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电影工业化视域下中国动画电影中的文化传承

2023-04-15刘丝雨

新疆艺术 2023年2期
关键词:动画电影受众创作

□ 刘丝雨

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剧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它可以帮助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中国动画电影正处于刚刚踏入电影工业化的阶段,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动画电影的文化传承正处于世界动画电影中的失语状态和创作意识失衡的困境之中。中国动画电影在电影工业化视野下需要重新审视文化传承的方式,其中包括精神层面和形式层面。当前中国动画电影文化传承中,精神层面上存在容易出现本源问题的认知错误;而形式层面则主要集中在翻译部分。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创作团队的重视,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动画电影在电影工业化过程中的文化传承。

一、中国动画电影的文化传承困境

在讨论文化传承之前,首先要明确“传承”的含义,以及确定其目标。所谓传承,包括“传”与“承”两部分。“传”指的是传播,指针对国际上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输出,因为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向世界各国开放”[1],所以对外文化传播非常重要。而“承”则指的是继承,对“内”而言,主要是面向年轻的、正在形成自身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青年群体,目的是保证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确保未来的国家建设中有中华文化的精华与印记。文化传承的目标范畴应当尽可能广泛,但要分清主次,以主要传承群体为主,兼顾尽可能多的次要群体。这样才能更好地探索国产动画电影文化传承的路径。

(一)中国动画电影在世界动画电影中的失语状态

在国产动画电影的文化传承中,对外传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中国的动画电影在世界动画电影中一直处于失语的状态。尽管《罗小黑战记》于2021 年1 月25 日在日本创造了累计票房5.6 亿日元(约3500 万人民币),创下了中国动画电影海外发行的票房纪录,但“我国动漫企业花大力气筹划出口的动画作品如《魁拔》《兔侠传奇》《小门神》等原创动画电影在海外票房惨淡”[2],与日本、美国等国家动画电影的影响力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作品自身质量参差不齐,这里的质量主要是指动画电影的故事内容、题材选择、作品细节、动画配音四方面。从近年在国际上保有较好票房和口碑的迪士尼的作品来看,它们大多都具有多重内涵,最浅显的内容是专门针对于还处于人生初级阶段的青少年受众,这类没有较多人生阅历的受众看动画电影时主要以娱乐消遣为主,所以在内容上要做到浅显易懂,利于理解。而其他几重内涵则针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受众,比如拿下了一系列动画电影奖项,备受好评的《冰雪奇缘》,在讲述了“公主”“冒险”“魔法”故事的同时,也向具有丰富人生阅历的受众群体提供了“追寻自我”的故事内核,引发了边缘群体的共鸣。2020 年上映的《心灵奇旅》更是将“寻找人生意义”这一件事,解剖成不同层次人群都能拥有自我理解的内容,这样使得低幼龄儿童能看懂的同时,可以吸引更多青少年,甚至引发中年人的共鸣。而在题材方面,迪士尼大多选择具有一定奇幻或科幻元素的,适合动画这一艺术类型展现的题材,此外,作为多年从事动画创作的迪士尼,在细节和配音上也拥有相对的保证。

电影《罗小黑战记》剧照

反观国内,近几年国产动画电影的出口数量和口碑有了显著提升,这也得益于作品本身的质量有了极大改善。不再以低幼龄儿童为主要受众,而是将受众群体进一步拓展。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电影讲述了“魔丸”与“灵丸”从相知到对抗再到合作的故事,更加深层次地表达出了个人对命运的抗争精神。虽然低幼龄儿童受众群体难以完全理解“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深刻内涵,但至少可以看懂故事情节,从中领悟到一些最简单的道理。电影深层的内容能引发青少年,甚至成年人的精神共鸣。此外,《罗小黑战记》《姜子牙》《新神榜:哪吒重生》以及2021 年暑期档上映的《俑之城》和《白蛇2:青蛇劫起》等作品均具有多层次内容,不仅目标受众范围扩大,作品的题材也从以动物形态为主的奇幻型变得更为多样。然而,还是有一些作品质量低下,内容幼稚、题材单一甚至抄袭其他优秀作品,国产动画电影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警惕这类问题。由于创作团队对资本的过分追求,可能会导致他们采取某些不良行为,如剽窃创意、抄袭造型设计等,这也是导致中国动画电影出现质量参差不齐的原因之一。

