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3-04-17蒲艳玲
蒲艳玲
(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0 引言
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遵循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出创建“数字经济新优势,数字产业化,加快数字化发展”,说明数字经济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其巨大的赋能作用对于经济发展来说举足轻重,因此加速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1]。文章尝试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数字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希望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理论基础
1.1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农业是农村经济的基础,现代化农业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本质上看,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由农村和农民的高质量发展组成,二者相辅相成。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追求产业转型升级,高效发展,也追求满足农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首要是注重产业的现代化,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智慧、绿色农业转变,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注重对乡村产业的升级,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推动乡村产业向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进而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而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如智慧农业等,数字技术正在不断发挥着赋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乡村产业来说,实现产业发展数字化、信息化,更好地结合数字经济,对产业发展进行赋能,是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1.2 数字经济和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数字经济来说,数字信息和知识被视为核心要素,而信息网络则是其关键的承载平台,且数字经济被广泛应用为驱动力的更高级高效和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形态,它对社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数字经济的核心理念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其中信息被视为数字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并对其他生产要素产生特定的分配作用。数字经济融入农村生产生活已经在国内外的实践探索中取得成效,数字化是农业4.0阶段的关键特征[3]。随着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不断普及和应用,5G通信、大数据存储与应用、云计算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与乡村产业不断实现高度融合,并且在乡村产业升值,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等诸多方面与乡村产业不断融合,开辟出了数字化的发展空间[4]。
2 数字经济赋能助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2.1 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效率提升
提高效率是推动乡村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的核心环节。一个产业的效率可以体现其投入和产出的水平,当产业效率提高时,它更有可能吸引生产要素的注入,从而促进产业的持续进步[5]。数字经济成功地吸引了数据、数字技术等多种生产要素进入乡村产业,极大地扩展了产业生产要素的种类和数量,并对要素结构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了要素配置效率。这意味着数字经济能够使乡村产业的生产、销售、决策等各个环节实现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效率化,从而促进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2 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机制变革
乡村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数字化乡村产业与传统的数量型乡村产业发展相比较而言,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具体而言乡村产业的数字化进展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作为平台,促进乡村产业与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整合,这是一种创新的发展策略,旨在对乡村产业进行再次塑造。乡村产业数字化能够改变原有的乡村产业布局,催生产业新业态。
2.3 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
结构优化是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的乡村产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和基础设施普及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乡村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数字经济不仅有助于持续增加乡村需求,从需求的角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也有助于重塑供应结构,为乡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方向。
3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存问题
当今,我国在推进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关键问题。
3.1 乡村基础设施薄弱
当前,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短板。基础配套设施与乡村产业发展要求相匹配是实现数字赋能振兴乡村产业的关键。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物流运输系统、信息获取交流平台等都是相关配套基础性设施。一方面,位于偏远乡村的地方,由于其地势的复杂性和相对较远的地理距离而面临挑战,交通不便,4G网络尚未普及,网络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使数字赋能乡村产业难以实施;另一方面,乡村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仍旧处于初期阶段,无法为数字赋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2 乡村产业化和规模化程度低
当经济发展达到某一水平时,规模化和产业化便成为其显著标志。但对于乡村产业而言,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作为第一产业的乡村种养业,仍然处于种植和初级农产品销售阶段,分散经营,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生产、运输、存储、销售等链条串联不起来;同时,由于缺乏相关人才和资金,导致乡村闲置土地得不到有效流转,没有资金的扶持,整个乡村产业也就无法将其生产规模扩大,无法挖掘出更大的产业生产潜力,长期以来一直缓慢发展。以上种种现象都无不暴露出了乡村产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程度低,制约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3.3 数字人才相对短缺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阻碍是数字人才相对短缺。第一,由于大量乡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乡村逐渐空心化和老龄化,且形势越来越严峻,由于中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有限,没有人可以给他们普及信息技术的相关技能和知识。第二,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对于相关设备的使用存在盲区,以及对于一些新技术的应用难以接受。第三,农民普遍持有保守的观点,满足于目前的状况,对于先进的数字农业缺乏足够的了解,并且在没有看到实际收益的前提下,很难信任电商平台和其他新型经济模式。第四,农村落后环境无法留住专业的人才,农村出身的大学生毕业后很少回到家乡发展,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缺乏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
