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育人的三重逻辑

2023-04-18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育人

李 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多次发表重要论述。2022年12月在“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①习近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N].人民日报,2022 -12 -13.。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之一。到目前为止,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都出现了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资源,为当地的文化政治经济发展活化利用的现象。②方李莉,王永健,孟凡行.遗产资源论——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之七[J].民族艺术,2016,(2):28 -36.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育人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践。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育人是指高校将当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一种内容性教育资源,运用于教育教学当中,进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既定文化育人目标的各类实践活动。本文尝试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总结提炼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育人的内在逻辑,以期为高等教育进一步增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自觉性提供理论借鉴。

一、历史逻辑:全球化背景下增强中华民族认同的时代选择

二战结束后,全球化掩盖下的西方霸权主义刺激包括中国在内的战后国家增强了民族意识。20世纪末国内新文化保守主义兴起又间接开启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育人则是高校担当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责任、增强民族认同的时代选择。“认同”起源于拉丁文idem,即表示“相同”,“the same”之意,包括客观存在的相似性和相同性,指向心理认识上的一致性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③詹小美,王仕民.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J].中国社会科学,2013,(9):27 -39.作为概念,认同强调的是共性,一般是指个人或群体在社会交往中,通过辨别和取舍,从精神、心理、行为等方面将自己与他人共同归属于某一特定客体。①王沛,胡发稳.民族文化认同:内涵与结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01 -107.民族认同首先源于对该民族文化的认同。

(一)全球化掩盖下的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刺激战后国家增强民族意识

人们通常所言的“全球化”,是指16、17 世纪几个西欧中心国家出现,现代化浪潮蔓延至全世界的过程。②康帕涅拉,梁光严.全球化:过程与解释[J].国外社会科学,1992,(7):3 -7.全球化始于欧洲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再从经济、科技领域蔓延至文化领域。二战结束以来的全球化可看作是西方通过文化霸权继续向世界扩张的一个历史组成部分,即占据科技领先、经济优势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将技术、资本与商品注入发展中国家的同时,公开或隐蔽地进行文化倾销和价值渗透,以此在文化上形成霸权统治其他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主权”问题被现实地推到主权国家面前。③丰子义.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发展[J].哲学研究,2001,(3):11 -19.诸多发展中国家主张以文化认同维系民族认同的思潮在战后开始持续蔓延,他们要求摆脱前殖民统治者的文化影响,恢复和强化本民族的文化。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从保护文化遗产转向关注自然遗产,又从保护自然物种多样性的思路出发,强调对小地方的文化及价值的关注,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理念。该理念进一步激发并支持了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文化独特性的自觉意识。进入1990年代后,文化遗产的观念更加深入,被认为是一个民族心灵深处文化认同的象征,也是文化认同的载体。④方李莉.遗产实践与经验[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19.

(二)20 世纪末新文化保守主义间接开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

20世纪中后期国内改革开放后,党的工作重心从政治斗争转向经济建设,1980年代兴起的“文化热”对“左”倾错误进行了批判,1990年代兴起的“国学热”又对文化激进主义进行了反思。这一时期,一方面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得以重新定位,文化从政治仆从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文人学者可以在相对独立、开放的氛围中从事研究与交流;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市场经济着陆中的工具理性膨胀、价值迷失、道德失范以及加入WTO以后西方工业产品中包裹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等,严重冲击着国人的精神世界。在此状况下,我国文人学者再次求助于中华传统文化,因而从这一时期起,国内逐渐兴起了新文化保守主义。⑤郭建宁.新文化保守主义论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 -5.其“新”表现为重点反对近代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在倡导弘扬文化传统的同时坦然接受文化发展中的开放性和多元性。

新文化保守主义兴起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问题受到密切关注,除典籍中的儒家文化外,来自少数民族和广大农民创造的民族民间文化也获得了重视和保护。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着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迅速进入了我国文化建设工作的实践领域。2002年11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 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以下简称《公约》),我国在次年正式加入《公约》,成为缔约国。由此,在新文化保守主义兴起的浪潮中,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程而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继而成为政府和社会的保护对象。

