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效益实践探究
2023-04-16林绍仙
林绍仙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经济呈现出繁荣发展趋势,为企业提供了诸多发展机遇,企业数量逐步增加,规模不断拓展,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由于市场准入门槛放宽,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不利于企业发展。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企业应从内部管理出发,不断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抢占市场。在现代企业中,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内部控制工作,不仅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科学性,还能够保证相关利益者的合法权益,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助力企业发展。虽然内部控制对企业效益提升具有推动力,但从实际实践情况来看,当前企业内部控制仍面临诸多问题,如内部制度不完善,缺乏执行力、内部控制环境不佳、对内部控制缺乏重视等,这些问题均会影响内控效果,最终导致企业预期效益难以实现,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深入探究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方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发挥内部控制在效益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效益
企业在日常运行及管理中,其主要目的则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占据一定市场份额,通过落实内部控制,制定完善控制制度,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确保会计信息的合法性,从而提高企业效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问题逐渐增多,也出現了经济效益减少及发展减缓等趋势,不仅制约了企业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我国整体经济繁荣。内部控制对企业效益提高具有推动作用,不仅能够优化现有结构,还能够规避财务风险等问题,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由于企业当前内部控制开展不完善,滋生了多重问题,基于此,企业应积极采取应对方案,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积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经济效益与内部核心竞争力,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助力企业健康运行。
一、内部控制概述
(一)内部控制概念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促进内部业务活动相互联系与制约的重要方法之一,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及完整性,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问题解决方案,降低问题对企业运行的影响,确保各项信息及数据的准确性。从广义层面概述,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为确保企业正常运行所制定的较为全面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职能具有全面性与广泛性特征,不仅会指导企业生产及销售等相关工作,还会参与到审计与核算等环节中,计划经济活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约束员工行为。由此可见,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同时也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企业在运行中,只要发生了经济活动,便存在相对应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本质目标则是带动企业发展,保证经营管理的合法性,避免内部资产流失,完善财务报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助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落实。
(二)内部控制要素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措施,其主要由五个要素组成。
第一要素为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顺利实施的大前提,内部环境不仅会规定企业内部架构,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还会逐渐形成完善的企业文化,并对员工思想起到影响与渗透意识。若企业内部环境不完善,员工参与积极性不足,则会制约内部控制工作落实。
第二要素为风险评估。在企业运行中,风险问题客观存在,若风险管控不到位,风险逐步恶化,必然会影响企业运行,甚至会面临经济损失等问题。风险评估作为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能够结合企业运营活动,及时发现风险问题,并评估该风险对企业产生的影响,继而制定风险应对方案,提高内控效果,为企业营造出完善的运营环境。
第三要素为控制活动。控制活动主要指的是企业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会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控制方案,实现风险管控,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使风险始终保持在可承受范围内。需要明确的是,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实施的具体表现形式。
第四要素为信息与沟通。企业在强化内部控制工作时,通过收集相关数据信息的方式,并加速信息在企业内部的流通,保证信息在企业内部及外部之间的有效沟通,避免出现信息壁垒等问题。完善的信息沟通,是内部控制充分落实的必要因素。
第五要素为内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指的是企业在落实内部控制工作时,会对具体实施情况展开审查与监督,对比实施前后的变化,分析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在这一环节中,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当前内控中存在的不足,制定改进方案。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工作落实的保障,内部监督方式存在多样化,可将其简单分类为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
(三)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作为单位内部管理手段之一,对企业发展及管理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企业生存及发展。若企业构建了完善的内控制度,并推动该制度的执行,不仅能够保证企业内部组织合理与分工明确,还能够为企业营造出安全的发展环境。企业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论述。