3.4 乡村数字监管不规范
增强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力度,必须要统筹“经济发展”与“数字安全”两件大事。目前,乡村数字经济仍处于初级阶段,常出现监管失范问题。相关法律法规存在部分空白,例如乡村电商、数字生态和智慧农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立法存在漏洞和缺失,可能会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使乡村产业发展信息安全受到威胁,造成恶性竞争、无序经营,阻碍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破坏社会和谐。随着短视频平台发展和直播带货的走红,相关部门对平台的监管力度不够,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负面信息,加之乡村居民数字认知能力有限,难以区分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乡村网络诈骗事件层出不穷。乡村数字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尚未健全,对数字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防范意识不足,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部分乡村居民尚未同步征信系统,加大了数字金融服务乡村产业的风险。
4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4.1 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数字赋能的基础。为了达到数字赋能的目标,需要以数字农业作为基石,通过不断创新乡村产业的新模式和业态,从而培养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和新趋势。持续推动乡村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最终有效实现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方位赋能[6]。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从2个方面入手,第一是需要持续推进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化电信普遍服务,推动农村光纤和4G网络等通信设施的广度和深度,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第二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首先是要想富、先修路,完善乡村道路信息整合,通过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数字化管理机制,加强基础数据统计、归集和共享机制建设,使乡村公路可视化、数据化。其次是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持续开展数字孪生流域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先行先试。加快完善农业生产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水利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最后是继续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保障能力。
4.2 推动乡村产业规模化、融合化和集约化
数字经济可从以下方面推动产业发展:其一,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利用数字技术,对乡村土地实现数字化管理,覆盖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农业播种、施肥等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乡村产业实现数字化、规模化。在实现数字化的过程中,农民信息获取能力得到提升,这有助于他们对农业生产和产品种类进行更为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减少农业生产能耗成本和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等,为乡村产业高效化、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其二,推动实现农村产业流通数字化,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具体而言,通过建设惠农产业平台,打破产品销售在地域上、时间上的限制,从源头上根除滞销等问题的诱因和限制,实现人员、技术等各要素自由流动,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出台以及完善相关普惠金融制度,大量引入普惠金融参与到乡村产业的发展之中,突破资金限制。同时,借助数字经济的发展,大力培育乡村电商直播、电商销售等新兴经济模式,使其与农产品终端销售以及产业发展有效衔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其三,通过数字技术,农村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得到了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不仅增强了农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还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和价值链的提升,为农村的新发展模式和新动力提供了支持,同时也提高了乡村产业布局的均衡性、和谐性和生态友好性。
4.3 提高农民信息素养,培育人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而数字化新型农民对于乡村产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推动力。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通过提高农民的数字知识和技能,强化组织培训,丰富培训内容,并创新培训方法,才能使数据真正转化为农民生产的“新农资”,使手机成为农村生活的“新农具”,并使直播带货成为“新农事”。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数字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的推广和示范力度,增强农民对掌握数字技术的意愿;通过对数字平台的持续优化和整合新技术推广、电子商务等高质量的培训资源,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企业、公益组织等参与到农民技能培训当中去,使数字经济服务能够向更多乡村地区延伸;要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为乡村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专业化、高水准的人才队伍。同时,积极与有关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开设技能培训班,聘请农业专家指导产业建设等,通过以上措施,为数字农业领域提供专业化人才支撑。
4.4 完善乡村数字治理,加强监管
借助数字技术的发展,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将“经济发展”和“数字安全”充分纳入有效监管范围,因地制宜地根据乡村产业发展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构建行之有效、紧密结合的监督体系,将监管责任具体到个人,小到农民,大到政府部门。同时,推动乡村树立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观念,对于数字的使用和获取保持在规范所允许的范围内,从根本上防治数字经济发展的乱象。通过以上措施,从人和制度上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乡村数字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充分发挥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正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