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社会组织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3-04-17王束寒
王束寒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关怀青年成长发展,在与青年朋友们的交流中,多次提到青年“只有到社会中与群众打成一片、扭到一起后,产生了社会责任感,才能获得真知灼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1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社会是青年成长发展的重要课堂”。青年充分利用青年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展现了强烈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近年来,大量以青年为参与主体的社会组织纷纷成立,青年社会组织广泛活跃在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疫情防控、养老助残等领域,成为广大青年朋友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
试点前伍家岗区青年社会组织融入基层社會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宜昌市伍家岗区基本概况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下辖5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3个县,2个自治县。伍家岗区是宜昌市中心城区之一,面积91.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6万人,辖4个街道、1个乡、1个省级开发区。“十三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311.64亿元,2019年跻身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全区社区阵地总面积2.7万m2,其中16个社区达到1000m2以上。按照一队五员五统一的标准,组建了300多支小区志愿者服务队,招募了183名公共文明志愿引导员,实现所有小区全覆盖。实施“十百千志愿服务带动计划”,通过12个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品牌项目,带动百个小区志愿服务队伍和千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培育了如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陈实志愿服务队、万寿桥街道“诸葛军团”志愿团队、福久源社区“五福”志愿团队等品牌。伍家岗区基层社会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示范带动的品牌项目大都是以“五老”为主体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力量,年轻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融入性不够。
(二)试点前伍家岗区青年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困境
1.公益资金来源渠道少。民间捐赠意识不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限制性条件很多,资金不足导致有的青年社会组织承接了一些非青少年服务项目,比如:应急管理局、残联等部门都有政府购买应急管理服务、残疾人服务的专项工作经费,但是大部分服务对象不是以青少年为主体的,青年社会组织在申报到此类项目后,导致社会组织的力量分散,无法全心全意投入到服务社区青年的项目中。
2.青年社会组织体系上不够完善。大多青年社会组织都是近几年来新成立的,各方面发展仅仅处于起步阶段,组织体系、制度体系都不够完善,导致在开展工作时存在打乱仗,说到哪里干到哪里的现象,活动效果不佳,难以持久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例如:伍家岗区2020年成立的某青年志愿社会组织,主要针对垃圾分类的普及进行形式各样的公益服务活动,但是由于队伍稳定性不足,安全保障制度不规范,开展活动前期规划不够、经验不够,导致活动开展效果不佳,尚未维持一年时间就解散了。
3.青年社工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专业知识培训不够,使得青年社工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多且更新速度慢,与社区服务需求不相适应,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2020年伍家岗区具有社会工作者资格证的社工人数比例为20%,获得初级、中级社工更少。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普遍存在自身所修专业与社工工作无关,例如经济、工学、艺术类等,专业的青年社会工作者更少。
4.基层团组织对青年社会组织的服务保障工作不到位。基层团组织服务青年社会组织的主动性不够,不能准确、精细地对接青年社会组织的服务内容,大多数社区治理创新提案大赛没有做实,获奖的优秀项目没有予以重点支持。例如,很多社区对青年社会组织期待很高,希望能够入驻社区,帮助社区开展青年活动,但是社区要求提的多、培养关注的少,提供的保障服务就更少了,青年社会组织的成长和提升就变慢了。
5.品牌活动宣传推介覆盖面不够广。对于青年社会组织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好经验好做法没有能及时地提炼、宣传,导致在打造有特色、可复制推广的青年社会组织的品牌项目上还有很大差距。如不少青年社会组织宣传面只在社会组织领域,没有延续性的、系统性的宣传,很多需要帮助的部门无法通过渠道获取服务。
伍家岗区青年社会组织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探索
目前,宜昌市伍家岗区共青团有下级团组织190个,其中直属团委13个,共青团员4588个。全区青年社会组织22家,专职青年社工68人,兼职青年社工342名。2021年,伍家岗区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区县之一。试点以来,宜昌市伍家岗区致力于把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保障服务、品牌打造作为共青团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积极做实“三育融合”全效提升青年社会组织的影响力,既密切连接热心公益的社会青年,又提高党的中心工作参与度。特别是围绕青年社会组织怎么孵化培育、怎么引导规范、怎么保持活力等问题开展机制化、系统化探索。