在电影工业化的环境下,流水线式的动画电影创作方式容易造成阶梯式叠加,即会产生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当受众接受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时,它们的审美水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上升,而当面对低质量作品时,受众就难以接受,这种情况下,只有拍摄出更高质量的作品,才能获得更高票房,从而实现从创作到收视再回到创作的良性循环。反之,一旦流行低质量作品,受众审美水平也会越来越低,这样创作方就会被市场驱使,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因此,为了解决国际失语问题及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就需要不断提升作品的质量,缩窄与世界优秀动画电影的差距,打造具有代表性、优秀的中国动画电影,使其成为其他动画电影创作者的正向范例。

其次,作品过度迎合国际喜好。对外传播虽然需要获得国际上的认可,需要考虑到国际市场的喜好,但决不可只为此而创作。例如《魔比斯环》,这部作品的名字就足以见得是在向欧美文化趋近,如果不加以说明,很容易让观众产生疑惑,难以判断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东方故事还是西方故事。确实作为一部中美合作的动画电影,因美方团队的加入,多少会影响到作品的风格,但既然是中美合作,也应该保有中方特色。而《魔比斯环》却更像是一部有中国人加入的外国作品,看不出中国特色。同为科幻题材的作品,《流浪地球》为中国电影人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例,虽然它是一部真人电影,但是动画电影也可以从中汲取能为自己所用的经验。例如故事的发生地点、人物关系的设定以及故事情感的表达,都具有浓烈的中国特征。2021 年初上映的《许愿神龙》也是一部中美合作的动画电影,讲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故事。笔者并非认为中国人不能讲西方故事,而是认为,我们创作的过程中应该紧紧抓住“中国文化”的核心,并明确我们作品的出发点。单纯为了西方市场而创作是不够的,失去了“中国文化”,何以言之为一部中国动画电影呢?比如曾有一部名为《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的动画电影,它获得了第七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奖,但是“由于影片中明显的苏联电影风格,被评委们误认为这是一部苏联电影”[3],这就失去了我们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让中国动画电影走向世界的根本意义。

再者,文化差异是中国动画电影对外传播过程中面临较为严重的一个问题。文化差异主要是针对以欧美为主的一些与中国文化、思想差异较大的国家或地区而存在的问题。例如在中国拥有较高票房、好口碑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在进入欧美市场后,并未引起较大反应。这主要源自于中国与欧美国家的文化差异,譬如影片中李靖夫妇与哪吒之间的亲子关系受到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庸》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句话表述出在儒家提倡的“仁”中,最为重要的是要“爱自己的亲人”,也就是要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关系。这里并非是说欧美国家的家庭就不和睦,但是在中国,“孔子将家庭伦理关系归结为父子、夫妻和兄弟,在这三组关系中,孔子讲求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4],而欧美国家受到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中不涉及儒家对这三组关系的要求,欧美受众也难以与影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这也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电影对外传播过程中,需要面对文化差异这一难题。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文化差异问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为这与国家文化输出的力度及其影响力有关。从动画电影的角度出发,可以尝试国际合作来缓解文化差异,让欧美的创作团队与中国的创作团队携手合作,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寻求被欧美受众理解的中国文化内容,二是用受欧美受众欢迎的形式传播中国文化。比如上文提到的《许愿神龙》,由Chris Appelhans 担任导演及编剧,但在影片中却出现了许多中国特色的元素道具,如中国的雪人雪糕、动画版《西游记》,以及中国的龙形象,故事中也融入了中国式母子关系等内容。在国际合作上,为了能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创作要以我国团队为主,并占据核心位置,否则就会变成传播他国文化的作品了。

为了解决文化差异的问题,单纯依靠合作还不够,更重要的还是从创作团队入手,提升创作团队的创新意识。让外国市场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的作品,比如《寻梦环游记》借鉴墨西哥的文化传统、《魔弦传说》描述的是日本的故事、《冰雪奇缘》的灵感来自挪威。中国的创作团队完全可以学习这些优秀作品中对文化的呈现方式,利用可以引发世界各国受众共鸣或理解的内在情感传播中国文化。

