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气候治理难题的破解之道
2023-04-17杨龙菲
杨龙菲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南昌 33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明确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进一步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能够破解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难题的“消灾之道”。
一、全球气候危机治理面临的现实难题
当今世界纷繁复杂,正历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上“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保护主义抬头、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挑战叠加,国际关系处于不确定的风险矛盾之中,与此同时,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也在不断加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前途命运。在这样矛盾风险挑战交织的背景之下,全球气候治理也面临各种各样的现实难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不断加剧,人类生存面临巨大挑战;全球气候治理体制在公平性和约束力方面仍需加强完善;国际社会亟需强大的领导力以带领全球气候治理摆脱集体行动困境。
(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持续加剧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是事关全人类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的全球性挑战。气候变化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变化的,在农耕文明时期,人类活动规模小且发展缓慢,对自然的破坏少,气候变化不显著①华启和.气候博弈的伦理共识与中国选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第26页.。随着人类对高水平生活的追求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不断发展,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在追求高物质财富的资本利益驱使下以及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的主导下,人类过度开采和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以及大量开采使用森林、土地、海洋等自然资源,只顾追求经济利益,不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在大量焚烧使用化石燃料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久而久之,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逐量增加,进而产生一系列气候变化、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都是难以逆转的①韩艺、谢延洵.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全球气候治理难题的破解之道[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3卷,第3期.。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1955 年发布的第二次评估报告(AR2)第一次明确指出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因之一②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发布:人类面临历史关键时刻.[2023-04-20].https://m.cls.cn/detail/1324765。随着气候问题的加剧,人类认识到其危害之大,便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气候环境治理,全球气候危机治理先后经过了五个阶段,包括前期治理阶段(1979-1992 年)、协同共治阶段(1992-1997 年)、合作受挫阶段(1997-2009 年)、治理停滞阶段(2009-2013 年)、谈判突破阶段(2013 年至今)③郑石明、何裕捷.科学、政治与政策:解释全球气候危机治理的多重逻辑[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2卷,第3期.。在治理进程中,全球气候环境治理虽有取得些许成就,但是气候变化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全球气候变暖这个“恶魔”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前途命运。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再次向人类拉响“气候危机的警报”,报告指出人类活动是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自2011年以来,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在持续上升④IPCC.AR6 Climate Change 2021.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EB/OL].[2022-03-15].https://www.ipcc.ch/report/ar6/wg1/#FullReport.。报告还预计,如果人类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减排措施,那么到本世纪中叶,全球温度可能会超过1.5℃的目标。各项数据都表明人类正处于历史关键时刻⑤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发布:人类面临历史关键时刻.[2023-04-20].https://m.cls.cn/detail/1324765。如果气候变暖继续以目前的形势继续发展下去,那么人类将会面临诸多气候灾难:极端高温事件频发、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不断加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丧失、水资源分布失衡等灾难性问题。在具体社会领域中,气候变化问题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能源、交通、旅游等行业,比如农作物产量下降、能源需求增加、交通运输受阻、旅游资源减少等,而这一系列的气候变化灾难最终都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和人类发展福祉。综上所述,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加剧,是国际社会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现实动因,这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平台。
(二)全球气候治理机制仍需完善
随着当前国家利益的分化趋势日益强化,国际气候谈判格局也在不断复杂化。在焦点议题的设置问题上,国际气候治理过程中,各国呈现出不同的立场与诉求,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在谈判焦点议题设置方面仍需加强完善。诸如碳市场问题、净零排放承诺的具体化问题、资金问题以及公正转型和气候适应等问题都是布满荆棘。《巴黎协定》“规则手册”的谈判中第六条规定:新的全球碳市场规则已然成为国际气候机制成败与否的关键条款⑥董亮.“碳中和”前景下的国际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政策选择[J].外交评论,2021,第6期,第143-146页.。对于各缔约国碳排放承诺的具体化问题,根据“国家自主贡献”,各国所做出的承诺没有标准化,不具有强制性。但国际承诺终归只是承诺,当前还有许多国家没有把长期“碳中和”目标纳入法律程序或国家战略层面,大部分国家的承诺仅仅停留在讨论层面,尚未真正地贯彻落实“减碳行动”。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气候政策出现倒退,化石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不减反增,严重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治理进程⑦发达国家需正视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钟声)[N].人民日报,2023年07月13日,第03 版.。拥有强盛的经济基础力量,是进行全球气候治理的首要条件之一,换言之,气候融资是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关键。各国只有提升本国的经济基础能力,才能确保自身有能力应对气候危机。在帮助发展中国家采取气候措施的层面,发达国家每年应该调动一千亿美金去支持、援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危机,但是发达国家并没有将“气候融资”这一承诺贯彻落实到位,其所提供的资金仅仅是杯水车薪⑧董亮.“碳中和”前景下的国际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政策选择[J].外交评论,2021,第6期,第145页.。部分发达国家不仅没有贯彻落实气候融资的承诺,反以推动本国能源转型为借口,公然搞贸易壁垒,做全球气候治理的搅局者⑨发达国家需正视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钟声)[N].人民日报,2023年07月13日,第03 版.。