伍家岗区青年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是强化思想引领,凝聚组织共识。通过广泛开展整理学习和理论宣讲,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青年,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引导青年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清醒的头脑思考人生,用智慧的力量创造未来。辖区各街道、乡镇组建了一支青年社会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宣讲队开展宣讲,丰富辖区青少年理论学习载体。通过关键节点,引导青年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各类活动,培育“微炬”、“红立方”、“向日葵”、“小燕子”等志愿服务工作品牌。组织青年志愿者为创文、创卫、爱国卫生运动、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贡献力量,促使全区广大青少年充分认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也帮助青年社会组织找到存在的价值,逐步将融入社会治理的思想自觉逐步转化为行动自觉。
(一)育组织:加强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形成合力提升青年社会组织专业化水平
针对辖区青年社会组织总量不多、类别不全、专业能力较弱的现状,伍家岗区探索采取“内孵外引,分层培育”的模式,联合人社、民政部门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培训5场次,青年社会组织新增持证专业人才50余人。宣传、民政、群团部门大力支持伍家岗区本土枢纽型社会组织快速成长,引导帮助宜昌市星星社工服务中心、杨帆工作室等3家社区青年自组织注册成为规范化社会组织,由共青团担任其业务主管单位。对外引进壹基金、上海联劝等枢纽型基金组织落户伍家岗,带来100万余元的公益项目。
通过关键节点,基层团组织引导青年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各类活动,培育“微炬”、“红立方”等志愿服务工作品牌,组建了一支青年社会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宣讲队开展宣讲,丰富辖区青少年理论学习载体。组织青年志愿者为创文、创卫、爱国卫生运动、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贡献力量,促使全区广大青少年充分认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也帮助青年社会组织找到存在的价值。助推少先队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辖区青年社会组织积极探索校外“红领巾争章”工作,在宜昌神墨学校和李家湖社区成立宜昌市首个校外少先队组织。与启智亲子公益服务中心合作,打造“红领巾网格员”项目,实施“社区小主人”行动,推进少先队校外教育实践落实落地。
(二)育平台:搭建青年社会组织资源平台,线上线下探索新方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整合宜昌市社会组织公益园、云益家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聚光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平台资源,建好线上公益资源交易中心,实现社会公益项目供需交易线上对接、跟踪和评估全流程服务功能,一期已有40余家青年社会组织达成入驻意愿,可上线更新精细化服务项目80余次,预计年成交额达220万元。健全平台长效运行机制,组织基层团组织参加伍家岗区社区(村)惠民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专项培训,指导社区(村)规范用好每年20万元社区惠民资金,通过线上采购青年社会组织服务项目。
辖区青年社会组织积极对接全区23所中小学开展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主题团队日活动,打造“阳光学苑”青少年维权服务站项目,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设立未成年人暴力事件预防和校园欺凌处置机制举报电话。积极协调对接基金会和爱心企业,实施微炬“金秋助学 爱心圆梦”大学生助学等活动,为120余名学生争取资助11万元。在全区36个社区开办寒暑期“希望家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社区青少年开展安全自护、手工、党团队史教育等系列课程,招募青年志愿者110余名,惠及700多名留守青少年和家庭。
(三)育品牌:塑造青年社会组织活动品牌,聚焦青年需求,推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精准化
结合宜昌市实施的“以共同缔造理念推动筑堡强基”行动,积极对接试点社区,围绕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创品牌项目,形成“一社一品”的示范项目,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实效。万达社区围绕服务商圈楼宇青年、合益路社区围绕服务困境青少年、古塔社区围绕服务青年创新创业等,积极对接青年社会组织,主动谋划、开发项目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品牌。李家湖社区在星星德育加油站品牌项目上持续发力打造红领巾网格员、红领巾小志愿者等少先队校外实践项目。
小蜻蜓、小燕子志愿者服务队、胜利一路社区诸葛军团、江山社区红领管家、三峡物流园“职来职往”等品牌项目影响力持续增强。同时敏锐捕捉社会舆论热点,根据居民需求开展疫情防控、矛盾纠纷调解、垃圾分类、居家养老、心理咨询、婚姻育儿等志愿服务80余场次,服务居民更加精细化。辖区青年社会组织积极关注创业青年,建立精准服务青年“数据库”。成立青年就业创业法律服务团,打造“青年之家”15家,不断巩固和扩大团的阵地建设和组织依托。主动协调联络湖北省交投集团、武汉铁路局等单位举办适龄青年婚恋交友相亲会5场,150余人参加。
结语
团伍家岗区委围绕区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青少年实际需求,借助党委政府的主导资源;积极主动向社会领域筹措资源;从青年朋友中寻找帮手、延伸手臂,在培育青年社会组织建立成长、培育青年社会组织资源平台、培育青年社会组織活动品牌上下功夫,努力构建“三育融合” 的青年社会组织长效发展体系。为提升共青团“三力一度”提供了一些实践样本,促使基层团组织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路径和形式更加多元、新颖,努力形成青年在社区,公益暖人心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