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汪德亮的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

2023-04-19梁沾妹

现代教育论丛 2023年6期
关键词:师范教育师范生教育

余 晖 梁沾妹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笃志诲人五十春秋如一日,研心析理三千桃李尽良才”,何绍甲教授赠与阮镜清教授的对联亦是汪德亮先生在教育事业上的真实写照。汪德亮先生是新中国广东省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者和实践者,他将其毕生时间和精力都投身于我国师范教育建设之中。新中国成立后,恰逢全国各院系调整,广东省高等师范教育亟待发展,先生毅然来到华南师范学院任教,一边教授师范生学业课程和指导教育实习,一边潜心探索和研究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王屏山教授赞叹道:“汪德亮一生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并称颂他“桃李满天下,不愧为一代师表。”[1]62

在汪德亮先生尝试改造乡村教育和探索高等师范教育如何适应新中国新社会的研究生涯中,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著作数量虽然有限,但都颇具影响力。1986 年出版的《培养大量合格的师资——关于高等师范教育问题的谈话》一书,全面总结和归纳了他从事几十年师范教育工作的宝贵经验;1959 年汪先生发表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展开教学改革运动》一文,就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如何以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为出发点进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改革,做了深刻的阐述;1986 年发表的《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贡献力量》一文,笔酣墨饱,对师范院校如何培养新一代合格的教师提出了切实而宝贵的建议。今天,再次拜读先生的著作以及梳理他为教育奉献的一生,不仅为先生坚定的爱国情怀所叹服,更为其全身心投入师范教育的探索和改革的态度所钦佩,也为其年逾古稀仍笔耕不辍所感动。他对改造乡村教育的坚定信念至今仍令人折服,对师范教育所总结的经验历久弥新,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各高校师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中。

一、汪德亮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转变

汪德亮(1905-1990),广东广州人,我国著名教育家、师范教育改革者。先生经历了我国由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中国成立再到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伟大国家几个不同的时代,他的思想也从早年的“教育救国”理论逐渐转向信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思想。

(一)信奉“教育救国”理论时期

1917 年汪德亮考入北京清华学校时只有12 岁,1922 年清华学校中等科毕业。1926 年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后由学校公费资助赴美留学,此时他已经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教育专业。1926 年至1931 年,他先后在美国皮博迪师范学院(George Peabody College for Teachers)、威斯康星大学(Wisconsin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留学,1931 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

1931 年9 月,汪德亮先生怀着“教育救国”之志回到祖国,在武汉大学文学院担任教授。1932 年,他意识到中国以农业立国,要振兴国家必先提高农民文化、改变农村状况。于是他毅然辞去高薪的教授职务,参加了由晏阳初、陶行知、朱其慧等人发起组织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到河北定县教育实验区试办乡村教育,走上“办乡村教育达到富国强民”的道路。1936 年,先生担任湖南省立衡山乡村师范学校校长,开展办社会化教育的试验。在衡山乡村师范学校期间,他提倡学术思想自由,着力乡村建设。他的办学宗旨是把教育和社会打成一片,推动学校社会化。先生的办学思想,使衡山乡村师范学校的青年学员们获得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

1939 年,汪德亮先生受当时省政府的压制被迫辞去衡山乡村师范学校校长,次年到四川省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担任教育系教授兼系主任,1945 年又转任成都齐鲁大学文学院院长。1947 年得到平民教育促进会资助,他再次赴美国考察教育,着重调查美国各种类型工读大学的情况,继续寻求通过教育改造社会的道路。[1]60新中国成立前夕,爱国心切的汪德亮先生果断地从美国归来,于1948 年到广州岭南大学任教,担任该校教育系主任和附属中学校长。

(二)坚持走社会主义教育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高校院系重新调整。1952 年,汪德亮先生转到华南师范学院(今华南师范大学),先后担任教育系教授、系主任、副院长、学校顾问等多个职务,在此工作30 余年。在这30 多年里,尤其在担任学院领导职务期间,他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师范教育的特色,大胆探索,勇于改革,提出许多别具一格的师范教育思想。汪德亮先生总结了他从事几十年的教育经验,为创建具有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师范教育体制、发展广东省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汪德亮先生认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先生躬身垂范,在政治上、思想上不断追求进步,在工作上、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195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先生在教育事业上的卓越成就,此后多次参加全国性教育大会:1959 年先生代表广东省教育战线到北京参加10 周年国庆;1960年他代表华南师范学院出席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高教群英会;1962 年他又随同以周培源为团长的中国教育代表团出席莫斯科国际高等教育科学技术讨论会,在会议上作《我们对提高师范教育质量的看法》[2]25等发言。