2015 年COP21 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第一次以国际条约的形式确认了所有缔约方“自下而上”提出“国家自主贡献”的减排模式①于宏源.《巴黎协定》、新的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太平洋学报,2016,第24卷,第11期,第92页.。国家自主贡献,其含义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其所采取的减缓或适应行动由各个缔约国家自主决定。国家自主贡献减排模式的提出,打破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屏障,有利于减缓缔约国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推动了全球气候治理从过去的“外力施压”模式走向“自我驱动”模式②高凛.《巴黎协定》框架下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及前景展望[J].国际商务研究,2022,第6期,第56页.。但是由于《巴黎协定》的内容对缔约国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对各缔约国的自主贡献模式的内容并没有具体的法律约束力,因此,当前国家自主贡献的模式缺乏足够的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力。决议内容对其并没有作出详细规定,比如“各缔约国到底要达到什么程度的自主贡献”“到底如何履行减排义务”“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减排目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义务如何分配”等问题。发达国家企图通过“国家自主贡献”模糊国家类型划分,把气候行动责任转嫁给发展中国家以掩饰和弱化其历史责任。此外,在试图实现雄心政治的利益驱使下,欧美等发达国家试图制造贸易壁垒来片面地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这不仅损害了国际气候治理的公平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不利于未来的国际气候治理合作。该模式往往只适用于短期目标,从长远目标来看,该模式缺乏具体的减排标准,实施力度较弱,没有法律约束力,缺乏严格的强制性惩罚。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减排长效机制和执行机制的稳定性;在减排方面,也会使得各缔约国遵约机制有所减弱,进而会使得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松散性程度增加,不利于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向前向好发展。
(三)全球气候治理行动处于集体困境
2021 年IPCC 发布的第六次报告(AR6)特别指出:全球碳排放预算有限,如果想控制全球温度上升在2°C 以内,需要立即迅速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③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发布:人类面临历史关键时刻.[2023-04-20].https://m.cls.cn/detail/1324765。IPCC 发出的报告在警示世界各国采取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刻不容缓。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大会上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明确提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在之后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条约中便以法律的形式对该原则不断进行明确化、细节化,并将其发展、完善。不可否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对世界各国采取共同的行动去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对这一基本原则的争论也从未休止。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中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相关规定:发达国家应该率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这是发达国家应尽的责任。但是在落实减排责任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相互推卸责任、避重就轻,只关注共同责任,对区别责任则是避而不谈④华启和.气候博弈的伦理共识与中国选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第187-188页.。发达国家企图模糊这个基本原则并使其最终失效,还试图将气候行动的历史责任转嫁给发展中国家以此来降低本国的减排责任,这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国际气候治理的公平性,同时也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对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治理的信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由于缺乏具体的制度保障其落实(比如美国的“退群”行为)、原则的适用以及划分责任的依据具有局限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责任分担问题),导致国家间对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行动无法达成共识,导致世界各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合作处于集体行动困境之中。
全球气候治理行动处于集体困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足够的领导力。国际气候治理需要一个具有广泛世界影响力、强大的气候外交能力和气候治理能力的领导行为体。欧盟曾经是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领导者”,在《巴黎协定》的签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⑤李波,刘昌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气候治理:中国方案与实践路径[J].世界社会主义,2019(5):172.,欧盟的国际气候治理领导力在英国脱欧公投事件的影响下逐渐显现弱化,此外,在《巴黎协定》第六条背景下,欧盟的国际气候治理领导地位在其提出“碳边界调整机制”又进一步被削弱①董亮.“碳中和”前景下的国际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政策选择[J].外交评论,2021,第6期,第142页.。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核心的多元主体治理框架缺乏强大的约束力,尽管IPCC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是由于掌握的资源有限,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难以发挥足够强大的领导力②韩艺、谢延洵.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全球气候治理难题的破解之道[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3卷,第3期,第99页.。美国在国际气候治理中多次周期性摇摆,拒绝签《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以及“退群”行为,逐渐使其丧失领导全球气候治理的公信力,也无法单独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美国在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鼓动下,不断对华施压,企图让中国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治理中也一贯举棋不定,中美合作引领国际气候治理的道路上也是布满荆棘。正是由于当前国际社会缺乏足够强大的领导力,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迟迟得不到较大的进展,气候治理的国际合作仍处于集体困境之中。但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主张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新途径。中国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中累积了许多领导者的经验教训、以及凭借自身综合国力不断发展,为世界贡献了许多中国方案,成为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领导候选人”。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破解全球气候治理难题的应有之义