1. 有利于规范企业内部管理
从企业发展层面概述,完善的内部控制,有利于内部管理的规范性,整体管理水平得以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是否规范,将会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态度也会受到影响。若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将呈现出管理混乱等问题,内控制度不完善,整体管理缺乏规范性,则无法为员工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必然会增加员工流失率,严重打压员工工作积极性,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企业整体效益下降。同时内控制度缺失,企业还会面临资金安全及多重风险问题,企业也会陷入发展困境中。由此可见,完善的内部控制,有助于企业打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强化管理,资产管理与员工管理更加完善,内部管理水平得以提升,继而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2. 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内部控制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必然关联性,企业内部控制较为完善,经济效益也会相应提升,反之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将会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为构建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对内部控制形成全面认知,并从完善会计制度与内部审计制度着手,强化成本管控,通过全过程分析与管控,深入研究财务信息,分析不同数据信息背后蕴含的价值,改善资源浪费问题,优化成本支出。企业整体成本减少,则能够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助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这一发展目标。
3. 有利于构建岗位责任制度,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与秩序
企业在运营及发展过程中,重视并落实内控工作,不仅能够构建出较为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还能够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与秩序。首先企业在制定内控制度时,通常需要企业设置相应的内控机构及岗位,并明确不同部门及员工的具体职责及范围,确保部门及员工间的明确分工。通过这一方式,员工均能够明确自身职责,并做好本职工作,一旦工作出现失误,也可及时明确责任主体进行问责,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科学且明确分工,也便于部门与员工间的相互监督,及时纠正问题,避免问题逐步恶化,产生不良影响。其次内部控制在实施过程中,还能够形成良好工作环境与秩序。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时,能夠促进各个部门间的业务活动有效衔接,继而形成良好的工作秩序,有利于各项活动的充分落实,提高企业整体控制能力。
4. 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完善治理结构
企业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首先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需求,构建内部控制制度,在制度约束与支持下,强化经济核算,提高资金周转速度,资金使用效率大大增加,节约企业成本支出的同时,还能够改善资金随意使用及浪费行为,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其次有利于完善企业治理结构。随着企业改革工作的深化,在新时期背景下,企业需要构建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指的是规范所有者、经营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引导内部不同主体间相互监督,合理分配风险。为保障出资人的合法权益,应积极完善治理结构,明确使用者、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权责关系。健全的内控制度是完善现有治理结构的基础与保证。在实施内部控制工作时,通过记录并展现企业当前的实际运营情况,强化考核,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内容。
二、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手段之一,在现代企业中广泛应用,大部分企业也逐渐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发挥内部控制在管理中的优势,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但仍存在部分企业,内部控制落实不完善,存在多种问题,企业管理不到位,经济效益难以提升。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概述。
(一)内控制度不完善,缺乏执行力
在企业管理中,部分企业并未构建完善的内控制度,导致各项工作开展缺乏制度支撑,管理不到位。虽然部分企业积极制定了内控制度,但由于执行力不足,使得内控制度流于形式,未发挥实质性作用。
首先在企业中,存在内控制度不完善的问题。现阶段,在大部分企业内部,对内部控制认知不充分,忽视内控制度制定,同时相对应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也严重缺失。由于制度层面缺失,在开展管理工作中,将无法针对各部门及各工作环节制定管理制度,员工积极性调动不充分,最终存在资源浪费问题,企业效益受到影响。
其次存在内控制度执行力不足等问题。存在部分企业会积极制定内控制度,但却存在内控制度流于形式等问题。由于企业在内控制度制定后,并未及时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制度作用难以发挥。若在企业内部,其生产设备十分先进,内部控制不到位,制度执行与考核不完善,将会对企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此外企业内部监督不到位,并未及时发现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使得问题长期存在得不到解决,也会影响内控制度执行。
最后内部控制活动严重缺失。企业在运营及管理过程中,为充分发挥内控优势,则需要通过恰当的内部控制活动,才能够充分发挥内控机制,实现激励作用。完善的内控机制,有利于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提升目的,推动各项制度落实。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内控活动组织不充分,还存在造假行为,财务信息真实性无法保证,对正常经济秩序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二)内控环境不完善
