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权杖到鸠杖——手杖旅行记
2023-04-15刘小方
刘小方
无论是影视作品中的欧美绅士,还是生活中上了年纪的老人,或是登山远足的背包客,手里总少不了一根手杖。手杖形态简单,但却含义复杂,杖顶镶嵌宝石,
举在手中可为权杖,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杖头弯折成弧形,拄在地上则为拐杖,帮助人们稳健前行。在西方文化中,权杖意义重大,至今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或教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手杖是尊老敬老的标志,也是文人墨客纵情山水的小“助手”。
权杖诞生于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并在古埃及发扬光大。在《圣经·旧约》中,权杖反复出现,成为后来欧美基督教国家崇尚权杖的源头。大约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权杖向东旅行到我国西北、东北和四川一带,留下了东西方早期文化交流的神秘记录。有趣的是,旅行到中国的权杖没有成为人们持续崇拜的对象,而很快被中国先民忽略。秦汉之际,一种名为邛竹杖的中国手杖与古蜀丝绸一同跨越万水千山向西旅行到印度和阿富汗,书写了中国商品西行的早期历史。从东汉开始,中原王朝出现专门赠与老人的鸠杖制度。受汉文化的影响,鸠杖向东、向南旅行,出现在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的历史中。
权杖,发源中亚与旅行欧亚非
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一号祭祀坑的考古发掘中,一根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木芯金杖出现在人们眼前。该杖长1.43米,直径2.3厘米,净重463克(含部分炭化物),由金条捶打成金皮后,再包卷在木杖上。金杖上端雕有长约46厘米的三组图案:靠近端头的一组,合拢看为两个前后对称、头戴五齿巫冠、耳饰三角形耳坠的人头像,笑容可掬;另外两组图案相同,其上下方分别是两背相对的鸟与鱼,在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叠压着一支箭状物。考古工作者研究认为,这根金杖“是古蜀国政教合一体制下的王者之器”,象征着王权与神权。三星堆权杖一经出土,就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在人们的文化记忆中,权杖一直以来都是西方政治、宗教、文化的代表;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国玉玺”和“九鼎之宝”才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事实上,从《汉谟拉比法典》石柱顶端的浮雕到罗马帝国奥古斯都大帝的雕像,从古埃及墓道壁画到古希腊器物表面微雕,从古代欧洲君主画像中的权杖到印度教大梵天和基督教教皇手中的权杖……权杖的远古形象和考古实物相当普遍地出现在西亚、地中海沿岸地区,它们或自然而然、或隆重庄严地出现在西方世界重要神祇或帝王君主的手中。
以《圣经·旧约》为例,权杖共出现了138次,展示了强大的法力和至高的权威。《创世纪》中说:“杖必不离他两脚之间,直到细罗来到,万民都必归顺。”在《出埃及记》中,耶和华将摩西手中的权杖变为毒蛇,又把毒蛇变回权杖,在离开埃及和躲避法老追击中,摩西用权杖击打海水,结果海底显露,帮助犹太人回到迦南故地。在《民数记》中,耶和华对摩西说:“你拿着杖去,和你的哥哥亚伦招聚会众,在他们眼前吩咐磐石发出水来,水就从磐石流出,给会众和他们的牲畜喝。”
千百年之后的今天,权杖仍然在西方国家的社会政治和宗教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法国、古巴等国的国徽上,在黑山、萨尔瓦多的国旗上,都有权杖的影子。2022年9月,已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灵柩上盖有象征君主联合的王旗,旁边放置女王的王冠和一根长92厘米的权杖。这根权杖通身为金质,顶部镶有库利南一号钻石,末端雕着玫瑰、蓟和三叶草的图案。回顾历史,人们发现早在1953年6月,在女王的加冕典礼上,她就手持这根权杖。在美国,国会的众议院会场也有一根权杖。该权杖位于议长座位之后,由13支乌木棍组成,象征着美国独立时的13个州,权杖顶端有银质的地球和美国国鸟“白头海雕”。1994年,时任美国議长凯瑞·米克就曾试图动用该权杖赶走一名“捣乱”的加利福尼亚州议员。
