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恢复期,别忘了防治便秘
2023-04-16桑海琼王智张静慧
桑海琼 王智 张静慧
中医认为,中风是因风、火、痰、淤痹阻经脉而引发的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也称脑卒中。
近几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人口老龄化、工作强度的增大及社会快节奏等,中风发病率也随之上升,且该疾病的致残率、病死率亦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人类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临床发现,大部分中风康复期患者都受到便秘的困扰,但要么是家属或患者对此缺乏认识,要么是有心干预却不得法。因此,有必要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相关的干预措施。
脑卒中患者常伴随情志障碍,常见有卒中后抑郁,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食欲减退;严重者可出现淡漠迟钝、幻想、妄想、自杀等心理倾向及行为。而焦虑、抑郁以及烦躁等情志问题亦是引发便秘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院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缓解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居家康复时,就需要家属对患者进行开导,使患者保持客观向上的心态,缓解心理压力,减轻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本按摩方法基于中医理论创立,于每日辰时(7∶00—9∶00)進行腹部按摩。按摩方法:以患者肚脐为中心,用手掌根部沿结肠解剖位置顺时针按摩腹部,以患者左下腹有窜胀感为宜。每日1次,每次15分钟。本法具有健脾和胃、消积导滞的作用。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有疼痛的部位,可以用点、按、揉、拨等手法重点治疗,达到理气活血、宽肠止痛的效果。按摩过程中若有明显不适,则及时停止。
有些老年患者怕大便麻烦儿女,尽量少吃饭,使摄入食物及水分减少,不足以刺激肠蠕动,便会导致便秘。有些病情较重的患者,特别是大面积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进食减少等,这进一步导致大便形成量减少,而出现患者主观便意减退,从而减少大便次数而造成便秘。因此要时刻注意患者饮食情况,纠正不良饮食行为,保证水分及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充足的水分能达到软化粪便的目的,建议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粗纤维的摄入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的情况。亦可食用酸奶、蜂蜜等帮助排便。
应避免患者久站或久坐,适当增加患者每日的运动量,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进行下地行走,促进胃肠蠕动。提肛运动是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肛门功能锻炼方法,指肛门有规律、有节奏地收缩,然后放松,一提一松,患者可采取仰卧、坐位或站立等姿势,全身放松,深吸气时肛门用力收缩,屏气5~10秒;呼气时放松肛门和全身肌肉。每天3次,每次做50次。
(1)定时排便。每日晨起或餐后会产生胃结肠反射和体位反射,这些反射会促进结肠蠕动,并且经过一夜睡眠休息后,体力亦处于最佳,所以一般建议于晨起或早餐后排便。当每日晨起后即有便意,说明排便习惯已经养成,定点排便的习惯养成所需时间大概1~2个月。
(2)排便姿势。由于人体解剖原因,肛肠直角于坐位时呈80~90度,蹲位时呈110~110度,排便更顺畅。但由于脑卒中多属于中老年人,蹲位时对下肢关节及肌力有较大的要求,故可于坐位时于双脚下垫一低蹬,更利于排便。
总之,便秘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 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给予老年脑卒中便秘患者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有利于患者机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