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国情怀的历史逻辑与时代接续
2023-04-19张淇
张 淇
(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精神支柱。传统社会在家庭小农经济、家国同构政治与忠君孝亲伦理条件下孕育生长出家国相依的文化心理和浓厚深沉的家国情怀。传统家国情怀的核心内涵体现为既重视家庭建设又心系国家发展,即在家尽孝、为国尽忠。通过修身齐家和经邦济世的实践途径,致力于实现家国共兴、天下大同的终极价值理想。当代中国,虽然家和国的内涵、功能和关系与传统社会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家与国的历史渊源从未割裂,家国情怀仍然在协调个人、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的家国情怀应当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传统家国情怀的价值精髓,并结合时代特征与现实境遇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梦,注入强大且持久的精神力量。
一、中国传统家国情怀萌生发展的历史逻辑
家国情怀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中国古代社会在经济上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本生产形式,政治上以家族治理的模式来组织社会、治理国家,文化上将家庭伦理关系扩展为整个国家的社会规范,使得家庭和国家得以建立稳定且持久的紧密联系,也促使人们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天然亲情由己至家并由家及国,衍生出浓厚的家国情怀。
(一)传统家国情怀萌生的经济逻辑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传统家国情怀萌生的经济基础。中华民族栖息在地域辽阔、水源充足、气候宜人的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使勤劳聪慧的中国人民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的延续和发展离不开农业生产和在此基础上的家庭建设,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是家国情怀萌生的经济基础。
一方面,相对稳定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土地为基础,土地无法移动只能世代相传,大部分人都会在相对固定的土地上进行生产劳作和生活,人口迁徙相对较少。为了长期有效地照顾生长缓慢的农作物和胜任需要庞大劳动力的劳动生产,单靠个人力量难以进行,必须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家庭内部多实行家庭财产共有,以增强家族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家庭或宗族的稳定和发展[1]154。由此可见家庭在维持生存和生计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家庭和互帮互助的邻居乡亲产生了深厚情感。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2]14《论语·里仁》中记载:“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列子·天瑞》中亦有言:“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这些论述均体现出中国人萌生了安土重迁的浓郁乡土观念。另一方面,小农经济的基础单位是以血缘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家庭,具有分散性和脆弱性的特点。仅以家庭为单位,难以抵抗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所以人们需要依赖国家建设水利工程和提供赈灾救济,为家庭抵抗风险乃至生存发展提供保障。个人、家庭的农业生产实践离不开家族、国家的支持和帮助,百姓在有序的国家治理下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从而自然形成了对国家的强烈归属感与认同感。
农业文明背景下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凸显了家庭的社会地位及其重要性,促使人们形成对家庭的眷恋和乡土情结,与此同时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了对国家的归属和依赖。因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个人对家庭、乡土和国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经济基础。
(二)传统家国情怀强化的政治逻辑
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是传统家国情怀强化的政治条件。“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3]48虽然严格的宗法制度在周代以后已不复存在,但中国传统社会始终未能摆脱宗法关系的缠绕,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正如梁启超所说:“吾中国社会之组成,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4]144“宗法色彩浓厚的传统社会政治结构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3]48,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孕育出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
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周武王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左传·桓公二年》)基于血缘关系的亲疏程度来规定土地、财产和政治等级的分配和继承。宗室大臣均为同姓子弟,通过血缘纽带联系起来形成保护周王室的屏障。与此同时,为维系宗族凝聚力,周王室极为重视尊祖敬宗,要求实行严格的宗庙祭祀仪式。宗法制和分封制使得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在维系社会稳定、维护天子权威方面起到了独特的作用。春秋以后,尽管姫姓血缘关系逐渐松弛,西周宗法制度开始瓦解,但宗法血缘关系在中国的影响仍然长期存在,导致了传统社会中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得以呈现。国家结构实则很大程度上是家族结构的模拟和放大,父系家长制的治家方式变为国家的管理方式。在家庭、家族内父亲的地位至尊,由父亲管理整个家族;在国家的范围里,国是以君主为政治核心,君主以管理大家庭的方式来管理国家。君主相当于家族中父亲的角色,权力至上,天下百姓就是他的子民,子民要绝对听从君主的指令。纵观中国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不断传承、长期延续,虽偶有变化,但其模式基本上循而未改。