内控环境是内部控制实施的前提与基础,完善的内控环境,能够为内部控制实施提供有利条件,内部控制效果充分发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在落实内部控制工作中,由于对内部控制认知不充分,忽视内控环境的重要性,导致现有内控环境不完善,成为限制内部控制工作实施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在大部分企业中,会依据我国公司法中的相关内容及要求,在企业内部设置了股东大会及董事会等委员会,也制定了相关议事规章。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存在股权集中问题,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较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董事会与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监督力度不足,将会导致多种违法操作行为,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其次企业在组织结构与内部文化方面也存在缺陷,忽视对内部控制的宣传,导致员工认知不足,也并未积极参与其中,内部控制工作流于形式。
(三)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由于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内部审计职能被弱化,不仅会影响内部控制质量,还会制约企业经济效益提升。首先在大部分企业中,在开展财务工作时,会计人员往往会依据上级领导所提出的要求从事具体工作,如按照领导要求整理企业账目。在这一过程中,会计人员并未考虑领导要求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会计核算与真实情况不相符,必然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部分企业中,通常存在设置账外账等问题,还存在随意更改会计数据,隐瞒利润问题突出,企业实际资产与真实情况不相符。其次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内部审计职能被弱化,也会对内部控制实施效果产生影响。企业通过落实内部审计工作,对不同运营环节展开深入审计,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便于企业将问题控制在摇篮中。但由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不完善,甚至并未开设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优势无法发挥。还存在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其职能逐渐被弱化,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无法深入评价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部门的绩效,使得内部控制工作开展受限。
(四)对内部控制缺乏重视,内部信息流通不畅
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开展不完善,严重影响企业发展及效益。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企业对内部控制缺乏重视,内部信息流通不畅,导致内部控制实施效果不佳。首先在部分企业中,并不重视内部控制工作,认为内部控制工作仅仅只是制定相应制度,并推动该制度在企业中落实,对企业管理及发展并没有实质性促进作用。正是由于企业认知不充分,忽视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与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内部控制开展不到位。还存在部分企业,虽然开展了内控工作,也制定了内控制度,但制度制定往往是照搬其他企业成熟制度,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相符,导致制度流于形式,内控工作开展受限。其次内部信息流通不通畅,各层级之间沟通不到位。在部分企业中,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为建立沟通机制,沟通交流不到位,在决策中,通常由管理者一人决定,员工只是执行者,管理者与员工未进行交流,员工也不会向管理者提出意见与建议,最终影响内部控制实施。
三、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提高效益的优化措施
据大量实践表明,内部控制与企业效益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内部控制越完善,则经济效益越高。针对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应制定内部控制方案,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良性运转。
(一)转变认知,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内部控制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应充分摒弃原有认知及思想观念,并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及战略目标,构建完善的内控制度,发挥制度的规范性及约束性优势,提高经济效益。首先企业应及时转变认知。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认知将对内部控制实施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管理者应始终跟随时代发展趋势,主动接受并吸取新观念,明确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仅需要明确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及经济效益方面的影响力,还应当进一步区分内部控制与会计控制,支持内部控制工作开展。当企业管理者转变认知后,可发挥引导与示范作用,带动内部员工转变思想观念。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应当定期开展宣传与教育工作,通过组织会议及座谈会等方式,引导员工参加,通过这一方式,带领员工走出认知误区,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中,为内控工作落实奠定基础。
其次企业应逐步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从制度层面出发,为内控工作开展提供保障。针对内控制度缺失的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具体需求,做好内控制度完善工作。在内控制度完善初期,应将多领域工作纳入制度管理范畴内,如业务工作及操作环节等,发挥内控制度优势,为各项业务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与保证。此外在完善内控制度时,还需要覆盖内部财务人员及员工,引导企业内部员工均积极参与到内控工作中。当制度制定完成后,企业可制定相应激励政策与考核机制,提高制度执行力。
(二)强化内部审计控制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对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也具有影响作用。新时期背景下,企业为强化内部控制,可从内部审计层面出发,强化内部审计控制,完善审计制度。首先在企业内部,应构建出具有独立性的内部审计部门,该部门主要对企业最高领导人负责,并不会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影响。在内部审计部门构建完成后,企业可配备高素质审计人才,制定审计流程,推动审计工作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落实,能够对企业各项收支与经济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审计,编制审计报告,便于企业管理者及时掌握企业各项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其次企业可发挥内部审计优势,不定期评估内控机制的有效性,搭建出相对完善的审计网络,及时发现内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通过调整及完善,提高内控水平,保证内部机制的有效性。最后针对企业中的各项经济合同等,应采取单项审计模式,并实施离任审计制度,定期审计企业经济主体的责任履行情况,提高各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确保内部资产安全。
