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的四重维度
2023-04-19张顺丽王祝福
张顺丽,王祝福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实践主体来说,美好生活不仅是指物质生活的富裕,而且必须实现精神生活的富足。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其精神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趋势和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塑造一定的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 因此,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的构建必须得到高度重视。精神生活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结合新时代背景和大学生本身的精神生活特点,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出发,明确构建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的内容和方向,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重要课题和严肃任务。
一、守正创新:用认知教育提升大学生构建美好精神生活的底气
认知是指人们对外界刺激进行反映、加工,形成自己独特理解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们在学习中形成知识与技能往往是从认知开始。 构建美好精神生活首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认知教育工作,树立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认知能力,培养其扎实的认知体系。
1.学习领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刻的科学内涵、丰富的精神实质和强大的现实价值,是新时代解答大学生精神困惑,帮助大学生摆脱精神困境的根本指导思想。 因此,大学生要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掌握其科学体系和核心要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丰富和滋养自己。
首先,大学生应该通过认真阅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 从根本上领悟和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观点、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自身的理论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填补自己的精神“空白”,为自身发展补齐精神之钙。 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思考才是当代青年思想进步的扎实基础。 其次,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深度学习的体验, 用完整的准确的中国化理论成果来武装自己。 这一点在数字化时代更为重要。在数字化时代,如何避免碎片化和信息茧房的陷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努力避免知识上的“低级红”和漫不经心。 再次,真理的检验和真理的发展,归根到底是要靠实践来实现的。大学生要真正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会贯通,就必须放下书本、走出课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工作,从“走马观花”转变为“下马看花”,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与工作中, 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同。
2.弘扬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的价值公约数, 凝聚着全体中华儿女的价值共识,以浓厚的道义力量滋养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指引着大学生在道德评判、准则塑造、精神升华中逐步靠近“真、善、美”的世界。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精神生活, 不是抽象的观念引领或是纯粹的超验引领,而需要深植于精神生活“生产—分配—交往—消费”的实践过程中。 ”[2]
首先,在精神“生产”方面,大学生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评判标准, 生产出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和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精神食粮, 推动精神文化产品的提质增效。 其次,在精神“分配”方面,大学生要合理分配在娱乐性和思想性精神文化产品上付出的时间与精力,既要使自己得到放松,又要真正做到提升自我。 再次,在精神“交往”方面,大学生要共同奏响社会主旋律,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交往的“粘合剂”,实现诚信、友善的同辈交往,最终达到一种和谐的交往氛围。 最后,在精神“消费”方面,大学生要养成理性的消费观念,有选择地进行精神消费,摒弃那些低俗的、会消解自身意志的精神文化产品,提升精神生活的品质。
3.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着我国传承和发展的精神血脉,是大学生汲取精神养料、获得家国认同的精神根基。
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 大学生受到的文化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主旋律正能量,也有亚文化和外来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然也在其中之列,但它们之间的影响作用却是不平衡的甚至可能是颠倒的,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之间相隔着时代的鸿沟, 无法轻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和掌握, 长此以往, 大学生会产生思想混乱、 道德失范等问题。 因此,大学生既要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蕴藏在其中的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 抵御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又要结合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利用数字化手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发挥其当代价值。
首先,大学生应当高度重视并认真学习学校开设的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将仁义礼智信等包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思想作为调整自身道德框架、滋养自身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者,大学生要利用“文化+科技”的手段,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样的展现形式和传播方式,打破优秀传统文化与自身学习生活之间的壁垒,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精神生活。
二、自信自立:用情感涵养增强大学生构建美好精神生活的骨气
情感是人们对外界事物进行价值评价后形成的一种心理反应,对人们的认知、意志、行为起着调节的作用。是否对美好精神生活具有正向的情感体验,是检验大学生对美好精神生活重要性的认识正确与否的重要参照, 同时也决定了大学生能否为构建美好精神生活付出行之有效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实现的信心是构建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情感支撑。
1.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
