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的素质构建

2023-04-19汤太祥

关键词:出版业工匠学术期刊

汤太祥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编辑部,安徽 芜湖 241002)

当前学术期刊编辑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进入“十四五”发展阶段,我国的文化产业既要立足于现实发展的“新形势”,也要聚焦当前文化产业的“新变化”,更要紧密追随未来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新形势、新变化和新业态对学术期刊编辑的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处其中的编辑出版人,便是此次浪潮的‘时代触须’,他们紧邻或追踪着时代趋势,不断更新旧观念和旧技能,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1]因此,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就必须培养和提升核心素养,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

一、提高政治站位

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的素养包含职业意识、职业理念、思维方式、专业技能、文化素养、行为规范、道德修养,等等,而排在首位的显然是政治意识。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意识,要认识到出版工作中的政治使命,要时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对党和国家政治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

1.始终与国家方针政策协同步调

近年来,国家对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的重视,对作为精神文化产品把关人的编辑出版人的政治业务素质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想政治工作给予高度关切,以诸多重大重点举措不断将其落实。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中亦对此做出鲜明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回望历史,宣传工作自我们党成立以来长期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为党贯彻方针政策凝聚了蓬勃的群众力量。出版工作是宣传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出版工作是沟通宏观方向和现实领域的桥梁,其方向务必要正,思想务必要稳,否则将成为一座虚无之桥、扭曲之桥,影响公众对事件的认知,破坏某一问题或者某一领域的正确风气。这要求学术期刊编辑明确自身站位,继承优良传统,与国家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要提高政治站位,就必须认识到出版业是为国家和民族传播科技和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促进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是一个伟大而崇高的行业。学术期刊编辑要站在时代最前沿,自觉担负起新时代的思想、文化使命,要有极高的政治素养和格局意识,像学人所言,做“大写”的出版人,把自己的工作置于国家的思想文化和学术教育建设的大局当中。

2.以正确思想不断指导具体实践

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守正创新抓机遇,锐意进取开新局,要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 《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精神,习近平致人民出版社成立100周年的贺信精神。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要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等重要的文件精神,要明辨是非善恶,关注政策导向,要识大体顾大局,要关注社会热点,关心民生百态,要认真策划出版选题,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出版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缺位。相对更加重视工作队伍人员的专业性,认为宣传工作只是某类刊物的出版内容,将指导性思想变为业务性对象,矮化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性。二是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较为单一。由于出版工作往往较为繁重,且不少单位人员队伍存在身兼多职的现象,这就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常流于形式,人员参与积极性不高,组织者倾向以短平快、碎片化、象征性的方式进行。在这种形式之下,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发挥预期效果,各类主题教育无法深入人心。三是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整体思路。出版业并非游离于各大产业之外的闲云野鹤,相反,由于其工作对象,即出版内容的包罗万象,出版业与人民的精神生活、物质活动息息相关,但是出版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还往往处于行业内部,未贯彻到出版内容之中,从业人员需要培养整体意识,从根本上避免诸如“毒教材”的重大政治事件发生。

作为新时代的学术期刊编辑,必须要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各出版社、期刊社要有正确的出版宗旨,出版有创建的、积极进步的书籍、杂志,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须摒弃经济效益至上的错误观念,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社会主义中国出版行业的历史使命,要深刻认识并能正确把握出版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要能认识到社会效益是出版物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经济效益为出版物生存和发展保驾护航,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所以,新时代的学术期刊编辑,必须自始至终坚守正确的出版方向,弘扬主旋律,发挥正能量。

二、富有创新意识

科技进步需要创新,科技进步离不开学术期刊编辑的鼎力协助,作为科技工作者之一的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也同样需要创新,需要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

1.创新是学术期刊编辑走向未来的必备素养

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科技创新时就有过权威论述:“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后来总书记还谈道,“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其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主张和新论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出版业所面临的要求不断提升,内容产出强度加大,营运模式特点突出,传播媒介不断创新,产业链条逐步拓宽,在这些新的出版行业特点面前,学术期刊编辑若故步自封,那必然将被时代所淘汰。传统学术期刊编辑需要不断提升创新意识,以全新的视角面对思维转型和技术更迭的浪潮冲击。从实际情况而言,部分学术期刊编辑尚未树立起彻底的创新意识,面对新时代和行业新要求没有转变好思维,仍然在用旧的眼光发掘出版资源,未充分把握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心理,导致出版工作部分无法达到预期成效。要突破这一困境,首先要坚持思维创新,以理性价值观引导出版工作,将作者、读者、出版者的价值链条打通,理解相互之间的需求和倾向。二是善于运用出版工具。结合融媒体的特点,扩大出版传播面,不断为出版工作赋能,提升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行业感知和行业敏感,释放人才活力,保证创新工作后继有人,不断锐意进取。

2.学术期刊编辑应当积极消化探索创新之道

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需要“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及时追踪学术前沿与热点,精心策划,精心选文,精品出版”。[3]的确如此,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要做到“精心策划,精心选文,精品出版”,就必须要具备创新意识,在策划出版物的选题时,要能够紧密把握时代脉搏,跳出习惯思维的窠臼,要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想人之未想,谋人之未谋。而这一点,不论是在期刊社,抑或是出版社,都是通用的。

