图享乐的小毛病,“基层干部容易产生一种活思想,认为自己掌点小权,干不了大事,平时行个职务之便,吃点收点或捞点,既上不了纲,又触不了法,最多算生活小节”[11]。搞雁过拔毛的,吃拿卡要的、高高在上,漠视群众疾苦的,为黑恶势力、家族势力代言等[8]166,基层干部的这些不正作风严重损伤着百姓感情。
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待提升。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有现实考虑的。当前,确实有一些基层党组织在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手段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基层领导干部素质参差不齐,基层工作队伍老龄化严重、文化素质偏低、创新意识不强、专业能力不足,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层事务的意识和能力都有待加强,对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没有思路,对如何更好地进行基层治理存在知识空白、经验盲区和能力弱项,跟不上中央的新要求。尤其是遭遇突发事件时,应急能力、防控能力明显跟不上,在困难面前抱有侥幸心理、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这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关键影响因素未改变,基层党组织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基层党组织、怎样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关系到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政治命题。习近平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2016年在杭州召开村一级党组织工作会,2017年上半年在上海又召开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会,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修改党章把党支部界定为党的基层组织,2022年6月又对全国村支部书记进行视频会议培训,足见党中央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视。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完善,需要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共同努力,仅有顶层设计远远不够,需要层层重视层层抓。但是,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的很多难题还需要解决,比如经费问题、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问题、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培训问题等,这些问题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至关重要,实践中这些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基层党组织不能正确处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要么轻党建重业务,要么以业务工作替代党组织建设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形同虚位;甚至还有些基层党组织认为党组织建设就是听报告、读报纸;还有的基层党组织对自身建设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推推动一下,不推就完全忘得一干二净,这都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拦路虎,亟待改进。
其次,统筹推进不够有力。党组织建设工作属于务虚,很多时候其建设成果无法直接体现,我们衡量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和建设情况,大多是通过其做出的业绩来进行考核。这样,很多基层组织干脆就把精力直接放到比较容易看出成绩的政绩方面,对党建工作的统筹推进力度不够。很多时候,不是给党组织建设让道,而是党组织建设工作给其他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这就造成基层党组织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尴尬局面,党建工作的实效性被大打折扣。
三、新时代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路径
基层党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固根基。“‘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12]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4]6。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提升“领导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13]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关键在于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领头雁”队伍,作为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的人才支撑。习近平早在2018年就强调:“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选拔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人担任支部书记,团结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14]
提高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政治觉悟。基层组织建设,政治正确是第一位的,“领头雁”的政治觉悟至关重要。首先,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必须坚持党对基层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基层党组织顺利推进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世界风云变幻,各种歪曲诋毁党的领导的言论坊间流传,外国敌对势力的刻意渗透,历史虚无主义更是见缝插针等,都对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定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突出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坚定政治方向,“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15]。其次,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要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基层治理。新时代背景下,首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基层。
强化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能力水平。基层治理的复杂性、叠加性和嬗变性,对干部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有想干事、愿干事的激情和冲动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干事的能力和技巧,要会干事、善干事。第一,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有抓落实的本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也必须掌握、熟知上面“千条线”的各种政策、要求,并且想办法让群众也全面了解。事实证明,只有把政策讲透,不打折扣贯彻了党的大政方针政策,最终才能让群众获益最大化。第二,有相当的组织协调能力,有群众工作本领。基层组织一把手,要首先协调好组织内部的力量,多研究如何把各基层干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其次还要能够协调组织外的各种力量和资源,比如小区物业、辖区内的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等力量,借力壮大基层组织的基层治理队伍和力量;最重要的还要有能力把身边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基层建设的主力军。为此,基层组织带头人要努力完善和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注重实践锻炼,弥补能力短板和经验盲区,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