对于早期人类而言,细长的木棍或竹竿都能作为“杖”来使用,它们既方便从自然界中获取,又能在狩猎和防身等方面充当工具和兵器。从形态上看,权杖一般较短,其顶端多镶嵌或铜或石的柱头。换言之,是柱头赋予了权杖特殊的意义。相较于金属和玉石等材质,木头的寿命有限,所以在全世界的权杖文物中,人们多见各种造型的权杖头,杖头之下的木杆或竹杆则多已炭化。
关于权杖的诞生和传播,北京大学李水城教授在《耀武扬威—权杖源流考》一书中指出:“权杖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随着人类迁徙和文明扩散到世界各地。社会上层贵族用权杖来表示权力和地位,并作为一种固有观念被延续下来。距今约5000年,西亚进入青铜时代……金属铸造的杖头数量增加,形态更加多样……这些装饰复杂的权杖头开始扮演新角色,它们常常被奉献到神庙,成为权威的象征。”对于权杖在中国的旅行情况,李水城教授认为:“权杖传入中国后,早期主要游弋于西北地区,后被夏商周三代社会上层部分权贵接纳……权杖在战国衰落下去,只以兵器和工具的角色零星露面,而不再见有上层社会用作权力象征的案例。”也就是说,三星堆金权杖和中国北方地区出现的权杖头,都是从中亚地区旅行而来的。
在古代中文文献中,我们也发现古人关于权杖的记录,如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竹杖”篇中就提到自己曾亲眼看到过上古时期的铜制权杖:“余见有全身鏒金银者,形亦古甚,下有铜管,亦三代物也,制甚可爱。”2022年7月,笔者在甘肃临夏的齐家文化博物馆中就看到不少玉质和石质的权杖头。这些权杖头多为扁球蘑菇状或轮胎状,直径3厘米左右,高2~3厘米,中间有圆柱形孔洞用以穿木棍。从杖头及孔洞大小推测,这些权杖长约1.5米。齐家文化博物馆馆长介绍说,从新疆到甘肃均出土过权杖头,如新疆乌鲁木齐萨恩萨依沟口墓地、昌吉英格堡古城遗址、若羌小河墓地,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张掖西城驿遗址、临夏广河齐家坪遗址等,这些出土的权杖头器形大致相似,显示出权杖自西向东的清晰传播线路。
鸠杖,起源中国与旅行东南亚
与象征权威的权杖不同,自先秦时期开始流行于古代中国的手杖一般多表示尊老之意,它们一般长2米,并因柱头雕有斑鸠而得名“鸠杖”。研究显示,鸠杖在我国历史久远。1984年,甘肃武威五坝山汉墓出土了一根完整的松木鸠杖,该杖长2.1米,杖身光滑,杖端雕有鸠首。1985年,青海湟中古羌人墓葬出土了三根青铜鸠杖,距今约3500年。2003年,江苏连云港华盖山西汉晚期墓地出土了一根长2米多的鸠杖。
近30年来,全国各地出土了许多鸠杖。这些鸠杖造型类似,制作精美,如1975年江苏扬州东风砖瓦厂出土的西汉晚期鸠形漆杖首,“髹赭漆,鸠短喙,圆眼,长扁尾,底腹有一圆孔,用以粘接杖杆。此器运用深削、浅刻两种刀法,刻画了鸟身的羽翅,简洁浑朴”。
学者研究发现,在古代中国,把杖送给老年人是“孝”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如《礼记·曲礼》中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将鸠杖赐予老人作为朝廷制度始于东汉。在古代文献中,鸠杖也被称为“王杖”“御杖”,如《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之为饰。”至于为什么要将杖头设计成鸠鸟形状,《后汉书·礼仪志》中解释说:“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意思是老年人进食容易因呛噎而引发窒息,而鸠鸟不会发生噎食,所以用鸠鸟作为杖头,寓意老人没有饮食方面的危险,可以长命百岁。另外,“鸠”同“九”音,也蕴含长寿之意。
鉴于鸠杖与老年人的身份、形象相关,《大唐类要》《艺文类聚》《事类赋》《渊鉴类函》等类书中都将“杖”归属到“服饰”篇中。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杖,鸠杖最古,盖老人多咽,鸠能治咽也。(鸠鸟)饰于方竹、邛竹、万岁藤之上,最古。”高濂在《遵生八笺》中也说:“近日以荆木如杖形者,原其上有双枝厚根处,雕为双芝,摩滑如玉,亦可人意。得有三代商嵌金银碧瑱古铜鸠鸟杖头,须用棕竹为杖。”
从鸠杖的国内旅行路线看,鸠杖可能先在西北地区出现,随后在中原地区流行,之后旅行到东南沿海的吴越和南越地区,如2002年广州南越国公署遗址出土的土陶鸠杖头“就是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而出现的。除了在国内旅行,鸠杖还随中国文化的影响旅行到日本,成为当地的“尊老证”。