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要富有创新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和传播交流等方面有所开拓和发展,推出更多更好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出版文化产品”。[4]

新时代是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出版业日新月异,在出版内容、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都发生着巨变,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数字出版成为时代宠儿,移动终端备受宠爱,出版概念正在被重新界定,“数字出版和媒介融合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应用和新媒体形态的不断出现,又给编辑出版人的职业技能带来新的挑战”,[1]这些都需要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改变观念,创新思维,富有创新意识,勇担时代重任。

三、弘扬工匠精神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关于工匠精神的系列讲话,使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深化了对工匠精神的认识,这对于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促进出版业的繁荣发展,意义重大。

1.工匠精神极具底蕴且绝不过时

工匠自古以来就和科技有着不解之缘。工匠是掌握了某门科技或技艺,长时间从事某一行业操作,并在其从事行业上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专门人才。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等等,这些世界级的工匠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都和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紧密相连。

时至今日,工匠好像从人们身边消失了,其实不然。由于现代社会已经从传统的手工艺向机械技艺及智能技艺进行了转变,传统工匠也转变为现代工业领域里的新型工匠、机械技术工匠和智能技术工匠。中国要实现由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的升级转变,就更需要科技的发展和工匠精神的弘扬以及千千万万大国工匠站出来。“具备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坚守质量品质,一生打造精品,把产品的好坏看成自己人格和荣誉的象征,他们就是这样具有优美德性、始终追求卓越的人。”[5]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也应该而且必须成为这样的人,这样的大国工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先进的科技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推广开来,才能促进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才能促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为工匠精神的核心理念,“追求完美、精益求精、敬业专注”也体现在出版工作当中。作为学术成果记录、传播和升级链条中的关键建设者,学术期刊编辑在工作中要根据时代的需求,沉着内心,深耕工作,下苦功夫。古代的出版工作者们以竹片、木片为材质,将其进行串联编织,做成一卷卷承载厚重文化的古籍书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经过裁剪、烫煮、杀青等步骤,稍有不慎则前功尽弃。那时的编辑出版人们不仅需要对所出版的内容有所见地,还需要付出充分的体力和汗水,他们既是脑力劳动者也是体力劳动者,是实至名归的“匠人”。而到了现代,科学技术让编辑出版人们不再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体力劳动,但是对出版过程的精益求精延续至今。当代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出版从选题、审核、排版、生产的过程大大加快,出版物的产量日益增加,但编辑出版人更要如履薄冰,谨慎细微地对待出版物。从出版物的根本属性来看,出版业不仅仅是生产某个物质商品,更是产出一份精神产物,编辑出版人不可不细致对待。

2.学术期刊编辑要甘做敢做新时代工匠

弘扬工匠精神,首先要求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对出版业有着无比崇高的热爱之情和敬畏之情,要正确认识出版业在科技强国、文化强国中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要有劳动精神和奉献精神。在出版业的发展历程中,不少名家都曾投身于此。例如鲁迅、巴金、叶圣陶、矛盾等,他们本身就是一代文豪,著作等身,但又担任了某些刊物的编辑,为出版工作严格把关。这些名家对出版事业的奉献,为学术期刊编辑的价值追求树立了良好榜样,他们作为优秀的“出版匠人”,为当代学术期刊编辑如何对待出版事业树立了良好楷模。

其次,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要有坚守品质、追求卓越的意识,要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出版人的匠心,就是要坚持专业规范,精益求精,确保图书出版质量”。[6]这就要求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熟稔国家的出版政策法规,通晓出版行业相关的标准规范,善于策划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出版选题,精于出版物的排版装帧,长于文字的表述校改。同时,要不断学习各种新媒体技术,熟练掌握各种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和推广,“这就要求我们未雨绸缪,管理部门和集团、出版社应提前进入顶层设计规划,编辑朋友个人尽快用新技术武装自己,迎接融合发展新时代、新境界的到来,迎接编辑出版业的新一轮的挑战与繁荣”。[7]只有这样,在融媒体背景下,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方能措置裕如,游刃有余。

再次,弘扬工匠精神,还需要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做一位学者型的编辑出版人。例如,科技出版物的新时代编辑出版人,要时刻追踪科技界的前沿、热点问题,要了解相关科技工作者的研究领域和主攻方向,要知悉常见的科技研究方法、思路,要不断进行写作训练,从而提升自身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业务能力。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要有能力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在较高水平的刊物上,并能促使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这样,科技出版物的新时代编辑在和作者、译者、编者对话时必然更有底气、更加高效,必然更受到他们的敬重和推崇,也必然有益于出版物的最终发行和销售。

最后,弘扬工匠精神,还需要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具有创新精神。中国的工匠,自古至今都在不断追求技艺的创新和突破,正因如此,才给后人留下了无数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如今,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求变。而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面对纷繁复杂的出版时局,重担在肩,为了不辜负党和国家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的重托,只有不断创新、创新、再创新。

猜你喜欢

出版业工匠学术期刊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工匠神形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工匠赞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