1980 年汪德亮先生退休之后担任华南师范学院的顾问以及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会、少先队研究会和广州市家庭教育促进会的顾问,并与相关人员一起拟定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材。[3]先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十分重视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虽已退休,但仍参与拟订《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试验大纲》、编写《小学思想品德试验课本》,并就如何开设思想品德课以及如何改进班主任工作和活跃少先队活动等课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1]61为了探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规律,他经常深入华师附属小学的课堂,认真听思想品德课并反思。同时,他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和自己多年从事教育的经验,向学校和有关部门建议从小学一年级起设置自然课,对孩子们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1981 年汪德亮先生被授予“广东省高等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1982 年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做出决定,在全校开展学习与宣传汪德亮先生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精神的活动;1984 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给先生颁发奖状,以示嘉奖。1986 年,耄耋之年的他出版了《培养大量合格的师资——关于高等师范教育问题的谈话》一书。

二、早期探索救国救民的教育道路

在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时,汪德亮先生便意识到中国内忧外患、四分五裂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落后、人民缺乏文化,只要把教育办好、把人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中国就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59因此,民国时期先生就走上“教育救国”的道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留美回国的他把全部心血扑在振兴国家的教育事业上。参加平民教育促进会、创办湖南省立衡山乡村师范学校、试办乡村教育、鼓励青年一代广泛接触社会实际等,为发展乡村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创办湖南省立衡山乡村师范学校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由于军阀混战、列强的资本主义经济严重冲击小农经济、自然灾害频发等,导致乡村社会动荡、民生凋敝。抗日战争爆发后,乡村更是衰败不堪。如何振兴乡村、改造乡村成为社会各派别各势力关注的焦点,乡村建设运动应运而生。[4]100乡村建设运动首先由知识界发起,代表人物为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我国著名教育家,他们创办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改造乡村、振兴乡村。

汪德亮先生参加了晏阳初等人发起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到河北定县试办乡村教育。在平民教育促进会里,汪德亮先生表现积极,一边进行乡村调查研究、编教材,一边组织农民学习文化知识,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赏。

1936 年,先生跟随平民教育促进会到湖南负责湖南省立衡山乡村师范学校筹建工作。汪德亮先生经过慎重考虑草拟筹建计划,提出办学宗旨就是要重视乡村建设,培养专门的乡村小学教师及社会教育人员。方案呈请湖南省教育厅并上报到南京教育部,最终获得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批准。[5]4先生亲任校长,面向全省进行招生,开启了在衡山乡村师范学校的乡村建设教育工作,为平民教育运动培养人才、为振兴乡村贡献力量。

(二)致力于乡村改造

“从建校第一年起,校长汪德亮一系列的办学主张都离不开教育学生认识中国,认识社会,认识农村。”[6]23-24在衡山乡村师范学校期间,汪德亮先生践行“改造乡村”的教育理念,他对学生们说:“中国的苦难,集中表现在乡村,要摆脱乡村的苦难,必须振兴乡村的教育!”[7]67因此,先生围绕他“改造乡村”的教育理念,在办学理念、课程教学、学校管理等各方面都付诸行动以期改变中国乡村落后局面。