(二)中国动画电影创作意识的平衡失调

在国产动画电影的文化传承中,对内的文化继承主要体现在创作意识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以新的形式让国内的受众有所认知、深入其心,主要取决于创作意识。只有出色的创作意识才能赋予影片更深刻的内涵与文化的传承形式。然而国内的动画电影在创作意识上存在失衡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文化传承出现严重的问题。伴随着电影工业化的发展,如果创作意识上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很可能导致整个动画电影的市场出现不利于我们的倾向,从整个动画市场的角度来看,容易造成动画电影的种类单一、功能渐弱,甚至无法承担文化传承的任务。目前国内动画电影的创作意识主要出现了三种失衡现象:

一是重视觉,轻故事。动画电影吸引受众的特征之一就是视觉效果,许多观众都会因影片的视觉效果而选择观看。这就容易导致在电影工业化的进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票房,一些创作团队过度追求视觉效果,而忽略了电影本身最为核心的故事部分。以《大鱼海棠》与《新封神:哪吒重生》为例,这两部影片的视觉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故事却没有有效地展开,剧情拖沓,人物性格与行为前后矛盾,令受众并不为其故事买账。

二是重三维,轻二维。从下表可见,截止到2022 年7 月20 日,中国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前十名当中,只有一部二维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仅位列第九,而排名前三的都是三维动画电影。这个数据说明,中国本土动画电影中获得市场认可的作品大多是三维动画。从2018 年到2021 年2 月,国内上映的中国国产二维动画电影只有四部,包括《大世界》《昨日青空》《全职高手之巅峰荣耀》和《罗小黑战记》,而三维动画电影数量却已经超过十部,这种创作意识的失衡虽然来源于市场的需求、制作成本等多方面因素,但三维动画无法完全取代二维动画来承接其独特的文化传承,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不应该放任这种创作意识的失衡继续发展。

截止到2022 年7 月20 日,中国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前十名

三是重IP,轻原创。从上表还可以发现,十部作品中九部都属于改编型IP。除却表上的作品,近几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中,凡是面向低幼龄受众的作品几乎都是由动画或游戏IP 改编而成,如《喜洋洋与灰太狼》《赛尔号大电影》《猪猪侠》等系列动画电影。另外,学者统计发现:“在2017—2019 年公映的中国动画电影TOP10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既有大家熟知的《熊出没》《赛尔号》《猪猪侠》等续集动画电影,也有如《小猪佩奇过大年》《阿凡提》《白蛇:缘起》这一类具有比较成熟IP 的动画电影,这些续集与自带IP属性的电影占了近80%”。[5]相比之下,如《大护法》《大世界》《昨日青空》《俑之城》等完全原创的动画电影仅有寥寥数部。可以说,IP 在电影工业背景下可以带来较高的收益,此外,利用一些IP对传统文化进行改编也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但是不能仅仅追求“大”IP 的创作理念,忽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他元素。这不但无助于传承我国文化,反而可能让其他国家的创作团队抢先利用中国优秀文化进行创作,从而传播错误的文化内涵,如美国的《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系列动画电影就是对中华文化的现代演绎,但是这些作品却只是停留在“外壳”上,缺乏对中华文化“内核”精神的理解,从而使得这些作品所传达的文化内涵显得空泛。

要想解决动画电影创作意识问题,不能仅从动画专业部分出发,而要从整个工业化进程中的电影行业来考虑。电影工业化需要注重市场与资本的需求和影响,提高其在创作团队中的位置,但这不意味着屈服,过度追求市场与资本会使创作团队丧失主观能动性,让影片的内核、创意及质量受到削弱,甚至失去电影艺术的魅力,完全被资本奴役。因此要准确把握市场与资本在创作过程中的地位,尤其是对创作意识的影响程度,发现平衡失调时及时做出有效的调整,既要内部自我调节,也需要有外部的引导性调控和政策指引。大学及相关培训机构/部门在进行教育培训时,也应加入市场与资本的作用、影响等内容的学习。尽管电影工业化在国内仍未完成,但相关理论和教育需要走在前头,以期电影工业化健康地发展,建立起一个优质的电影工业体系。

二、中国动画电影的工业化精神文化传承

在良好的电影工业体系之上,动画电影的文化传承也应以电影工业化特征为基础,寻求与之相匹配的方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可分为精神层面和形式层面两方面的传承。在精神层面上,中国动画电影已有若干佳作。

