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体认世界整体
——杜夫海纳的艺术认识观
2023-04-19廖子政
廖子政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 大庆 234000)
米盖尔·杜夫海纳(Mikel.Dufrenne,1910-1995)乃法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其著作《审美经验现象学》更是被誉为现象学美学的“集大成”之作。 而杜夫海纳的理论体系经过国内外无数学者数十年的研究解读,如今不仅没有完全失去其价值,其“人与自然同一” 的现象学美学理论体系不仅在美学领域造成了巨大反响, 更是为哲学认识论领域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 本文简述杜夫海纳对于世界“整体性”的看法, 并解译杜夫海纳以艺术获取整体性的独特方法。
一、世界整体性的基本概念
随着历史之河的不断流变, 人类知识体系建构的不断完善, 科学的力量逐渐浸入人类认识事物的方法之中:从15 世纪近代自然科学萌芽并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开始, 神秘的事物不再风靡一时, 理性的力量在逐渐壮大。 人们开始寻求对事物实实在在的解释, 并且对所有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批判性整理和比较, 这极大地推进了近代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变革。 然而,这种对事物进行归类区分并且意图“深入”地探究事物的本质的做法,就意味着必定要对单个事物进行孤立的、静止的研究,要抛却事物属性中联系和发展的部分,将“存在”作为“存在者”来研究, 这就使得人们逐渐形成一种孤立地看待事物的惯性思维。 而随着各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完善,人们也逐步地认识到对事物进行单独地进行研究,忽略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狭隘的。 因为任何事物都永远处于多重认识的叠合之中, 并且所有事物之间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实质联系, 忽略事物的可能性及开放性等属性,也就无法真正地认识事物。
首先,从孤立的事物来看,任何事物被认知的可能性都是多重的,甚至是无限的。正如朱光潜先生在《谈美》 一书中所举例: 一棵古松对于我们来说,可以是分种类属的认识对象,但也可以是绿化环境、制造药品的工具,甚至是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精神象征。而只有在特定认识语境下,事物的多重认识叠合状态才会随着某一意向状态的确立而成为一种固定的认识。而在世界中的任一事物的任何实际存在,都必定是对事物多重认识之中某一认识状态的确立。因此,“一事物不仅在确定它(处于某个确定的态)之前,而且在它真正产生或实现之前,都是处于所有可能的态的叠加状态。态的形式、态的分布和态的变化规律等正是各科学研究的内容, 各学科也正是通过事物的态来研究事物的本质。 科学是关于事物及其态的学问。 ”[1]对于事物不同存在的认识,正是如今不同学科不断精进的方向。 各学科建设的越好,对事物不同存在的认识也会越深入、越全面。 这也似乎给人类知识世界勾画出了一幅光明的蓝图:只要不断对各知识门类的进行深化研究, 再将这些足够深入的研究成果进行拼凑, 终究是可以对这个世界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但是,在实现这个蓝图的过程中人们也注意到, 在不同学科内部由于不断追求认识方式的纯粹化, 常常会导致研究者的认识局限化, 甚至是被拘囿在单个学科的范畴内不断内耗。 同时,由于惯习,这种局限化的认识方式常常会使得人们对于事物认识的僵化, 从而导致失去对事物无限可能性的认知, 这最终也就会失去对事物真实性的认识。 而正如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卢卡奇所说:“对马克思主义来说,归根结底就没有什么独立的法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科学等等,而只是一门唯一的、统一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关于社会(作为总体)发展的科学。”[2]无疑,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让人们认识到要跳出局限化并以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事物以及世界。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存在界限分明的物理学、生物学、历史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而仅仅存在人在世界上生存的繁多活动而已。 如果一味地以一种视角看待事物,或者说,以某几种学科视角“联合”的方式来看待事物,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学科视角的限制而错失真正的事物,也失去捕捉事物真实性的机会。
