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院校航空文化协同育人问题剖析与模式构建
2023-04-19高启明
高启明
(1.西安航空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2.西安航空学院 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77)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重要使命。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民航院校要在人才培养中完成文化传承,实现文化创新,就要努力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民航专业教育特点,凝练航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构建具有航空特色的文化协同育人模式,打造民航运输类人才培养新高地。
一、民航院校航空文化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构建民航院校航空文化协同育人模式,就是要以航空文化育人为主线,发挥校内课堂、企业实践、科学研究等平台作用,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的育人共同体,树牢航空强国信念,增长航空报国本领。目前,我国民航院校航空文化协同育人存在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思想观念上,认识尚不统一,理解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国内各民航院校都把航空文化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内部治理能力建设、打造学校特色品牌的重要精神宝库和价值导向,但在如何发挥航空文化协同育人功能,如何把航空文化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等问题上,普遍存在形式化、表面化问题。例如,各类学校虽然会经常举办航空文化讲座、航空科技论坛等第二课堂活动,但呈现内容零散式、碎片化,难以对学生产生持久和系统影响[1]。许多学校没有把航空文化课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虽然开设公共选修课,但存在师资不足、开设课程少、选课学生少、影响范围小等问题,难以作用于全体学生,特别是民航运输类学生的专业素质养成。
(二)在具体做法上,教育流于形式,抓手不够有力
优秀文化是育人资源的宝贵财富。民航院校在这一理念引领下,都致力于发掘航空文化所蕴含的红色基因、航空报国精神和价值规范,并试图结合民航运输行业特点,运用到民航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但却因为教育方法创新不足,缺乏有力抓手而流于形式。主要问题有: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构建缺失,使得航空文化协同育人大多停留于宣传和思想认识层面,未能形成符合文化传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课程资源和课程标准;文化育人与专业教育“两分离”“两张皮”,难以将“忠诚奉献、逐梦蓝天”为核心的航空报国精神转化为学生职业理想和职业品格,以文化励志铸魂的课程思政效果不佳,学生因而缺乏职业长久发展的持续动力。
(三)在实现载体上,师资力量不足,传播形式单一
我国航空教育工作者信仰坚定,为国育人,逐步建成了较为完善的航空教育体系,挺起了中国航空教育的脊梁。他们对航空文化都有一种朴素的认同情怀和价值期待,许多民航院校建立航空文化博物馆,设立航空文化研究机构,试图寻找自身独特的文化坐标,但普遍力量薄弱,多数研究人员由人文社科专业教师兼任或发自教师兴趣自为,很难结合学校定位形成研究特色,更难以找到适应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传播路径。融媒体时代学生接受信息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民航院校也都意识到航空文化协同育人应与时俱进,但表达形式依然传统,大多以课程思政、教材讲义、宣传手册等呈现给学生,未能将文化传播融入专业教学之中,发掘与行业特色、岗位特征相呼应的文化资源,做到润物无声。在文化传承创新上,传播平台和实践活动载体设计不足,展览馆、纪念日等体验载体和记忆载体丰富,但网络新媒体,如短视频、直播等立体化平台打造不足。
(四)在模式构建上,典型经验稀缺,示范效应较弱
回首峥嵘岁月,中国航空事业的数代先驱谱写了壮丽的奋斗史诗,同时也不断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与时代同步,各民航院校也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探索航空文化协同育人路径,也曾积累了相关经验和教学成果。但就航空文化协同育人体系而言,能在行业层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做法的高校仍然稀缺。绝大部分民航院校,特别是地方高校限于自身对航空文化研究功底浅薄,尚不明晰航空文化协同育人从理论到实践螺旋式上升的辩证规律,缺少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缺少驾驭深厚文化谱系的宽广视野和行动力量,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贡献度明显不强。
二、构建民航院校航空文化协同育人模式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
民航院校要立足行业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具有融合性、协同性特点的航空文化育人模式,不断探索高校德育工作新路径,应该把握以下五个关键问题。
(一)坚持立德树人主线
文化就是文治教化,化物必先化人,化人方可化物。经过长期历练和探索,航空人总结出了航空文化的五种特质: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科学严谨的求实精神和团结奋进的协作精神。航空文化本质上是创新文化、探索文化、朝阳文化,需要全社会的认同与自觉。航空文化育人的首要原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紧扣立德树人主线,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此基本遵循下,方能寻找适应内在要求、符合教育规律、体现学校特色的航空文化育人模式[2]。
