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视角下的儿童绘本英译探究
——以《心灵成长故事》为例
2023-04-19曹莺莺
曹莺莺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福建 龙岩 364021)
近年来,绘本阅读在中国的幼儿教育中备受推崇。为满足市场需求,大量外文绘本被译介引入,与此同时,国内也涌现出了不少本土原创优秀绘本,但遗憾的是其输出规模却不及外文绘本的引进规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1]。绘本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有效载体,研究其英译问题、提高译本质量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献显示,2020 年前,中国绘本英译研究的论文仅有零星三四篇,2020 年才开始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研究视角主要涉及变译、翻译美学、视觉语法、多模态等,即便如此,数量依然十分有限,语料主要为汤素兰、曹文轩等儿童文学家的作品。2020 年9月,另一知名儿童文学家张秋生的绘本丛书《心灵成长故事》英译版面世,让世界对中国儿童故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2]。本文以多模态理论为框架,探讨此丛书的翻译路径和策略,以期丰富中国绘本的英译研究,唤起更多人对国内优秀绘本外译的关注。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及绘本的多模态特征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谓的模态,指的是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如语言、技术、图像、颜色、音乐等符号系统[3]。因此,多模态话语就是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多模态话语能够实现交际的原因在于,包括语言在内的各种符号系统都是社会文化的产物,都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组篇功能,都能够表情达意。在此基础上,张德禄提出了包含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表达层面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为多模态话语分析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思路[4]。
(二)儿童绘本的多模态特征
儿童绘本是为儿童创作的图画故事书,采用文字和图画两种符号系统,是一种多模态文本,图文并茂是其显著特征。关于绘本中的图文关系,“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如是说,“绘本是文章说话,图画也说话,文章和图画用不同的方法都在说话,表现同一个主题”[5]。由此可见,绘本中的图画和文字同等重要,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因此,在翻译绘本时,译者应具备多模态意识,不能只关注文字,而应认真解读图画所传达的意义,正如芬兰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瑞塔·奥蒂娜所言,“翻译图画书时,插图是图画书故事的一个重要因素,译者应具备的读图能力丝毫不亚于其良好的外语读写能力”[6]。不仅如此,译者还需重点关注图文之间的关系,结合文化、语境、表现形式等多种元素,探究图文交互所呈现的意义和情趣,并在译文中尽可能将其原汁原味地重现出来。
一般说来,图文之间主要存在对称、互补、互斥等关系。中国现有的儿童绘本多表现为图文对称和互补,互斥关系极为少见,因此不在本文探讨之列。本文以《心灵成长故事》为例,探析多模态视角下的儿童绘本英译策略。
二、多模态视角下的儿童绘本英译策略
(一)全面解读,译图文对称之美
