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内涵诠释、战略定位与实践方略

2023-04-17杨世伟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23年4期
关键词:理政人民出版社共同富裕

杨世伟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83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共同富裕这个 “国之大者”进行了内涵诠释、作出了战略定位、明确了实践方略,全面回答了 “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怎样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厘清认识误区,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扎实做好新时代共同富裕工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中共同富裕的内涵诠释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均贫富”集中表达了人们对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追求。在社会主义语境中,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 “共同富裕”这一概念,但他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出发本质地阐释了 “共同富裕”的内涵: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下,全体社会成员对极大充裕社会财富的集体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结合国情实际,进一步明确并拓宽了共同富裕的内涵:“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1页。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中共同富裕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科学内涵。

(一)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中 “共同”体现了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强调了社会成员对生产成果分配、财富占有具有主体普遍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共同富裕,内在地规定了共同富裕的主体是全体中国人民,而不是少数人。正如习近平所言:“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5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66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从全体覆盖到个体精准推动共同富裕工作落实,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共同富裕的优越性、真实性。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背景下,共同富裕还包含了城乡和不同地区人民的整体富裕。习近平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不要分成城市一块、农村一块,或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一块,各提各的指标,要从全局上来看。”④《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6页。这个重要论述强调了共同富裕的 “全局性”,明确指出了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依据不同指标划分的小范围富裕不是共同富裕,进一步廓清了一些人对共同富裕的模糊认识和思想迷雾,有利于引导人民群众形成正确的共同富裕观。

(二)共同富裕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全面富裕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1页。“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2页。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辩证统一的。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决定性因素,为精神生活奠定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精神生活则是物质生活的反映,为物质生活提供价值引领与动力支撑。习近平把精神生活富裕纳入共同富裕的内涵体系,强调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进一步深化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辩证统一的认识,拓展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宽度。针对现阶段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贫乏的突出性问题,习近平强调:“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4页。要 “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⑧《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9-10页。。习近平创造性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5页。“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②《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224页。习近平这些重要论述,从美好生活的宏大视野赋予了共同富裕的全面性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中的共同富裕,不限于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层面的范畴,而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 “全面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人民日报》2021年6月11日。。因此,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各环节的建设,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共同富裕是存在合理差异的普遍富裕

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小农经济传统,于人们头脑中深深烙印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观念。现阶段,一些人仍然从旧观念出发把 “共同富裕”理解为平均主义 “吃大锅饭”、所有人所有地区同等同时富裕。实际上,传统社会主义的平均主义分配实践,并没有让人民走向 “共同富裕”,而是导致了养懒汉、整体社会生产效率降低等不良后果,最终导致“共同贫穷”。因为平均主义背离了按劳分配的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其追求共同富裕的结果注定就是乌托邦。马克思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曾严厉批判这种平均主义思想是“粗陋的共产主义”。邓小平也特别指出并警示了平均主义的危害: “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 ‘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页。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认识到平均主义导致共同贫穷,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积极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习近平强调共同富裕 “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明确指出了共同富裕 “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⑤《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6页。。习近平结合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经济理论,进一步明确了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的同等富裕、同时富裕,从而厘清了一些人观念上的认识误区。由于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存在客观差异,实现共同富裕必然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通过先富带后富、帮后富最终达到社会普遍富裕,这符合事物发展量变质变规律,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因此,“共同富裕”既不是实现时间的 “同时富裕”,也不是实现水平的 “同等富裕”,而是存在个体、群体和地区合理差异的普遍富裕。促进共同富裕,绝不是 “劫富济贫”,更不是 “杀富济贫”。

二、治国理政视阈下共同富裕的战略定位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 “本质要求”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1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本质要求” “根本原则”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2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3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 “重要特征”“本质要求”③《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1页;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3-24页。。“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④《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407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治国理政的宏阔视阈对共同富裕进行战略定位,深刻回答了 “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个重大理论问题。

(一)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析了社会主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必然性和应然性。马克思展望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美好景象:“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87页。恩格斯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14页。基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实践,列宁深刻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⑦《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必然和必将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指引,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探索实践中得到了理论升华。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精辟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共同富裕目标之间合乎逻辑的契合:“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⑧《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95页。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和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深刻阐释,把共同富裕升华到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论层面。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⑩《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江泽民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⑪《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6页。胡锦涛指出:“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⑫《胡锦涛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9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继续深化对共同富裕的重要性认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116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 “中国版”。习近平创见性指出了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本质要求” “根本原则”,从战略层面进一步明确了共同富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和价值导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②习近平:《共倡开放包容 共促和平发展——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10月23日。新时代,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生产力继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测度表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绝不能偏离共同富裕这一本质要求和根本原则,必须把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效贯彻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中。