(三)提高内控人员综合素质
内控人员是内部控制的实施主体,其综合素质与能力将对内控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为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优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则需要提高内控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首先企业应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在人才招聘阶段,应逐步提高人才准入门槛,制定高要求、严标准,对应聘人员进行全面考核,不仅需要考察其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还应考察其实践能力与管理能力,从中选择高素质人才,为现有内控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其次针对现有内控人员,企业应定期组织学习及培训,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开展讲座,教授最新内控知识与技能,更新其内控观念,丰富知识体系。内控人员在掌握先进知识与技能后,能够将其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优化内控质量。最后内控人员应树立正确职业观念,主动学习,完善自我,利用当前资源,在网络及书籍中汲取知识,更新知识储备。通过提高内控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完善内控工作的必由之路。
(四)加强企业资产控制
企业在运营及管理过程中,内部资产是否安全将会对企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若内部资产控制不到位,不仅会面临经济损失,还会制约其他业务工作开展,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企业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应重视资产控制,保护内部资产安全。首先企业应做好内部资产的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固定资产清点与核对,每一项资产的使用均需要进行登记,物资使用情况也需要记录在案,便于后期核实。一旦发现设备损坏,应第一时间进行维修处理,避免设备完全损坏,加重企业损失。其次企业可安排专门人员进行资产管理,制定资产控制制度,提高物资清点质量,保证内部资产安全。
(五)制定激励机制,构建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
企业通过强化内部控制,不仅能够实现对各工作环节的管控,还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针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可通过制定激励机制,构建信息沟通系统,强化沟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首先企业通过构建激勵机制,有利于缓解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矛盾问题,引导企业内部经理人员将短期行为演变为长期行为,并将员工短期行为长期化,使其更加关注企业长远发展,提高企业运行与发展质量。在此基础上,企业应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优势,提高内部雇佣、待遇及培训工作的合理性,为内部员工营造出公平竞争氛围,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其内在潜能,提高工作质量,在岗位中发光发热。其次企业还应建立信息沟通系统。完善的信息沟通,不仅能够加强各工作环节的关联性,还能够保证工作质量。通过信息沟通系统,能够及时宣传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关规定,员工也能够明确所需承担的职责,协调各项工作。当发现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后,可通过信息沟通机制,传递给企业管理者,便于管理者制定应对方案,及时解决问题。
(六)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正确理念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基础与保证,人事观念创新的根本,企业在制定运营目标与核算机制时,均需要通过人为方式进行创造,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是强化内控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措施。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应重视并发挥员工作用,提高其综合能力与法规意识,发挥控制者与被控制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内部控制效果。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内控意识与行为,企业管理者十分重视内部控制工作,通过对员工的分析与研究,尊重员工需求,与员工间保持良好沟通,不仅能够消除隔阂,还能够了解员工需求,并发挥员工与管理者的合力作用,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带动企业高效、良性运转,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四、结语
在新形势下,企业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为获得进一步发展,企业可从内部控制出发,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由于企业在认知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内控制度不完善,内部审计优势无法发挥,基于此,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从内控人员素质及内部审计等层面出发,强化内部控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胡小文.浅谈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纳税,2019,13(07):219.
[2]曹刚.浅谈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现代经济信息,2018(13):44+46.
[3]戴明玲.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J].现代国企研究,2017(16):20.
[4]屠明慧.论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控制提升经济效益[J].财经界,2016(32):79+87.
(作者单位:四川能投百事吉实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