1.译图文对称之意境美。在《赶路的小雨点》这个故事中,小雨点们为久旱的大地送去甘霖,为表达感激之情,“一朵美丽的鲜花,像背诵诗篇一般”动情说道:“来一点儿,不要太少;来一点儿,不要太多。你们是大地最需要的朋友!”[2]在这里,“来一点儿,不要太少;来一点儿,不要太多”用重复和对仗表现节奏和韵律,营造出优美欢快的诗歌意境。插图中的画面中心昂首挺立着一大株有着红色鲜艳花瓣、舒展着两大片绿叶的鲜花,正闭目含笑地在草丛中忘情吟诵,俨然是舞台上优雅美丽的女艺术家。很明显,插图运用了近景构图的手法,通过凸显鲜花陶醉的神态和优雅的仪态,让画面散发出浓郁的艺术气息,使读者产生置身于一场诗歌朗诵会的感觉。简言之,绘本中的文与图在内容及意境上十分对称,二者同频共振,激发读者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其中的美好诗意,从而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为了保持这种效果,译文“Come a dash, not too little; come a dab, nor too much”同样采用对仗的手法,重现了原文的节奏,并用“dash”和“dab”两个词形成头韵,以此表现诗歌的韵律,使读者在阅读时体会图文“合奏”带来的双重诗意[2,7]。
2.译图文对称之情感美。绘本能够陶冶情操,促进儿童的情感发展。《赶路的小雨点》是个充满温情的故事。小雨点们从天而降之前,太阳公公、彩霞阿姨、云朵妈妈请他们帮忙为大地带去祝福和礼物,三位长辈都用了带“儿”字的称呼和语气词“啊”叮嘱小雨点:“小雨点儿啊,请给地面带去……”字里行间流露出长辈对晚辈亲切的关爱之情[2]。翻译太阳公公和彩霞阿姨的话时,译者忠实地将“小雨点儿”译为“little raindrops”,但是翻译云朵妈妈的嘱咐时,称呼却由“little raindrops”变成了“my dearest babies”(我最亲爱的宝贝)。究其原因,妈妈对孩子的感情是最深的,在对孩子的诸多称呼中,“宝贝”一词最能表达其深深的爱意,译者将“小雨点”变译为“my dearest babies”,正是为了强调母亲对孩子的爱,并唤起读者对母爱的回应,这与图画所传达的情感是一致的。笔者看到,画面用将近一半的空间描绘云朵妈妈的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她那双温情脉脉的大眼睛,正依依不舍地注视着面前的小雨点,仿佛也正注视着画外的读者。这种“对视”很容易让儿童读者与画中的人物产生互动与共鸣,从而将自己代入故事情境,想象自己就是与妈妈依依惜别的小雨点,由此生发出对母爱的眷恋与珍赏。
(二)对比分析,译图文互补之意
1.补译文字缺失之意。囿于儿童的认知能力,绘本的文字需简单易懂,篇幅也不宜过长,这就意味着文字可能无法穷尽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因此,以图补文的形式较为常见。在《傍晚,山坡上》这个故事里,小兔每天都会长时间陶醉地注视着山下的小红房子,因为在他眼里,小红房子的烟囱很神奇,里面冒出的烟会在天空变幻成各种奇妙的图案。一天,他向小乌龟描述这一神奇景象:“那烟囱冒出来的烟,有时像朵停在房顶上的好奇的云……有时呢,又像几只小羊在蓝天吃草……”[2]这段文字勾勒出了炊烟的不同形态,但仅限于大体轮廓的描述,没有神态、外形等细节的描写,因此读者阅读后只能在脑海中形成较为模糊的印象。笔者认为“文不足,以图补之”,文字中缺失的细节,插图将其形象地展现出来了,例如:只见几团雪白的炊烟在图上汇聚一处,展现出小羊的四肢、耳朵等形状。不仅如此,其轮廓线条还呈现不规则的小波浪形态,让人不由想起绵羊身上柔软蓬松的绒毛,继而构建起“毛茸茸”的小羊形象。由此可见,绘本常借助图画对文中缺失的信息进行补充,使读者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这就是典型的以图补文。对图文关系有了正确的把握之后,译者将“又像几只小羊在蓝天吃草”译为“it looks like a few fuzzy lambs snacking in the sky”,在译文中增添了“fuzzy”(毛茸茸的)一词,对原文的缺失之意进行了补足[2]。
2.补译图画缺失之意。尽管以图补文的形式在绘本中较为常见,以文补图的现象也时有出现。故事《墙和路》里有这么一幅图:土拨鼠先生躺在院内的摇椅上打盹,身后是高高的围墙,墙边的树丛上,有一些高低错落、大小不一的红色音符,好似树上的果子[2]。这幅图看似平平无奇,传递的信息也很简单——土拨鼠睡着了。然而,笔者仔细读图后不禁要问,图中为何莫名出现几串音符,它们与画中的人物以及故事情节有什么关系?在绘本这种多模态文本中,图不足,则往往以文叙之。因此,可以尝试从文字中寻求答案:“他打完瞌睡,再哼一曲小调,接下来就没事可干了。”这句话清楚地表明土拨鼠在院里除了打盹外,还有哼小曲的活动。但是,图中却只见他打盹,不见他唱歌。这时,再反观那几串音符,才领悟“哼小曲”的信息其实就隐藏于音符中,它暗示土拨鼠先生还唱了歌。在这个案例中,笔者看到图画的表达是有所隐藏的,这种设计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猜测的空间,十分有趣。