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百年书院到红军医院

2023-04-17何小文

中华魂 2023年4期
关键词:伤病员井冈山书院

何小文

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领部分起义部队转移到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进驻宁冈茅坪后,毛泽东决定在原来部队卫生队的基础上,以茅坪的攀龙书院为场地,建一家后方医院,以便众多的部队伤病员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和休养。

在宁冈县党组织和袁文才的帮助下,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一所后方医院在茅坪的攀龙书院成立,100多名伤病员在这里得到了妥善安置。

百年书院传承百年文脉

坐落在茅坪村口的这座攀龙书院创建于清同治丁卯年(1867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藏资料显示: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贵,以知识为荣的柏露、茅坪、大陇区域的客籍人,为使族中子弟受到较高的教育,集民众乡绅捐献之财力,创办了这座书院。因像山河穿村而过,且河床之上有一座石拱桥,名曰“攀龙桥”,故将书院取名为“攀龙书院”。书院主体建筑座西南、朝东北,宽17.5米,长28米,系土木结构楼房,由前后三进组成。整个建筑有楼有阁,有厅有房,且廓房串通,厅堂回环,布局紧凑而又光线充足。就其建筑而言,可谓集庐陵之美学和实用为一体,又兼具当地客家宗祠的特色。

书院开办后,那些不识字和少文化的村民,更把孩子的前程,寄希望于教师。清末,科举废除,书院停办,至1919年8月,地方士绅黄应庚、谢生春等人再次筹措资金,修葺校舍,于书院内开办攀龙国民学校,就读学生中便有后来闻名湘赣边界,并在井冈山斗争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袁文才、陈慕平等30余人。

这座饱经风雨的书院因在井冈山斗争中曾成为红军的首个后方医院而焕发历史荣光。

救死扶伤的红军医院

这座井冈山根据地中最早建立的医院,由曹鑅任院长,赵仲发任党代表,设有医务室、药房和简易住院部,先后有数百名红军指战员在此接受救治。

据当时任职的老中医赖章达回忆:“毛主席1927年10月(割禾后)来到宁冈,卫生队设在茅坪,有40人左右,红军医院在攀龙书院,中医赖干华、陈金,西医吴鹏飞。11月参加的有赖章达、黄少古、谢贻阶三位中医。现小膳厅是中医医疗室,轻伤员、担架队住楼上,床铺摊在楼板上……伤员用的中药靠大陇、滩头药店供给……药空了,我们便上山挖了70多种土产草药,有金银花、土茯苓、木通、麦冬、金英子、茴香、车前草、五加皮、厚朴等。”曾因伤在茅坪医院住过两次院的开国上将张宗逊清楚地记得当年接受治疗的情形:当时医院的医疗条件很差,没有消毒品和麻醉药品,就用纱布或棉花塞进伤口里,用竹子(像织毛衣的针)往里捅。这种换药的方法,实在痛得很。能够搞到一点碘片冲上开水消毒,那是最好的办法了。时为红军排长的萧明撰写的《回忆红军医院》文章中也记述了这一史实:“医院里的药料是十分缺乏,虽然各地党组织想方设法冲破重重困难,把升汞(治枪伤用)、碘片等西药送到根据地里,但总是不够用(一般是先送留守处,再由留守处分到医院和连队里)。因此医院经常组织医务人员和附近的群众上山采草药”,“当时用中草药一般的病都能治好,洗伤口用盐水洗,硝盐也能用,但要过滤才行”;“部队打仗时,医院里的医生、担架排会抽出一部分人随部队上前线去抢救伤员。”

1928年6月,红四军打下永新县城,缴获了400多担药品,并在茶山源设立了药库,缺药现象有了初步改善,但斗争的日益艰难,伤病员的不断增多,加之敌人的经济封锁,军中生活艰苦,伤病员则更苦。毛泽东和朱德对伤病员非常关心,经常前去看望,并把群众送的鸡蛋转送给伤病员吃。当地群众也经常去医院慰问伤病员,帮助洗衣物。“医院还免费给群众看病,并对俘虏过来的敌军伤病员也给予医治。”红军医院不仅是医伤治病的场所,也因体现官兵一致、军民一心、同甘共苦的精神,成为一所党和红军的政治大课堂。

百年书院续写百年辉煌

朱毛红军会师后,中共前敌委员会和中共湘赣边界特别委员会也设在书院的三楼。前委是在秋收起义时由湖南省委任命成立,称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是湘赣边界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毛泽东担任书记,统辖特委和軍委。特委是边界地方党组织的领导机关,其中心任务是领导边界的武装割据斗争,下辖宁冈、永新、遂川、莲花、酃县五县县委和茶陵特别区委。毛泽东和特委的其他常委、委员常在楼上部署工作,并制定了完全切合边界实际的七条政策,使土地革命一天天深入,民众政权一天天推广,造就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全盛时期。

1928年6月16日,毛泽东在这里信心满怀地以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名义写信给湖南省委、江西省委转中央,指出坚持井冈山斗争的理由,同时着重强调,山上粮食万难,款子万难,伤兵医药万难。我们只有用全部力量与敌人争斗,决无退却抛弃……彰显了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革命的决心和意志。

1961 年3月4日,国务院将攀龙书院旧址以及邻近的茅坪八角楼等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见证物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告诫大家说:“没有井冈山过去艰苦卓绝的奋斗,就不会有今天革命的胜利。”1972年11月,邓小平来到茅坪,他在攀龙书院看到红军医院的艰苦条件时,感慨地说:“革命的胜利是靠他们流血奋斗换来的,来之不易呀!”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考察井冈山时强调:“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我们一定要传承好井冈山精神。如今,这些饱经岁月沧桑,却始终给人以温暖与力量的革命旧居旧址,又成为新时代教育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革命传统的重要实物载体,正在并将继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伤病员井冈山书院
朵云书院黄岩店
井冈山诗五首
基于排队论的战时伤病员急救建模仿真研究
白鹿洞书院记
阳澄湖三十六个伤病员的由来
井冈山抒怀
打包式分诊模式在突发群体伤病员中的应用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书院讲习一例
向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