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人教育的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
2023-04-18郭有吉
文 郭有吉
美国学者舒梅克早在1989年就提出了跨学科教学的定义:教学将跨越学科界限,把课程的各个方面组合在一起,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广阔的领域中学习。可见,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须建立于“全课程”基础之上,实施“全人”教育,打造基于英语本体学科的综合课程,培养具有完整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学生。那么,小学英语如何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呢?
一、主题引领,实现形式与内容的有效融合
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课程内容的六个要素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容基础。其中,主题具有联结和统领其他内容要素的作用,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基于主题的单元教学设计为英语语言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联结。借助主题,英语教学可进行有效的拓展并借鉴和运用其他课程的元素与教学形式,这成为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基本取向。
以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案例“Jobs”为例,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基于四、五年级英语学习衔接而创设的语篇,内容如下:My father is a firefighter. He can save people from fires. My mother is a doctor. She can help people in need. My uncle is a pilot. He can fly a plane. My aunt is a teacher. She can teach the students a lot of knowledge. My grandmother is a cook. She can cook nice food for us. My grandfather is a handicrafts man.He can design the jobs as shadow puppets. My cousin and I like Chinese shadow puppetry.That’s wonderful.此篇教学内容融合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皮影元素,与美术、劳动学科相融合,其融合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创编特色文本,确立课程融合目标。本节课的文本为创新文本,以小女孩Nancy 的口吻介绍家庭成员的职业以及每个职业的功能,并巧妙地融入皮影手工艺人这个职业,文本设计为有关皮影的系列活动设计做好铺垫,预设目标明确。其二,深化课堂教学,构建课程融合情境。无论从导入部分还是文本解读与拓展部分,都给学生创设了诸多和皮影相关的主题情境:看皮影猜职业游戏、爷爷的职业以及如何制作皮影和展示皮影,皮影元素贯穿其中,强化了课程的融合情境。其三,布置合作任务,提升课程融合意识。本节课最重要、最具特色的环节是学生体验皮影的制作和展示。学生在此过程中分工明确,有的提供材料,有的组装皮影,有的创编对话,有的负责打灯,这样的活动设计提高了课程融合意识,使劳动教育与中国传统的美术工艺在英语课程中得到很好的发挥和融合。其四,设计创意板书,烘托课程融合氛围。本节课的板书是基于文本内容而呈现的一组卡通画面,将课题与几个职业的皮影形象有机融合,皮影美术素材的运用使劳技课程与英语学科的融合更加有声有色,课堂伊始就烘托出课程融合的浓浓氛围。
在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中,我们关注的不仅是内容的融合,更要关注主题的引领与融合。在与音乐、美术、劳动等学科的融合教学中,往往出现只见其“形”而不见其“神”的现象,这个“神”就是主题,如何突破呢?以英语绘本“An amazing snowman”教学为例,此课是英语与音乐融合教学,教学分别从学习绘本“An amazing snowman”和学唱歌曲“Let it go”这两条线交融进行。这显然是两个教学内容,乍看起来不太适合融合,其实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主题上都是可以融合的。《课标》指出,内容的组织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此课教学中,首先在内容与形式上力求融合,英语绘本“An amazing snowman”的主人公Olaf 是《冰雪奇缘》电影的主人公之一,而歌曲“Let it go”是《冰雪奇缘》电影的主题曲。整节课以解锁主题曲“Let it go”为导线,学习英语绘本“An amazing snowman”为主线,通过逐段学习歌曲,渐次解锁绘本内容,采用略读和细读相结合的阅读方式不断推进,带领学生对绘本进行由浅入深的学习和体验,从而走进了Olaf 的精神世界,领悟基于人的价值的追寻。其次是主题意义上的融合,歌曲“Let it go”带给我们的是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怕困难的勇气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绘本“An amazing snowman”主人公Olaf 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更重要的是他执着、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两个内容的交汇点正是具有正能量的主题意义,保持了一致性。
从以上两节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课例中我们发现,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要同时关注形式与内容的有效融合,这样基于主题的设计才会将内容和形式和谐而有机地统整起来。
二、聚焦问题,营造语言习得的体验场域
