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财富观下的共同富裕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2023-04-18陈雅雯
陈雅雯
摘 要:在马克思看来,社会财富不仅表现为物质性的使用价值,同时还表现为深层的社会法权关系和本质性的人的才能之主体本质。马克思的财富观还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提出了要求,即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非正义性。因此,要实现共同富裕,就不仅要求立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基本国情,同时还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关键词:共同富裕;财富观;生产力;生产关系
中图分类号:F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5-0009-03
一、马克思关于财富基本存在方式的论述
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及其发展程度的重要表征,财富似乎总在感官与超感官之间游荡。一方面,财富是指能够以其属性满足人的需要的物性关系之物,且在经济的社会形态中其表现为“归具体主体或法人所占有和支配”的法权关系之物,即“财产”。作为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载体的物质财富之涌动与积累则表征着人类朝着历史理性前进的才能或能力,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节度。就此而言,作为创造物质财富、进而创造人类社会文明的主体之才能机制,才是本质性的财富。因此,财富世界的图景必然显现为劳动所创造的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使用价值、建立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法权关系,以及表征为财富创造能力的主体才能。
(一)使用价值之物性财富图景
无论是从古今常识出发,抑或是基于现代政治经济学,财富首先指的就是“一切有用的或合意的物品,只是要刨除那些不付劳动或作出牺牲便可随意得到的物品”[1]。作为生命存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物质对象,并在对象化的劳动过程中实现对象主体化。“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2]48,成为满足人的具体需要的特殊财富。尽管某物是否“有用或合意”受人的主观心理评鉴等因素的影响,但人们生存的土地及劳动所得的产品是首要的物性财富。有生命的个人通过劳动而满足吃喝住穿以及其他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及其劳动工具则成为物质财富的基本内容。而正是基于财富即对生活有用的各种货物之财富观,近代资产阶级重农学派认为,农产品或供人们衣食之用的生活资料是“实物财富形式的原本”[3]91。只有农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财富创造,“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3]333,而工商业所实现的只不过是财富的转移或财富形式的转变。但另一方面,作为财富转移或财富形式转化中介的货币是财富的普遍物质形式,而货币只不过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近代资产阶级那里,货币“由于社会的习惯最终地同商品金的独特的自然形式结合在一起了”[2]87,在最普遍的意义上成了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成了现代社会的普遍物质性的财富。
(二)作为法权关系之社会财富图景
“财富”之为自身,只是对社会而言的。亦即是说,只是从单纯的物性或以能够满足人的衣食住行等需要之物质属性来讲,物质、自然力等谈不上“财富”,其只是在社会性的占有权、所有权意义上才是“财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土地以及土地之上和土地中蕴藏的一切自然资源都具有了所有权和使用权等的划分。阶级社会中的一切物都是建立在私人占有基础之上的,人们生活资料的获得不得不依赖于交换;而这也意味着货币自诞生之日起就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力量的诞生。尤其在资本主义社会,整个社会形态都表现为以物的占有和支配关系为中介的人对人的支配关系。就此而言,马克思认为商品、货币、资本等不是当代社会物质的基本存在方式,而是人和人之间冲突性、依赖性和秩序性的社会关系的表征。个人在获得对物质的生产和消费的权力的同时,也获得了对他人活动的支配权力。因此,不管物质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尽管使用价值构成了财富的物质内容,但是由于人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所以财富也就有了社会的性質、具有了法权关系的性质。在以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中,“财富”表征为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占有以及对他人劳动的占有与剥削。“财富除了给其主人带来享受以外,还具有炫耀其社会地位的性质”[4],支配他人的性质,而只有占有财富的人才具有作为权利基础的社会权力。
(三)作为人的才能之主体本质图景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生产的不仅是物质财富、社会关系,其在根本上生产的是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和能力充分展现的人。物质生产只不过是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一定方式,而不是人类生产的根本目的;相反,人类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幸福生活、人的才能的充分展现、主体本质力量的获得。换言之,财富不仅是物质的庞大堆积、支配性的社会关系的获得,而是人的主体性存在的标识的发挥和实现。社会财富只不过是人本质力量的展现,只不过是自身能力和发展的表征。人们怎样生产财富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生产财富,既是自我发展、自我确证的表征,同时也是其实现自身与自然之间物质能量变换的表征。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程度是同其生产物质财富一致的,是通过其生产能力表征的。此外,社会财富还是人们实现自身解放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社会财富不仅是满足个人生存需要、实现个人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个人解放与发展的重要机制和关键载体。在马克思看来,个人首先是在社会生产的,并由此而结成一系列社会关系的现实个人,而个人之所以是现实的乃是由于其不断发展的需要是现实的。所以,人们在其社会生产中不仅创造着整个物质世界,同时也更新着他们自身的能力、素质等。
二、马克思共同富裕原则下的社会财富生产
马克思对于社会财富的分析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也就是说,马克思的财富观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财富是什么、如何生产和分配财富的阐释而体现的。同时,马克思也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财富为少数资本家阶级所占有而导致绝大多数人的贫困;要消除由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所表征的阶级对立,就必须要解决好在共同富裕的原则下如何生产财富、怎样分配财富的问题,而这也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提出了新要求。
(一)共同富裕对生产力的具体要求
共同富裕,顾名思义,就是要以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为前提,也即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前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全面解放。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自进入资本主义以来,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社会财富的增长也是空前的。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机器大工业的应用使得人们的生产方式实现了划时代的变革,人类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实现了极大丰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进行了详尽阐述,而且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马克思强调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应用和改造自然力的重要方式,而且其在工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技术的使用使得工业生产的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马克思虽然对自然力机械化的资本主义运用进行了批判,但是也对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客观评价,并且认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实现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也即是科学技术的充分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也认为生产力不仅表征着人类生产物质性的使用价值的效率,同时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内在体现。