但是,这也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而对儿童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以文补图,辅助理解。为了在译文中再现文字的补充功能,译者运用增译的方法,适当作了一些扩充。比如:在“他打完瞌睡”前补充“when he feels tired”(感觉疲惫时),在“再哼一曲小调”前添加“when he wakes up”(他醒来后),解释了几个动作的背景以及动作之间的关联,并在“接下来就没事可干了”前添加“what a leisurely day”(多么悠闲的日子啊),进一步凸显了主人公无聊的心境[2]。
(三)立足儿童,译图文交互之趣
1.再现视觉层面的童趣。如前文所述,绘本的字体、排版、构图等都可展现童趣。纵观丛书的几个故事,笔者发现丛书中的中文都采用了边缘圆润的字体。众所周知,圆形是绘本中大量使用的一种图形元素,人们往往将其与“柔软”“可爱”等儿童特质相联系。因此,译文也都采用了与中文匹配的圆润字体,使读者在视觉上能够直观地感受童趣。
童趣还经常表现在构图上。《“躲着点”和“小虎哥哥”》讲的是一只小老虎的故事。这只小老虎经常欺负人,小动物们都躲着他,并因此叫他“躲着点”。在故事的开头,作者用放大人物造型的近景构图描绘了“躲着点”大摇大摆、威风霸道的形象。有一天,“躲着点”不慎中了猎人的圈套,只见绳子猛地缚住了“躲着点”的爪子,树枝“嗖”地一下弹得老高……“躲着点”给吊在半空中了[2]。这里,视图从近景变成了远景,插图中下部的三分之二处出现了大面积的空白,暗示悬吊的高度以及身处半空的空旷虚无感。插图中树枝上昔日的森林小霸王双目紧闭、瑟瑟发抖,全然没了往日的威风,身形也只有前几页人物大小的四分之一,看起来就像一只可怜的小猫咪,与故事开头那不可一世的形象形成巨大的反差,极具讽刺意味,令人捧腹。在这个故事中,笔者看到近景与远景切换的手法,在构图上形成前后对比的张力,生动刻画了小老虎虚张声势、胆小滑稽的形象。为形成与画面呼应的讽刺效果,在远景构图对应的译文中,译者别出心裁地将小老虎的指称由其他地方统一使用的“Keep-it-off”(躲着点)改为“poor cat”(可怜的猫咪),使它的形象从“虎霸王”一落千丈为“小病猫”,令人忍俊不禁[2]。
2.再现内容层面的童趣。儿童天性自由,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在观察大千世界时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在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发现均可称之为童趣。
《傍晚,山坡上》就是一个极富想象、充满童趣的故事。在旁人眼里,日落和炊烟是再普通不过的景象,但在小兔看来,它们却有着无穷的魅力,因为在他无拘无束的想象中,炊烟能够千变万化,在天空画出一幅幅奇幻美丽的图画。不仅如此,在小兔的感知里,这些画还是“温暖”的,“因为这是用老奶奶做饭烧出的炊烟画的画……而且是画在有着晚霞的蓝天上……”[2]小兔身上有着儿童特有的天真烂漫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这些元素构成了故事中的童趣。笔者看到,在译文中译者发挥其主体性,用心地保留了这份童趣。以“而且是画在有着晚霞的蓝天上”这句话的翻译为例,若用直译的方式将其译为“And it is painted on the blue sky with sunset”,虽能达意,却不够灵动,缺乏想象。因此,译者采用了意译法,巧妙地将天空喻为画布(canvas),将句子译为“And its canvas is the blue sky with golden sunset”[2]。以天为幕、以烟为笔、以金色晚霞为底色,原作中的浪漫童趣在译文中得到了生动的再现。
三、结语
著名的图像叙事学研究者培利·诺德曼曾说,一本绘本至少包括三个故事:文字的故事、图画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所产生的故事。多种模态的交融互动让绘本的故事叙述更具层次性与感染力,让读者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和多元。因此,在翻译儿童绘本时,译者应在儿童视角下,全面深入解读图文关系,在此基础上选择灵活适宜的翻译策略,在译文中准确、充分、生动地再现故事的意义与童趣。我们期待更多优秀的中国原创绘本走向世界,用优质的译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