其次,从联系的事物整体来看,任何事物都永远处于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当中, 将事物孤立起来研究的做法必定会随着联系的断裂而失去事物的动态性、真实性。 而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人们也开始将整个自然界都看作是相互联系的、 不断运动着的、不断发展的整体,其中的各个对象或现象是有机地联系着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一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说, 事物间的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一方面,不同事物之间结构成的整体并不是所有事物自身的和, 而可能是性质完全不相同的新事物。而另一方面,处于整体中的事物也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事物, 而是通过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成为整体中具有决定性的新事物。 如若将在整体中的事物单独抽离出来,其原本所具有的性质、特点和意义,都不再是处于整体中的原本属性。因此也就表明,如果要对事物的真实进行认知, 就必须对事物属性中的多重性和联系性进行整体性考察。如今,孤立静止的认识方式已经被时代所淘汰,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的出现使人类的认识领域获得了一种动态的、 联系的认识方法。 但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以“实践”代替“存在”,以“艺术生产”代替“艺术创造”的唯物辩证思维也掩盖了一部分以人之情感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而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说的那样,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 相互交织、 互相渗透的关系。 因此,无论是感性视角中的世界,还是理性视角下的世界都具有着同样的重要性。而在技术爆炸、理性力量占据着绝大多数话语权的今天, 我们必须提倡要坚持以各种不同视角来认识世界, 努力发现世界所包含的无限可能性。 这不仅能缓解人与人之间因高度理性所建立的冷漠关系, 也更加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主张的辩证认识原理。显然,以往高度理性的态度所认识的世界整体是一个没有“人”的整体,既然主张要把握世界整体,就不能忽略“人”在其中的结构。这也就意味着,对整体性的把握并不能缺少感性的认知方式。
二、杜夫海纳对世界整体性的认识
杜夫海纳在其《世纪病?艺术的死亡?》一文中写到:“今天,现代思想在各个领域都最难对付的对象:整体性。 对于它的研究,是同时由场物理学、形式哲学、生物学和历史学引进的。 ”[3]180无疑,杜夫海纳早已认识到了始终游荡在这个科学时代上空中的认识的“幽灵”。 在《中国百科大辞典》中,整体性被定义为是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一种基本态度、理念、原则和方法,在本质上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任何客观事物本身都是由各个要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这就需要人们在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时,一定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形态的整体性出发。但是,如前文所述,如果还是以一种将事物作为对象的认识方式,将“整体性”也作为某种对象来进行把握的话,就会在不经意间落入形式思想的窠臼: 人的思维是有限的, 很难以一种个人思想的维度来综括这种无限的整体。 而如果非要以思想来对这种无限的整体进行整合,常常会忽视整体性中的内容,而只求把握整体性的形式。 