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实现了家国的良性互动,促使个人将对家庭、家族的情感同构于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国人由此形成特殊的情感认知,即浓厚的家国共同体意识和家国情怀,使得中国封建社会保持长期稳定。
(三)传统家国情怀衍生的文化逻辑
忠孝一体的伦理秩序是传统家国情怀衍生的文化土壤。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将全部社会关系都以家庭关系概之,由此催生了忠孝一体的伦理秩序。孝本是家庭伦理道德规范,随着血缘关系在政治领域渗透,以家为起点的孝并未囿于家庭血缘亲情之中,而是与作为政治伦理观念的忠结合在一起,升华为建构和维系社会的伦理秩序。
一方面,孝和忠的本质相同。孝是维系父子关系的基本准则,上升为君臣关系,就是忠。两者都强调了个人要承担的义务和对上顺从的态度,都是为了维护某种秩序而推崇的伦理规则,在本质上是互通的。即“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礼记·祭统》)。忠孝一体的伦理取向中蕴含着爱护家人、维护家长权威的要求和绝对忠心、维护中央权威的要求,百姓和臣子都要求以侍奉父母的心态效忠于君主,同时也要像热爱自己的家庭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另一方面,孝和忠相辅相成。一是孝导致忠,古人认为孝为立德立身之本,《论语·学而》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经·开宗明义》中也有提及“夫孝,德之本也”。孝强调个人德行,爱亲之情可以产生仁爱之心,在家庭领域能够恪守孝行,孝敬父母长辈,拓展到更大的社会空间自然会形成强烈的责任感。二是忠即是孝。《论语·为政》的“孝慈则忠”,《礼记·祭义》中“事君不忠,非孝也。”《孝经·广扬名》中更是提到移孝作忠,“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作为家庭伦理规范的孝被嫁接移用到家国、君臣关系之中,忠是孝的必然归宿。
忠孝一体的伦理秩序将家庭伦理规范拓展为社会伦理规范,使得社会伦理规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虽然忠孝一体的伦理秩序产生于封建社会,有一定的阶级性和局限性,但是由家及国的伦理秩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使得人们获得了对家国共同体应尽责任和义务的全面认识,在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传统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
在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家国同构政治模式和忠孝一体伦理秩序下形成的中国传统家国情怀,其基本内涵可简言概括为:以在家尽孝、为国尽忠为核心要义,通过修身齐家,经邦济世的具体实践,达致家国共兴、天下大同的价值指向。
(一)核心要义:在家尽孝,为国尽忠
传统家国情怀是恋家爱国情感的自然流露,具体体现为个体通过重视亲情和维护家庭和睦以尽孝,并通过积极投身国家建设来尽忠。
首先,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同构为特征的传统社会,家庭是传统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生命繁衍的根源。家庭的血缘亲情必然产生子女对于父母的情感依恋和对家族的责任感。孝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自然情感,其最初的内涵是追念先祖,后被孔子发展为家庭之间的伦理规范。古人对孝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尔雅·释训》有言“善父母为孝”,即首先要在物质层面赡养双亲。除了单纯的物质赡养,孝更强调精神上的尊敬。“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这里孔子将敬亲作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为政》)由此可见,孝悌是实施一切“仁”的基础,如果要让“天下归仁焉”,就要从做人的最根本处孝顺父母、敬爱兄弟做起。正是在在家尽孝的过程中涵养了人的关爱、责任和奉献意识,有利于维系家庭之间、社会之间的互敬互爱关系。
其次,国家是家庭的社会支柱,个人既归属于家庭,更隶属于国家。忠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忠经》有言“夫忠,兴于身,著于家,成于国”,可以说忠的最高境界是恤民报国,只有为天下尽忠,才能使个人的忠德得以发扬。范仲淹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不同历史时期为国尽忠的表达。昭君出塞、花木兰从军、戚继光抗倭、岳飞精忠报国等更是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保家卫国、舍家为国的家国情怀。但在封建社会中君主是国家的代表和象征,忠有时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君主权威、统治人民的工具,使得忠的含义除了忠国以外还包含着忠君护主,带有忠君色彩的家国情怀由于情感盲目性和对君主的顺从性,也因此成了传统家国情怀的局限性所在。
(二)具体实践:修身齐家,经邦济世
《礼记·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为中国古代先贤提出了家国情怀的实现阶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以修身齐家为前提,继而经邦济世,将自身修为、家庭和睦、国家兴盛、天下太平串联起来,凝练地揭示了家国情怀的基本要求。
修身是一个有情怀的人的最基本素养,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条件。正所谓“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礼记·中庸》)古圣先贤治理国家,必先充实自身的内在修为,而后再建立功业。儒家特别强调个体修身,孔子强调自省、内讼、力行,孟子提倡“放其心”“善养吾浩然之气”,荀子讲“礼以养情”,宋明理学家讲“反求诸己”,心学家讲“致良知”等。个人只有以此涵养自身道德品性,才能成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身心获得全面发展的人,从而有条不紊地管理家庭和治理国家。我国历来重视管理家庭,在许多家训与家范中教育家庭成员遵守道德规范,鼓舞家庭成员忠于家庭、宗族或国家。孟子、岳飞和归有光之母教子的故事家喻户晓,如若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够自修其德,在家庭领域就能够实现家庭和睦、家道和顺,进一步拓展到社会中,社会成员能够恪守道德准则,共同致力于推进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在修齐治平的路径指引下,个体完成修身齐家后,进一步通过经邦济世来践行家国情怀。