在办学理念上,汪德亮先生抱持“为乡村建设服务”的宗旨:培养乡村小学师资、培育实施乡村改造和民众教育的人才。他在学校招生广告上开宗明义指出:“本校以培养乡村小学师资、以及乡村改造和民众教育的实施人才为宗旨。考生报考必须具备初中毕业的资格、且熟悉乡村情况及农民生活,并志愿终身在乡村服务,身体强健、能吃苦耐劳者。”[7]68先生希望教育能够与社会、与乡村打成一片;学校能够社会化与平民化;通过教育的力量来改造社会,挽救国家。他的这些办学理念受教育家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启发。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的使命在于“作新民”,即要教人做人,做“整个的人”。“整个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有知识力,第二要有生产力,第三要有公共心。[8]晏阳初亲自到衡山乡村师范学校发表“‘误教’与‘无教’”演讲,指出新教育的根本在于乡村:“必须真正负起乡村师范教育的使命,去教育那些广大的平民与农村中的大多数儿童,做有志改进乡村的‘干部人才’,在教师指导之下去苦干、去造就自己,把自己造就成一个民族的仆人、大众的仆人!”[9]为践行“乡村改造”的办学宗旨,汪德亮先生特地聘请诗人艾青、作家王西彦、音乐家任光、农学家蒋名川、教育家邹鸿操、叶德先、何启君等任教[6]24,师资力量相当雄厚,对衡山乡村师范学校的教学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在课程教学上,汪德亮先生秉承改造乡村的理念,将课程安排与乡村建设相结合,紧跟乡村发展的实际需要,采用适合乡村发展的内容安排乡村师范教育的课程,以培养乡村小学教师以及为乡村发展做贡献的人才。为此,先生制定了三年课程试验大纲,安排6 项中心学程:社会研究、军事教育、民众教育、小学教育、农业教育、乡村建设。[4]104每一个中心学程最后都与学生的实习相结合,并且每个学期均安排有服务实习,以培养学生为乡村改造而服务的理念。汪德亮先生还在学校专门开设《中国近代史》课程并亲自讲授,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赢得学校师生与附近中小学师生的一致好评,爱国主义思想在乡村得以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此外,先生还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农村宣传抗战事迹和抗战精神,带领学生演出话剧、杂剧,教村民唱抗战歌曲,并慰问抗战军人的家属,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向民众传播爱国精神。[5]4先生将改造乡村与爱国教育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有志青年。

在学校管理上,汪德亮先生尤其强调民主和自我管理,注重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学校一些重大事项的决策他都会邀请师生代表参加会议与讨论,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此外,先生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要求也比较高,这与平民教育思想的“作新民”“整个的人”的理念相一致。他领导的衡山乡村师范学校充分发挥各级学生组织的作用,学生的劳动、伙食、卫生、纪律等日常生活事务都由学生自己管理,培养他们独立活动能力和民主管理能力。[4]105

在汪德亮先生的领导下,衡山乡村师范学校师生一致主张教育救国,并在衡师开展大量秘密工作,为抗日战争和后来的解放战争提供重要情报并培养了大批革命者。然而,湖南省政府不断压制衡师的共产党活动,迫害抗日救国的爱国师生,1939 年5 月强迫汪德亮先生“因病辞职”。但是先生不甘心就这样舍弃自己“改造乡村教育”的理想,于1940 年转到四川担任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教育系教授兼主任,1945 年又到成都齐鲁大学任文学院院长,继续乡村改造事业,探索通过教育改造社会、拯救国家的道路。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武汉大学文学院任教与领导衡山乡村师范学校时,汪德亮先生便十分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武汉大学时,他根据当时社会的实际需要,开设《社会化教育》《生活教育》等课程,这些课程都带有一定的试验性质,要求学生深入调研,了解社会实际情况。[1]60

在衡山乡村师范学校期间,先生要求青年一代广泛接触社会实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把校内的学习与校外的乡村改造工作紧密结合。他规定衡师学生在校三年期间都要进行实训。学生在校外要进行乡村小学教育见习、乡村社会调查、县区乡民政工作见习等,以此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并为未来改造乡村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校内学生要一边读书一边参加校内举办的各种学术活动,如开展演讲竞赛和专题辩论会等,让大家从理论与实践等各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6]25为了增强学生的实地调研与动手能力,汪德亮先生于1937 年秋组织学生到衡山县四个乡进行重点调查,编印《衡山实验县师古乡等四乡的调查报告》。1939 年又引导学生在新宁县白杨乡开展调查,编印《新宁白杨乡社会概况调查》。[5]4学生从中获得了丰富的社会知识并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爱国精神,为衡山乡村师范学校成为抗日救国秘密基地奠定了基础。

三、在华南师范学院期间引领师范教育体制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汪德亮先生在华南师范学院任教三十多年。在此期间,先生紧跟党的步伐,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并结合师范教育的实际与特点,积极探索和改革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师范教育,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师范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学科观:探索社会主义师范教育规律

早期的汪德亮先生信奉教育救国理论,他认为西方国家的富强是教育的功劳,中国落后是因为教育落后。先生认为中国以农业立国,只要中国乡村有了优秀的师资,乡村振兴就有希望,就能挽救危急存亡的中国。然而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一次次侵略和国民政府对抗日救国学校师生的不断迫害,使他对“教育救国”逐渐感到失望,以至于发出“在当时,教育不但救不了国,也救不了教育本身”的感慨。[1]60新中国成立后,先生开始更多地以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角度来思考师范教育问题,致力于小学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的研究,不断探索和总结教育规律。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要求也更加迫切,应该怎样办好社会主义的教育?怎样把青年一代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一系列新问题摆在了先生面前,促使他不断地去思考。