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严峻挑战,包括生态环境问题、人类健康问题以及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等,日益使人类认显现出一种共同命运,中国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逐渐被国际社会所认同,也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各国的价值共识和原则。面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现实难题,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逐渐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政治愿景、价值共识和实践导向,为破解气候治理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抉择,也是破解全球气候治理困境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政治愿景
全球气候治理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气候治理指明了一个更明确的指引方向,也为全球气候治理目标构建一个清晰的目标,即构建“持久和平的政治世界”“普遍安全的和平世界”“普遍繁荣的经济世界”“开放包容的文化世界”“清洁美丽的生态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 年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上强调“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是一面镜子”③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第291页.。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力度之大、程度之深、范围之广,使世界上各国客观上的“共同命运”情势愈来愈强,进而全球气候的国际治理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羁绊亦愈加深刻。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气候治理这个重要基础和宏观背景之下进行构建。在构建价值共同体层面,全球气候治理在主客观上都推动了世界各国对于“人类共同命运”这一观念的价值认同。在现实指向层面,全球气候治理使得各国意识到解决全球公共性问题的重要现实路径就是完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框架,同时提升了国际治理体系的权威性和国际秩序框架的合法性。在未来的国际秩序层面,全球气候治理对于调整和协调国际关系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生态五大方面上发挥了直接性作用,进而推动形成构建“五个世界”的价值共识④肖兰兰.碳中和背景下的全球气候治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路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另一方面,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日益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政治愿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着眼于全人类社会整体布局的系统工程,其所倡导的内容就是希望世界各国以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⑤习近平2023年4月6日在出席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式时的致辞.。这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指明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和美好的政治愿景,即全人类要团结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挑战,共同建设“五个世界”。《巴黎协定》明确指出“在21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源的人为排放与汇的清除之间的平衡”的具体减排目标,国际社会在全球气候治理的长期目标和控制升温目标上达成共识①李慧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全球气候治理新形势及中国的战略选择[J].《国际关系研究》,2018,第4期,第16页.。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绿色低碳发展方式”与气候治理所要实现的“净零排放目标和控制升温目标”不谋而合。在这个国际关系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团结合作才是王者之道,因为“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②习近平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全人类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方可在应对气候变化危机面前“冲出云霄”。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价值共识
气候系统在自身动力学和外力作用下,使得气候变化的有害影响传播甚至蔓延到全球各地。由于气候灾害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会使得气候行动跨国治理的难度增大③韩艺、谢延洵.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全球气候治理难题的破解之道[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3卷,第3期,第98页.。这也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影响具有全球性,生物圈具有不可分割性,任何人、任何国家在气候危机面前都无法独善其身。在一定程度上,气候变化危机也促使了世界各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认知和共识进一步增强④肖兰兰.碳中和背景下的全球气候治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路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第38页.。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世界各国秉持并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风雨同舟,努力把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⑤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404页.。首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气候治理有着相同的价值目标导向。全球气候治理从最广泛的层面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一个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场所和平台。在参与气候治理的平台上,人们面临的问题是相同的,要实现的目标导向是一致的,故而增强了人们的“地球意识”,逐渐形成了拯救地球家园的社会“共有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为世界各国提供一个价值理念,促使人类在进行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中,注重协调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者的关系,形成“人与人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与社会是一个价值共同体”的“共同体理念”,进而指导人类进行全球气候治理的实践。其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气候治理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全球气候治理能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得以加快构建,反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加快治理的步伐。总之,世界各国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制度“建构”过程中,会在守护共同家园的认知渲染下日益形成全球气候命运共同体的集体身份,二者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休戚与共的价值共识的映射与强化⑥肖兰兰.碳中和背景下的全球气候治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路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第38页.。