正如杜夫海纳所说:“思想用把自己提高到抽象的共相来回答具体的共相, 似乎它只有在停止整体的运动、消除其内容,突出共时性和形式结构时才能把握住整体。 ”[3]182事物的状态随着时间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随着对事物认识状态的确定的同时,事物自身不断变化的状态就会随着事物状态的被确立而静滞, 对其整体性进行的认识也会由于捕捉的瞬时性而导致整体性的动态被停滞为一个瞬间而失去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而其与不同事物之间不断演变的关系也会由此发生变化。 这种整体性的被解构不仅使得整体不再存在, 而且其中的各部分也失去了真实性。 “这样,在历史的漩涡中,人有时会不知所措。思想也是如此。这个运动着的杂乱的共相是很难掌握住的。 ‘单一’不断地被融进‘众多’之中,‘同样’也不断地被融进‘其他’之中。 思想不是回到特殊性并深入其中,就是充分发挥形式思想,接受整体的挑战——后者正是我们时代的特色。 ”[3]182无疑, 人类始终不屈与超越的精神并不会放弃对这种“整体性”的实在把握,哪怕它是浩渺无穷乃至于是无限复杂的。 而综合前文所述, 如何来把握 “整体性”,具体要以什么方法来认识“整体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自康德的三大批判所确立的认识论思想以来,其关于人的认识的探讨贯穿了后世几百年间无数学者的哲学思辨中。简单说来,康德认为人类的知识源于感性经验, 但是人的认知能力不仅仅局限于感性经验。而是首先要求人类的思维具有先验性,也就是说,在人有任何感性经验之前,人必须具备了认知到感性经验的先验认知能力, 其中大致包括时间、空间、因果性等能力。 尽管在如今看来,康德的理论思想已经有着许多的漏洞与弊病, 但是其对于主体先验能力的分析模式仍然与如今许多主流思想有着如出一辙的立场,即主张人与对象是主客二分的关系。如果说以学科式的认识方式,或者说,将世界自然整体看作是事物总和的客体那样来认识的话, 其方式往往是通过对事物现象分门别类的整理、 探本溯源的考求,以求达到对事物“对象”的本质性认识。 而这无疑是一种典型“主客二分”的认知方式,同时这也是“主体中心主义”的。 这种思维方式就体现为:主体对于独立于主体之外的事物的认识。 在这种认知模式下,人往往是脱离于世界、独立于世界的“主体”,这种“主体”不仅是人们客观认知世界的必要条件,也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有效原则与工具。 但同时,“客观”的立场也代表了这种“主体”也是一种脱离了整体的个体,是非属人的、无人称的乃至于是静止孤立的中心意识。 而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此在(Dasein)只要生存着,它就存在在一个世界之中。 ”人并非是先已存在的一种精神实体, 事后再存在于世界之中。 而是只有在世存在的人, 以及有人存在的世界。 杜夫海纳在其著作《先验的概念》中便是以这种人与世界共在的立场对康德以及其他更为倚重主体先验概念的学者发起批判:“在考虑运作中的先验性时,我们不能再孤立它:在康德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以及判断力批判)中,那种纯粹的知识总是需要一个经验主体来阐明, 它是内在于经验意识中的存在, 并始终与心理主体性联系在一起。 ”[4]12抱着对康德将先验主体和经验世界两者分离的质疑,在《先验的概念》一书中,杜夫海纳创造性地将先验概念扩充先验的客观方面(The objective A priori), 而客体中的先验概念是康德的体系中是不存在的。 客观的先验并不是要将各对象和人放在一个层次上一概而论, 而是要指明先验并不是人认识的特权,而是一种世界、万物以及“我”的共在结构。具体说来,先验的客观即是对象和世界的意义和结构:“客体先天(a priori)是存在于客体中的意义,主体与之保持原始一致:它是形成性的,而不是形式的,也不是从外部对内容的印象,就好像它是逻辑在经验事物上的印记一样。 ”[4]56事物之所以可以被认识,是事物本身便带有着可以被识别的结构,通过被激发的意义, 事物与人便像是榫卯结构一般完全契合于一体。杜夫海纳始终坚持,认识并不是非要以人认识对象或是以对象符合人的方式来进行的。 在杜夫海纳看来, 尽管我们可以通过反思和推理发现先验的存在, 但是这个事实却必然要发生在认识行为发生之后。这也就意味着先验,不论是主观还是客观方面,都只能存在于人与对象,或者是人与世界结合而成的整体结构当中, 任何将先验剥离这个结构来谈的行为都已经走在失去它的道路上。 对象与人都是这个整体性世界的产物, 此整体世界使我们与对象之间拥有着同一成分的结构, 而这才是杜夫海纳对于先验的真实定义。因此,把握整体世界的方式既可以是主客二分的, 也可以是主客同一的:“在世界上存在,就是成为世界的一部分。 