(二)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相对于西方现代化而言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2页。。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属性。“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123页。反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西方现代化,“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76页。。在当今世界,虽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拥有较高水平的生产力,但是这些国家并不会自发走向共同富裕,这是由少数人掌控和占有绝大多数国家财富的深层逻辑决定的。以资本为中心,在资本逻辑的宰制之下,西方现代化带来的必然是冰冷的贫富两极分化结果:“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43-744页。皮凯蒂在 《21世纪资本论》中用一组对比数据揭示了发达国家惊人的贫富差距:美国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美国总财富的72%,而底层50%的人口只占有2%⑦[法]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巴曙松等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261-262页。。虽然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施了所谓的社会福利制度,但也不过是缓和社会矛盾的有限手段,终究无法解决贫富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现实问题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性根本性矛盾。

与之对比,中国式现代化对全体人民充满着有温度的关怀。邓小平曾用 “小康之家”描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习近平旗帜鲜明指出: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⑧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2页。纵观中国式现代化历程,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贯穿其中的重要内容,从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不断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39页。。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②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求是》2023年第16期。。这就从治国理政的宏大视阈进一步提升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战略层次。

总之,共同富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式现代化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现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摒弃和超越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的现代化老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三)实现共同富裕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执政基础是一个政党维持和巩固其执政地位的基本条件,即依靠谁、依靠什么执政。执政基础的构成包含多个维度内容,最核心的是人民这个群众基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③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3页。一个政党只有赢得人民的认可、拥护和支持,才能上台执政、稳固执政、长期执政。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影响政党执政基础的因素很多,而贫富分化导致人心背离、群众基础丧失无疑是极具破坏性的。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搞了几百年,但由于社会制度原因,到现在共同富裕问题仍未解决,贫富悬殊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④《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2-503页。。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宣扬的所谓 “高福利”,表面上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物质需求,本质上却是在为资本主义国家消费过剩产品、实现资本增殖创造条件。当前一些国家出现的 “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贫富分化现象,造成社会矛盾丛生和阶层撕裂,导致国家内乱不止,教训十分深刻。对此,习近平一针见血地指出:“物质丰富了,但发展极不平衡,贫富悬殊很大,社会不公平,两极分化了,能得人心吗?”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2页。

在社会主义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是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使然——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14页。“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0页。“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⑧《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407页。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实现共同富裕绝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直接关乎人心向背的大事。邓小平早就深刻地指出:“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3年至2022年的20年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都处于0.4以上,越过了高位警戒线。巩固党长期执政基础, “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⑩《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407页。《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407页。习近平站在执政党践行初心使命的高度把实现共同富裕提升到 “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的战略定位,强调: “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0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解决城乡、地区、收入之间差距较大的突出问题,举全国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措施,回应了人民对共同富裕的诉求和期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破解历史周期率,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根据2020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发布的报告 《理解中国共产党韧性:中国民意长期调查》,2007年至2016年,中国民众对中央政府的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1%以上②Edward Cunningham,Tony Saich and Jesse Turiel, “Understanding CCP Resilience:Surveying Chinese Public Opinion Through Time,”https://ash.harvard.edu/files/ash/files/final_policy_brief_7.6.2020.pdf.。新时代新征程,只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才能不断增强人民对党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才能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三、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方略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6页。习近平不但以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明确和拓展了共同富裕的内涵,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宏阔视野作出了共同富裕的战略定位,而且从目标、原则和路径等方面擘画了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方略,这就深刻回答了 “怎样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实践问题。

(一)“两步走”奋斗目标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辩证统一。只有通过承前启后的阶段性目标细化落实,方能积 “量变”为 “质变”,最终实现远景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通过规划阶段目标促进共同富裕,从 “三步走”到 “新三步走”,再到新时代 “两步走”,积累了宝贵经验。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139页。习近平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对应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两步走”战略安排,科学擘画了共同富裕 “两步走”奋斗目标。