在华南师范学院任教期间,汪德亮先生一边大力倡导师范生学习教育科学知识、研究教育理论,一边系统总结教师的工作经验、建立教育研究和实验基地。他认为,办教育,尤其是办社会主义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的办学规律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切忌理论高于或脱离实际。先生在1962年的关于总结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谈话中说道:“社会主义教育科学还在创造中,社会主义教育规律还在逐渐发现中。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教育规律已经成为今天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也是全国各级学校教师的光荣任务。”[2]16他呼吁全国教师都应认真总结自身教育工作经验,研究切合中国实际的教育科学,因为这是关系到培养我国新一代的教育大事。

汪德亮先生十分重视师范教育,他把师范教育比喻成“工业中的重工业,机器中的工作母机”[2]2,认为师范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更是国家教育事业建设的根本。先生将毕生的时间与精力都倾注在师范教育探索和改革上,在华南师范学院教育系专门开设《师范教育》新课程,给师范生详细传授师范教育的系统知识,为未来师范生从事教育行业打下扎实基础。汪德亮先生1986 年出版《培养大量合格的师资——关于高等师范教育问题的谈话》一书,并发表《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贡献力量》的文章,总结了他的师范教育思想以及从事师范教育工作的宝贵经验。

《培养大量合格的师资——关于高等师范教育问题的谈话》一书,是汪德亮先生从事师范教育以来对青年教师和学生的部分谈话记录,直至现在仍被许多教育工作者传阅。该书共记录先生的十五次谈话,每次谈话都紧紧围绕师范教育而展开。

新中国成立初期,汪德亮先生在《关于高等师范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呼吁全国人民教师要认真研究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规律,认为这是各级教师的光荣任务。先生从必须认真总结教育工作经验、遵循科学研究的程序来总结教育工作经验、如何写好一篇优质的教育工作总结这三个方面,就如何探索社会主义教育规律、建立切合中国实际的教育科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1962 年先生出席莫斯科高等技术教育讨论会上的发言报告——“我们对提高师范教育质量的看法”亦收录在该书中。他在发言中指出,人民的中国尊重人民教师,因而吸收大批优秀青年参加教师队伍。对于如何提高师范生质量,他强调一是要明确师范生的培养规格,加强理论、知识和技能这三基的锻炼,二是要抓师范教育的特点,提高高等师资水平。

该书的“略谈师范教育问题”这一章,先生从社会主义师范教育的性质、任务、地位的角度论述了对师范生的培养要求,强调师范院校要加强同中小学的联系。他认为“师范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师范学校是一种专业学校。社会主义师范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是为此而实施的一种职业训练。”[2]40所谓水涨船高、枝繁叶茂,师范教育能够影响青少年乃至整个国家未来的命运,只有师范教育稳固发展,才能为国家储备优质的师资队伍。因此,先生强调对师范生的培养必须严格,因为社会主义教育是一项伟大的革命事业,教育学生并非靠单纯的“说教”,而是要以身作则,以自己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坚定态度来熏陶和感化学生。 “不仅要求他们掌握文化科学知识,还必须具有承担‘文化科学知识传播者’任务的决心和本领,并且掌握的知识应该是渊博的而又准确的,以免谬种流传,以讹传讹。”[2]42在《关于高等师范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还有很多涉及师范教育的问题,包括如何做好学生工作和科学管理学校、新教师到岗如何开展工作、青少年教育漫谈、师德问题等,都是先生几十年工作经验的总结。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改革,汪德亮先生对社会主义师范教育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总结出了以下几条规律。

标题是对文本的简明描述,须服从于个性化出版、概括其内容以吸引读者等目的。Swales(1990)曾经宣称,文体中的标题未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自那以来,对标题的学术研究得到蓬勃发展,特别是被称之为标题学(titleology)的术语在大量学术文献得以广泛应用,就是其中的体现(Baicchi,2003)。在我国,对标题的研究也方兴未艾,诞生了大量的著述,其研究范围大都以小说、电影、新闻等文体为主。但是,我国对于学术文体的标题研究较少,特别是对于法学论文标题的研究,迄今尚付阙如。本文以法学论文标题的修辞格为中心来分析其文体特点及其翻译策略。

一是要有计划地向中学毕业生宣传师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先生认为,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师范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师范教育和师范生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教育,也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积极向中学生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以此引导中学毕业生报考师范教育专业,树立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从而增强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