世界不是原来没有我,后来才加上我的世界,我不是世界的外人;我存在于相互关系之中,我便是相互关系的许多项中的一项:只是对我说来才有世界,然而我又并不是世界;似乎从我产生的东西生出了我”[3]29。 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是各自分属于不同源头的相加复合,而是同生同源、互为存在的互生关系。 同时,人自身的可能性与自然的可能性同宗同源, 人与自然中诸多事物也构成了一种可能性的整体, 而这种可能性的整体已经实现的部分与未实现的部分共同构成了人所生活的世界。 而正如杜夫海纳所说:“而整体的这种最后方式,恰恰就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本身。”[3]181如此一来,对整体的认识也正是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认识。 而杜夫海纳主张,对于这个“人在其中生活”的世界,必须通过人与世界的互生关系出发,以一种人与自然“本源同一”的视角来认识。 而这种视角,必须是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手段。
三、以“诗”体认世界整体
杜夫海纳和其他现象学家一样, 始终认为我们有着有一个前语言的知觉体验世界, 而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却处在一个被语言所全面渗透的经验世界之中, 使得人们无法分辨出一个前语言的知觉体验世界的存在。这个世界正是在被人们加以反思之前的、还未被加以主客二分的人与自然“本源同一”的源初世界;同时也是一种动态地、联系地、活生生地以及是事物诸多可能性还停留在被实现之前的世界。 这个世界是以一种整体的形式出现的, 它尚未被人工地加以切割。 而如果用以往对象式的认知模式来捕捉它, 却又会因整体性的动态被停滞而失去其真实性。而杜夫海纳作为现象学美学家,在他的早起代表作《审美经验现象学》中,就已经开始详细地探讨以审美经验——在审美对象和审美知觉中共同发现的——来窥探这个源初世界的可能性了, 而这种可能性最终在《先验的观念》通过对人与世界同一性的探讨以及在《诗学》中对“诗”洞察这种同一性的详细论证之后就已经实现了。
在《诗学》中,杜夫海纳提出了“灵感诗人”的概念:“‘灵感诗人’不是某种从业者,不把做诗视作谋生的手段或必须履行的义务, 不为某权威或主人服务。做诗是某种自发的存在需要。”[5]175“灵感诗人”在创造艺术的过程中并不受到任何世俗的束缚, 而完全是根据其自发性心境和当下生存状态来进行创作的。而因为拥有即兴发挥、随性选择以及摆脱功利意图的自由,“灵感诗人”得以“放下绝对主体的自恃态度,将自身以谦和开放的姿态置于世界,用诗句表现自己与世界的共在关联。 ”[5]177恰恰是因为“灵感诗人”不受到理性与传统的牵制束缚,不再将事物与世界视为客体对象,才得以没有任何障碍、不需任何中介的接触到事物与世界,因为“灵感诗人”自身就是与世界直接联系的中介。 而这不意味着“灵感诗人”是唯心化的精神实体,因为杜夫海纳在《审美经验现象学》 一书中对于审美知觉的探讨就可以清晰的看出,杜夫海纳几乎完全接受了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中所创造的“身体—主体”概念。 梅洛·庞蒂同样认为:“没有内在的人, 人在世界上存在,人只有在世界中才能认识自己。当我根据常识的独断论或科学的独断论重返自我时, 我找到的不是内在真理的源头,而是投身于世界的一个主体。 ”[6]6而对于主体,梅洛·庞蒂又创造性地引入了主体的身体概念:“心灵的实在确立在身体的物质基础上,而不是后者确立在心灵的基础上。更一般地说,在我们称作自然的整个客体世界之内, 物质世界是一个自我封闭且不需要任何其他实在支撑的世界。相反地,属于一个真正的精神世界的精神实在的存在, 却与一种原初意义上的自然的存在、物质的自然相关联,这不是由于偶然的理由,而是因为原则的理由。 当我们考问其本质时, 广延既不包含任何揭示了精神的东西, 也不包含任何要求与一种真正的精神有间接关联的东西,可是,我们相反地发现:一种真正的精神从本质上说只能与物质性联系在一起, 只能作为某一身体的真正精神。 ”[6]148由此可以看出,在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中,意识并不是作为纯粹意识而存在的, 而是必须通过身体的“在场”意识才能够现身。 由此看来,杜夫海纳所谓的“灵感诗人”与所有人一样都置身于这个世界之中,但因为“灵感诗人”不借助任何中介而是直接以其灵肉统一的身体来接受世界所给予的启示和激发, 才能始终与世界保持着自由的相互开放关系。 最终,通过人与世界的同构性,“灵感诗人”体认到了世界:“一旦诗人说话——一旦人类感知——造化便成为世界。 ”[7]227“灵感诗人为了解释作品, 从而在作品和他之间引入了让作品存在并获得生命的‘它’。 ”[7]159“它”在杜夫海纳的理论中是化生万物的、源初性的、大写的自然,同时也是拥有无限可能性,万物皆为一体的整体世界。