第一步是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17年,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应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安排,首次提出了2035年共同富裕工作目标: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并做出了相关工作部署:到 “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2020年,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习近平强调:“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⑤《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人民日报》2021年4月28日。2022年,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共同富裕2035年工作目标进行了明晰和强调: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第二步是到21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2017年,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应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擘画了21世纪中叶中国的美好蓝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完成,实现共同富裕迈出了坚实一步。开启新征程,习近平强调:“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0页。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一次明确了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习近平结合中国国情,回应人民期盼,不但科学擘画了共同富裕 “两步走”奋斗目标,而且务实设计了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等衡量共同富裕的关键性指标,推动共同富裕从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理论蓝图历史性跨越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有明确时间表和具体衡量指标的奋斗目标,有效指导了共同富裕实践工作。

(二)四个实践原则

为了正确有效地促进共同富裕,习近平强调要把握好以下原则: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②参见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1-502页。。四个实践原则深刻回答了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向、保障、态度和方法。

第一,勤劳创新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向。习近平指出: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③《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1页。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不会从天而降,也不会自动生成。一个社会的富裕程度,最终取决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劳动者进行有效劳动创造的经济价值和社会财富。“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④《习近平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人民日报》2014年5月1日。必须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戒除 “躺平”“等靠要”等不良习气,让勤奋做事、勤劳致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 ‘蛋糕’做大。”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16页。值得强调的是,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4页。,让人民群众普遍拥有参与财富创造的本领,这是让人民持续富裕的长远之计。因此,要 “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1-502页。。同时,要 “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②《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2页。,从而让更多普通劳动者有机会破除阻碍阶层流动的物质性界限迈进中等收入群体,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劳创新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

第二,基本经济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保障。习近平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有利于促进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不断实现共同富裕。”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184页。其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制度基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出,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贫富两极分化的根源,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逻辑共通性。“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要 “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⑤《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2页。,彰显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的主体优势。当前,中国还处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 “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汇聚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合力做大共同富裕的国民经济 “蛋糕”。其二,“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方案。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 ‘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把 ‘蛋糕’切好分好”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210页。。具体来说,就是要 “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210页。。初次分配,既要健全和完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又要着力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分配,既要通过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工具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又要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做好第三次分配,要着眼于落实先富带后富的战略构想,营造慈善文化氛围、健全慈善组织、建立完善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的法律制度,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其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活力源泉。习近平深刻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⑧习近平:《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求是》2020年第16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能通过 “有效市场”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增强经济活力,创造出共同富裕所需的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发挥 “有为政府”作用弥补市场失灵,确保经济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通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经济活力持续做大国民经济 “蛋糕”,扎实促进共同富裕。

第三,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态度。习近平指出: “要坚持问题导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159页。一方面,促进共同富裕要尽力而为,积极作为。做好促进共同富裕的工作是一项繁重的系统工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更是任重而道远。“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14-215页。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搞好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工程,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407页。。对此,习近平强调:“要落实党中央关于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在收入、就业、教育、社保、医保、医药卫生、住房等方面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④《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1日。另一方面,促进共同富裕要量力而行,有所不为。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共同富裕不能脱离这个最大实际。坚持量力而行,就是必须依据现实的经济财政可承载度实事求是地制定帮扶政策、确定保障标准,不盲目制定超越阶段的目标,不随意搞过头的保障。“要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不要好高骛远,吊高胃口,作兑现不了的承诺。”⑤《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2页。“既避免像一些国家那样盲目进行 ‘福利赶超’落入 ‘中等收入陷阱’,又避免像一些国家那样实行 ‘泛福利化’导致社会活力不足”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451页。,切实防范 “福利主义”养懒汉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

第四,循序渐进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方法。习近平指出: “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⑦《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2页。一方面,推动共同富裕工作要保持 “等不得”的使命意识、“急不得”的战略定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现实任务,等不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已经具备了坚实条件,这是不能等的 “国之大者”,要着力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共同富裕目标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靠近。同时,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长期任务,急不得。要立足现实国情,深刻理解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138页。。这就需要我们客观看待实现共同富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障碍,不幻想 “毕其功于一役”,必须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对此,习近平强调: “要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澄清各种模糊认识,防止急于求成和畏难情绪,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5页。另一方面,要分阶段、试点先行渐进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强调:“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⑩《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1页。立足新发展阶段,党中央把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分解为 “两步走”奋斗目标,这有利于推动阶段目标渐进达成远景目标。同时,要切实搞好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积累可复制的成功经验渐进地在全国推广。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鼓励和支持浙江在探索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和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通过建设试验区、示范区推动共同富裕,既是对 “先富带动后富”的战略思路遵循,也是对 “先富带动后富”的实践创新,是循序渐进方法的鲜活应用。

