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分层管理对小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
2023-04-18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马站镇中心小学张晓宇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马站镇中心小学 张晓宇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将其与浅层学习区分。深度学习是“一种深度加工过程,在于理解学习材料内容及作者旨在传播的思想,其深度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试图了解问题并对特定学习内容进行批判性理解;二是强调新概念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三是注重论据的逻辑性并将论据与结论相联系”。概而言之,深度学习即是为理解与迁移而学习,班级分层管理即班级教学管理中立足于学生现有知识、技能水平、潜力潜能等学情,将学生划分为若干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措施,实现教学活动因材施教,促进不同水平学生都能获得提升,将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更高水平发展区。班级分层管理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但班级分层管理对小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机制尚缺乏深入揭示与有力解释。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价值观形成和演变的初始阶段,对小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塑造具有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
一、研究方法、过程及结果分析
(一)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沂水县马站镇中心小学六年级12名学生,高、中、低三个层次男女生各2名(不涉及性别研究),对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图形与几何3个单元进行研究,具体包括“百分数”“扇形统计图”“圆柱”共计10节新授课。综合采用课堂观察法、深度访谈法和主题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分层管理对学生数学学习价值观的影响。研究持续一学年,实际研究16周,每天访谈4~5人,每人次访谈时间15~20分钟,L1为高水平学生,L2为中水平学生,L3为基础水平学生,将访谈记录整理为访谈原始资料。
(二)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
1.深度访谈
为深入研究分层管理对学生数学价值观的影响,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并结合录像带分析方法,研究12名学生学习行为,并在每节新授课后发放“学生工作单”,要求学生当天填写并及时交回。工作单内容包括4个维度问题,即(1)本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2)你认为本节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是什么?(3)你认为本节课最不重要的学习内容是什么?(4)如果你是数学教师,你认为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机会?
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填写工作单情况进行深度访谈,并不断追问学生学习行为动机、目的,通过不断提问让学生得到答案,该方法借鉴日本丰田公司的“五个为什么分析法”,将访谈结果记录形成文字稿。
2.主题分析
本研究中,数据分析方法主要采用主题分析法。主题分析法是一种较为成熟且应用较广泛的定性资料分析法,主题分析法用于数据分析时,主要包括资料整理即同类资料标记、确定分析主题、资料分析。
(1)资料标记。资料标记即对访谈内容中核心内容进行标记,便于访谈内容主题归类。如问题:你是否认为“知道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关系很重要”,为什么?L2:在求解百分数问题时,由于题目给出的数不一样,有的题目给分数,有的题目给百分数,知道和掌握百分数、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能举一反三,将百分数、小数、分数转换为一样的数,也就会做同一类的题了。
根据标记信息,将与深度学习相关的特征归类为指向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并将原始资料提炼核心概念于“深度理解”“思维开放性”分主题项目下。将所有资料标记处理后,按不同主题归类,并标记为“深度理解”和“思维开放性”分类主题和子主题下。
(2)确定分析主题。待资料归纳分类后,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形成分析9个主题和21个分主题。
(3)资料分析。描述性分析是对资料研究过程中内容和主题关系、特征解释的过程。在9个主题中,练习即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练习题和家庭作业,参加数学测试和考试;客体化即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具体化、生活化,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记忆即学生记忆数学事实、公式、数学问题求解步骤等;理解即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正确应用方法,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而非机械、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控制性即数学教学三个关键点,即学生记忆数学事实、教师针对性指导、学生练习掌握数学公式,体现了记忆、解疑、巩固的过程,确保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正确掌握数学公式;发展性即思维开放性、深度理解,体现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思维创新性,反映了学生运用多种数学知识创造性解答数学问题,深刻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等能力;趣味性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表现为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高并能从中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并对数学学习产生正向促进作用;文化即将数学文化理解为一种文化知识,强调数学文化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即运用计算器、计算机等技术辅助数学学习。
与研究文献资料相比,本次调查研究中发现,分层管理教学中,学生对数学深度学习表现出了3个特征,即发展性、趣味性和技术。