二是加强同各地区中小学的联系和协作,使教育教学工作切合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搞好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工作。教育理论最终的归宿是服务于教育实践。先生强调,师范院校的办学原则之一就是要联系中小学,这是由师范院校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因此,既要引导师范生学好相关教育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教育实践能力,能够根据实习工作的实际情况学习教育改革的新经验。他认为“北京景山学校根据‘全面发展打基础,发挥特长育人才’的指导思想,坚持教育改革试验二十多年,这是很值得师范学生学习的。”[10]6

三是引导师生学习和研究青少年德育问题。鲁迅先生曾说:“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逆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11]青少年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社会主义的成败取决于青少年一代,取决于青少年一代的教育。为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必须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尤其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其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这也是历史赋予师范院校的使命。[2]78

四是对师范毕业生继续关心,经常联系,负责到底。师范生毕业后,并不意味着就结束了学习教育领域的相关知识,反而是开始真正接触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他们的身份也从师范生转变为教师。在这个过渡期,师范院校的老师应与刚从事教育工作的师范生保持联系与沟通,或以辅导、培训的形式给他们传授自己的教育工作经验,让他们感受到教育工作者的人文情怀。同时,师范毕业生应该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毕业后要继续学习、继续研究[2]85,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增添新动力。

(二)目的观:培养社会主义教育工作者

列宁曾说:“在任何一个学校的教学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政方向。这个方向由谁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师来决定。”[12]邓小平同志认为:“实现四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基础是教育,小学教育是基础的基础。要搞好基础教育,就必须提高小学教员的水平。为普及小学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大家感到最关键的是搞好师范教育。”[13]师范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的重任,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汪德亮先生指出:“高等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的任务是源源不断地供给中等学校符合规格的教师。”他认为社会主义师范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为此而实施的一种职业训练,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综合类大学的根本。[2]4,40如果说其他普通类的高等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话,那么,师范教育则是为培养这些建设人才实施基础教育的教育,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以及国家发展。李士梅教授也强调师范教育和教师的重要性:“要建设,就离不开德才兼备的人才;要人才,就必须大办教育;而普及和提高教育质量,都离不开教师。这乃是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教师的光荣责任。”[14]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国家正蓬勃发展之时,更离不开社会主义性质的师范教育为其“造桥铺路”。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民教师,汪德亮先生如是说:“我们对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必须以身作则,善于教人又教书,对下一代进行基础教育,为日后参加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做好准备。”[2]41也就是说,师范生首先要树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坚定信念,以教育国家青年一代为己任,并认识到献身于社会主义人民教育事业是多么高尚的职业情操。师范生入学后,首先要教育他们树立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具有人民教师的崇高风格。先生指出,师范院校肩负着培养中小学师资的重大责任,教师有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出力的义务,师范院校的教师应当满腔热情地欢迎与接纳志愿加入教师队伍的青年师范生,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与融洽的教育氛围。[10]5其次,要对他们进行系统专业的教育与训练。使他们认识到教育工作是为培养新一代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而服务的,这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和共产主义的成败,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更加热爱教育专业。

先生所说的“多面手”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一个教师能教多门科目、多种学生,能适应多种学校”“过去的师范教育只培养一种专业的教师,是远远不能完成现在社会主义社会新任务的。人民教师不是某一科的专家,而是教育家,教育工作是综合性的工作,绝非徒有片面知识的人所能胜任的。”[2]6-7社会主义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且沉重的革命实践,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民教师也并非一朝一夕便可以达成。师范院校所培养的人才,除了具有坚定且正确的政治方向外,还必须通晓本专业内容,具备科学文化知识和教学实践能力,以及拥有厚实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体魄。汪德亮先生强调师范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要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只有在学校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在教育岗位胜任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教育工作者。

从人类文明的视野来看,培养师德高尚的教师是师范生培养的永恒追求。从新中国国情来看,培养师德高尚的教师是师范学院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15]对于社会主义的教师应该拥有什么品质,或者说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什么品质,汪德亮先生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除了一般的诲人不倦的态度、为共产主义事业终生奋斗的正确人生观外,教师还应该具备“我为人人”的使命感:“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本质上是一件‘为人’的工作,他们最大的报酬是看见许许多多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最大的快乐是教育青年能看到祖国的前途、美好的明天,并矢志为之奋斗。”[2]8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可以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涵养教育情怀,有助于提高其职业素养,是确保社会主义新中国教师质量的动力源泉。