(三)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共同富裕问题,最终也要通过发展得到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立足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指明了推动共同富裕工作的实践进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3页。

第一,强化创新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创造更丰富物质财富的强大动力。实现共同富裕,归根到底要靠发展经济做出足够大的“蛋糕”可供分配。长期以来,我国传统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模式不但导致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而且制约了经济发展质量。在当前新旧动能转换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②《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330页。。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③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4页。要以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依靠 “中国智造”和 “中国创造”增加GDP,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增添新优势。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明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30页。同时,要健全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和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和致富氛围,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总之,在新发展阶段,要强化创新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持续做大、继续做好国民经济“蛋糕”。

第二,推动协调发展,解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不协调的问题,整体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既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紧要任务,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其一,要着力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⑤《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5页。。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不符合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指明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工农城乡关系,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07页。现阶段,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继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短板。其二,“要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⑦《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3页。。区域协调发展,事关我国生产力合理布局问题,事关共同富裕目标的整体实现。习近平深度审视了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擘画了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宏伟蓝图:“重点实施 ‘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构建连接东中西、贯通南北方的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的区域开发格局,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06-207页。针对东西部发展差距问题,习近平强调:“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必须长期坚持下去。”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31页。总之,在新发展阶段,要着力解决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为整体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必要条件。

第三,转型绿色发展,为促进共同富裕打造宜居宜业的优美生态环境。习近平深刻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③《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113页。“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④《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434页。让人民在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应有之义。推动绿色发展,是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深刻指出了绿色发展和共同富裕之间的内在逻辑:“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61页。从实践层面来看,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推动 “绿水青山”转化为 “金山银山”的过程中打造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共富家园。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要继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向纵深发展,持续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总之,在新发展阶段,要顺应人民群众对建设宜居宜业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以绿色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第四,加大开放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注入经济活力创造更充裕物质财富。回溯历史,中华民族开放的时代往往是商通四海、繁荣富强的时代,而封闭的时期则大都是发展停滞落后的时期。邓小平曾谆谆告诫我们: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以开放促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经验。“实践证明,过去四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⑦《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143页。中国经济要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大海,在开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就推动高质量发展问题强调指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⑧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8页。。一方面,坚持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积极推动建立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另一方面,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依托国内市场强大引力场,高水平引进来资金、技术、资源、人才等全球要素资源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和鼓励我国企业主动走出去开拓新的产品和服务新市场。总之,新发展阶段,要坚持开放发展,持续拓宽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扎实构建新发展格局解决中国经济内外联动的活力问题,持续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出量大质优的国民经济 “蛋糕”。

第五,践行共享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确保发展成果公平普惠的保障。“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14页。共享发展强调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共同富裕寓于共享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中,就是要 “把不断做大的 ‘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16页。。习近平强调:“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00页。着眼于人民群众对共享共富的现实诉求,必须做好共享发展的宏观调控、中观调配和微观调适,逐步解决好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要积极落实 “先富—后富—共富”的大政方针,不断完善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制度,引导和鼓励先富起来的地区对口支援欠发达地区、先富起来的人群帮扶贫困人群。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大城市支持农村力度,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切实推动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要持续完善民生保障制度,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尽力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总之,新发展阶段,要坚持走好共享发展之路,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把人民对共同富裕的期盼变现为沉甸甸、暖人心的获得。

结 语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聚焦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时代命题,遵循了“内涵诠释-战略定位-实践方略”的基本思路,内容丰赡、逻辑严谨。“内涵诠释”明确并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中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全面富裕、存在合理差异的普遍富裕。这就清晰回答了 “什么是共同富裕”,有利于引导人民群众形成正确的共同富裕观。“战略定位”深刻阐释了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这就从价值论视角深刻回答了 “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共同富裕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实践方略”系统阐明了促进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实践原则、实践进路,从方法论视角回答了 “怎样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为人民群众、各级领导干部提供了思路指引和行动纲领。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原理的发展,也是对党关于共同富裕工作规律性认识的升华,具有重大的创新价值和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理政人民出版社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신시대
“四个全面”:党治国理政的哲学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