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呼唤教师角色转换
2023-04-17刘来兵
刘来兵
随着5G时代的全面开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云服务的全面应用,全球正逐步进入万物互联、万物遥感、万物可视的新时代,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融合将引发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变革,教育在此过程中遭遇极大挑战。作为教师,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转换角色,是当下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基本问题。
教师要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伴随ChatGPT介入教育生态,教育系统将迎来全新变革,要清楚认识到它正在颠覆我们对于自主学习、教师教学、学校课程、人才培养标准等方面的固有认识,新的教育生态正在被重新塑造。只能做些重复性和标准化工作的人,都可能会被机器取代,社会需要个性化、创新型的人才。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做學生个性化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呵护者和培育者。教师要积极创造多元、科学、包容的创新环境,让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热情得到尽情释放。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可以基于真实、虚拟两种学习环境,面向真实问题重组教学内容,创设适应不同学习内容的学习情境,采用主动、探究式、项目化的学习方式,创设更多的实践与动手操作机会,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实践变革之间的深层联系,在积极体验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养成个性。
教师要成为学生情感精神的交流者和陪伴者。人工智能时代,课堂教学中的关系将拓展为师-生-机关系,即由人-人关系拓展至人-机-人关系。ChatGPT在知识的传递和重组方面飞速前行,然而人工智能只能进行数据的运算和推演,无法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关怀。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的情意角色不仅不可取代,反而显得愈发重要。教师借助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留有更多时间与学生开展精神交流,将更多精力放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并遵守社会规范、公共道德和科技伦理。
教师要成为学生人工智能的合作者和权衡者。教师学会将机械、重复性的工作,如传统的作业批改、辅导答疑等,让渡给人工智能。教师要主动弥补人工智能的劣势,将工作内容聚焦于更富于情感性、创造性和互动性的“人”的教育活动上。同时,在与人工智能协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权衡利弊,警惕技术依赖,更好地承担起人工智能无法承担的责任。不论人工智能对教学的作用有多强大,它始终都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和手段。
教师要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建构者和示范者。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向交互性、情境性、连续性转变,促进学生主动、深度与跨界学习,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习知识、养成个性、培养能力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核心导向。为了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技术变革中成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教师就必须致力于成为专业成长的自主学习者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示范者。教师要能够充分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把握基于解决问题、创设情境所需要的跨学科知识的发展脉络与趋势,充分认识学生认知、情感与行为的发展状况并积极应对学生学习的需求与挑战。
(本文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秘书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实践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