语言起源于劳动。语言学习不是简单的模仿与练习,而应融于实践活动中,这也正是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基本支撑,即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习得、体验、运用和拓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和跨学科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产生于主题。英语教材中有关劳动的主题语篇比较多,如译林版《英语》四(上)Let’s make a fruit salad”和PEP《英语》四(上)Let’s make a salad 等等。根据这一主题可以选择同主题的内容进行拓展学习,目的是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营造语言习得的体验场域,培养学生基于语言的劳动素养。此类语篇可供选择与拓展学习的内容有很多,比如适合四年级阅读的绘本“Make a sandwich”,就是一篇可以有效将英语与劳动学科进行融合的语言素材绘本。该绘本通过一个小男孩表达自己对三明治食材的好恶,展现了三明治制作的过程。绘本内容适合中国学生学习,既能激发兴趣又可培养技能,不仅体现了跨文化内容的学习,更凸显语言学习与实践劳动相结合的情趣,便于展现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基本范式和特色。本节课表达的主题是“Making a sandwich is great fun!”,而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How to make a sandich?”。聚焦此问题,本节课教学设计步骤如下:步骤一,听读英语,感受语篇中的三明治。首先通过听读与模仿让学生体会绘本惟妙惟肖的语言风格,感受和体味劳动乐趣:I make a sandwich.I like ketchup on my sandwich.Yummy! I don’t like tomatoes on my sandwich. Yucky!学生通过丰富的语言表达,感受主人公在劳动中迸发的情感,分享其生活的甜蜜。步骤二,说英语,学习三明治制作流程。在绘本的听读、模仿与理解之后,学生尝试说出三明治的制作流程。通过问题“What steps are they?”来学习绘本中小男孩制作三明治的过程:First,put the beef on the sandwich.Next, put the cheese on the beef.Then, put the tomato and ketchup on the sandwich. Finally,put the bread on the top. 通过板书和PPT 演示三明治的制作流程,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三明治的制作要领,引导学生进行表述,从而由感性上升为理性,为其后制作与推介三明治打下基础。步骤三,用英语,品鉴三明治。在语言训练的基础上,学生们分组边说英语边制作三明治,很多学生创造性地制作了不同口味、不同概念的三明治,如Happy sandwich、Yummy sandwich、Colourful sandwich 等等;还有部分学生不拘泥于三明治的传统制法,尝试用红绿丝、蓝莓、彩旗来装饰三明治。各有特色的三明治激发了学生表达与交流的欲望,纷纷跨组推荐。通过丰富的语言推荐,品鉴、品尝与分享劳动成果,学习得到有效迁移,提升了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力。
在英语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基于来自真实情境的主题,聚焦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参与实践和探究,用英语完成设计、计划、问题解决、决策、作品创作和成果交流等一系列项目任务,从而达到综合运用英语和其他课程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并加深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认知与体验,营造了丰富而广阔的语言习得场域。
三、育人为本,融合跨学科学习的内核元素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教师要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准确理解核心素养内涵,全面把握英语课程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以及科技、艺术等方面的优秀成果,进行中外文化比较分析,拓宽国际视野,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旨在将各种学科和领域的知识相互融合,形成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唯有如此,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才能从不同的学科联结中获得丰富的滋养,不断学习和完善自我,体验美好的大千世界,满足生命不断成长的需要。
以英语与皮影制作融合课“Jobs”为例。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英语语言能力,同时体现了其独特的育人价值。首先,融合课程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英语融合劳技、美工课程,学生可以使用英语来学习皮影技术知识。在皮影表演环节用英语进行对话和表达,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等方面。其次,融合课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前,教师布置分组查阅并自制皮影部件等准备工作,大家各显神通,上网查阅资料、采访手工艺人、明确制作流程、动手制作部件,学生们付出艰辛劳动,取得良好的预期成果;课中,学生需要团队合作完成项目,有助于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皮影合作表演环节,更锻炼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实践,在自我探索中不断成长,培养综合素养。最后,融合课程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也有着积极影响。本节课通过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将皮影元素和劳动课程操作形式有机融合,让学生通过跨学科的英语学习,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力,对其终身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2017)。