事实上,杜夫海纳所说的“诗”就是艺术。 他认为, 无论在何种不同的艺术门类之中都有着一种共通的“诗意”,这种“诗意”不仅是使艺术成为艺术的那种本质存在,还是对自然,对整体世界的言说。而这种“诗意”,正是人与自然“本源同一”的源初世界通过 “灵感诗人” 来呈现于世间的表现。“……所有艺术门类的创作均以其作品将造化自然转化为可见可感的自然因素, 从而使这些因素伴随着审美对象在具体的审美经验中呈现于欣赏主体的审美知觉, 使人类感受到造化自然的无处不在,实现与后者的间性沟通”[5]177。而“灵感诗人”的概念在当下的语境中也更贴近于 “真正的艺术家”而非艺术工作者或艺术从业者。 就一般情况来说,“真正的艺术家”相较于艺术工作者而言,他们不惧权威、不为功利、不拘泥于传统的做法而更容易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作品。 这种具有簇新意味的艺术作品好似刷亮了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就如同一对引号出现在语句中一般:语句中的“引号”常表示词句的特殊含义或着重论述的对象, 引号中的词句往往具有着与一般情况下不一样的意义。 文本之中出现的引号迫使人们将注意力从正常文本的语境中跳脱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词句的一般意义已经被人们搁置在一旁,并在脑海中去寻找新的意义单元与之对应。 在“引号” 迫使人们将注意力从一般的文本语境中跳脱出来的过程中, 词句的一般意义已经被人们搁置在一旁, 并试图在脑海中去寻找新的意义单元与之对应。 当尝试读 “这不是一盏灯, 但却是一盏‘灯’;她不是一个女人,但却是个‘女人’”时,我们能够立刻识别出语句中的引号为语句的意义带来了一种曲折的深度与迂回性。 这种深度和迂回会给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思考和体验, 也使文本原本单一的意义被拓展了。 而艺术就像是将平庸、惯常的日常生活打上了“双引号”,从而使日常生活脱离已经被习以为常的语境而重新领悟到生活中的“特殊意义”。从文学作品举例,“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以日常词语的意义来演绎诗句,无疑会得到逻辑不通并且现实错位的图样。 但在审美活动当中,习以为常的事物都被提到了空中,每一种寻常的事物都在人的审美意识下散发着不一样的意味。 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 一文中, 深入浅出地说出了类似的判断:“正是为了恢复对生活的体验, 感觉到事物的存在, 为了使石头成其为石头, 才存在所谓的艺术。 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把事物提供为一种可观可见之物,而不是可认可知之物。 艺术的手法是将事物‘陌生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间的手法, 因为在艺术中感受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应该使之延长。 ”[8]而真正的艺术,正是要恢复事物与世界那陌生的、 令人惊异的一面。 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杜夫海纳所谓的“灵感诗人”正是通过充满“诗意”的艺术来改变了人在日常生活中无动于衷的惰性和冷漠, 打破了日常经验无意识的、机械的惯性,重新唤起了人们对于事物的新鲜感受并重新发现事物的无限可能性,从而得以认识到那个活生生的、 无限可能的源初整体世界。 因此,杜夫海纳认为:以富含“诗意”的艺术视角,或许可以一窥这个源初世界整体的面貌。
三、结语
近代以来,人类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科学技术爆炸式发展的影响下,人们不断高歌猛进,试图一举窥破终极的奥秘, 却在不知不觉间落入了独断论的窠臼。 而正如杜夫海纳所说的那样:“在把形式思想置于我们的世界观的中心时, 我们似乎让形式思想承担起某种非人化的责任,事实上,也许需要诗来使之平衡,因为诗回到直接之物。但是看不到形式思想所含有并不断实现的诺言, 这也是荒谬的。 ”[3]186或许具有诗性的艺术恰好可以弥补这个由于我们过于依靠纯粹理性而与源初世界之间产生的裂隙, 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加准确的认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而这也并不代表着我们要否认现有学科式的、抽象式的认识方式的合理性。 因为,完全否定任何一种认识都是不合理的, 我们需要辩证地思考并且参透事物的本质, 才能够真正得到关于它们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