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掀起高潮,鸠杖也于奈良时代(710—794年)旅行到日本。当时日本政府也仿效中国制度,把鸠杖赏赐给有功劳的老人。在日本佐贺县地方博物馆中就收藏一根长1.14米的木鸠杖,根据其网站介绍,该“(鸠杖)是锅岛正茂(1644—1730年)捐赠给当地菩提寺的物品,杖顶端有鸠鸟木雕。之所以用鸠鸟形象,是因为鸠鸟吃东西不会呛噎,给老人赠送鸠杖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关于这根鸠杖的历史,成书于1716年的日本史书《叶隐》中记载:“元禄四年(1671年)五月二十三日,二代光茂公六十岁生日,嫡男纲茂将一根银鸠杖送给他,当时寿星座前放满美食和鸠杖。”由于文献记载是“银鸠杖”,而馆藏是“木鸠杖”,日本专家考证认为这根木鸠杖是光茂公67岁时收到的生日礼物。
除了把鸠杖赠送给本国的老人,日本人也将鸠杖赠与中国学者朱舜水。朱舜水,明代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末流亡至日本讲学,受到了日本上层社会人士的尊重。根据《朱舜水集》中的记载,在朱舜水80岁生日的时候,日本著名学者德川光国率众人前来祝寿,并依照中国礼仪,向朱舜水赠送鸠杖作为礼物:“(1680年)十一月十二日,先生八十岁生日,源光国又行样老礼。前一日亲造第庆祝,奉以羊裘、鸠杖、龟鹤屏风。”
邛竹杖,诞生巴蜀与远游南亚
除了鸠杖,中国还有一种“邛竹杖(也作筇竹杖)”在秦汉之际自四川、云南远行至今印度和阿富汗地区,留下一段极为神奇的古代东西交流史话。《史记》中记载,完成出使西域使命的张骞向汉武帝汇报时说:“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学者考证认为,张骞口中的大夏国位于今天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省的马扎里沙里夫市。
从地图上看,中国和印度之间横亘着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这里高达或超过7350米以上的极高山就有110多座。高寒缺氧加上地势险峻,使得古代中印两大文明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多绕道西北。邛竹杖在大夏国的出现,则证明有一条直接穿行于喜马拉雅山的古道可勾连中印两地。听完汇报,汉武帝大喜过望。如果能绕过匈奴控制地区,找到另一条联络沟通西方国家的道路,必然能早日解决匈奴之患,维护帝国安全。
史料记載,汉武帝随即命令张骞派遣秘密使者分四路出发寻找这条邛竹杖道路。但当时“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杀略汉使”,寻找和打通西南地区通往印度之路的计划最终落空。尽管如此,邛竹杖的远行却激发了历代文人学者对于勾连中印古道的研究热情,更推动了邛竹杖在文人之间的相互馈赠和跨地域旅行。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筇竹杖帖》中写道:“去夏得足下致筇竹杖,皆至。此士人多有尊老者,皆即分布,令知足下远惠之至。”唐代诗人高骈在《筇竹杖寄僧》中说:“坚轻筇竹杖,一枝有九节。寄与沃州人,闲步青山月。”众多文人要么极力歌咏,要么购买互赠,使邛竹杖成为“出口转内销”最早也最成功的中国商品。
关于邛竹杖的产地,有的学者认为邛竹杖产自蜀中。如三国时期吴国史学家韦昭认为:“邛县之竹,属蜀。瓒曰‘邛,山名。此竹节高实中,可作杖。”南朝“文坛宗室”庾信在《邛竹杖赋》中也说:“沈冥子游巴山之岑,取竹于北阴……夫寄根江南,渺渺幽潭,传节大夏,悠悠广野。”也有学者认为,“邛”所指区域辽阔,未必在蜀地。如南宋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邛竹杖蜀中无之,乃出徼外蛮洞。蛮人持至泸、叙间卖之,一杖才四五钱,以坚润细瘦、九节而直者为上品。”
在梳理历代关于邛竹杖的记载和实地考察巴蜀地区的竹杖后,四川师范大学汤洪教授认为,邛竹杖应该产于邛崃山系:“邛竹名称繁多,又名石竹、罗汉竹、佛肚竹、密节竹、大节竹、人面竹、布袋竹、算盘竹等。此一品种世间并不多见,为邛崃山脉特定区域所特有……极似弥勒佛之肚,又似一串叠起的罗汉,因名罗汉竹、佛肚竹。”
我们知道,竹子属于森林资源,广泛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从中国四川、云南到印度、阿富汗,都是竹子可以生长的地方。如果只是单纯一根竹杖,大夏国应该不至于舍近求远进口中国的“邛竹杖”。而且在张骞的表述中,将邛竹杖放在了蜀布之前,说明它比蜀布(蜀锦丝绸)更重要。对此,萧兵先生在《张骞大夏所见邛竹杖即灵寿之木考》一文中认为,此邛竹杖是《山海经》中的“灵寿木”,具有强大的生殖力和生命力,是神圣化的竹杖,因此才能远行南亚。
千百年来,或竹或木、或藤或骨、或象牙或金属的手杖以不同形态旅行到世界各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信仰,也留下了诸多文学和艺术的想象。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可能无缘手举权杖号令天下;但当走向年迈时,却都能“依杖听江声”,都能“携杖看云飞”。