(三)高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育人能发挥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职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概念诞生之前,我国部分高校一直着力于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在其诞生之后,则有更多高校参与,更加深入地探索如何在育人过程中发挥高校在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方面的作用,以此回应增强民族意识、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社会需求。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招收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生的高校,也是培养民俗学(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生最多的高校,培养出多位专家,如朝戈金、巴莫曲布嫫、杨利慧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贡献了重要力量。高校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教学则主要存在于一些民族院校中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少数民族艺术、少数民族体育等专业。

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央美术学院在2002年5月率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打造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心的文化信息平台,并将民间美术融入大学艺术教育课程等。同年10月,中央美术学院承办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与会高校共同发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初步明确了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责任。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并以一系列重大决策加以推进。高校更加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弘扬,也更广泛地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育人来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力。

二、理论逻辑: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

从理论推演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育人是高校立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获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教育方向性和实践性,以此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该思想的主题为“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秦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内容和逻辑结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4):28.。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弘扬。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深化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发表一系列关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这些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对高校如何看待、继承以及转化传统文化,进而发展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钟敬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三个干流:首先是上层社会文化,从阶级上讲,即封建地主阶级所创造和享有的文化;其次是中层社会文化,城市人民的文化,主要是商业市民所有的文化;最后是底层(下层)社会文化,即广大农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②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3.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相当部分属于底层民众所创造的民族民间文化,也有少许是由劳动人民创造但限于宫廷之内为贵族独享的上层文化,但不论哪部分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汲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营养,将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广大群众传统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民俗节庆、道德审美以及言行举止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利用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讲话中论述如何传承利用传统文化时所贯穿的重要思想。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上,这一思想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抛弃传统文化如同隔断精神命脉;另一方面,文化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适应时代而发展。例如,他指出:“古今中外,文艺无不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③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60.。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立场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构筑在过去时代的经济与政治上,作为一种人文资源,需要随着时代变迁而转化和发展,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部分。当前,党和政府号召全社会全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着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与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文化具有功能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事项大多数都产生于传统社会,因其为传统社会中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而得以延续。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逐渐消失,这些文化事项变得无用武之地,便难以存续。任何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满足当下社会需求时才能活态传承,即在被不断利用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生命力。这种“利用”不是简单复制再现,而是瞄准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某一需求继而进行创造性转化或创新性发展,是有的放矢的使用。这一复杂过程也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得以延续,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因此,当代中国社会积极正向地“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人文资源,就是在转化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换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利用”获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

(三)高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育人凸显教育的方向性和实践性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对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论述,其核心主题为:把握青年教育的方向性和实践性。就方向性而言,重在回答“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高校培养出的也必然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能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社会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一种运动、一种制度,同时也代表一种价值观。①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127 -135.这种价值观蕴藏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运动和制度当中,体现在这些理论、运动和制度中的人的价值追求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肖贵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5 -12.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等于认同和接受了一套社会主义价值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育人正是高校立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探索,凸显出教育的方向性。

就实践性而言,焦点在于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进教育教学全过程,也就是回答“如何培养人”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实践性,就是要从教育教学这个最大、最重要的实际出发,发挥教育教学增长本领的更大作用。③郑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若干思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2017,(1):4 -9.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十大类,涉及日常生活的诸方面。当今,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过发展和转化已经进入了现代生产领域,与高校部分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关系密切。并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向来倡导“见人见物见生活”,强调躬身实践以此体悟文化。所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育人的渠道多重、形式多样。这些遗产作为教育文化资源既可以融入公共课,也可以融入专业课,育人形式既可以表现为校园之内的博物展演活动,也可以表现为对周边社区文化考察实践。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融入大学生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当中去,促使大学生在文化实践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凸显出教育的实践性。