(三)方法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倡导教育实习

早年在湖南衡山乡村师范学校任教时,汪德亮先生便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地调研和实际操作能力。新中国成立之后,先生以辩证唯物论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思想,对师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有了新的认识和探索。

华南师范学院教育系学生的毕业实习在当时非常受学院重视,每年都会委派多名教育系的教师指导师范生的毕业实习。当时学院教育系的学生实习有两条路径,一是前往以广州粤秀师范学院(1953年改名为广州师范学校)和广东省第一师范学校(1953 年与广州粤秀师范学校合并,并改名为广州师范学校,后分为第一师范学校、第二师范学校)为主的师范院校,二是去以华南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为主的小学。在华南师范学院任教期间,汪德亮先生严抓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和实习,并把它们作为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初入华南师范学院的汪德亮先生,一开始便担任教学实习科科长,教授《教育学》《教育见习》等课程。此后,尽管学院师资较为充足,但他仍然坚持负责师范生的教学实习科和实习指导工作。

1953 年,汪德亮先生与阮镜清等几位教授一起带领学院教育系57 名大四师范生前往广州粤秀师范学院进行长达一年的实习。在指导学生实习期间,汪德亮先生等几位教授自始至终都与学生一起生活,把自己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与学生一起研究教材、指导学生课前演练和备写教案等,并不断地访问和安慰学生,师生之间建立了深厚且真挚的感情。[16]在先生等几位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教育系的学生认真搜集教材、编写教案,并交由实习指导老师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学生再根据意见进行修改,逐步掌握教材教案,经过多次练习,学生上手非常快,课堂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升。[17]华南师范学院作为我国培育师资人才的南方重要基地,在教育系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举行隆重的实习展览会,受到省领导干部的关注和重视,也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和良好的效应,使得许多中学生认识到教师的艰辛和奉献。[18]

1956年到1958年,汪德亮先生先后发表《指导实习班主任工作研究》《实习班主任工作的初步探讨》《教育科学工作者要种“实验田”》等有关实习指导的论文,对班主任如何带领实习生开展良好有效的教育实习作了详尽的论述。他指出,教育实习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对师范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初步锻炼的一个综合形式。[2]29先生认为,学生参加中小学的教育实习,能够广泛地接触学校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工作,可以更好地吸取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经验,为将来自己从事教学工作做好准备,并能为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写作收集到许多宝贵的一手材料。他把教育实习看作是对学生在大学几年所学知识总结性的检查,也是对学校工作的一次大检验。为此,从学生进入学校之日起,就要引导学生去关心和研究实际教育问题,把当下的学习与将来的工作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师范生尤其要进行教育见习,了解和参加中小学教育活动,再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教学工作的实际锻炼——教育实习[1]62,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习过程中,从而检验和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

先生在总结自己从事多年师范教育工作经验时,其中一条就是加强同各地区中小学的联系和协作。他认为提高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学水平,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办好自己学校的附属中小学[2]30,使其成为师范生实习、实验和示范的基地。先生认为在附属学校进行研究实验、总结教学经验,协助附属学校改进教学工作,能够切实提高师范生的质量。其实,无论是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还是建设师范院校自己的附属学校,先生的初衷都是围绕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来展开,以此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四、结语

“历尽艰难曾不悔,只是许身孺子。”汪德亮先生的一生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无论是身处家国动荡、战乱频发的旧中国,抑或是置身于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他都立足于社会实际,把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师范教育上、倾注在教育下一代青年身上。先生经常悉心教导教师和师范生们,不但要掌握好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人民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还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用共产主义思想去育人,把共产主义思想一代一代传下去。当先生选择教育救国的道路时,他创办乡村师范学校、致力于乡村改造、培养青年的动手操作能力,尽心尽力、不辞劳苦;当先生坚持走社会主义教育道路时,他勇于改革和创新,探索和总结社会主义师范教育的规律与经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无论身处哪个时期,他从不为己,一心只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有热爱教育工作的情感,决心献身教育事业;要有甘当‘孺子牛’的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竭尽自己所能;要有世人所赞赏的‘梅花’风格,默默地为装点祖国大好河山而培育人才;要有华罗庚提倡的‘人梯精神’,让年轻一代踩在自己的肩膀上,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1]62汪德亮先生正是如此,几十年如一日,不为功名利禄、不求荣华富贵,在教育岗位上孜孜不倦、矢志不渝。先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骄傲,更是我们后辈世世代代的楷模。先生的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他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师范生去学习、去探索、去继承、去发展和创新。

猜你喜欢

师范教育师范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高专音乐师范教育课程建设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