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科教兴国战略重要论述的三维探析
2023-04-19郭书林
郭 书 林
(岭南师范学院 法政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1]33理论源于实践,又用来指导实践。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如何创新发展动力,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战略谋划。习近平关于科教兴国战略重要论述是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科学分析了科技、人才、创新三者关系,系统地擘画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一体化发展战略。从学理层面诠释和解读习近平关于科教兴国战略重要论述的生成机理和价值旨归,不仅能准确把握它的理论精髓与核心要义,而且能够让我们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脉搏,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一、习近平关于科教兴国战略重要论述的历史传承
2013年3月4日,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强调,“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最终取决于科技创新。历史事实表明,经济大国不等于经济强国。一个国家长期落后归根结底是由于技术落后,而不取决于经济规模大小。历史上,我国曾长期位居世界经济大国之列,经济总量一度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由于技术落后和工业化水平低,近代以来屡屡被经济总量远不如我们的国家打败。”[2]126为了赶超西方国家,摆脱科技教育落后的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大力发展科技教育,逐渐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制订了“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的科技发展方针。1949年11月1日,郭沫若为院长的中国科学院成立,成为国家最高学术领导机关和重点研究中心。科技发展方针的提出和科学工作机构的成立,使中国科技事业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起来。1963年12月,毛泽东在听取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聂荣臻汇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时强调,“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科学研究有实用的,还有理论的。要加强理论研究,要有专人搞,不搞理论是不行的。要培养一批懂得理论的人才,也可以从工人农民中间来培养。我们这些人要懂得些自然科学理论,如医学方面、生物学方面。”[3]351在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直接推动下,20世纪60至70年代,中国以国防为主的尖端科技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特别是“两弹一星”的研制,为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正如邓小平在1988年所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4]279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并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地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使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大大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5]674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展开,进一步放开技术市场、扩大科研机构的自主权、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实施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同时,教育体制改革也开始启动。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1985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此后,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并取得显著成绩。
国家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离不开科技教育的保障和助力,科技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〇一〇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再次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1997年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6]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为全国科技发展指明了大方向。根据科教兴国战略,国家致力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研究机构改革,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通称“973计划”),促进中国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成为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2002年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7]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对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作出部署。随着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许多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仍大量依靠进口,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为此,2007年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信息化、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为中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中共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国家发展大局,适时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2年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9]
综上可以看出,习近平关于科教兴国战略重要论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过程中,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的时代化产物。
二、习近平关于科教兴国战略重要论述的实践创新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话时指出,“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善于把握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渐进性和飞跃性、前进性和曲折性,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既求真务实、稳扎稳打,又与时俱进、敢闯敢拼。”[2]44习近平在工作实践中,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不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针对中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关于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论述。
改革开放之初,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习近平在工作实践中深刻意识到人才工作的重要性。1984年5月16日,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在石家庄地委召开的县委书记会议上说:“现在,各个国家无不把开发人才放在特殊重要的位置,人们把十几年后的世界视为智能世纪,竞相跻身于科学技术领先地位。在这方面,我们国家落后了许多,更显出人才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人才兴,国家兴,我们越来越深刻懂得了这个道理。”[10]155正定县委把开发人才作为战略重点和经常性工作任务,制订了广招人才的《九条》规定,通过报纸、广播传向全国,广泛招揽各种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实现了全县工农业总产值递增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这说明,习近平年轻时代主政地方工作伊始就从实际出发,站在国家战略高度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为日后形成关于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论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习近平心怀国之大者,时刻想着为人民谋幸福,在工作实践中善于运用系统观念,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教育问题。1990年2月,担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谈到应该怎样办好教育时说:“人才兴旺就是科技兴旺,经济兴旺。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振兴是一个相辅相成、循序递进的统一过程,其基础在于教育。”[11]173针对闽东老、少、边、岛、贫的现状,宁德地委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努力实现教育、科技、经济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种把教育、科技、经济放在一起系统谋划的实践创新,成为后来习近平系统地擘画科教、人才、创新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理论源泉。
2005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有效保证,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对中小学生进行文化教育,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教授,而且更应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只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有机交融,才能使一个人真正树立科学精神,‘活化’所学知识,正确认识世界,能动改造世界。”[12]162这一方面指明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归根结底还是依靠教育、依靠人才,另一方面也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根本教育问题,即要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知识复合型人才。
2007年,上海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方式无法继续下去。如何激发新动能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是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思考的重要问题。经过充分调研后,他深切地认识到上海发展靠粗放式的扩张是难以为继的,必须把自主创新融入全市各方面,使创新真正成为上海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07年5月21日,习近平在调研科技创新工作时强调“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是上海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抓手,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强大动力。”[13]116这表明,此时习近平关于科教兴国战略重要论述日益成熟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众多主要经济指标名列世界前列。但是,中国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自主创新还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就要求运用系统观念对教育、人才和创新驱动三者进行一体化的顶层设计,才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针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33这一论述科学分析了科技、人才、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擘画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行动指南。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围绕如何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这一重要问题,习近平在工作实践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提出将教育、科技、人才整合到一起进行系统谋划,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习近平关于科教兴国战略的科学论断,为赢得激烈国际竞争指明了正确方向,塑造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三、习近平关于科教兴国战略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衡量一个理论成果是否有时代价值,关键在于它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回应现实需要,回答时代之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如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习近平准确把握时代大势,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呼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具体实际相结合,勇于理论创新,形成了关于科教兴国战略重要论述的理论成果,成为以人才引领驱动现代化发展的行动指南。
(一)为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创新战略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需要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队伍。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讲话时强调“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14]127习近平清晰地阐明了科技进步必须靠人才。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时指出,“要强化研究型大学建设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对接,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培养更多杰出人才作出贡献。”[15]199习近平高屋建瓴地阐明了人才必须依靠高质量的教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才引领驱动的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必须靠人才,人才必须依靠高质量的教育,三者互为联动,密不可分。针对中国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等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一并论述,教育优先发展是基础,科技自立自强是核心,人才引领驱动是保证,形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链,为新时代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二)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指明了发展方向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外,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要解决科技创新存在的人才问题,需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全国科协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时强调,“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16]275当前,中国人才培养价值错位问题严重,人才培养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例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人才的一个主要衡量指标就是SCI论文发表数量以及发表期刊的层次,论文主导了人才培养目标。为此,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33-34这一论断,不仅赋予教育优先发展的使命,而且也是科技自立自强的保障,更是人才引领驱动的现代化战略举措,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指明了发展方向。
(三)有助于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历史上,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当前,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让科技工作者应接不暇,人才‘帽子’满天飞,人才管理制度不适应科技创新要求和科技创新规律。”[17]253科学研究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只有给科学家创造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的宽松空间,才可能创造具有创新性的科技成果。同时,西方国家在对中国进行全方位的遏制打压,我国发展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要想冲破西方的打压,只有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把教育、科技发展好,把人才培养好,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1]36人才国际竞争是国家综合实力竞争的聚焦点,也是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国家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才能创造出中国式的人才优势,建成集聚全球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
四、结 语
当前,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战略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一百多年来,党总能在重大历史关头从战略上认识、分析、判断面临的历史问题,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战胜风险挑战。面对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外部的科技打压遏制,中国共产党如何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使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制定新的战略决策。习近平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33从历史传承、实践创新和时代价值三个维度,全面认识习近平关于科教兴国战略重要论述的生成机理和价值旨归,有助于我们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开创科教融合、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形成系统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合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