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市蜀山区:“四个到位”助力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

2023-04-17万晓源王英马洪水

中国民政 2023年23期
关键词:蜀山区精神障碍康复训练

☉ 万晓源 王英 马洪水

“现在,我的孩子和我有了更多的交流,也会主动帮我做一些家务活,发病次数也越来越少了,真的很感谢社区康复站对小峰(化名)的帮助。”这是“周医生工作室”的一名精神障碍轻症患者父亲流露的感激之情。

作为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街道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周医生工作室”为辖区精神障碍患者开展日常随访、康复训练、技能培训等精准服务。目前,小峰正积极接受康复训练,病情明显好转。

2022年以来,蜀山区民政局聚焦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康复、社会融入和关爱管控等服务需求,以五里墩街道和井岗镇为试点,全面落实“四个到位”举措,推动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站建设。通过开放式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让精神障碍患者在包容、尊重的环境里,实现重症减轻症、轻症融入社会的目标。

资金保障到位,社区康复站康复服务持续有力

2022年至今,蜀山区民政局连续两年争取中央、省市福彩公益金和市民政局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专项资金54万元,用于五里墩街道和井岗镇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场所建设、康复服务活动开展和专业康复器材购买,确保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常态化、持续性运营。

在争取相关政策性资金保障的同时,蜀山区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充分依托区域优势,以项目化的形式多方争取资金,保障项目可持续运行。蜀山区五里墩街道“周医生工作室”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于2021~2023年连续三年申报市人大民生实事项目,争取民生实事项目经费50万元,用于辖区精神障碍患者的线上平台开发和社会化服务活动开展;井岗镇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依托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积极争取残联、卫健等部门的政策性资金支持。

融合发展到位,推行医疗康复与社会化康复一体化

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涉及社会、心理、生理、困难救助等多个方面,单一的医疗康复无法满足患者及患者家庭的多元化服务需求。针对这一难题,蜀山区依托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面向精神障碍患者推行“医疗康复+社会化康复”一体化康复模式,得到患者及其家属好评。

五里墩街道“周医生工作室”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将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分为医疗康复、社会化康复2大类22小类。医疗康复包括康复评估、躯体康复训练、生活技能康复训练等;社会化康复包括相关政策宣传、社会救助服务、社会风险评估分级、就业帮扶等。目前,五里墩街道“周医生工作室”为640余人次提供各类康复指导服务,连续3年为121名轻症患者及其监护人提供免费的健康体检服务。井岗镇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项目,通过“观察+计划+适应”方式,为168名持证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时间+空间”的系统职业康复服务。除了常规服药管理、预防复发、躯体管理训练、生活技能、职业康复、心理治疗等康复方式外,还通过个案管理模式,采用“定期随访面谈+1对1”定制服务的方式,精准识别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的实际需求,帮助链接惠民政策、医疗服务、生活照护等资源,增强服务的灵活性、适用性、精准性。

晁某是五里墩街道一名患有轻度精神抑郁的患者,2023年3月,由于家庭矛盾导致病情加重。“周医生工作室”在日常走访过程中发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介入,引导其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接受系统的康复治疗。其间,“周医生工作室”共链接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疏导11次,社工陪伴式聊天112小时,同时配合社区做好其监护人、家属的思想工作,在“周医生工作室”精心康复治疗下,晁某逐渐康复。7月,晁某向“周医生工作室”赠送了一面“贴心无微不至 关怀疏导有方”的锦旗表达谢意。

多方关爱到位,构建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社会支持网络

聚焦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多、社会影响面广、涉及部门多、工作难度大等难题,蜀山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依托慈善服务综合体平台,撬动社会力量参与,为精神障碍患者康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蜀山区以五里墩街道“周医生工作室”为试点,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创新党建领航、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社区、民政部门、残联、卫健部门、公安部门、第三方社会组织及辖区单位在内的多方联席会议,及时掌握工作现状、进度,促进“回头看”。搭建多方力量参与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和关爱管控服务平台,打通各部门的信息数据壁垒,拓宽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社会支持网络。

截至目前,“周医生工作室”与五里墩派出所、五里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查共享服务信息1300余条;链接23家爱心单位,参与组织30次主题服务活动,服务500余人次;撬动29家爱心企业和帮扶小组认领“微心愿”15个;发放关爱服务卡300余张;帮助4名患者实现辅助性就业。

辖区居民张某,今年59岁,患有先天性精神疾病,与监护人(妻子)同住。2022年以来,“周医生工作室”根据张某病情的变化,联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对其的医疗救治,要求监护人按时监督其服药,并指导其进行躯体康复训练和基本生活技能训练,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并好转。2022年底,张某不慎摔倒住院,“周医生工作室”在其出院后,第一时间入户探视,并联动慈善力量,送去牛奶、米、油、蔬菜等生活物资。“周医生工作室”还积极链接五里墩街道残疾人之家,帮助其实现辅助性就业。

智慧化管控到位,推动建设“线上+线下”服务平台

2023年5月,五里墩街道“周医生工作室”线上平台和社区工作人员同时接到一个紧急救助电话,辖区患有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的居民杨某,因与监护人(母亲)同住,出现殴打家人等情况。“周医生工作室”得到求助信息后,在5分钟内赶到现场,并第一时间联动五里墩派出所将杨某强制送医,及时消除了社会安全隐患。目前,患者仍在住院,社区已及时帮助其申请了重度监护补贴。

这一突发事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得益于蜀山区“线上+线下”管控服务平台。蜀山区严格“线上+线下”管控措施,落实重度精神障碍患者每月必访、轻症患者三月一访的随访制度。通过线下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困难需求等信息,确保底数清、基础信息动态掌握,及时给予患者服药及居家康复训练专业指导服务。同时,研发“周医生工作室”线上服务平台,构建集电子档案管理、监护人监护管理、多方力量随访管理、风险分级预警管理、信息推送等于一体的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体系,满足动态上传、动态监管、风险预警等监管需求,实现多方联动、“线上+线下”、“人防+技防”的智慧化管控服务目标。

目前,线上服务平台已投入使用,患者信息已全部入库,随访记录、报备信息实时更新。通过系列举措,今年蜀山区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发生率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60%。

猜你喜欢

蜀山区精神障碍康复训练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合肥蜀山区夜景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浅论如何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以合肥市蜀山区为例
合肥蜀山区举办思想政治学科德育课程研讨会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比较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