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2023-04-19张新悦曹佳杰王智明

浙江医学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医患

张新悦 曹佳杰 王智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口腔科,沈阳 110004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双一流”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指出,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2]。不同专业学位的类别面向社会不同职业领域的需要,对于科研思维、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有其不同的培养侧重点。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临床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俱佳的高层次、高水平医学应用型人才[3]。

近年来,我国口腔医学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社会对高层次、高水平口腔医学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以教育发展规律为基础、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的三重条件下,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口腔专硕)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进行,即实行“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4]。口腔医学包含诸多二级学科,其对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均有较高要求,本文结合口腔医学的学科特点,分析目前“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口腔专硕的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口腔专硕的新培养模式。

1 口腔专硕的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重临床和轻科研现象的出现

在“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中,口腔专硕具有硕士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双重身份,容易出现重临床、轻科研的现象[5]。分析此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轮转时间较长(33个月),科研能力培养时间较短;口腔医学专业二级学科多,临床实践操作性强、复杂度高;各科室轮转使得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科研进展的指导减少;毕业考核中缺乏对科研能力的考核;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高于科研型人才。

1.2 临床实践教学方式的局限

目前,临床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学生观摩诊疗过程,带教教师对实操要点进行讲授和指导。由于口腔临床病例的诊疗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特殊性,使得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局限性。在“空间”上,口腔科疾病的治疗需要依靠牙椅、高速涡轮机等设备在特定“空间”内进行,并且操作空间较小,经常局限于某一颗牙齿内或口腔颌面部某腺体组织内,学生观摩角度受限、视野不清。在“时间”上,口腔科部分疾病的治疗需要多次复诊,完整的治疗持续数周甚至数年的时间。由于学生在各科室轮转时间有限,对这种治疗周期较长的病例无法完整地实践学习。

1.3 医患沟通实践经验的不足

医生与患者在就疾病的表现、发展、治疗和预后等情况进行交流时,医学术语对患者来说晦涩深奥,口腔医学术语则更为抽象。口腔疾病治疗的椅旁操作时间长、复诊次数多,患者更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和厌烦情绪,继而对操作时的疼痛不适和治疗后的并发症难以接受,产生口腔医学领域的医疗纠纷[6]。因此,要求口腔医生具备更加出色的医患沟通能力。通过在课程或培训讲座中讲授医患沟通技巧的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学生缺乏与真实病患沟通的机会。口腔诊疗工作独立性强,临床操作复杂度高,患者较难主动配合口腔医学临床实践的教学工作。在这种特殊的医患环境下,口腔专硕在临床上独立接诊患者的机会少,造成其医患沟通的实践经验不足。

1.4 考核机制尚不完善

“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口腔专硕在毕业前需要通过以下考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传统的理论笔试考核在出题、答题、批改等各个环节比较繁琐,需要统一的时间和空间,并且人工批改缺少对考核结果的系统性统计分析。临床实践能力考核项目和方式偏向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缺乏对学生的沟通能力、临床思维、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的考查[7]。在科研能力考核方面,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仅相当于对科研能力的结业考核,目前对于科研培养的过程性考核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在考核机制中,缺乏教师和学生对考核做出评价和反馈。

2 “互联网+”背景下培养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模式

“互联网+”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平台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特点,为传统产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8]。在“互联网+”背景下,把互联网的优势融入到口腔专硕的培养工作中,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设施和实施工具,使口腔专硕的培养模式不断创新、优化和升级,从而培养出符合新时代社会需要的高层次、高水平口腔医学人才。

2.1 加强对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互联网+”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医学教育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只需要拥有智能手机、计算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就可以快捷、便利地获取优质的科研课程资源,解决口腔专硕教学中科研课程安排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临床轮转过程中的碎片化时间,强化可扩展、可重复的个性化科研课程学习,帮助解决口腔专硕临床轮转时间长、培养科研能力时间短的问题。利用互联网医学科研交流平台,组织学生参加科研论坛、病例分享报告会等,开阔学生研究视野,了解专业领域发展前沿,有助于提高口腔专硕的科研兴趣。微信、腾讯会议等互联网软件为导师和学生搭建了便捷、规范且易于操作的沟通讨论平台。一方面,利用即时通讯软件移动教学,学生定期汇报科研进度与成果,有助于导师对学生科研方向和科研设计进行指导,解决了学生临床工作繁忙、导师与学生沟通机会较少等问题;另一方面,视频会议、共享屏幕、录屏等辅助功能也方便了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内文献交流与讨论,有助于拓宽自身科研思路、发现科研问题,进而推动科研进程。