青年信仰什么主义、捍卫什么主义,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5]“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6]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带入中国,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在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华民族从此就有了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 ”[7]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用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拔高精神生活的高度,明确精神生活发展的正确方向。
一方面,要在学习中了解信仰。大学生必须学习理论知识,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忠实学习者。高校设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公共课程, 大学生必须严肃对待和认真学习, 从中了解前辈们是如何以及为何在众多思想中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将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理想;通过对《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 搭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坚守信仰。大学生需要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自觉实践者。 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规律, 如量变质变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等对于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大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大学生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任何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相违背的思想、行为,都要坚决反对。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7]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我国国情,为我国繁荣昌盛提供了正确道路,理论支撑、制度体系、文化取向。
一方面,要将理想信念“内生化”。大学生要将自己的人生规划、 个人理想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结合起来,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转化为勤奋学习、 努力工作和积极生活的精神动力和内在支撑。 另一方面,要防止理想信念“虚无化”。 大学生要坚定“四个自信”,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大学生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归根到底是苏联模式的失败, 并不代表社会主义的失败; 也要看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产生的挫折都是前进道路上的暂时性曲折, 能够通过改革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从而得到解决;坚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中国这艘大船一定能够在历史的洪流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3.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谋民族复兴, 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的重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始终坚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全党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并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本动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不懈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的接续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8]大学生作为有知识、有理想、有本领的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和先锋力量。
一方面,要对党忠诚。 高校是各种社会思潮互相激荡的场所,大学生必须认真辨别不同思想,坚信党的思想路线、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坚守自己的政治信仰,以党的初心使命为目标,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用党的巨大成就激励行为,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另一方面,要承担使命。 大学生不仅要追求个人价值,实现“小我”目标,更要将自身前途命运融入到推动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之中,心怀“国之大者”,勇做走在新时代前列的追梦人, 在追梦路上不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归属感,充盈自身精神世界。
三、踔厉奋发:用意志塑造提高大学生构建美好精神生活的志气
意志是指一个人为达到某种目的, 经过不懈的奋斗,克服各种障碍的一种精神状态。在物质生活愈发富裕的今天,大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逐渐淡薄。因此,必须注重大学生担当意识、吃苦作风、奋斗精神的培育,避免大学生成为安于现状、沉迷享乐的庸才。
1.培养担当意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历史关键期,需要每位青年学子认清并承担起自己的时代责任。 然而,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家庭成员的宠爱,养成了依赖心理,缺乏独立自主和责任担当的意识,对于自己肩负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没有清晰的认知,甚至产生了逃避责任的念头。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担当意识是新时代人才培育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责任担当意味着成长成才。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提升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必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潜心科研,增加专业知识积累;投身实践,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中, 增强实践动手的能力,为担负起时代重任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责任担当必须奉献社会。大学生要提升精神境界,提防“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陷阱,将自己的才学运用到社会建设之中, 在服务人民和奉献社会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展现自己的本质力量, 努力成为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9]
2.发扬吃苦作风
中国共产党是在吃苦中成长起来的政党。 从一艘小小的“红船”,经过了苦难与磨炼,成长为今天的巨轮,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在物欲膨胀的社会现实下, 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出现物化的趋势,“为了满足自身感官的物欲刺激与需求而不断舍弃对精神自我的超越,转为对物质生活的无上追求。 ”[10]对物的过度欲望逐渐扭曲大学生的价值追求, 消解大学生的精神防线,使大学生一心想走捷径,不愿意吃苦耐劳、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和工作。 因此,大学生要继续发扬党的能吃苦、肯吃苦、不怕苦的作风,从吃苦中磨砺自我,陶冶情操,增强自身精神力量。