(二)聚焦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航空文化育人只有下沉到课程单元,才不会演变成民航院校专业建设的点缀之物,才不会悬浮在空中,停留在口中。因此,只有构建符合文化育人规律的课程体系,比如创新航空文化类慕课课程,建立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网络课程,持续打造一批线下“金课”,才可能让航空文化真正作用于学生的价值观,才能不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劳动素养。通过文化通识课程,发掘专业课程育人资源,从而吸引学生线上线下选课。创建航空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行业精英作为客座教授和青年导师驻校讲授,从而多渠道多方式引导青年学生认同航空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
(三)提升师资队伍素养
构建航空文化协同育人模式关键在“人”,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是文化育人的关键。因此,民航院校必须构建面向全体教师的航空文化培训长效机制,使全体教师都要具备在课程思政各环节渗透航空文化元素的能力。要在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同时,在全体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中加入航空文化素养培训提升单元,构建起一支学科互补、来源广泛、专兼结合的航空文化师资队伍。同时,启动名师培育计划,遴选在航空文化研究和实践方面有影响力的专兼职教师,建立名师工作室,搭建网络学习平台,使更多优质资源延伸到网络空间,传播到更多学生当中。
(四)推进实践平台搭建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等教育的五大功能之一,因此,民航院校还要把促进航空文化传承创新作为自身的重要使命。这就对航空文化协同育人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作用于学生成长外,也要落脚到文化创新、文化弘扬的实践层面。民航院校要树立平台意识,综合考量航空文化研究平台、知识传授平台、场馆体验平台、宣传传播平台等不同功能平台建设,整合多个平台资源,凝聚航空文化育人多重力量,有效服务于民航运输类专业学生专业教育、行为引导和价值构建,使优秀航空文化传承不断跃向新高峰。
(五)形成媒体开放共融
在数字化时代,面对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因此,立足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当代大学生基于互联网的时代特征,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采取多种手段、多种渠道,探索运用新媒体提升文化协同育人效果的新路子,形成开放共融、协同共享的育人模式[4]。目前,民航院校航空文化协同育人正面临着信息时代带来的各种挑战,不能局限于课堂、讲座、报告、参观等传统教育方式,而要顺应自媒体传播个性化、社交化趋势,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知乎等社区知识平台,建立更加便捷、开放、共享的新媒体传播纽带。
三、构建民航院校航空文化协同育人模式的实现路径
民航院校是培养民航运输类专业人才的主阵地。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行业特征,聚焦校园文化,深度挖掘、阐释和融合航空文化中的爱国精神、报国之志,引导师生广泛参与,积极构建航空文化协同育人模式,是探索形成航空人才培养特色、建设一流应用型院校的必由之路。
(一)明确价值导向,凸显航空文化协同育人特色
民航院校根植于祖国航空事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航空情结薪火相传,将“忠诚、奉献、创新”精神逐步融入学校精神血脉。应该说,一部学校的建校史,就是一部与国家航空事业发展息息相关、命运相伴的历史,也是一段弘扬和发展航空文化的创业史。民航院校要凝聚育人共识,既要做航空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也要做航空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构建航空文化协同育人模式中,民航院校要明确将“忠诚、奉献、创新”精神作为导向,丰富校史文化资源,续脉传承,发扬光大,解决学校航空文化育人价值导向不突出、不明确问题。
第一,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初心,升华航空文化的核心理念,提炼自身校园文化内涵。如西北工业大学将“忠诚、奉献、创新”精神融入校训“公诚勇毅”——“公”即公为天下、报效祖国,“诚”即诚实守信、襟怀坦荡,“勇”即勇猛精进、敢为人先,“毅”即毅然果决、坚韧不拔;并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增加时代内涵,从而成为西工大人共同的价值理念。
第二,将“忠诚、奉献、创新”精神融入师德师风教育、干部教育、入职培训中,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要持续推进青年教师、管理干部到航空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科研和技术改造,通过现场实践激发教职员工育人主体对航空文化的情感认同。建设专兼结合的航空文化师资队伍,通过学校培训,组织推荐遴选,组建跨院系航空文化教育梯队。要面向行业企业聘请专家、英模等担任青年导师,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开展校企合作、参与教学改革、编写专业教材等,带动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
第三,将“忠诚、奉献、创新”精神落实到人才培养目标之中,作为对学生政治素质、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同时还要体现到人才培养的考核体系中,以恒定的价值追求标定民航院校人才培养的行业特质。
(二)聚焦资源集成,发挥航空文化协同育人功能
汇聚航空文化的德育要素,坚持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将“忠诚、奉献、创新”精神转化为人才的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是构建航空文化协同育人模式的必由之路。在实施路径上,要发挥航空文化育人功能,就必须进行资源集成,将航空文化资源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和环境育人资源,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嵌入第二课堂活动,渗入环境育人氛围,形成第一、第二课堂及环境育人协同运行模式。围绕“如何发挥航空文化协同育人功能”这一中心问题,民航院校可以从聚焦资源集成着手,以如下路径探索实施。