2021 年暑期档上映的《俑之城》凭空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地下世界,并且塑造了这个世界应有的规则。影片以“兵俑”和“地犼”为对立阵营,展开的故事叙述探讨的正是这两方的相处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总是作为一大精神特征,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延续至今,早在先秦时期,“和”就已经被提出:“庄子所特提出的‘和’的观念……和即是谐和、统一”。[6]《庄子·外篇·天道》中提到“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也谓之天乐”,从庄子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和”是“天”的本质,而“天”衍生出的“道”所分化出的“德”与作为“天”本质的“和”则是一种统一,与谁者和则可获取谁者之乐。庄子认为“和”应该是人的本性,想要获得人乐或者天乐则要与人相和、与天相和。《俑之城》将这种“和”的观念作为自己的旨趣,以兵俑与地犼之间的相处关系为媒介将其展现出来。从一开始的和平共处,到大将军打破了这种“和”的关系,再到最终兵俑一方将神石还给地犼,使双方回归和平共处的状态,这种化干戈为玉帛的过程也是对达成“和”的方式探索。这里所体现出的“和”的思想精神就属于精神层面的传承。这种传承形式主要是通过角色的行为活动辅以实现,它需要创作团队对于传统精神有较深的理解以及独有的自我诠释。

《俑之城》中的兵俑与地犼

缺乏专业的理解会导致在对其的基础认知存在误区,这就很可能导致本源上的错误,从而无法准确地传承精神内涵。例如《大鱼海棠》以《庄子》中的《逍遥游》作为创作蓝本,在角色的构造上采用了很多《庄子》中以及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想要传达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但是细细品来,影片所表现的人物思想、主题主旨只停留于表面,未能将《庄子》中“逍遥游”以“无所待”,“通过摆脱人际关系来寻求个体的价值”[7]得以达到的“天乐”的核心思想体现出来。《庄子》中论述的逍遥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坦然,是“无用之用”的大用,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境界,是“生亦何欢死亦何衰”的透彻。然而,影片却体现了一种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思想,将自我凌驾于世界之上,连小我都未能超脱,何谈超越大我,庄子所描述的“至乐”更是完全没有涉及。影片只是假借庄子之名,将传统文化一锅乱炖,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并未达到传承文化精神内核的目的。

如果缺乏对自身的独特诠释,可能会导致传递出的文化精神与现代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使角色在旧思想下做出的行为逻辑无法被受众接受,创作团队无法达到对文化精神的融汇贯通,令角色行为生硬,影响剧情流畅度。而《姜子牙》则给出了一个很模范的处理方式,其中所展现出的“士”的特征全然符合儒家对于“士”的标准,并可被受众接受,没有出现“士”所遵循的森严的等级制度,以及以身为“士”而傲视常人等“封建糟粕”。

鉴于电影工业化对于商业利益的重视,追求作者的个人表达往往会被忽视,因此在处理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承时,更需要引发广泛受众的接纳与认可,确保传播渠道的畅通也是顺利完成文化传承的关键。在创作中,我们务必遵循专业理解与自我诠释两项精神传承标准。

三、中国动画电影文化传承中的翻译要素

形式层面的文化传承可以体现在传统的角色、场景造型设计上,包括发型、面饰、服装,建筑风格、街道布景、甚至场景配饰等等。但另一方面,往往被忽略的是对外宣传部分,很多人在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时,都将其关注点局限在了对内的继承上,而忽视跨越国界的传播。其实,想要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就必须重视对外宣传。这一点,日本和美国的动画电影为我们提供了借鉴的经验,比如宫崎骏的《千与千寻》、新海诚的《你的名字》《天气之子》等,让我们看到了日本的许多文化内容,比如“巫文化”。迪士尼的《寻梦环游记》也让世人看到了墨西哥传统文化的风采。