一方面,大学生要经得起思想上的苦。大学生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对精神生活的侵蚀,在思想上要超越损人利己的狭隘、趋利避害的本能、 利益导向的伪善, 追求一种舍生取义、无私奉献、实现意义的生命境界。 另一方面,大学生要耐得住学习上的苦。 大学生不应该为了应付考试、发表论文、评优评先而功利性地学习,而是要静下心来钻研自己的专业领域, 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不怕苦、不畏难、不嫌慢,在学科重点和难点上多下功夫,勇攀高峰,争取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为推动学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3.弘扬奋斗精神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 ”[11]要实现新时代的主题词——复兴,就需要大学生增强奋斗拼搏的意识,在奋斗中体现自身价值。奋斗者、追梦人是新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崇高身份。 当前,一些大学生凭借家庭背景得到了物质财富、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等优势资源,享受到了既得利益,由此导致大学生奋斗拼搏意识的淡薄;而另一部分大学生则因为努力与收获不成正比而对社会公平正义失去信任,对个人价值产生怀疑,从而随波逐流,不愿奋斗。 因此,大学生要重视奋斗精神的培育,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5]273
一方面, 大学生要正确应对 “丧文化”“佛系随缘”“拼爹”等消极思想对自身价值观的冲击,树立起正确的榜样, 继承发扬榜样人物攻坚克难、 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 另一方面,大学生要理性平和地看待社会差距,脚踏实地、拼搏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四、勇毅前行:用实践引领激发大学生构建美好精神生活的勇气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行为属于人们心理活动过程的执行系统,是认知、情感、意志的最终归宿。 构建美好精神生活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必须落实行动,才能完成实践过程,做到知行合一。 要发挥高校教育主场所功能,同时整合社会和家庭力量,共同为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的构建护航。
1.坚守高校育人阵地
作为大学生知识学习、思想塑造、价值养成和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以及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高校必须承担起为党和国家培育德才兼备的高水平后备军的责任,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一方面, 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学校官网、公众号推送的新闻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大学生可以时常浏览, 获取更多的新闻资讯, 增长自身见识;大学生如果有思想困惑,应该及时与辅导员沟通交流,报告自己的思想动态,寻求辅导员的心理疏导和思想引领;在同辈交往的过程中,学习其他人身上的优良品质。 另一方面, 大学生要积极参与校园活动。 高校学生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如何更好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意义的活动,促进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 避免陷入泛娱乐化的漩涡,是大学生必须认真研究并着重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可以参加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加知识储备量,满足求知的需求;参加艺术节、文化月,提高审美意识,满足审美的需求;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奉献精神,满足实现自我价值、承担社会责任的需求。
2.发挥社会支持功能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2]大学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离不开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条件。构建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大学生积极主动改造主观世界, 同时也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保障与支持。
一方面,不能脱离物质基础空谈精神生活,“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12]154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例如助学贷款、贫困生资助、勤工俭学等,寻求社会各界的帮助,使自己从物的束缚下挣脱出来,为自身精神生活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撑。 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展览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高校学生开展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精神境界的主要载体。在精神文明建设得到高度重视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进行精神自省和精神交往,获得情感共鸣,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
3.夯实家庭涵养基础
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 家庭在大学生成人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奠基性的作用。 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家庭中的一员,其思想行为、道德观念、价值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家庭成员、家庭氛围、家庭风气的影响。 因此,构建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必须牢牢稳固家庭这个地基,给大学生讲好“人生第一课”。
一方面,大学生要严以律己。大学生要主动了解家族变迁和家庭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传承发展家庭美德;认识到自己作为子女的身份,承担起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尊敬长辈、孝顺父母。 另一方面,大学生要督促家长做出改变。 大学生要引导家长转变教育思路,改变过于重视物质给予和成绩分数,忽视精神引导、情感满足、全面发展的错误教育方法;要倡导父母养成学习的习惯,共同营造爱好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家庭风气,督促家庭成员在思想上共同进步;要主动跟父母沟通交流,在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增加精神获得感。
五、结语
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改善, 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凸显,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层次化等特点。 与此同时,在物欲的熏陶下,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陷入迷惘,“躺平”“拼爹”“媚外”等消极思想侵蚀着大学生的主观世界,使大学生逐步丧失意义归属。因此,构建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迫在眉睫。 本文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出发,充分考虑了新时代的时代特征与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特点, 从对大学生进行认知教育,使其明确美好精神生活的基础意蕴入手,引导大学生对构建美好精神生活建立起正向情感、坚定意志,最后从高校、社会、家庭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共同助力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的构建, 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底气、志气、骨气、勇气,为实现中国梦培育具有浓厚文化底蕴、高尚道德品质、崇高精神境界的高水平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