第一,将航空文化资源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主渠道,把航空报国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报国基因,教育学生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承担起建设航空强国的神圣使命。二是充分利用课程思政育人元素,挖掘航空文化的时代价值、精神伟力,不断丰富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小组研讨等,把航空文化融入专业实践、航空科技项目、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体系,落实到专业课教材、教学和实验等环节,使航空报国精神立体、生动地呈现在学生教育教学之中。三是以课程为中心打造“线上+线下”航空文化教学资源库,与航空类专业出版社合作,开发适用于所有学生的航空文化通识教材,并突出教材的通俗性、普及性和趣味性,同时将航空报国精神、航空强国精神蕴含其中;制作航空文化系列网络课程,开发航空文化网络公开课、教学课件、软文、微课、动漫等资源,实现远程教育虚拟空间和现场教学实体空间互通互融,全方位多渠道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第二,将航空文化资源嵌入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特色活动,将航空文化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嵌入第二课堂。民航院校可以结合自身发展历史和学校实际,持续打造“航空主题日”“航空大讲堂”“航空文化进校园”“航空英烈谱展播”等主题教育活动,以及航空运动、航模大赛、航空创意等特色文化育人品牌项目,寓教于乐,使学生沿着中国航空的历史轨迹理解航空报国精神,实现知行合一,自觉践行“忠诚、奉献、创新”精神。
第三,将航空文化资源渗入校园环境熏陶。文化育人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民航院校要将航空文化的核心理念、精神内涵、英雄模范人物等标识,转化为学校的校训校风、办学理念,注重校园人文环境塑造和航空器物向校内迁移,建造航空特色明显的形象识别、校园景观等文化载体,促进校园文化和航空文化融合,发挥好环境熏陶育人功能。
(三)着力平台构建,打造航空文化协同育人共同体
除了集成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环境育人资源外,民航院校还要打造育人平台,开展校企合作,汲取文化养分,贯通学校、行业、社会多维育人合力,探索形成内外兼顾的航空文化协同育人共同体。
第一,铸造航空文化育人平台,打造富有航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从“航空救国”到“航空报国”,再到“航空强国”,航空人肩负的使命随着祖国的日益昌盛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因此,在学校层面,要把航空文化的核心理念融入校风、校训及学校发展规划当中,制定校园文化战略手册,落实具体实施方案,引导学生追求卓越、航空报国,教师乐于奉献、精心育人。在专业层面,要将航空文化价值观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现航空职业素质培养全覆盖,引导学生践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使得培养的学生爱国奉献、报效国家。在企业识别系统层面,实现航空文化从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三个系统向教育理念、产教结合、教学生产、实习就业层面融入,铸造形式多样的思政交流、文化场馆、学生社团、实习就业基地等平台和载体,打造富有航空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提高航空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第二,夯实航空文化科研传播平台,厚植更多航空文化底色承载。首先,民航院校要树立平台思维理念,坚持学术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优秀航空文化师资库作用,建设高水平航空文化研究平台,借力各地航空产业示范区建设,主动申报高层次航空文化研究项目,发表高水平文章,同时借助学校教学科研资源,成立航空科普教育基地,出版系列科普读物,强化航空文化普及化研究,推动航空文化传承与创新。其次,要在师生中组建航空文化研究会,采用传统和新媒体相结合形式,积极开展文化研究和传播工作,通过对航空文化育人内涵和有效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引领民航院校学子了解航空文化深厚底蕴,增强航空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后,要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创新传播方式,吸引更多关注,强化师生对航空文化核心理念的阐释和凝练,实现科研和传播相互促进,厚植航空特色文化底蕴。
第三,搭建航空文化校外实践平台,凝聚更多航空企业文化资源。千年梦想百年航空!从修理、测绘、仿制到自主研制、自主创新,航空企业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了对世界航空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再到同台竞技的历史性跨越,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了忠诚奉献、坚守担当、敬业精业、创新超越的先进文化和伟大精神[5]。因此,通过搭建校企双边互动体制,可以集聚航空企业文化资源,推动航空文化育人不断深化并持续取得实效。通过完善保障和激励政策,打通校企文化围墙,可以促进航空文化资源交流互动,促进产教、校企多元主体文化认同,融通学生职前职后文化自觉,形成开放共享机制。通过在航空企业建立师生实践基地,邀请企业文化名家举办航空大讲堂,组织师生进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师生学以致用,发挥航空文化持续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