二、班级分层管理对小学生深度学习影响的启示
(一)立足学情,使深度学习可视化
小学生数学学习认知维度包括数学练习、客体化、记忆和理解4个基础性价值观。在我国数学教学中,打好数学基础是数学记忆和理解的综合体现。练习是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是学习新知的重要措施。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勤能补拙”,但在家庭作业布置中存在作业分层设计不合理、作业形式单一等问题,对低水平学生要求弱化,影响了练习的作用发挥。客体化是借助具体的数学教学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事实的重要措施。但在数学教学中,图表、实物的客体化价值未得到重视,加之小学生抽象理解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针对小学数学分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立足学情,重视数学教学中练习和客体化价值,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和展现形式,促进学生深度理解。例如,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中,教师可基于任务驱动、学习资源支撑进行教学活动设计:(1)活动一,算出长方形场地周长(依据周长含义得到长方形周长),设计驱动任务:①计算长方形场地周长。②小组内说一说,你如何计算得出长方形周长。客体化工具为小方格纸。(2)活动二,阅读课本,师生互动(根据图形特征优化长方形计算方法),设计驱动任务:①小组交流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②阅读教材,表达你是否理解长方形计算公式。客体化工具为小方格纸、课本等。(3)活动三,计算正方形场地周长(能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类比正方形周长公式)。设计驱动任务:如果是正方形场地,你们认为应该如何计算?学习工具为小方格纸等。
通过将学生按学情分层、分组,设计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提出不断深入的数学驱动任务,引导不同层次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班级讨论等途径联系旧知、学习新知,实现小学生数学知识类比、迁移、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二)以趣味性、发展性驱动学生数学学习
本研究发现,不同层次学生均认可并表达趣味性是影响数学学习的重要因素。同时,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不同,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时,既要避免“吃大锅饭”影响学生发展,又要将高水平学生隐性思维过程“显化”,即由高水平学生讲解数学问题解题思路,将“隐性”的高水平学生思考过程展示出来,达到启发低水平学生数学学习和数学知识应用的目的。
根据该思路,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将不同层次学生搭配分组,并将课堂教学知识任务化,以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布置教学任务,各小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如菜市场买菜、超市买水果等。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小组任务完成后,组内分享交流学习经验、学习体会。教学提问中,教师应对不同水平学生学习经验、学习体会进行点评,点评以启发、鼓励为主。通过教师优化设计教学任务和启发、鼓励和组间协作,借助小组学生共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以高水平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学习,以点评鼓励增强学生学习情感体验,兼顾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和学生发展性,推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三)数学教学中融入文化与技术
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实现小学生深度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应重视数学文化和技术对学生数学学习价值重塑的作用。一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处于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应善于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优化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社会、文化的联系,增强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实现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文化价值传递和文化浸润;二是数学教学中融入技术。智慧教育背景下,对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信息技术应用契合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益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信息技术在推动学生深度学习中的关键作用,在课题教学和家庭作业设计中融入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借助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奠定基础。例如,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知识要点,教师可收集、制作数学微课资源,在低段开设“思维游戏课”,在中高段开设“数学大联盟”,并完善“数学家庭日”“数学拍卖会”“数学派对”等拓展性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数学思维、数学语言,以信息技术实现不同层次学生深度学习,主动发现数学学习乐趣。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班级分层管理借由价值观影响学生深度学习,不同学生深度学习层次、兴趣存在一定差异,并对学生数学学习产生积极、消极的影响。结合本研究发现,班级分层管理对深度学习的影响体现在9个方面,对小学生深度学习产生多维度影响。结合研究发现与启示,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兼顾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立足学情,突出数学教学的发展性、趣味性,并有效融合数学文化和技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深度学习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