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中小学地方课程探究

2023-04-17罗倩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3年3期
关键词:建党中国共产党红色

罗倩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小学、中学、大学循序渐进地开设思政课、上好思政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如何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是摆在教育人面前的时代命题。为此,本刊编辑部特携手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推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专栏,敬请关注。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中小学地方课程,既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应有之义,更是发掘地方红色资源的重要举措。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中小学地方课程,要明确其丰富内涵,紧扣课程教学内容核心,从不同学段教学目标把握课程逻辑进路,加大人力和财力资源投入,加强地方红色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会育人资源。

认识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本质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深刻阐释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全面、准确地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本质特征,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理想信念融入中小学地方课程。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在中国大地上闪耀真理光芒。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持和发展,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中之重,是中小学地方课程的方向所在。

将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责任担当融入中小学地方课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是带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开展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奋斗历程,就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历程,回应了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的关切,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历程。中小学地方课程要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责任担当培育青年,时刻引领新时代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意志融入中小学地方课程。“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既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的重要体现。中小学地方课程作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主渠道,借助课堂育人优势,才能更好地造就无数拥护党的领导和投身党的事业的后继人才。激发青少年学生练就“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过硬本领和才干的精神力量,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光荣传统,以奋斗青春的力量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将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品质融入中小学地方课程。“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情怀坚守,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党要求和政党立场,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在中小学地方课程中,融入与党同心同德、荣辱共存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理念,体现了立德树人最为本质的属性,彰显了用正确政治方向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有利于把握和坚守中小学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和课程价值标准。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中小学地方课程的逻辑进路

中小学地方课程一体化教学框架的建构,尤其是融入伟大建党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红色资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要兼顾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也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考虑教学内容的适配性与渐进性。这就需要在中小学地方课程中循序渐进地形成兼具广度、深度与效度的框架体系,形成循循善诱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培育学生逐步认知、领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小学阶段以培植情感认同为地方课程主要目标。基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积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道德与法治课堂为主渠道,通过生动讲述党史故事激发学生爱党和拥护党的情感;以地方红色资源为实践基地,深化小学生对党的热爱和尊崇之情;以少先队活动为重要途径,引导学生以加入少先队、佩戴红领巾为荣,充分发挥参与各种主题队日活动的政治启蒙作用,培植小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深厚的情感认同。

初中阶段以培养理性认知为地方课程主要目标。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青少年的理解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因此,在课程内容上要强调知识性和历史性,教学中可以与历史课等其他课程相配合,重点介绍党的理论探索成果和自身建设规律等内容,帮助学生厘清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拼搏奋斗的历史脉络和成功经验。同时,课程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衔接,可以采用参观地方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地方社区调研访谈等方式,并经常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重视初中生的自主感受和自主活动并适时予以引导。此外,要组织好学生入团活动,在共青团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使他们坚定在党的领导下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信心,牢牢抓住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理性认知的关键节点。

高中阶段以领悟伟大建党精神为地方课程主要目标。高中阶段学生是认知、判断,尤其是辩证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伟大建党精神教育要以党史重大事件为主来阐述,同时结合英雄人物事迹,让学生能够厘清事件与人物的关系,从英雄事迹中感受历史事件。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要多通过辩论、讨论等教学方式激发他们接受伟大建党精神教育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访革命军人后辈,采访优秀共产党员和模范人物等,感受革命先辈英勇斗争的烽火岁月和当下榜样人物的力量,深刻体会伟大建党精神的真切内涵。高中生学业压力较重,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课程要讲究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要体现学理性和针对性,引导学生建立起中国共产党与他们自身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关心社会的意识,让学生真正领悟和认同伟大建党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中小学地方课程的基本保障

加强人力和财力保障。班主任、輔导员、专业课教师等都是开展思政教育的关键力量,不断配齐、建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专业队伍,为地方中小学教师队伍互动互学搭建平台;不断开阔教育者群体视野,为地方中小学教师队伍提供更多参加培训学习伟大建党精神的机会;不断提高地方中小学教师队伍政治素质与伟大建党精神教育能力,也可以适当地将兼职教师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的优秀力量注入其中。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中小学地方课程的落地实践,需要相关经费的支持。无论是师资培训,还是地方中小学教师的考察参观,都需要经费的保障,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认真落实教师培训经费,让教师有条件、有平台接受相应的培训与教育。

加强地方红色文化建设。坚持全面保护、规范管理、合理利用原则,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以保护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点文物等方式,加大对地方红色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考证、合理利用,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和利用。也可以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认真梳理地方遗址遗迹的相关史料,深入挖掘红军标语、红军遗物等,深挖红色故事,推陈出新,并整理成册,梳理出红色研学旅行路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

加强多主体多元协同。以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思维,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会、政府育人资源,将分散在不同领域的教育资源集合起来,形成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开展伟大建党精神教育的浓厚氛围。在家庭层面,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亲和性、直接性、持续性优势,家长要以身作则,对子女进行正确引导,为子女成长提供良好家庭环境。在学校层面,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在社会层面,要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关心和支持学校,确保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与有效性,不断提升伟大建党精神育人实效。在政府层面,要构建大力支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支持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中小学地方课程的工作、评估、奖惩机制,给予学校、家庭、社会充分支持。

责任编辑/杨亮亮

猜你喜欢

建党中国共产党红色
红色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建党百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建党九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