以英语绘本“An amazing snowman”与音乐融合教学为例,同样体现了学科融合教学的育人功能。首先,教师设计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符合的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无论是歌曲学习还是绘本学习都强调了对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培养,通过主题联结,统领所有学习内容和要素,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丰富的语境范畴;其次,基于这样的主题意义,发挥了英语学科的育人特色,并有效地与学生的精神生活建立起联系。在本节课中,学生能够在歌曲的感受中和绘本的研读中生发情感,感知“英”与“音”的和谐与美好,实现了英语与音乐的跨学科融合目标,体现了艺术与语言的共生。这样的课堂不仅让学生习得语言知识,也迸发了情感的能量,提升了学科育人效果。
综上所述,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要善于发掘与融合各学科的内核元素,把握学科育人的共性与语言学科的特性,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还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发挥英语学科育人的独有价值。
四、发展核心素养,构建基于全人教育的英语课程
基于“人的发展”层面分析,人具有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人都可能具有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学习潜能和优势,但其不是孤立的,各种潜能之间是相互关联而制约的。对于常人来说,有待教育创设多学科的学习语境发掘其各种潜能,或通过多种潜能的协同发展,促进某种才能的出色发挥。我们所倡导的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旨在基于英语学科找准一个多学科学习的切入点,提供一种多学科语境中的学习方式,打开全课程视域下的英语学习视野,以全课程教学思想和理念营造语言习得场域,发挥语言的实践与应用功能,培养具有综合素养和核心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At the zoo”是小学英语教材中惯用的语篇素材,其主题是“人与自然”。基于这一主题,本节跨学科融合教学从内容到形式可作广泛的拓展和延伸,不仅可以和美术、劳动学科(做手抄报、海报、剪纸)融合,还可以和科学学科(了解和宣传动物习性)融合,体现英语课堂的“科学”探索。同时也体现了思想品德的学科特色,教育学生热爱动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的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旨在基于英语语言的学习,培养具有综合素养和核心素质的人。本课教学目标可通过三个环节实现:环节一,让学生学会用英语交流,表达对动物的关切。通过对“At the zoo”语篇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从科学角度切入,对稀有动物Bengal White Tiger 进行热烈讨论,探讨这一珍稀动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性,表达对动物的关爱之情。这一话题的谈论使人与动物相互依存之情油然而生,跨学科融合教学拓宽了育人渠道。环节二,搜集资料做海报,探索动物生长历程。以语篇学习为范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拓展,即通过对稀有动物白虎的学习及在宣传白虎海报的示范与引导下,学生将视角转向中国国宝———大熊猫,大家分组搜集各国、各地明星大熊猫的相关资料做海报,学生们用剪贴画或简笔画来描绘大熊猫,填写大熊猫的年龄、长相及生活习性,探索众国宝的生长历程,一张张精彩纷呈的海报跃然纸上。此环节融合了美术、手工、科学等学科内容,培养了学生多学科协作、合作的学习能力。环节三,开展英语式宣传,展现动物达人风采。紧接着便是海报评比,小组将自己的英语海报张贴在黑板上,评选出最佳海报并邀请制作者到台前介绍。小组成员分别介绍各自的国宝的年龄、长相、生活习性等,漂亮的海报和精彩的英语讲解成为课堂亮点,展现了学生们的综合素养与风采。整个教学过程重在系统设计、多学科有机融合,达到全科育人的目标。
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提倡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引导学生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的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通过过程性项目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最终达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全人”教育目标。无论是“全人”教育还是“全课程”教育,谈的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宏观上说,我们所倡导的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就是加强基于“全人”和“全课程”的英语学科建设,跳出英语教英语,创设基于本体学科的综合课程。
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是当下教育发展的方向,虽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与问题,但有课标的指引,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定会逐渐建立有效机制,在实践中培养出更多具有跨学科融合教学素养和具有“全人”教育情怀的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素质教育的高地。学习,从不限于单一路径;课程,就是创设丰富联结;教育,在于创造一种可能!我们相信,基于“全人”教育的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之路定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