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实践导向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的义务责任,这是事关全人类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气候灾害事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各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需要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指导,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优化全球气候治理路径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也为全世界人民进行全球气候治理提供的新的实践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1 年4 月22 日在全球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以“六个坚持”⑦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球气候领导人峰会,首次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并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要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六个坚持”原则同样适用。首先,“六个坚持”原则明确为人类在应对气候危机方面要坚持什么样的原则作出了明确的、系统性的规划导向,即政治外交上坚持多边主义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经济上坚持绿色发展,安全上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系统治理。其次,“六个坚持”原则为破解全球气候治理现实难题提供了新的理念导向,即在各国发展过程中践行“以自然为根”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的系统治理理念以及“以人为本”的公平正义理念。坚持多边主义,要求世界各国在政治上打造并维持多边伙伴关系,摈弃零和思维,共同携手应对人类的“公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各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基石。该原则要求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时,要充分肯定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所作出的努力;对于那些能力较弱甚至是自身无法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更应该切实帮助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支持①习近平2021年4月22日在全球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学习强国,2021,4(22).。坚持绿色发展,要求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超越传统发展方式,树立绿水青山就是为金山银山的实践理念,加快经济社会的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则要求世界各国在安全上逐渐建立起共同安全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协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坚持系统治理,要求世界各国在生态上坚持以自然为根,做到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用系统的方法治理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为组成部分的生态系统,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上,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友好社会,构建一个“天朗气清美丽”的世界。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新方法
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为此各国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以团结合作共赢的方式切实维护气候的公平正义,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完善全球气候的治理体系机制,共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普遍安全、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大自然,是孕育一切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摇篮,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要求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推动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经济是各国有能力应对气候危机的基础,绿色文化价值观则在发展经济中起到一个理念的导向作用,而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和绿色文化价值观的实现主要体现在生态发展上,自然生态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经济和文化的绿色低碳化的重要表现。首先,各国应坚持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改变以往传统的经济模式,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物质基础。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气候环境恶化等问题,气候生态环境治理任务十分艰巨。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气候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实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迫在眉睫②戴铁军、周宏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32卷,第1期,第3页.。发展绿色经济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则,以高水平的绿色科技技术作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打造高水平的环境保护能力,加强绿色低碳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加强绿色科技支撑,提高改善科技创新带动的资源利用效率和能源消费结构,进而达到促进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效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坚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向发力,坚持先立后破,争取从源头处治理,把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平衡好,促进生产方式的全面绿色转型。其次,倡导以绿色、低碳为主导的绿色文化价值理念。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平台进而加强公民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学校加强生态文明的教育,家庭注重进行以“绿色”为底色的家风建设,社会依托政府、社会媒体、社区组织等进行绿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环保生态意识,铸造绿色理性消费的社会氛围,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最后,在自然生态方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人和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各国应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追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①韩艺、谢延洵.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全球气候治理难题的破解之道[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3卷,第3期,第102页.。
