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2023-04-17孙大正孙霄汉

中华魂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国式中国共产党现代化

孙大正 孙霄汉

经过百年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特质进行了科学概括,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进行了深刻阐释,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重道远,新征程上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只有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才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一、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取得重大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历史主动的掌握。中华民族创造了5000多年的辉煌文明,中华文明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但进入近代,西方国家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中国却仍在农业文明的节奏里徘徊,直到西方列强以其坚船利炮敲开中国的大门、清朝政府被迫不断割地赔款时,中国人才意识到曾经的“中央之国”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为救亡图存,仁人志士们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抗争,历经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这些抗争与努力都没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华民族受压迫、受欺凌的命运。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中国的现代化仍处于一种渺茫无向的被动状态。

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开始掌握中华民族的历史主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掌握历史主动,一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马克思主義理论武器,掌握了思想和认识主动。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们曾经提出过改良主义、实用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多种救国主张,但都没能引领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五四运动前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应时而生。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受压迫被奴役民族人民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提供了理论武器。富于创造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二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掌握了价值和道义主动。三是中国共产党人身先士卒、前赴后继、一往无前为人民和民族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各族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戴,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掌握了群众和实践主动。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全面掌握了谋划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主动。

执政后党对现代化的艰辛探索。新中国成立后,掌握历史主动的中国共产党,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开始了以工业化为重点的国家现代化探索。为了尽快实现工业化,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一化三改”为主要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强调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1954年9月,周恩来总理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现代化的国防”。随着我国“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并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提议对“四个现代化”内容进行了调整,明确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以国家工业化为重点,推进“四个现代化”建设,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邓小平同志总结新中国成立后30年现代化建设经验和教训,结合当时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形势,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命题。他在1979年12月6日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经过深入分析和思考,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化化的战略构想,党的十三大把这一构想确立为国家战略,并形成了党的基本路线。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198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提前2年实现“三步走”第一步目标;1995年,我国在人口基数增长3亿的情况下,提前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会确立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作出重大战略安排。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论断。至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考察期间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任务。大会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建议》重申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质与新时代课题

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成功,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话语霸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质进行了科学概括,并强调: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突飞猛进,现已成为全世界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第一制造大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化率从不足20%上升到近65%,并在广大农村构筑起较为健全的公共基础设施;民主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日益完善,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实实在在的民主;中国从改革前的封闭半封闭状态走向全方位开放,并日益走近国际舞台中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信息网络技术推动下,中国文化发展日益展现开放、包容和自信。这些是中国式現代化的现代化共性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又不同于西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资源相对贫乏,经济基础落后,地区差别大,实现现代化的复杂性和难度远远超过一般国家。14亿多人口的中国跨入现代化,将改变世界文明格局,意义重大。其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群众基本温饱问题初步解决后即把整体脱贫作为“攻坚战”,并如期完成任务,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鲜明特质。相比一些西方国家,虽然工业化发展促进了社会财富增长,但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民粹主义蔓延,社会动荡加剧。如美国总统拜登就曾直言美国仍有40%的人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社会分化严重;西欧一些国家也因经济下滑或停滞陷入“福利困境”,社会冲突不断。其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党和政府在致力于提升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顺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的态势,着力丰富人民文化与精神生活,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其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协同推进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取得国际公认的生态建设成就。其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当今世界面临着发展不平衡、气候变化、疫情冲击、恐怖主义和极端宗教等多种挑战,少数国家罔顾各国人民求和平、要合作、谋发展的愿望,为了一己之私,一味拉帮结派,搞脱钩断链,肆意挑起对抗,恃强凌弱,对世界安全和人类文明发展构成极大威胁。中国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致力于为全人类发展作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没有走西方损人利己、血腥掠夺的老路,走的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探索,它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根本意愿,顺应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大势,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那些既希望实现现代化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了新道路、新方案、新智慧、新选择。

现代化新征程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演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世界格局本质上是各国综合实力态势和格局,一方面是西方国家发展出现颓势和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另一方面是新兴国家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崛起。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这让抱着冷战思维和“修昔底德陷阱”逻辑执念的美西方感到了“中国威胁”。为了阻扰中国的发展,打断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近年来美国全面加强了对中国遏制打压,包括贸易排斥、科技封锁、文化抹黑、政治围堵,以至日益危险的军事挑衅。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最大外部挑战。此外,近年来对中国现代化发展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有两大事件。一是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新冠疫情。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动员各方力量全力抗击疫情,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中国政府还派出多支医疗队支援一些国家的抗疫,为全世界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具有不确定性的俄乌冲突。俄乌冲突持续已逾一年,战事仍呈胶着状态。需要特别警惕的是,少数美西方政客认为能从“拱火”俄乌冲突中获取战略利益,进而遏制中国发展。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以遏制中国发展、迟滞甚至打断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目标的美西方势力绝不会善罢甘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充分做好应对这些重大风险和挑战的准备。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面临的艰巨任务。踏上现代化新征程只是一个新起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眼光、世界文明发展的宽广视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大目标,来审视新时代面临的历史使命和改革任务。中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GDP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中国已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从计划经济转轨而来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太完善,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任重道远;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有些科技领域还存在被“卡脖子”问题,整体创新能力与国家综合实力还不相匹配;我国民生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还不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就业服务、养老保障、公共文化、生态环境等美好生活期盼还有差距;我国人口城市化率已近65%,但城市化水平和质量还不高,特别是大规模人口流动带来的公共产品供给不平衡问题还较突出;等等。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色鲜明、富有效率,但是还要成熟定型。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不仅要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而且要不断增强其发展性和創新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盛不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牢靠而持久的制度保证”。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制度支撑,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面临的重大任务。

三、以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以历史主动精神不懈探索奋斗的伟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也绝不会是一个顺水推舟、水到渠自成的过程,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只有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增强历史主动”的思想要求,不断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勇于突破一些重要领域的发展瓶颈,才能不断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新发展。

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进入新时代,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传统低端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下降,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同时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需求也不断升级。因此,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要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了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探索,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较为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体系,也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党的二十大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并明确“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因此,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拓展和丰富民主的形式,不断彰显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

要持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文化发展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中华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中华文化影响力日益提升,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精神支撑。应当看到,我国文化领域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要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总体上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均衡,低收入群体仍占很大比重。党的二十大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彰显党的宗旨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凝聚起中华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要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和逻辑前提,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但这种选择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在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问题上,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只有坚持刀刃向内,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进入新境界。

猜你喜欢

中国式中国共产党现代化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