三、实践逻辑:高教改革中破解人才培养适切性问题的探索举措

从实践情境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育人是高校破解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才适切性问题的探索举措。适切性一般指贴切程度或适应程度,人才培养适切性即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人的本质需求等方面的贴合程度。关于高等教育适切性的划分维度有多种,此处依据学者周光礼的观点将其分为内在适切性和外在适切性。其中,外在适切性主要是指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需求的切合程度,内在适切性主要是指高等教育与人的内在发展需求的切合程度。④周光礼.论高等教育的适切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歧与融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62 -69.我国高校在教育教学内容上与社会现实需求的联系不够紧密,在组织建设及文化建设上还缺乏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机制与意识,进而导致人才培养不适切。这种“不适切”由来已久,突出表现为当前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在计划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实行的是“统招统分”的政策,大学生从进入校门就相当于端上了铁饭碗,几乎不存在就业问题。随着本世纪初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就业形势严峻,引发了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社会出现较明显的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于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切性问题充分暴露出来。

(一)高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育人提升人才培养内在适切性

高校参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因其具有文化传承的责任,更因其自身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以此展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诸多探索,增强高等教育的内在适切性。德育过程中,高校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改善长期以来教学内容刻板、氛围僵硬及脱离生活实际等弊病。道德总是以“群体”为单位而普遍存在,体现为群体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具有内隐的共同性。文化是这种共同性的载体,文化认同则是德育有效性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传统社会的地域性文化,以生活化、艺术化的方式延续着当地人具有普世价值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信仰。智育过程中,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拓展大学生专业知识、增强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历时方向上看,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状况和科学发展水平等;从共时方向上看,其包含的诸多民族文化元素,内涵丰富。大学生将这些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实践就是进行文化创新。美育过程中,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育课程相结合、与大学生各类实践活动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形式和价值观念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审美知识、提升审美能力、培育审美认同,引导大学生通过其形态风格了解民众的审美追求,体会民众的审美理想和价值追求。体育过程中,高校可以利用体育类和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充实丰富教学活动内容,尽可能提高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娱乐性,实现体育生活化。劳动教育过程中,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引导大学生在传统文化中身体力行地感悟劳动品质和劳动情怀,进而将工匠精神、奋斗精神等优秀传统在新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继承发扬。

(二)高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育人提升人才培养外在适切性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育人之所以可以提高教育的外在适切性,原因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等本体价值的同时,还具有很强的经济价值。当社会转型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丧失原本的社会功能时,它们又因文旅消费市场的介入,被重新赋予了新的社会功能,进而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继续存活下来。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分布在农村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而这些地区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从发掘资源优势、走绿色发展之路的角度出发,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已然将旅游与文化产业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实践来看,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以及对遗产资源的活化利用,我国许多地方的文创产业、旅游产业等确实得到了较大发展。

高校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育人,能促使大学生熟悉本地的民风民俗、感知地方性知识乃至掌握一定技艺,为其进行本地文化产品创新打下一定基础。例如,将民间文学中的情节素材提取后制成影视和动漫作品;将传统音乐和舞蹈在原有经典模式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开发为具有古风韵味的现代音乐和舞蹈;将传统美术中的代表性图案以刺绣、印染等方式附在钱包、饰品等物件上,把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设计出生活艺术品;将民俗与文化旅游相融合后可开发出能提升游客文化体验的服务类产品。于是,当具有浓郁地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教育教学乃至专业建设当中,高校所培养的学生可较好地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所办的教育也就走出了面向地方、面向市场的特色化道路,因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育人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的外在适切性。

综上所述,从历史发展来看,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激发了战后独立国家的民族意识,文化遗产因作为民族认同的象征而受到重视和保护,上世纪末国内兴起的新文化保守主义间接推动了我国开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育人,是高校在全球化背景下注重传承发展民族文化以增强中华民族认同的时代选择。从理论推演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当代文化相适应相协调,古为今用。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育人,是高校立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凸显教育方向性和实践性,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从实践情境看,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适切性问题逐渐暴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教育教学过程,既可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可进一步满足地方劳动力市场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育人成为高校破解当前人才培养适切性问题的探索举措。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育人,不仅仅是高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实践,更是在教育领域中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实现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无形之举,其意义广泛而深远。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育人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