(二)以团结合作共赢方式切实维护气候公平正义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而不是攻击他国趁机为本国获利的借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间正道,唯有团结合作,世界各国才能在全球气候治理上实现共赢②陈永森、陈云.习近平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重要论述的理论意蕴及重大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第6期,第19页.。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英国弗朗西斯·霍兰德学校小学生的回信中言“人类是共同体,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人类要合作应对”③习近平就气候变化问题给英国弗朗西斯·霍兰德学校小学生的复信,据新华社北京2022年4月21日电,学习强国,2022,4(21).。各国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中,零和博弈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世界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在气候灾难面前,谁都无法置之身外,摆在人类面前的道路只有一条:各国加强团结协作,以共赢的方式进行气候治理,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摆在首位,切实维护气候公平正义。气候公平正义是各国参与气候治理中所要遵守的基本共识,其中心主旨就是要求把公平对待所有国家、组织和个体贯穿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个过程、所有方面。但在整个气候谈判过程中,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博弈仍然十分激烈,各种问题仍然存在,譬如美国的霸道“退群”又“加群”行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小岛屿国家的正当诉求不被重视等。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国际社会没有达成气候正义的基本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人类要以团结合作共赢的方式进行气候治理,这与气候正义的基本共识是相通的。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价值导向搭建的平等互利平台,为世界各国达成气候公平正义的基本共识提供了“思想的沃土”④王雨荣.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气候治理中的国际法意义[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https://doi.org/10.13766/j.bhsk.1008-2204.2021.0921.。首先,在采取气候治理的措施中,树立以全人类共同利益优先的合作共赢理念,在国家主义和全球主义张力中谋求国际合作,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双向共赢。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时,要凝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认知和价值共识,妥善处理好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共同筑全人类气候命运共同体的“安全长城”。其次,世界各国在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要注重平衡好过去、现在与将来之间的关系,统筹好各方面的资源利用率,权衡好代际正义和代内正义之间的利益,提升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气候生态环境。最后,世界各国在气候治理的过程中,要将世界各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制度的差异性考虑进去,做到互相理解尊重彼此文化和制度,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他国文化和制度,同时平衡好南北国家间的利益,最大限度降低利益分歧,加强南北国家间的气候合作,切实维护全球气候公平正义。
(三)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完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将多元文化纳入到全球治理体系中,不仅能够避免重蹈西方中心主义在全球治理中所带来种种弊端的覆辙,而且打破了西方话语体系的垄断性。在坚持“共商共享共建”的全球治理观的正确指引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中国领导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同时也为推动全球治理进程贡献了中国智慧⑤何志鹏、马文飞.领导全球气候治理中国何以可能[J].河北法学,2020,第38卷,第7期,第2页.。“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原则深刻阐明了全球气候治理民主化改革的方向,推动了国际关系向民主化、法治化及合理化方向的发展⑥王雨荣.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气候治理中的国际法意义[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https://doi.org/10.13766/j.bhsk.1008-2204.2021.0921.。共商是各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础,共商原则上要求在气候治理的事务中各国要商量着办,反对单边主义,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建是各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过程,共建原则上要求各国团结协作,共同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并将其不断完善。共享是各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目的,共享原则上要求共同治理气候问题所取得一切成果由大家共商。首先,在共商方面,坚持多边主义原则,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最能体现多边主义与国际正义的,因为该原则有助于提升气候治理的前进步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各国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自觉站在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对立面。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既需要国际社会充分肯定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所作出的贡献,又需要大国做出表率和贡献;既需要国际社会所有成员的参与和支持,又呼吁发达国家正视历史责任,做好自身节能减排的任务的同时担起大国的担当责任,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其次,在共建方面,各国只有将他国与本国视作“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才能不计得失地开展国际气候的联防联控①王雨荣.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气候治理中的国际法意义[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https://doi.org/10.13766/j.bhsk.1008-2204.2021.0921.。加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共识,一同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重申“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②习近平2022年1月24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学习强国,2022,1(24).。面对气候变化这个“人间恶魔”,人类只有共同合作,一同构筑起拯救人类命运的“安全墙”,不断完善现有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共同建设人类的美丽家园。最后,在共享方面,在完成共商和共建的基础上,共同享受应对气候变化的良果才能成为可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进行全球气候治理,坚持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合作共赢的方式把气候治理体系建设得更加公平、更加公正。
综上所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能够破解当前气候变化危机的“安全通道”。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问题上,世界各国唯有团结一致,共同参与气候行动,积极参与打造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的全球生态治理格局,做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倡导者、先锋者和践行者。增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人间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