而随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而来的,则是人们生产生活资料的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劳动者发展自身、休闲娱乐时间的增加,也即是说劳动者获得解放的程度的提升。因此,共同富裕在马克思那里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实现物质性的使用价值的极大丰富和个人能力的充分发展,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的。此外,马克思还揭示了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为私人所占有而导致工人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极限增加,而工人在此基础上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则直接为资本家所无偿占有,工人并没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得到解放。因此,共同富裕还要求人们从财富生产的私人占有中解放出来,变革现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二)共同富裕对生产关系的具体要求
共同富裕不仅意味着社会财富为全体人民共同所有,而且意味着人民拥有对社会财富的分配权,进而使得人与人之间关系实现实质平等。换言之,马克思对社会财富的论述不仅蕴含着财富的生产,而且在更为本质的层面上包含着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财富分配关系等,而且“生产关系决定着分配关系,实质上二者的关系是‘同一的”[5]。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过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资本家雇佣劳动力进行财富生产、价值创造,进而剥削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就此而言,劳动者并非社会财富的支配者而是绝对的赤贫者,其并不直接参与财富的分配。因此,资本家不仅占有生产资料,而且直接决定着其与劳动者阶级的关系。因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其必须出卖自身的劳动力而得到资本家的雇佣以换取生存资料,而资本家则决定着生产什么、如何生产、雇佣谁来生产等。这种为古典经济学家所称赞的看似公平合理的生产关系,实际上其出发点就是不平等的。换言之,劳动者出卖其劳动力的基本前提是,生产资料为资本家所占有和劳动者自身“自由得一无所有”[2]179。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是社会财富公平分配的主要障碍,而且对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起到巨大的破坏作用。生产资料私有制,直接决定了资本家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在物质占有和社会存在上的对立,而且,劳动者是为资本家阶级所排除于社会财富的分配地位之外的。相反,只有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成员共同所有的基础上,由社会财富的占有所表征的社会阶级的两极分化才能真正消灭,共同富裕才能真正实现。换言之,只有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直接相结合,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分配才是直接统一的,所有劳动者才是社会的共同主人。就此而言,共同富裕要求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三、马克思财富观下的共同富裕思想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的财富观不仅是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及全体人民对之的共同占有,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与解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条件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有了现实可行性和历史条件性。马克思财富观下的共同富裕思想要求我们在充分历史条件相对成熟下推进共同富裕,同时也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并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一)在明确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中推进生产力发展
马克思财富观下的共同富裕思想,是建立在生产力的历史性发展基础之上的,因而共同富裕的实现具有历史性和阶段性,而且马克思在其思想理论中明确区分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就此而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进共同富裕,也必然要坚持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和基本国情,即“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6]。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因而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系统谋划推进共同富裕。就基本国情而言,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推进共同富裕应当立足于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时代之发展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二)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扎实和渐进推动共同富裕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共同富裕不仅是历史的,而且是具体的、现实的、全体人民的。换言之,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意义上的共同富裕。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进共同富裕,首先就是要使得经济社会建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实现全体人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生产,而且实现社会财富的社会主义分配,使全体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另一方面,将社会财富的全体人民占有和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结合[7],实现物质生活普遍富足的基础上人的全面发展。
(三)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推进共同富裕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诸多弊端,包括无法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原因就是其生产资料私有制制度,要实现社会财富全体人民占有和享有则必须要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分配制度。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推进共同富裕,就是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既要保障全体人民公平享有社会财富的权利,同时也要能够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在分配方面除了保障公平,也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要素,如科学技术、信息、数据等在社会生产和财富分配中的重要作用。此外,还要积极响应邓小平的“先富带动后富”原则,扎实推进“三次分配”,充分调动“先富”人群的道德性,号召其积极组织和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实现生产机会和财富分配的更公平、更合理。
参考文献:
[1] 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1.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 范宝舟.财富幻象的哲学批判:中国面向未来的财富观建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23.
[5] 薛加奇,錢智勇.《资本论》中共同富裕思想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22,(8):1-5.
[6]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2.
[7] 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当代党员,2021,(21):3-5.
[责任编辑 刘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