与之相对的,许多国内取得较好票房口碑的国产动画电影却未能在国际上引起关注,其主要原因有文化差异带来的共情困难,以及语言差异。以国内取得较高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它在进行台词翻译时,采用的是一种肤浅的、表面化的翻译方式。例如,影片中出现的成语“泰山压顶”被译为“body slam(抱摔)”,专有名词“拂尘”被翻译为“whisk(鸡毛掸子)”,“乾坤圈”译为“the circle of heaven and earth(天和地的圆圈)”。这种没有准确传递出原文涵义,也没有体现出笑点的翻译方式,使得欧美受众难以准确接收到影片想要传递的内容,也影响了他们体会影片的精髓与深层含义。切不可因为在国内取得的不俗影响与收获的高票房、好口碑而产生膨胀心理,忽视对外输出时的转译工作。这种转译的工作还需要专业的翻译人员,同时也要让创作团队,尤其是导演、编剧等涉及到影片剧情的核心人员参与其中,以确保翻译表达的精准度。2021 年初,《罗小黑战记》在日本上映并创造了中国动画电影海外发行的票房纪录,这为中国动画电影推向国际市场、传播中国文化发挥了强有力的示范作用。

以日本和美国的优秀动画电影片名为例,日本动画作品大多采用直译的方式。由于日本受过中国文化的影响,所以两国的作品名通过直译的方式转换起来更加容易被另一方理解,比如今敏的《千年女优》(日语原名《千年女優》),即便不加以翻译,熟悉中文的观众也可以大致理解日语片名,又如宫崎骏的《崖上的波妞》(日语原名《崖の上のポニョ》),在日语中“ポニョ”与汉语“波妞”的发音相近,所以对应的中文片名就是直译为《崖上的波妞》。除此之外,还有新海诚导演的《天气之子》(日语原名《天気の子》),以及渡边步导演的《海兽之子》(日语原名《海獣の子供》)。此外,日本动画电影片名的翻译还有一种归化直译的方式,即在原片名的基础上,结合影片内容用汉语进行适当润色。比如汤浅政明导演的《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日语原名为《きみと、波にのれたら》),原版片名可翻译为“和你一起乘风破浪”,但考虑到影片中男女主角深深爱恋却无法触及,故将片名润色为满怀期待的“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以表达出影片情节的浪漫主义色彩。

中国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在日本上映时,就针对日本动画电影取名规律,采用归化直译的方式将其译为《羅小黒戦記》,并将片假名标注为“ロシャオヘイセンキ”。这里没有采用日语汉字中“羅小黒”的日语发音,而是使用了“罗小黑”的音译,正是为了跟日本动画电影中的取名习惯相一致,以靠拢日本文化习惯,让日本本土观众更容易接受。

电影《冰雪奇缘》海报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美国的作品常常会带来很多变数。据笔者观察,美国动画电影的英文名称有两个特点:一是准确简洁,二是与作品的核心元素密切相关。比如《冰雪奇缘》的英文名叫《Frozen》,“Frozen”的汉语意思是“冻结的、冰封的”,与影片中主角艾莎的魔法能力十分契合;《寻梦环游记》的英文名叫《Coco》,尽管Coco 在影片中出场次数不多,但是其作为枢纽,把埃克托和米格连接起来,对于整部作品而言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也反映出作品的核心设定。此外,《疯狂动物城》(英文原名《Zootopia》),《心灵奇旅》(英文原名《Soul》),《飞屋环游记》(英文原名《Up》)也都遵循这两个特征。

通过对国外优秀影视作品的语言文化习惯分析,遵循接受美学的原则,“只有经过观众审美参与,影视作品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才具有确实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字幕翻译应坚持以观众为中心,把所译影视作品的信息传播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当作重中之重,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8]这与电影工业美学所提倡的电影工业环节中宣发途径也吻合。为了达到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目的,翻译作为传播过程中形式层面的重要环节,占据了极其关键的地位,除了片名的翻译外,台词和关键道具的翻译也应该被“精雕细琢”,以更好地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是提升中国软实力,让中国文化迈向世界的关键一步。在电影工业化时代,对中国动画电影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将为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无论是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创作的主观意图上,中国动画电影都在有意识地继承和传播我们的优良文化,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影片的创作之中,文化传承的创作意识也在觉醒。然而,中国动画电影的工业化进程才刚刚启动,许多工业式流程尚未形成,创作团队也未构建起工业化的创作意识。因此,在传播环节,作品不仅应紧守核心内容,更应受到创作团队的密切关注。此时此刻,中国动画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期待中国动画电影在未来的发展中,迎合电影工业化的发展,在跳脱题材局限的同时,展现出更为活泼的想象力,为观众提供兼顾商业性和艺术性,同时具有独特美学特色的优秀作品。

猜你喜欢

动画电影受众创作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电影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一墙之隔》创作谈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创作随笔
我想拍一部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