2.2 丰富临床实践教学方式

近年来,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优化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互联网+”背景下,以移动平台为载体,如微信、腾讯会议、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等,构建互联网联合PBL教学方法的E-PBL移动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临床实践教学的时空限制,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将PBL教学方法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变得智能化和便捷化[9]。在临床实践教学中,互联网辅助教学还可以达到可视化教学的效果。口腔科的治疗操作精细、视野狭小,许多治疗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显微镜下操作,通过显微镜来录制操作视频,利用互联网软件和平台剪辑制作、配合讲解,能够解决口腔临床操作教学授课的抽象与观摩视野不清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临床操作技能。此外,利用视频剪辑可以将整体拆解,也可以将局部串联,这样既可以把椅旁长时间操作的重点截取成短片段,供学生有方向性、目的性地学习和回顾,也可以将多次复诊的诊疗过程串联为完整的病例,解决学生不能完整地学习治疗时间跨度较长的病例的问题。

2.3 开辟医患沟通新渠道

互联网的普及为医患沟通开辟了新渠道,医患沟通逐渐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转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交流形式,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等医患沟通平台应运而生[10]。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建设医院线上复诊平台、开展线上复诊已经成为新的趋势。线上交流有利于摆脱患者排斥实习学生的固有思维,强化住院医师的身份,为口腔专硕提供了更多医患沟通的机会。住院医师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等自媒体软件和平台发布疾病专题文章、治疗指南等,不仅可以为社会公众科普健康知识,还搭建了医患实时沟通的互动平台。此外,互联网平台还可以建设就诊评价板块,更便捷地了解就诊评价与反馈,帮助住院医师不断提高医患沟通水平。

2.4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互联网+”培养模式在理论考核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智能技术手段的优势,建立医学题库,智能、随机地向移动终端发放试题,突破了传统考核模式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还能够对考核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考核内容的侧重和改进提供科学的数据反馈[11]。关于科学研究能力的阶段性考核,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和软件参照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模式,建立以案例为基础的临床科研能力考核体系(case-based structured clinical research ability examination,CSCRAE),考核学生对文献检索、资料搜集、医学统计、循证医学等必备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形成阶段性量化考核[12]。考核评价是考核机制中的重要一环,是提高口腔专硕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在“互联网+”培养模式中,通过网络可以迅速和便捷地向教师和学生发放考核评价调查问卷,有效收集信息,完善考核方式,探索多元化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3 “互联网+”背景下培养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优势与注意事项

3.1 培养优势

“互联网+”培养模式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融合并创新,提供多功能线上教育平台,可以使医学教育资源开放获取、动态使用,改变临床实践教学方式,打破传统医学教育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提高教学质量。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线上交流平台、智能统计分析等互联网技术手段,可以丰富口腔专硕的培养内容,弥补传统培养模式的不足,使口腔专硕的培养模式得以创新和优化。

3.2 注意事项

为了配合教学,多种网络平台和软件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和更新。只有甄别出合适的网络平台和软件并熟练应用,才能将“互联网+”培养模式的优势最大化地体现到口腔专硕的教学中。此外,“互联网+”培养模式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口腔专硕培养提供极大便捷的同时,对学生的专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培养过程中不能认识到这一特点并加以监督,将会成为“互联网+”培养模式的一个弊端。

4 结语

“互联网+”在医学教育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应用实践并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例如,MOOC、微信、微课、雨课堂等新平台、新资源和新形式的出现,为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互联网+”是新时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有助于提高口腔专硕的教育质量,为培养新时代社会需要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张新悦:课题设计和论文撰写;曹佳杰:资料收集和整理;王智明:资料和论文审核

猜你喜欢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医患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口腔医学讯息
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