注重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作风建设。“廉洁自律才能塑良好形象”[16]12,基层组织的工作和形象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干部作风的好坏,尤其是基层组织带头人的作风。大量事实证明,作风问题绝非小事。宏观来讲,基层带头人要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在党员、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具体来看,首先,带头人工作作风要务实,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实际出发谋划工作,使点子、方案、措施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让工作经得起人民和实践的检验。其次,带头人思想作风要亲民。要心怀群众、情系民心,把群众的安危冷暖当作大事要事,少些“面子工程”的想法,多在为群众雪中送炭、急人之困方面下功夫,把群众满意作为最大政绩目标。再次,带头人生活作风要严谨,自觉抵制低级趣味和歪风邪气的侵蚀,不断提升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不断提高基层带头人的法治意识。廉生明,公生威。“公道正派才能出清风正气”[16]12,办事公道聚民心,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基层治理很多时候受制于“熟人社会”,托关系、找熟人好办事似乎成了不成文的铁规则。在这种背景下,人民群众对基层组织的最低要求和最高期待就是办事公道、秉公用权,这就要求基层组织带头人要有较强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办事公道就是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同类当事人一律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不论有什么关系都是坚持一个标准办事,严格遵从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办事。要坚持秉公用权,不拿权力做交易,不把原则当儿戏,基层带头人才会在工作团队和群众中赢得信任、获得威信。
(二)抓好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巩固“战斗力”
基层组织建设是基础,干部是决定因素。基层干部是党的重要财富,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是基层组织战斗力的基础。基层组织建设,高素质干部是决定因素,要做好基层干部的选拔使用、培训提高和管理爱护工作。
在“选”上下功夫,让基层干部能战斗。第一,选拔干部要有正确导向。新时期干部政策要与时俱进,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并用,破除论资排辈。习近平说:“培养选拔任用干部,一定要有正确导向,要注重从基层选拔,从艰苦地区选拔,从经受过重大考验的干部中选拔,真正选出一批合格领导干部。”[17]当然,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还要把政治素质考察摆在首位,严把基层干部政治关,确保选出来的干部政治忠诚、立场坚定。第二,选拔干部要重视能力素质。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当前主要任务,选拔干部也要注重其能力特长。比如,面对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艰巨任务,可选派懂电商、会营销的干部;要防治污染和建设美丽乡村,可以选拔使用懂得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干部,真正体现基层干部选拔的德才兼备的标准和导向。
在“育”上多着墨,让基层干部善战斗。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基层干部的能力水平和知识储备必须实现同步,而干部的教育培训正是干部正确价值观的孵化基地,是提高干部能力的加油站,是干部成长进步的阶梯。首先,要搞好基层干部培训工作。中国共产党是学习型政党,不学习就要被时代抛弃,基层干部更要有能力危机感,坚持学习,加快知识更新,“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18]。可以针对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治理、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邀请名师专家举办专题培训班,全面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素质能力。也可以通过举办“读书班”“专题研讨班”“新任干部轮训班”等方式对干部进行轮训。其次,加强基层干部的实践锻炼。同基本的知识储备相比,基层干部更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让基层干部多经风雨、多见世面,在基层治理一线锤炼水平。因而,对于新时代的干部培训,习近平突出强调:“要多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实战培训方式。”[19]多选派基层干部到先进的地区交流学习,拓宽视野、学习经验;选派干部到先进地区跟班挂职,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
在“护”上多用心,让基层干部敢战斗。努力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多为干部办实事、办好事。第一,工作上支持、鼓励担当作为。要深入贯彻落实激励机制,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增强担当意识,使党员干部敢于探索和创新、敢于主动作为。对那些不讨价还价、不偷奸耍滑、默默奉献的优秀基层干部,要大力宣传表彰,要理直气壮给予支持,营造公平公正的干部晋升环境。对于基层干部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失误,不要急于批评处分,要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本着保护干部进行实事求是评价,不吝啬表扬、不保留批评,把保护干部同教育干部同步进行。对那些由于执行政策遭受打击报复的、由于探索创新造成损失的,组织上要旗帜鲜明保护,充分发挥容错纠错机制的威力和作用。第二,待遇上倾斜,加强人文关怀。基层艰苦,要努力为基层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改善基层干部办公条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文娱设施,给基层干部建立职工食堂、澡堂等,妥善解决基层干部餐饮、居住等问题,以免除其后顾之忧。要与时俱进地适当提高基层干部待遇,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落实带薪年休假和定期体检等制度,增强基层干部的幸福感。
(三)抓牢基层组织统筹协调能力,增强“组织力”
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突出强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4]13组织力是群众号召力、是群众凝聚力,是统筹协调力,更是资源整合力。
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动员能力。基层是群众的基层,有群众的地方就是基层。基层党组织是群众的主心骨,群众是基层组织的力量源。习近平说:“一个社区要搞好,一定要有非常强的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组织,把社区各方面服务搞周到,把群众自治性的事情组织好。”[20]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基层治理更大程度上是群众自治。基层组织弄清这个道理,就会明白,治理更多的就是组织、就是动员,就是充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就是最大限度汇聚群众的创造性。正如习近平所说:“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要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21]事实证明,不仅基层治理常规任务的完成需要动员群众群策群力,甚至在抗击新冠疫情、防汛抗灾等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置过程,都要号召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比如,在抗击郑州“7·20”特大暴雨的过程中,有些社区党组织在动员群众方面表现突出。有一个社区组织通过辖区业主群向青壮男劳力发出号召,呼吁义务抢险抗洪。迅速统计报名人数,然后根据任务分组。除了设置负责3个车库入口的大组、1个统一挖土装沙袋的大组之外,其他人员根据社区楼栋进行分组,每组队员负责把守一栋楼的地下车库步行入口,负责把沙袋运过来,并建起一堵墙。该社区洪水进入地下车库的口子全部堵上,仅用了两个多小时。与此同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社区附近方圆几公里所有社区地下车库全部被洪水灌满。该小区能够在洪水退去马上恢复正常生活,堪称一个奇迹,这就是群众的力量,更是基层组织力发挥威力的一个凸显。
提升基层组织的资源整合能力。基层组织的力量有限,其所掌握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在这种条件下,要更好地服务群众、推进基层治理,必须学会“借力”,学会统筹协调和整合资源。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同社区内其他基层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企业力量的沟通联系,调动区域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组织的积极性,努力构建彼此之间的有效协调机制,最大限度发掘资源,形成基层治理的最大合力。另外,社区基层组织要学会整合利用身边资源,比如对辖区内的民间医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为其提供便利的诊疗空间,以方便服务社区居民;小区内的物业,也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服务基层群众的资源,统筹协调好物业,可以有效保护群众的财产,减少损失,避免次生安全隐患。事实证明,善于统筹协调和整合资源的基层组织,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是很强大的,这恰恰正是基层组织组织力的彰显。
总之,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而朝气蓬勃、永葆青春的成功密码和重要武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使之真正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