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聚焦“四点”精准发力推动融合发展
2023-04-17曾祥卿
曾祥卿
当阳市教育局不断深化市实验小学“一校制”改革,建立“两校四区”融合型教联体,创新“四大”举措,共同缔造美好教育,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抓住关键点,统筹规划发展,联校共建。一是统筹谋划。从2016年起,按照市委决策,实验小学启动“一校制”改革,因校制宜实施“名校+郊校”兼并模式、“名校+村校”托管模式、“名校+新校”领办模式,先后兼并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城郊新民小学并更名环南路校区,捆绑托管玉阳街道农村小学、窑湾小学,领办新校航空路校区,形成以实验小学为龙头的“两校四区”办学格局。2022年,成为省融合型教联体试点学校。二是党建引领。加强教联体学校党组织建设,建立党总支部委员会,分校区成立4个党支部,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三重一大”事项由党总支部委员会决策。各校区党支部书记和执行校长既负责管理本校区,又分别承担教联体中党建、行政、教学等专项管理工作。纵横交错的管理职能和结构,确保各校区思想统一、管理归一、标准同一。三是文化铸魂。打造以“首启”为核心理念的“启明”课程文化、“启雅”行为文化、“启慧”环境文化、“启励”制度文化、“启正”清廉文化,用文化铸就学校灵魂,立德树人,启智润心,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成长奠基,学校成为湖北省百强文化校。
筑牢支撑点,统一资源配置,联校共管。一是统一建账管理。教联体设一个财务核算点,实行报账制,统一建账管理。二是统筹安排资金。在教育装备、校园文化、智慧数字校园建设等重大项目上,统筹安排资金,适当向薄弱校区倾斜。近三年来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用于各校区新建或改扩建教学楼、综合楼、运动场等。三是统一建设标准。各校区功能教室建设、标准课桌凳、教学仪器、图书、计算机等硬件设施,坚持同一标准,统一采购装备,让每一所校区在硬件设施上达到相同标准。
找准着力点,均衡配置师资,联校共享。一是定编统一招聘。按照编制标准实行总量控制,统一招聘,均衡配置。三年共招聘新教师52人,有效化解师资不足的难题。二是校本培训提质。针对教师年龄老化、新聘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现状,打造校长、行政、教师“三个课堂”,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三个课堂”成为宜昌市教育信息化品牌。开展“四课竞赛”活动,通过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过关课”、老年教师“公开课”、全体教师“展评课”活动,用工匠精神锤炼魅力教师,打造一流教师队伍,53名教师在省、市各级优质课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三是轮岗交流共享。建立骨干教师轮岗交流共享制度,四校联通交流,相互融合促进,为“联校”均衡协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近三年“联校”之间交流干部和教师达到60余人次,占学校教师总数的30%以上。
夯实落脚点,健全运行机制,联校共治。一是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制定《实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实验小学教学质量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共评”机制,统一做到“计划与总结‘三确定’”“备课与上课‘三不放’”“作业与评价‘三讲究’”“辅导与服务‘三到位’”;育人活动统一部署、统一评比;加强作业管理,为学生 “减负”;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二是强化教育科研管理。坚持教师自主研修与集体教研相結合、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四校联盟共克教育教学中的难题,广泛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三是统一考核评价。教师职称评定统一标准、统一述职、统一打分。岗位设置不分校区统一评价,竞聘上岗。各联校踏稳考核评价发展点,有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全体教师积极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当阳市实验小学融合性教联体改革,有效推动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试点经验获宜昌市教育“微改革”案例评选一等奖。通过推进教联体建设,当阳市主城区玉阳街道辖区农村学生不再择校到城区就读,郊区学校、新校区逆向回流学生达1175人,助推全市消除大班额,100%实现标准班额。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社会认可度、满意度日益提升。
责任编辑/鄢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