经邦济世意味着个体在提高自身修养后,自觉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力图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世界,推动社会发展,这在传统社会中集中展现为治国安邦、济世救民、匡扶天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认为士大夫应该拥有坚韧不拔的品格,以勇气和毅力担负起艰巨而遥远的社会使命;《孟子》中“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强调为官者应当牵挂天下百姓的喜怒哀乐,当自身显达时,应该竭尽所能奉献社会,促进天下的福祉;《与人书》中的“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表现了古代中国知识分子学习的目标是明辨事理和济世救民,凸显了古代中国士人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古人先贤用不同的方式投身于经邦济世的行动中,肩负起匡扶天下的重任。
(三)价值指向:家国共兴,天下大同
中国人民自古向往家业兴旺,历来追求兴家强国,渴望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其价值指向可概之为实现家国共兴和谋求天下大同。
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家庭的兴衰存续和国家的发展前景紧密相连,只有国泰民安,家庭和个体才能获得兴旺发展的机会;国家的稳定发展依赖于家庭的安定祥和,只有家庭富裕、人丁兴旺,国家才有了繁荣昌盛的物质基础。因此,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生存实践里始终致力于追求家和国的共同繁荣。历史上许多家风家训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习惯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礼记·大学》)的信条来教化引导子孙后代,树立齐家治国、兴家强国等价值理念。“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左传·哀公元年》)“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这些论断同样体现了人们对于家国荣辱与共的认识,国家繁荣之时应当心系百姓,国家危难之际则将家之情凝聚为国担当中,共同追求兴旺发达、国泰民安的价值理想。
有了身心安顿的稳定家国环境后,个体从己出发、由内而外,逐渐形成“身-家-国-天下”的意识理路。天下大同是修齐治平的终极指向,是古往今来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蓝图。《礼记·礼运》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彰显了孔子的政治抱负以及他对未来社会的美好向往。在大同社会里,人们和睦相处,无私奉献,社会安定祥和。在先秦典籍中还蕴藏了大量关于天下一家、协和万邦的论述,体现着古人超越家国之爱的天下意识。如曾经辅佐商汤取得天下的伊尹,告诫商帝太甲要发扬自己的品德,将之推及家、国、天下,做到“始于家邦,终于四海”(《尚书·伊训》)。《礼记·礼运》中“以天下为一家”,《论语·颜渊》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尽心上》的“达则兼济天下”,都体现了中华文化超越狭隘的家国意识,致力于构筑天下大同的终极追求。
三、中国传统家国情怀的新时代接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谈及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5]71传统家国情怀在时代传承中既保留了优良基因,又在时代变迁不断延展升华。新时代的家国情怀“既有扎根本土、面向世界的伦理格局,也有立足传统、着眼未来的宏大视野”[6],其意蕴可生动阐释为承继行孝尽忠传统,强化责任担当意识、秉承齐家治国之道,注重家国辩证关系、丰富忠贞爱国内涵,崇尚爱民报国之志、传承家国天下观念,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
(一)承继行孝尽忠传统,强化责任担当意识
孝的本质是子代对父母的感恩、尊敬爱戴和赡养。虽然传统孝道有时似乎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或迁就父母,但更多的是倡导子女能够肩负起家庭责任。行孝过程中形成的孝老敬老、尊老爱亲等责任意识在新时代仍然具有重要价值。传统的尽忠实践强调个人将自身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联系在一起,对国家和民族抱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新时代的家国情怀结合时代特征对行孝尽忠的传统加以继承和发展,赋予其新的涵义,强化个体责任担当意识,为家庭和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一是强调家庭代际责任。传统的孝更多强调的是子代对父代的孝,但新时代强调家庭代际责任一般被理解为家庭关系中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双向互动的伦理义务。一方面在当下崇尚个体化独立生存的社会氛围下,子代不仅要践行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而且还要以代代相传的精神把回馈父母、养育下一代作为自己一生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父母应更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二是强调民族复兴责任。当前我国已经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7]84,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青春无悔的不懈追求。三是强调历史责任。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当代厚植家国情怀就要以史明鉴,深化历史认知,汲取历史智慧,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主动承担起建设时代伟业的历史重任。
(二)秉承家齐国治之道,注重家国辩证关系
传统社会中家与国紧密相连,只有管理好家庭和家族,才能进一步治理好国家。传统家训十分重视尊老爱幼、兴家乐业、家和万事兴等传统美德,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路径,引导家庭成员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从而积极投身于国家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传统家国情怀中蕴含的家齐国治的逻辑理路,在新时代转化为注重家国辩证关系,倡导家庭和睦与国家强盛相统一。
