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减”背景的初中物理实践性作业设计与实施*

2023-04-16马金平

广西物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实践性教育者双减

马金平

(永登县树屏镇初级中学,甘肃 兰州 730315)

0 引言

在应试教育和机械式学习的传统模式下,学生面临长时间的课后辅导、繁重的作业任务和多种培训课程的压力,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双减”政策应运而生,核心旨在减轻学生的课内外负担,鼓励教育者采纳更加人性化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物理作为科学学科的基石,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而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多侧重于理论的灌输与计算练习,缺乏足够的实践性作业,导致学生对物理的认知停留在表面,难以真正理解和应用知识。这种情况也使得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日渐减退,感受到学习物理的困难与乏味。因此,对初中物理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成为改革的焦点。如何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确保物理实践性作业能够真正发挥其价值,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成为本文探讨的核心议题。因此,本文对“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物理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策略进行研究,期望为教育者提供有效的实践教育路径,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1]。

1 初中物理实践性作业的重要性

1.1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物理学科与其他纯理论性学科不同,具有显著的实验性和实践性特点。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随着社会对各种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纯粹的书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和实践技能,以便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3]。此外,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也与学生的认知发展密切相关。根据多种教育心理学理论,学生的知识构建往往基于他们的实际操作和体验。通过操作和实践,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知物理规律,从而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实践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也会刺激学生的思维活动,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探索和学习。

1.2 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的积极态度

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被视为至关重要。主动探索和实践的积极态度不仅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还影响到他们在面对新知识和技能时的学习效果。物理学科中的很多内容需要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来加深理解,而不是单纯依赖教师地讲解。当学生拥有了主动探索的动力,他们更容易进入学习的状态,更加关注实践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方法。拥有主动探索和实践的积极态度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能够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当他们在实验或实践中遇到问题时,他们更愿意寻找答案,尝试不同的方法,而不是轻易放弃[4]。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会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更有韧性,也更能获得成功的经验。长期来看,这种积极的态度将对他们的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有竞争力。

1.3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式常常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感到枯燥和困难。而当实践性作业被纳入教学中,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和操作,感受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这种直观的体验无疑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可以驱动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更加深入地探究,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而与纯理论的学习相比,实践性作业常常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和解决实际问题。这些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帮助他们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当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他们对物理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都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2 实践性作业设计方法

2.1 从学科特点出发,确定实践性目标

与其他学科相比,物理更加重视实验和实践。因此,在设计物理实践性作业时,首先需要深入理解物理学科的核心特点和价值所在。这意味着教育者在确定实践性目标时,应该紧密围绕物理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探究技能,确保学生在实践中能够真实、深入地体验到物理的魅力和价值。在此基础上,确定实践性目标的过程也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难度。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对物理的掌握深度和广度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定实践性目标。例如,初中初级阶段的学生更适合进行基础的物理实验,而高级阶段的学生则可以尝试更复杂、更深入的探究活动。通过从学科特点出发,合理确定实践性目标,教育者不仅能够确保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有效的学习体验,还可以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长远兴趣和热情。

2.2 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发展水平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的早中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正经历着身体、心理、情感以及认知的快速变化。从生物学角度来说,他们的大脑结构正在逐步成熟,特别是与逻辑思考、问题解决相关的前额叶。这意味着,这一时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需要通过具体、形象的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

从心理发展的视角来看,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初中生处于形式操作阶段,他们开始能够进行假设性推理,而不仅仅依赖于直观或具体的情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轻松掌握所有的抽象概念。教育者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既提供具体、直观的实践机会,又逐渐引导他们进行抽象、逻辑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实践性作业既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又能够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

2.3 结合现有教材和课程标准

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要结合现行的教材和课程标准。教材不仅是教育者传授知识的主要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合理的实践性作业应与教材中的内容紧密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课程标准作为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物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评价方式。任何形式的教育活动,包括实践性作业,都需要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这不仅能确保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还能使学生更好地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在实际操作中,教育者应深入挖掘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既符合学科特点,又能满足学生需要的实践性作业,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实践性作业的实施策略

3.1 提供必要的物理实验工具和材料

物理实验是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验证,是学生深化对物理概念理解的重要途径。为了确保实践性作业的有效实施,提供完备、质优的物理实验工具和材料是关键。这不仅包括传统的物理实验器材,如电流表、磁铁、滑轮等,还应当考虑到现代技术设备,如传感器、数据记录器和计算机模拟软件等。具备适当的工具和材料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安全且充满探究性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能够更加自主、深入地进行物理实验。

然而,仅仅提供工具和材料是不足够的。教育者还需要确保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这些工具和材料。这意味着在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中,教育者需要加入关于实验器材使用的指导和培训环节。例如,对于某个具体的物理实验,除了解释实验的原理和目的,还需明确指导学生如何设置实验、如何操作实验器材、如何记录和分析数据。只有确保工具和材料的正确使用,才能最大化实践性作业的教学效果,同时确保学生的安全。

3.2 建立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

自主性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具有主导权和选择权。在物理实验中,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过程或提出自己的实验假设,都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自主性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合作的学习氛围同样不可忽视。物理实验通常需要团队协作,不同的学生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沟通与交流的技巧以及如何有效解决团队内的问题和冲突。为了鼓励学生的合作精神,教育者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实践性作业,同时提供必要的合作技巧培训和指导。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出与他人合作、共同成长的能力。

3.3 教师在实施中的指导与反馈

教师在实践性作业的实施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他们是学生的指导者。尽管强调学生的自主与合作,但在某些关键的步骤或是遇到特定的困难时,教师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他们提供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更精确地操作实验工具,以及更有效地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师的指导应该旨在提供支持,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尝试,从中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教师的反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同样关键。一个及时、具体和建设性地反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在实践性作业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表现,对他们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团队合作给予反馈。这种反馈不仅仅是对结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对过程的评价,使学生了解在实践过程中哪些做得好,哪些需要改进,从而鼓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持续进步。

4 结语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实践性作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应用。就当前的教育改革趋势而言,实践性作业在初中物理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未来的物理教育应该进一步强化实践性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在知识掌握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出扎实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从而为我国培养出更为全面、更具创新力的物理学科人才。

猜你喜欢

实践性教育者双减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