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把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
——对话四川省宜宾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饶福勇
2023-04-17李雪
☉ 本刊记者 李雪
“我晓得咋操作12306买高铁票咯!”近日,住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合江门街道鲁家园社区的刘婆婆参加“嗨夕阳”培训班后,高兴地向朋友们炫耀自己掌握的新技能。
近年来,宜宾市将养老服务纳入民生实事,连续5年纳入政府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和财政保障,建立健全特困人员基本生活、照料护理补贴与低保标准挂钩和动态调整机制,荣获第三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等次,“四方合约”互助养老获评全国优秀案例,“无论是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面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工作,还是针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四方合约’助老巡访,我们都用心用情把养老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宜宾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饶福勇说。
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宜宾市的老龄化情况。
截至目前,宜宾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98.86万,超过总人口的18.3%,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宜宾市的老龄化,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老年人口快速增长,预计到2035年,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增至133万;另一方面,高龄失能特征明显,宜宾有6.21万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需要专业失能养护院、认知症照护机构满足他们的养老服务需求。这需要我们在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
目前,宜宾市共有养老机构119个,其中113个达到《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国家标准,占95%;共有床位13784张,其中护理型床位8004张、占58%。
家庭和社区是养老的主阵地。宜宾市入选第三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并荣获优秀等次。能否谈谈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的探索?
近年来,宜宾坚持需求导向,着力推动养老服务精细化,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面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工作,以主城区、县城驻地镇、中心镇和有条件的中心村为重点,创新打造“宜宾·幸福康养”示范品牌,统筹推进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幸福康养”老年助餐网络建设、“四方合约”助老巡访和特殊困难家庭老人适老化改造,推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首先,体系化构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按照“片区化布局、集约化建设”思路,高质量编制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依托市、县(区)、片区、社区四级养老服务设施,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一是建好社区“聚集地”。2019年以来,统筹省市资金6000余万元,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54个,全面实现14个街道、7个县城驻地镇、33个中心镇全覆盖,创新打造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10个。二是建好住宅小区“服务站”。民政、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联合行动,推动新建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100%,将社区养老服务送到老人“家门口”。三是建好家庭“核心区”。2019年至今,投入880余万元为4400余户进行适老化改造。
其次,特色化丰富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今年以来,宜宾把建设和发展老年助餐网络作为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纳入市委、市政府民生实事高位推进,打造“幸福康养”老年助餐食堂35个,将助餐服务从城市社区延伸至乡镇社区,服务覆盖27.25万老人,创新探索出“综合体+食堂”、“机构+食堂”、“企业+食堂”、“物业+食堂”等多种模式,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第三,清单化实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统筹兼顾特殊困难老年人刚性需求和社会老年人个性化需求,形成了3张清单:对城乡散居特困、低保或低收入失能失智、重残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建立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兜底服务清单;将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指导性目录,建立包括医疗康复、生活照料、护理等在内的基本服务清单;通过市场化方式,为有需求的社会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清单。
第四,专业化建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队伍。重点围绕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建强专业队伍、壮大社会队伍、培育家庭队伍。依托高校增设老年服务、康复护理等相关专业,建立市级重点培训、县级轮训、机构常态培训三级联动机制,累计培训护理员1万人次。面向为老志愿者、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等开展养老服务技能培训3600余人次,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汇聚养老服务领域力量。鼓励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成员参加养老服务技能培训,连续两年培训600余人次。
宜宾是全国最早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城市之一,您能否介绍一下近两年的进展情况?
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通常是通过向第三方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来实现的。我们在此基础上,实践探索出购买服务、协议定责、监督考核多位一体的“四方合约”助老巡访模式,实现了服务队伍更稳定、服务内容更丰富、服务责任更明确、服务对象更满意的成效。以珙县为例,村(居)委会、村老年协会或其他社会组织、特殊困难老人、助老巡访员四方签订《关爱服务合约》,为全县6900名独居、留守、空巢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 具体操作中,我们注意抓资源整合、责任落实、人员配备、服务标准、绩效评价5个方面。一是抓资源整合。统筹整合各类资金207万元,按每名老年人每年300元标准,向专业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二是抓责任落实。村(居)委会是监督主体,负责摸排确定巡访受助对象,监督社会组织、助老巡访员履职履责;社会组织是管理主体,负责推选并管理助老巡访员;助老巡访员是服务主体,负责为老年人提供助老巡访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是评价主体,需要提供真实信息,并对服务做出评价。三是抓人员配备。助老巡访员要有耐心、爱心、责任心,珙县现有巡访员大多是参与过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志愿服务的热心人士。四是抓服务标准。每月至少到特殊困难老年人家中开展2次服务,每次上门至少提供居家安全检查、关心关爱、爱心陪伴、助老服务等4项服务内容,建立老年人困难和需求台账,并及时协调解决。五是抓绩效评价。接受服务的老人对助老巡访员服务作出评价,社会组织定期回访,村(居)委会日常监督。目前,我们也在持续推进“四方合约”助老巡访模式在全市落地落实,力争通过三年行动计划,覆盖全市18.9万特殊困难老人,让老年人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如何做好养老服务工作,简要谈谈您的认识。
做好养老服务工作,要发挥政府社会公共服务的兜底作用。一方面,要尽力而为,以攻坚决战的精神狠抓当前养老服务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要在居家养老、农村养老、医养结合、人才队伍等薄弱环节下功夫;另一方面,要量力而行,实事求是,充分考虑发展实际,依靠实实在在的发展、实实在在的举措,持续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养老工作,仅靠政府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家庭在养老服务中发挥基础作用,支持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发挥补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