首先,新时代以家庭为基点,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虽然当前家庭结构发生了深刻改变,其功能相对于过去明显弱化,但家庭依然是社会的基石,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养育和呵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更离不开家庭的和谐稳定。“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5]3其次,新时代以国家为核心,国家是家庭的社会支柱。“国是第一位的,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国家的统一强盛就没有家庭的美满和个人的幸福”[5]6。国家繁荣富强为家庭和个人发展提供安全且坚实的保障,在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资源和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国,就不可能有家,更不可能有个人。最后,新时代的家和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统一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新时代家庭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5]71习近平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激励人们将爱家与爱国相统一,将家庭梦融入民族梦当中,延续家国一体的历史传统,铭记新时代家国使命,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用我们四亿多家庭、十三亿多人民的智慧和热情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5]5。
(三)丰富忠贞爱国内涵,崇尚爱民报国之志
忠贞爱国是贯穿于传统家国情怀始终的主题,心念家庭、心系祖国的深厚情感使得中国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推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强盛不衰而团结奋斗。新时代的家国情怀突出强调情感的双向性,不仅有人民视国事为自己的家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接续奋斗,同时,也有为政者视人民的家事为国事,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一方面,国家是个人成长发展的温暖港湾,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国家充满深情大爱、贡献力量。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各行各业人员胸怀报国之志。对广大青年,他勉励其要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对科技工作者,他强调科技人员要牢固树立科技报国、造福人民的理念,作出实干报国、无私为民的家国奉献;对思政课教师,他嘱托广大教师“保持家国情怀”,涵养扎实政治素养,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真情实感感染学生。另一方面,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首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疫情之下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都彰显了党中央以人民群众的期盼作为发展目标,始终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其次,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最后,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无论是强调全面小康路上不忘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还是脱贫攻坚后致力于统筹效率与公平,着力解决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都深凝浓郁的人民情怀。
(四)传承家国天下观念,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
家国情怀“不仅仅局限于地域意义或政治意义上对国家的热爱,而是情感主体对家园、故土、祖国甚至整个地球的依恋情感,对于家庭养育、国家培育、地球承载滋养的一种感恩之情,是一种自发的共同体意识”[8]。修齐治平中蕴含的由己至家、由家及国,最后通达天下的意识结构,体现了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不仅具有家国共同体意识,更具有兼济天下的世界共同体意识。不仅追求一家一国的安宁,更是突破“小家”走向天下的“大家”,凝聚着胸怀天下的情感基因。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传统家国天下观念在当代的思想延续与价值升华。
一方面,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之间都共同面临着许多相似的发展难题,凸显了人类共有一个家园、命运休戚与共的现实。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从人类发展的广阔视角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应对共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力争建立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美好世界。另一方面,以实际行动践行大国担当,对世界具有强烈而广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是理念和愿景,更转化为了行动与现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脱贫攻坚、抗击疫情、国际维和、实现双碳目标等方面做出的努力,为人类减贫事业、全球卫生安全、国际和平、全球气候治理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既推动自我良性发展,又促进整个人类共同进步。中国传统家国天下观念拥有超越家庭和国家的人文关怀,展现出兼济天下的胸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富有人类情怀的思想与实践是对传统家国天下观念的时代升华,以兼济天下的情怀担当为世界和平与全球共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